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四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自查总结表学 校 名 称 南京财经大学 专 业 名 称 经济学 专 业 代 码 020101 修 业 年 限 四年 专 业 类 别:本科高职高专验 收 类 别:品牌 特色联 系 人 钱书法 联 系 电 话江苏省教育厅制二一年十月填表说明1 本表限用A4纸张双面打印填报,本表封面之上请勿另加其他封面。表格中内容不够填写可续页。2 本表填写内容必须属实,其统计范围为立项建设的专业点。统计数据要准确无误、有据可查。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3 除特别注明外,本表有关统计内容的截止时间为2010年8月31日。一、专业建设情况简介本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成效(不超过1000个汉字)一、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一)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1. “平台+模块”与分层次培养。经济学基地班和经济学专业实行“2+2”的人才培养模式,前者更加强调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培养。2调整了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强调专业特色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兼顾。专业主干课程强调“素养为主,工具为辅,史论结合”的原则。专业选修课程主要体现出“加厚理论、紧跟前沿,交叉复合,突出应用”的特点。新方案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实验能力。3.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等基础课程建设,以教研课题和教学研究成果推动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4. 积极开拓第二课堂。设立学业导师制度,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吸引、吸收学生参加教师主导的学术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学术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立足于培养,提高现有教师水平;鼓励教师多种形式的进修和学习;把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团队建设结合起来;在教师中大力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三)积极推进管理制度改革1.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包括督导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同行专业老师之间相互听课制度及观摩教学制度、导师督导制度等。在学院的教学管理体系中,实施多层面、多样化的质量控制措施。在考试中,严格考核标准,用科学的考核引导学生。2. 健全科研管理与学术交流制度,重点强调建立科研的激励机制。3. 以学生为本,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加强学风建设,鼓励学生科研创新。二、专业建设成效经过多年建设,经济学专业建设目标明确,课程体系设计合理;师资总体结构更加合理,整体质量持续提高;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专业与课程建设取得多项成果;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2008年以来,经济学专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9年,经济学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学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9年,钱书法教授主持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0年,在经济学专业的基础上,理论经济学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中级微观经济学”、“资本论研读”两门研究生课程在2009、2010先后被江苏省评为优秀研究生课程。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本专业组织老师先后编写和出版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第二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计量经济学、商务应用软件等教材。本专业的特色(不超过400个汉字)1. 专业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立足于本校地方财经类大学的定位,分层分类培养,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造就“能文能武”、“理论精、方法硬、能力强”的复合型经济学专业人才。2. 专业教育特色:按照“数量化、信息化、国际化、差异化”的总体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量分析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实行分层分类培养。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3. 专业教学特色:建立 “平台+模块”的柔性化课程体系。前两年按照学科大类完全打通培养,建立基础教育平台;后两年建立经济理论方法类、金融会计类、国际贸易类三个专业选修课程模块。4. 专业教学管理特色:在坚持督导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同行专业老师之间相互听课制度及观摩教学制度基础上基础上,全面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度等,对学生进行学术引导、专业指导。5. 学科专业建设特色:突出理论研究特色,在资本论研究和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全国性学术影响力。突出数量分析特色。二、专业建设完成情况对照表内容规划建设目标(摘要)实际建设进展(摘要)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专业建设整体情况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提升专业优势,优化知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本科专业。2009年,经济学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经济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一起被确定为国家“经济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0年理论经济学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师资队伍结构仍需优化,教学方法尚需进一步改革,目前需要重点加强优秀师资的引进,以推动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2、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调整及实施情况、效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和规格,进一步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的修订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和发展潜力为目标,坚持专业建设目标与学生明确的就业导向相结合,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设计并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以学科专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为宗旨来组合课程,为学生搭建宽厚的基础知识与扎实的专业训练相统一的教育平台。