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都双语学校八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古诗词欣赏班级:80 姓名: 2011年09月17日 八年级语文组训练目标:梳理诗歌欣赏的一般思路和一般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奖赏兴趣。训练形式:自研基础上再合作、反思、提升。训练时间:20分钟预习模块一,10分钟自研模块二,40分钟自研模块三。 模块一 磨我锋芒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从那古色斑斓的远古歌谣,到那充满牧歌情调的诗经;从那神异浪漫的楚辞,到那“缘事而发,感于哀乐”的乐府;从那清新明丽、慷慨多气的五言古诗,到那姹紫嫣红、气象万千的唐代诗歌;从那情深景狭、意婉色艳的宋词,到那自然质朴、生动清新的元曲,以及不拘格律舒卷自如的现当代诗歌,中国诗歌真是缤纷绚烂,美不胜收。徜徉其间,使人留恋忘返,一唱三叹。中考对诗歌的考查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要激发我们对诗歌的热爱,对诗歌精髓的吸收传承。因此,平时学习诗歌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背诵默写上,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一、了解古代诗歌的两大传统、风格、流派。 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代表有汉乐府民歌、杜甫、白居易等;屈原的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其代表有李白、苏轼、辛弃疾等。风格是指诗人在题材选择、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冲淡平和、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等。流派指的是宋词的豪放、婉约两大流派。豪放派不拘泥于离愁别绪,能反映概括的社会内容,如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委婉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如柳永、李清照等。二、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皮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鉴赏古诗词,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三、把握诗歌中常见的文学典故。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要把握诗歌中典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熟悉典故的来历。 “诗言志”,鉴赏古诗词,还应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作者个人际遇以及情感抱负。鉴赏古诗词,还应注意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比兴手法、情景交融手法等;还应注意诗歌的炼字、炼句,体会其字词的精妙。诗 词 鉴 赏 七 步 法一、欣赏古典诗词首先要有感悟之情。学习古典诗词,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在反复读背的过程中,慢慢品味。对于觉得陌生的诗词要先自己理解、体味,查文学史和有关注释,再回过头来对照自己的理解对不对。有的诗词,不同的版本注释也不一样,这就要认真加以分析比较,判断哪种注释更合乎作者原意,更合情理。如唐代杜牧的诗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一般注释为“歌女”,而实际上应是“商人的妇人”。“隔江”,有人注释为“秦淮河”,而历史学家陈寅恪解释为是金陵与扬州一江之隔,她是在扬州唱。意思是点歌的达官贵人让商人的妇人唱后庭花。这是诗人谴责达官贵人不知亡国恨,是对达官贵人辛辣的讽刺。 二、在审美欣赏之前,必须把诗词中的词语搞清楚。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于“故国神游”,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周瑜神游故国,有人说苏轼在湖北黄冈也可以神游他的家乡四川。联系全词内容,这里是诗人想像当年周瑜破曹的情景。“故国”,旧国,这里指旧地。有人这样断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前后语意不连贯。应断在“我”后,这样才能表现词人面对边疆危机的加深,目睹大宋朝廷的委靡慵懦,渴望有像周瑜那样称雄一时的杰出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现状的心情。读诗词,要逐字、逐词、逐句地抠,把内容弄懂了,才谈得上欣赏。三、欣赏诗词,不能用数学家的思维方法。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明代杨慎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此,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着,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同样,“四百八十寺”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即说明建筑宏伟的佛寺非只一处。四、欣赏诗词,也不能穿凿附会,刻意求深。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写诗人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是以情写景,借景述意。但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关心民间痛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这首诗就是抒发他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诗中表露出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五、在欣赏诗歌时,不要过分叫真。因为诗歌往往不是确指。有些诗词很美,至于什么意思,让诗人自己走出来解释也说不清楚。我们大体了解就可以了。六、学习诗歌,要了解一些诗歌规律,来体会古代诗歌独特的艺术手法。如唐代诗人贾岛的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三问三答应该是:你的师傅哪里去了?答:师傅采药去了。到哪里采药去了?答:到山里采药去了。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哪个地方?答:茫茫白云,捉摸无从。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起伏跌宕,情深意切。这就表现了诗人对以采药为生、济世救人的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怅惘之情。七、在欣赏诗歌时,将自己的鉴赏与别人的鉴赏进行比较。这也是一种好的方法。要多读一些古诗词鉴赏类书,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并加以比较。千万记住:欣赏是一种再创造,不要满足于别人的欣赏文章。模块二 典型题例 例1、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两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解析:与选择题相比,填空简答题难度显然要高一些。它要求不但要对诗词内容熟悉,还要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例2第(1)小题考查的是对诗句关键词的理解,这里的“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第(2)小题考查对诗句大意的理解,要表达顺畅且不能偏离诗句原意,如: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例2、欣赏下列诗歌完成所给的题目。 【甲】 沁园春雪(节选)(毛泽东)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乙】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填空。 两首诗都表达了 的主题但两苜诗抒发的感情又有所不同。甲诗侧重 ,乙诗重 。 2自选角度,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会赏析 句: 解析:这是比较阅读题,比前两种题型要求更高。