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 理性看待太平天国运动.doc_第1页
近代史论文 理性看待太平天国运动.doc_第2页
近代史论文 理性看待太平天国运动.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被谬赞的历史理性解读太平天国运动提起太平天国运动,许多人都会赞不绝口,夸赞他的先进性、时代性和进步性,它被认为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农民革命,被载入史册,所谓“太平天国革命无可非议的是农民战争,以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但它爆发于中国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崛起于经济较为发达、中西交通频繁的两广,“此时社会各阶级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已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他们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特点,农民以外还有新兴的市民等级,这一社会力量投入革命斗争中,成为其核心和骨干。”(1)读来让人觉得太平天国运动就是一群在新宗教信仰、新思潮影响下崛起的一群农民发动的先进革命,甚至归结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也是简单的归根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诚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除了表面上的指挥失误、丧失斗志,以及再深追一步到主管者的贪污腐败问题等原因外,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是在我看来,太平天国运动,本质上仍然只是一场在封建社会中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其根本未曾脱离过小农思想中争粮争地,称皇称帝的内核,从运动的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失败的结局。提到太平天国运动,就不得不提及客家人。太平天国运动首先反的是清王朝统治,如同历代大大小小王朝一样,打的是受不了清政府重税盘剥的旗号,可是事实上,清王朝从康熙时代开始逐步实施“摊丁入亩”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等利民政策,解决清王朝因人口剧烈增长而带来的人地矛盾。清王朝的土地制度是建立在大量的小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在人口不断膨胀的条件下,剥夺小农的土地,不仅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而且在政治上也是完全不可为的。因此,养活庞大人口,并促进生产发展,就只能是通过减税的方式、以扩大分工剌激交换的方式来鼓励农民经营和开发土地,增加粮食产量。(2)可是在这样看起来万世太平百姓富足天下安康的社会环境下,以洪秀全为首的客家人却造反了,那么原因就显然不是因为清政府的剥削,而是客家人与当地原住民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结果,矛盾重重升级,最终导致械斗,为起义创造了良好的导火索。而关于起义的目的不纯这一点,从后来的革命发展中也可以看出来。洪秀全创建拜上帝教,自命天父之子,以发号令,甚至装神弄鬼,让人民信服“我乃人王”,来实现自己称王的野心。由此看来,假若太平天国运动真的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那么最终得到的也只不过是换了个名、换了统治者宗族的的清政府罢了。说到宗族问题,就还要提一提太平天国的领导组成。太平天国的高层领导中大多都为迁至广西的客家人,甚至六人的诸王领导中五人为客家人,这与满人所建的清政府又有何异,都不过是落后的封建政府罢了!再至于那些先进的思想,如财产公有等,更是只是出于客家人共同生活的传统所提出的罢了。而且事实上,在太平天国真正实施“圣库”制度后,客家人的生活比往常更加苦不堪言。个人所挣得财物,除了留下微不足道的一点外,全部交公,甚至每个人吃的米油都有严格限制,至于那些囤积的财产,则大多用于了各个王的特殊消费。甚至不止财物,连女子等都受严格管制,更有“天王独占88妃,百姓夫妻同居便杀头”的夸张事例,太平天国,真的没有预想中的那样太平。再有甚者,太平天国的那些在当今仍看来十分先进的思想,如废止缠足等,也是和宗族脱不了关系的客家女性为了干重活根本就不缠足。可如今我们却把这作为一种先进思潮来看待,多么不明智。那么,在反侵略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又做的如何呢?传统观点认为,太平天国具有明显的反侵略性质,“太平军痛打洋枪队”,也把太平天国拒绝接受不平等条约作为夸赞其的理由之一。而事实上,太平天国在很大程度上承认了南京条约,其中“自由进出”、“随意进退”、“货税不征”等许诺更是严重损害了我国主权。更有甚者,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时,洪秀全写了一件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洪秀全这封诏书,是在褒奖他的洋兄弟们。在这一年的春天,在海口、天津,对清军的打击,洪秀全很高兴洋兄弟们终于出手帮自己灭清妖了。(3)这是何等的可笑!如果说太平天国真的有驱除鞑虏之志,又怎么会有洪秀全斩首向列强军舰开炮的士兵的事情发生呢?由此看来,太平天国反对的,只是妨碍他利益的一方而已。当列强与清政府作对时,那么外敌,当比内敌亲,甚至可以“同甘共苦”,各谋所需。既然推翻外敌未成,那么对于清政府又如何呢?可笑的是,在太平天国的“打击”下,满清政权竟然延命了六十余年!更可笑的是,正是因为对太平天国运动过于失望,大量有识之人转而效忠于清政府,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刘坤一、郭嵩焘等对晚清政治有影响的人物都在这期间产生。而更有甚者,由于太平天国在军事上采用了西洋技法,引来了中央学习西方的热潮,洋务运动随之产生!比起太平天国那喊打喊杀、甚至对平民百姓滥下杀手的行径,我倒觉得,这些侧面影响反倒更有益一些。由此看来,太平天国实在是被谬赞的多了些。诚然,太平军勇气可嘉,不乏一些打倒腐败官僚,打退外国侵略者的光辉成就,震慑了清政府的统治,让西方列强看到了中国硬气的一面,不乏为后世所景仰的闪光点,甚至孙中山都曾用此来鼓舞士气。然而,归根结底来说,太平天国运动终究是失败的,它没有一个正确鲜明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又腐败落伍,举棋不定,有时甚至对民生的破坏要大于对革命的推动。总而言之,太平天国是可敬的,但是不值得被拔得太高,它只是出现在特殊的时间点的一段平凡的农民起义,不会掀起历史的大波澜,只吹得几个波浪,让历史之帆稍稍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