2008、2010年两次调整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2+2”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经济学专业基地班与普通班分层次培养的方案,课程设置强调专业特色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兼顾。经济学专业课程中增加实验课程的比例,包括西方经济学增加开设实验,并且开设经济学综合实验课程。在统计学双语教学的基础上,经济学原理实施双语教学。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受到理论经济学的专业性质的制约,和其他应用经济学专业相比,理论有深度,应用性有所欠缺,我们将扩大学生的应用性选修课程的比例。3、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全力打造一支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更高、结构更优、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在建设期内再引进3-5名国内外著名高校优秀博士;同时,积极推动学科团队建设,促进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和研究经费全面增长。总体目标是,以专业建设为基础,打造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这5支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和学科建设团队。以何干强教授为首,对资本论和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引进1名优秀博士,但是我专业加大了自身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8名教师博士在读;形成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数量经济学与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史5支教学团队。师资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达到优秀验收要求。由于坚持高标准,引进人数低于预定标准,下一建设期将一是继续引进优秀人才,二是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4、专项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学校对省级以上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将给予不低于1:1的配套建设经费,并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确保专业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20082010年每年平均投入200万元,累计600余万元,主要用于国内外学术交流、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教学与科研成果奖励配套及实验室建设等。专业建设经费基本上能予以保障。5、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情况高度重视教学计划修订,办好经济学基地班,进一步拓展学生海外学习空间,增开双语教学课程,造就“能文能武”、“理论精、方法硬、能力强”的复合型经济学专业人才。在广泛调研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完善教学计划,形成一套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学生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强调专业特色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兼顾。专业主干课程强调“素养为主,工具为辅,史论结合”的原则。专业选修课程主要体现出“加厚理论、紧跟前沿,交叉复合,突出应用”的特点。新方案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实验能力。增加了数学与外语的教学难度,经济学强调经济学方法的培养。教学计划调整过程中,增加了经济学方法类课程。学生重视课堂知识的学习,课外经典著作阅读量偏少,目前我们要求导师引导和监督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改变这种局面;与此同时,我们还准备举行经典著作阅读交流,对于认真撰写读书笔记的学生进行奖励。6、教材建设、教学设施建设(包括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图书资料等)情况完善精品教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修订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精品教材;完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多媒体公共课件,继续发挥和优化“天空教室”师生互动平台功能;出版计量经济学教材,已在2008年秋季投入使用;认真编纂和修订西方经济学课程配套习题,继续完善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研究生助教制度,加大学生的课程训练力度。编写和出版了教材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第二版)、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商务应用软件;加强了实习与实践基地的建设;在经济学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建了“计算机辅助调查实验室”,经济学课程实验量加大,开始编写经济学综合实验计划指导书。图书资料和实习基地建设完全达标。教材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具有自己的特色,目前需要申报江苏省和国家精品教材。实习基地建设仍需加大力度以满足集中学生集中实习的需要。7、教学管理(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情况在学院的教学管理体系中,实施多层面、多样化的质量控制措施,以质量监控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落实为主要着眼点,建立了教学督导员的督导制度,学生建议与意见的沟通渠道,院、系领导有机结合的管理与检查制度等。采取了学生评教、教师观摩教学、专家督学三级基层管理教学模式;加强了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规范了学生考核与阅卷、试卷分析制度;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在学生培养方面已经开展了有效合作。目前应当着力推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使传统的教学方式能够得到改变。*说明: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请附后。三、 专业基本情况本专业2010年招生数351本专业现在校生数1338建设期内学校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606万元本专业生均教学经费(包括专业业务费、教学差旅费、教学仪器维修费、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体育维护费等)2008年2009年2010年1376 元1540 元1614 元专业负责人情况姓名钱书法性别男出生年月1956.8学历研究生学位博士职称教 授现任职务(包括社会兼职)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社会兼职:江苏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从事专业政治经济学电子信箱S本专业立项建设以来获省及省以上各种奖励情况(注明时间、项目及等级和授奖单位)2008: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江苏省精品课程,江苏省教育厅; 微观经济学,江苏省精品课程,江苏省教育厅;2009:经济学专业,第五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财政部;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江苏省立项精品教材,江苏省教育厅;经济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一起被确定为国家“经济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 中级微观经济学,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江苏省教育厅学位办;2010:资本论研读,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江苏省教育厅学位办。