它要求考生须具备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本题第一小题是对诗词主题以及诗人情感的考查,两首诗歌的主题都是爱国,但甲诗情感侧重于豪迈、自信,而乙诗则侧重于忧虑、悲壮。第二小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鉴赏能力。参考答案:1、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今“风流人物”的赞美之情。“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创造了空前伟大的业绩。2、此句直抒胸臆,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模块三 牛刀小试1、赏析杜甫的春望 (1)杜甫的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 (2)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 (3)诗中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 (4)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后四句抒怀,一个“ ”的动作(细节)刻画了: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赤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答 2、赏析杜牧的泊秦淮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 (2)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3)“后庭花”指的是 朝 ,此曲被后人称为“ ”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3、赏析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 (3)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梦述志的句子是: (4)在“ ”两句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老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5)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句略作赏析。 答 (6)诗中“僵”、“尚”二字用得好,请你说出一点理由。 答 4、赏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2)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3)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4)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知识盘点: 1、赏析杜甫的春望 (1)杜甫的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2)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 书抵万金。(3)诗中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后四句抒怀,一个“搔 ”的动作(细节)刻画了:一位面对沦陷的山河,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赤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答两种说法都讲得通。按第一种说法,诗人因为感时伤别,加之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按第二种说法,诗人把花鸟作为一种人格化的象征,似乎也如人一样因感时面迸出了泪珠(花上的露珠),鸟也如人一样因恨别而惊恐地鸣叫。 2、赏析杜牧的泊秦淮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2)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后庭花”指的是南 朝陈叔宝的玉 树后庭花,此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 情 3、赏析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 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 (3)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梦述志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4)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 冰河入梦来”两句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老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5)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句略作赏析。 答写时间、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 情 (6)诗中“僵”、“尚”二字用得好,请你说出一点理由。 答“僵”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尚”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 爱国之情、报国 4、赏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 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 (2)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 丁 (4)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1、赏析杜甫的春望 (1)杜甫的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2)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 书抵万金。(3)诗中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后四句抒怀,一个“搔 ”的动作(细节)刻画了:一位面对沦陷的山河,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赤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答两种说法都讲得通。按第一种说法,诗人因为感时伤别,加之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按第二种说法,诗人把花鸟作为一种人格化的象征,似乎也如人一样因感时面迸出了泪珠(花上的露珠),鸟也如人一样因恨别而惊恐地鸣叫。 2、赏析杜牧的泊秦淮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2)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后庭花”指的是南 朝陈叔宝的玉 树后庭花,此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品推广合同
- 工程私人协议合同范本
- 建材购货合同范本简易
- 小产权借款合同范本
- 社区医院劳务合同范本
- 潍坊劳务用工合同范本
- 网页制作定制合同范本
- 影楼员工入股合同范本
- 统借统还借款合同范本
- 矿山资质转让合同范本
- 办公室文秘岗试题带答案
- 2025年河南疾控中心考试题库
- 2025-2026学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高压电工】模拟试题及答案
- 养老护理员竞赛理论试卷答案(含答案)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解读 3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调机制和工资预防机制
- 流体力学的课件
- GB/T 9258.1-2000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分析第1部分:粒度组成
- GB/T 4458.3-2013机械制图轴测图
- GB/T 311.2-2013绝缘配合第2部分:使用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