其他信息(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点及硕士点等情况,请标注时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2008年校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 2007年硕士点一级点:理论经济学 2010年 二级点:政治经济学 2004年 西方经济学 2007年 数量经济学 2007年13四、 师资队伍情况1.教师队伍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务职称任教课程重点培养或重点表彰(批准单位、文号和时间)备注1何干强男64研究生硕士教授政治经济学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江苏省教育厅,200626号,2006年),中共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王云中男56研究生硕士教授政治经济学3钱书法男54研究生博士院长教授政治经济学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教育委员会,1994年7月30日4尹敬东男46研究生硕士副处长教授西方经济学5桑乃泉男49研究生博士副院长教授西方经济学6杜延军男47研究生博士教授计量经济学7张圣兵男45研究生博士处长教授政治经济学8郭存芝女41研究生博士教授计量经济学江苏省 “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教育厅,苏教师200260号,2002年)9赵春玲女50研究生博士教授西方经济学10曹 艳女52研究生硕士教授政治经济学11司金銮男49本科学士教授消费经济学12朱琴华女48研究生硕士处长教授商务应用软件江苏省 “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教育厅,苏教师200260号,2002年)13管于华女48研究生硕士教授统计学14王 庚男50本科学士教授经济数学专题研究15陈耀辉男47研究生博士教授中级计量经济学16李 刚男44研究生博士教授人口资源环境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教育厅,苏教师 200512 号2005年)17冯 泓男60本科学士副教授政治经济学18顾学宁男46本科学士副教授西方经济学19黄雪琴女43研究生博士副教授发展经济学20李广信男54本科学士副教授政治经济学21王 健女47本科学士副教授西方经济学22张士杰男47研究生博士副教授经济史23刘志国男41研究生博士副教授政治经济学24赵光瑞男45研究生博士副研究员政治经济学25崔向阳男41研究生博士副教授政治经济学26姚智谋女44研究生硕士副教授西方经济学27叶林祥男37研究生博士副教授西方经济学28张运峰男43研究生博士副教授西方经济学29卢映西女47研究生硕士副教授政治经济学30章莉女38研究生博士副教授经济思想史31孙瑞博男38研究生博士副教授线性回归模型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教育厅,苏教师 200512 号,2005)32白先春男45研究生博士副教授数量经济学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教育厅,苏教师20072号,2006)33李昌峰男38研究生博士副教授最优化方法34王 芳女35研究生博士副教授时间序列分析35曾 艳女35研究生硕士讲师西方经济学36姚清铁男34研究生博士讲师西方经济学37李春吉男39研究生硕士讲师西方经济学38郑璋鑫男38研究生硕士讲师西方经济学39吕文慧女31研究生博士讲师西方经济学40王爱华女33研究生博士讲师政治经济学41苏华山男29研究生硕士讲师西方经济学42王秀辉女31研究生硕士助教政治经济学43戴 广男32研究生硕士助教西方经济学44周 宁女29研究生博士讲师西方经济学45王万珺女29研究生硕士讲师西方经济学注:1本表为本专业正式在编教师表,不含返聘教师,不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教师,下同。 2两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含学科组成员)、国家教指委委员(含学科组成员)、特聘教授等请在备注栏内注明。 3请附有关证明材料。2.师资情况统计表专职教师人数45其中正教授16人副教授18人高级职称比例75.6%讲师9人助教2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86.7%具有博士学位24人具有硕士学位15人45岁以下教师26人其中博士18人占45岁以下教师比例69.2硕士8人30.8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的高级职称教师34人高级职称教师中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比例100%省、部级重点培养教师 6人校级重点培养教师人省、部级先进教师1人厅局级及校级先进教师数人注:博士、硕士指已经获得学位者,不含课程进修班和在读博士生、硕士生。3立项建设以来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情况序号论文名称作者发表刊物名称发表时间1地方财经类大学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规范与创新钱书法中国大学教学2009.112图书馆对读者调查的问卷设计朱琴华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013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货币需求理论比较研究王云中经济纵横2008.014合作性学习与教学模式的变革研究刘志国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35本科高年级外国经济思想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章 莉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02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一种新教改模式王 庚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027绿色国民核算体系的演化与发展李 刚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028“亚当.斯密的两种价值理论和古典资本理论”章 莉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059浅析宏观经济学从中级到高级的五个转换张运峰科技信息2009.07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共 9篇人均 0.2篇其中核心刊物 5篇4立项建设以来教师承担教学改革项目情况序号课 题 名 称主持人课题来源立项时间完成时间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桑乃泉江苏省教育厅200820102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中级微观经济学桑乃泉江苏省教育厅20093合作性学习理论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刘志国江苏省教育厅201020114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探索(重点)郭存芝南京财经大学200920105线性回归模型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孙瑞博南京财经大学200920106考试卷的多维尺度分析与信度评价管于华南京财经大学200920107经济学类专业研究型教学研究崔向阳南京财经大学200920108高级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与资料研究王云中南京财经大学200820099中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体系及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陈耀辉南京财经大学2008200910高级宏观经济学2课程建设研究张运峰南京财经大学2008200911经济学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重点)钱书法南京财经大学2008200912商务软件考试模式改革李昌峰南京财经大学2008200913统计学课程学术空间网络平台建设白先春南京财经大学2008200914统计网络考试的指纹识别管理系统管于华南京财经大学20082009总计国家级项省(部)级3 项校级11 项5、立项建设以来教师获教学成果情况1、教学成果序号成 果 名 称获奖者获奖年度等 级在获奖名单中的排名位置省(部)级及以上其他1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钱书法2009省级特等奖12构建立体教材,改革考试方式,提升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统计分析能力管于华等2009校级一等奖13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刘志国2009校级二等奖14微观经济学曾 艳2009校级二等奖15计量经济学李春吉2009校级三等奖1教学成果奖总计省(部)级及以上其他14166立项建设以来教师承担学术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和获得学术研究表彰/奖励情况立项建设以来,经济学专业教师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省部级以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哲社项目)5项;江苏省教育厅项目3项。2008年以来(截止到2010年8月),本专业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10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80余篇,在CSSCI期刊上共发表论文62篇。2009年,何干强老师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及世界政治经济学会颁发的“21世纪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卢映西老师获得“江苏省高校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立项建设以来,经济学专业教师承担的学术课题、发表的重要论文、获得的学术研究奖励目录如下:(1) 立项建设以来教师承担主要学术研究课题序号主持人项目名称来源立项年1白先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与转移问题的统计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02李刚基于MFA和GIS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和预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3桑乃泉国际生物能源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极其对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94陈耀辉非线性自回归模型的非参数方法及其在期权定价中的应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85桑乃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江苏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江苏省哲社项目20086桑乃泉国际金融危机与江苏对策研究(省属高校短期外国文教专家重点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 财政厅20097黄雪琴全球化背景下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调控研究(重大项目)江苏省高校哲社项目20088崔向阳江苏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模式创新研究江苏省高校哲社项目20089白先春江苏非农化农村劳动力的存量与增量研究江苏省哲社项目200910白先春单位就业人员状况分析江苏省统计局200911崔向阳江苏培育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与配套政策研究江苏省社科联200912赵春玲常州市经济开发区土地规划后评估研究常州市人民政府200913赵春玲关于认购中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的可行性研究 (横向)宁波联合2008(2)立项建设以来教师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序号论文名称作者发表刊物发表年/期1On the economic analysis paradigm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何干强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8.22产品内分工陷阱: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品建构理论的解释及其比较钱书法经济学家2010.83社会分工制度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新探以江苏省为例钱书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34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一种改进郭存芝资源科学2010.75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郭存芝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6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溢出效应王万珺经济评论2010.17长三角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王万珺华东经济管理2010.58农业科研投资主体优化探析周宁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79FDI、装备制造业增长和地区差异基于2001-2007年我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王万珺科学学研究2010.310我们应当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危机何干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911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模式选择刘志国经济学动态2009.912失业波动研究新进展张运峰经济学动态2009.613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制度依附对当今国际经济关系的新解读赵光瑞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414论城市群推进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曹艳经济学动态2009.1215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机制研究杜延军甘肃社会科学2009.516统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必须稳定现行政策何干强人民日报(内参), 第37期2009.9.1817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何干强当代经济研究2009.11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实施“富民优先”战略何干强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9.118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统计研究黄雪琴南京社会科学2009.920按劳分配与共同富裕间逻辑关系的非必然联系刘志国经济纵横2009.121金融危机与精英主导的社会发展模式的破产刘志国现代经济探讨2009.422马克思的信用和经济周期理论及启示王云中当代经济研究2009.523新消费函数理论与中国居民超储蓄郑璋鑫现代经济探讨2009.124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模型解析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郑璋鑫统计与决策2009.225单位GDP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特征尹敬东产业经济研究2009.526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李刚安徽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9.227论消费结构合理化监测指标体系王芳华东经济管理2009.728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指标体系选择白先春中国行政管理2009.129金融危机传染路径的空间统计分析李刚统计研究2009.1230消费结构合理化监测指标构建与选择王芳统计与决策 2009.2331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基于非规模报酬不变的分析张运峰统计与决策2009.2432制度依附对东欧和拉美一些国家改革的影响赵光瑞经济纵横2009.533制度依附视野下的中国发展路径研究赵光瑞当代经济研究2009.1134需求结构与服务业的增长关系研究曾艳产业经济研究2009.13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振兴公有制经济何干强人民日报(内参)2008.136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互动研究崔向阳南京社会科学2008.337重视研究客观经济规律何干强经济纵横2008.238转型经济的非正式合约执行机制研究述评叶林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239“库兹涅茨悖论”的中国解证郑璋鑫华东经济管理2008.940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张圣兵江海学刊2008.441宏观调控、微观规制、结构均衡纪显举云南社会科学2008.642和谐城市化及其测度理论体系白先春城市问题2008.1143波动与增长:基于随机增长模型的认识张运峰统计与决策2008.2244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公共产品供给与全球经济秩序重塑顾学宁东南学术2008.445城市化与我国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郭存芝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46基于自主创新的企业知名品牌形成和发展模式研究曾艳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947解放思想,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何干强高校理论战线2008.1248企业家精神的时代理念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曹艳经济问题探索2008.1149现代企业家维度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曹艳经济体制改革2008.650论基层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化解机制曹艳学术论坛2008.551货币视角下的资本主义发展研究卢映西社会科学战线2008.1152新区域主义经济合作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分析赵光瑞经济纵横2008.1(3)立项建设以来教师主要科研获奖序号获奖人成果名称奖励名称获奖 时间颁奖单位1何干强论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教社科证字(2009)第167号)2009.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何干强21世纪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论唯物史观的经济分析范式2009.4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3卢映西我国县级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以江苏省县级市为例江苏省高校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11江苏省教育厅五、立项建设以来教学管理情况教学计划制订(修订)时间特 点 2008年6月修订了2008、2009级经济学专业(普通班)教学计划,制订了2008、2009级经济学专业(基地班)教学计划; 2010年5月修订了2010级经济学专业(普通班)和经济学专业(基地班)的教学计划 1、体现分层分类培养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济学普通班倾向于就业,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基地班倾向于升学,以培养学科学术型为主,同时兼顾就业。不同的培养目标体现在课程设置与课程要求上有所不同。 2、建立 “2+2”人才培养模式下“平台+模块”的柔性化课程体系。前两年按照学科大类完全打通培养,建立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基础教育平台,以夯实基础;后两年建立三个专业课程模块,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和志趣进入不同专业课程模块学习。3、强调课程设置的专业特色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相兼顾。专业主干课程强调专业特色,体现“素养为主,工具为辅,史论结合”的原则。专业选修课程强调复合与应用,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出“加厚理论、紧跟前沿,交叉复合,突出应用”的特点。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实验能力,坚持经济、社会、教育一体化,倡导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重视学生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4、重视职业发展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文化一体化建设。在2010级教学计划中增加了 “职业发展类”模块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模块限修学分,实现第一课堂、职业发展教育、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联动,坚持全过程育人。教学大纲名 称制订(修订)时间特点经济学原理2008双语教学中级微观经济学2009课堂理论与实验教学中级宏观经济学2009课堂理论教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2010课堂理论与实验教学计量经济学2008课堂理论与实验教学中级计量经济学2008课堂理论教学经济学名著选读2009课堂理论教学经济数学专题研究2008研究性教学资本论导读2009课堂理论教学新制度经济学2008课堂理论教学发展经济学2009课堂理论教学商务应用软件2008实验教学实验大纲名 称制订(修订)时间说明计量经济学实验2009独立实验课程,1学分商务应用软件2008独立实验课程,2学分中级微观经济学2009课程实验,6学时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2010课程实验,9学时实验指导书经济科学实验操作指南2010主要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博弈论实验计量经济学上机操作指南2009商务软件应用教程2010已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六、实践教学情况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设备情况教学实验设备总值610万元实验(训)室数4个生均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值4559元实验开出率100%本专业应开实验数4个实际开出实验个数4个基础课教学实验(训)室数2个通过省评估验收数1个专业教学实验(训)室数2个省级以上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称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财政投入100万元学校配套80万元实训基地设备情况(高职高专专业填写)实训基地设备总值万元实训基地个省级以上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名称财政投入万元学校配套万元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情况单位有否协议承担的教学任务每次接受学生人数常州市武进供销社(集体)公司有社会实践、毕业实习80江苏省财税信息中心有社会实践、毕业实习30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有社会实践、毕业实习20江苏省政府采购中心有社会实践、毕业实习60扬子石化(德国)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有社会实践、毕业实习60江苏富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有社会实践、毕业实习20注: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24七、课程、教材建设情况1立项建设以来获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情况序号课程名称主持人获奖类型及等级获奖时间1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何干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省级20082微观经济学桑乃泉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省级20083资本论研读何干强江苏省优秀研究课程,省级20104中级微观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桑乃泉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省级20095计算机统计软件管于华南京财经大学精品课程,校级2009总计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门获评省级精品课程数4门获评校级精品课程数1门2、立项建设以来教材建设情况(1)主编教材主编姓名教 材 名 称出 版 社 名 称出版时间获奖情况何干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第二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郭存芝计量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刘志国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李昌峰商务软件应用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2)立项建设教材主编姓名教 材 名 称拟出版时间立项情况桑乃泉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理论、方法与应用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精品教材(2009)赵春玲宏观经济学2011年学院立项张运峰中级宏观经济学2012年学院立项(3)选用教材情况名 称出 版 社出版时间近3年新教材1.亚伯、伯南克、克鲁肖,中级宏观经济学2.Gregory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3.郭存芝、杜延军、李春吉,计量经济学4.何干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5.斯坦利,经济思想史6李昌峰,商务软件应用教程7阿尔钦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译文集8潘省初,计量经济学中级教程9刘志国,政治经济学(上)10谢识予,经济博弈论11任志宏,消费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2009年2008年2008年2008年2010年2010年2009年2010年2008年2008年外语原版教材1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八、人才培养质量1、人才培养概况本专业招生数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152420415351平均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98%毕业生情况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学士学位获得率(本科填写)90.00%93.24%94.14%94.59%学生考研录取率(本科填写)7.60%12.16%24.27%9.01%毕业生总就业率协议就业率98.40% 78.60%99.32% 90.10%97.91% 90.38%97.85% 86.51%2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立项建设以来出版专著、发表论文情况专著或论文名称作者年级出版社或刊物名称时间、期号中国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张广婷2005级(09级研究生)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10期对苏州老城区发展楼宇经济的思考苏 哲2004级当代经济2009年第10期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生态足迹核算陈 琰2004级(08级 研究生)资源科学2010年第7期马克思对庸俗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批判及其启示张 楠2004级(08级研究生)经济论坛2010年第2期试论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周 慎2009级经济师2010年第7期立项建设以来参加科技研究与开发、社会实践等情况姓名年级时间项目名称项目性质李月嫦 韩 彬2006级2008年3年级大学社团建设与大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基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分析省级立项学生科研项目任 谦2005级2008年4年级“生态型旅馆”建设的可行性及前景以青海格尔木地区为例省级立项学生科研项目杨 骁 尚 强2007级2009年3年级大学生素质提升与文体娱乐产业发展基于南京仙林地区服务业供求失衡的分析省级立项学生科研项目尚强等2007级2008级2010年4年级苏北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循环经济建设发展状况实践团队省级立项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赵杨等2008级2009年2年级寒流来袭 探路织纺金融危机下如东中小纺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调查2009年度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梁化栋2006级2008年3年级大学生需求的倾向、结构及其评价校级立项学生科研项目荆 焕2006级2008年3年级南京市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其对策探求校级立项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能力)经典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基金从业人员考试考点与试题精讲及答案
- 2025年软件测试自动化框架搭建与实践教程面试题及解析
- 天津市部分区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文物修复专业面试题集锦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交通运输局公务员招录考试试题集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复习题及答案三
- 2025年陪诊师考试的关键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线考核试题及参考答案
- 完整版公司开户章程模板
- 浆膜腔积液细胞病理学国际报告系统
- 高处作业证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新)
- 硅PU(塑料面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2019年云南三校生高考文学常识必背知识点
- GB/T 762-2002标准电流等级
- GB/T 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 第三章 群速度色散
- 液相色谱柱使用记录
- 直螺纹套筒现场平行检查及记录表
- JJG 856-2015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