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庭找回爱的阳光.doc_第1页
为家庭找回爱的阳光.doc_第2页
为家庭找回爱的阳光.doc_第3页
为家庭找回爱的阳光.doc_第4页
为家庭找回爱的阳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家庭找回爱的阳光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更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进行过若干次的家访,深刻体会到家访工作的重要性。访无定法,有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阳阳,聪明,怕做作业,爱搞恶作剧,胆子特大,老于事故,有时现出自抱自弃,不管老师用什么方式态度与他交流沟通,收效甚微。在学校,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充满危险。面对这些情况,我便进行了家访。家访前,我仔细寻找了阳阳身上的闪光点(字写得漂亮、绘画有水平、爱劳动)。来到他家,一阵客套之后,我便在家长面前表扬了阳阳一番。家长听后,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喜悦和对孩子在校情况的关注。“别跟我兜圈子了,老师。我知道阳阳是个有问题的孩子,我不管他,也管不了他!”言语中透出怨恨和无奈。不一会儿,便对我的“说教”有些厌烦。这家人怎么了?难道不爱自己的孩子?她怎么“不管”、“管不了”呢?我带着不解和遗憾,不得不结束第一次家访。阳阳的表哥小晨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小晨的妈妈(也就是阳阳的姨妈)教子有方。何不找她谈谈,解开我心中的疑惑,找到解决阳阳问题的钥匙!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家访访阳阳的姨妈。热心的姨妈告诉我:阳阳家三口人,爸爸、妈妈和阳阳。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鬼混,人钱不归,我姐又气又恨,连孩子都不愿过问,有时甚至把对阳阳爸爸的怨恨发泄到孩子身上,母子关系一度紧张。这样一个“单亲”家庭:一个丧失信心的母亲和一个失去温暖的孩子,难怪如此表现,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不能再这样不去了!你能和我一起做做他妈妈的思想工作呢?”我恳切地问。“当然可以,我感谢你还来不及呢?”阳阳的姨妈是个爽快人。“老师,这就走!”第三次家访就这样开始了。“老师和我是朋友,人家对阳阳可好啦,你也不必隐瞒什么,也不必顾忌什么,跟老师好好谈谈吧?”在姨妈的劝说下阳阳妈妈的话匣子打开了涕泪满面的母亲分明把我当“朋友”,倾诉了满腔辛酸与怨恨;还把我当成了“法官”,道出了一桩又一桩家庭案例我被感动了,眼圈也红红的。“日子虽苦,有盼头才过得下去,你有盼头吗?”我问。她迷茫地摇摇头。“不!你有希望”,我坚定地说。她睁大了眼睛。“你的希望就是阳阳!”她摇摇头:“我现在就管不了他了,阳阳已开始恨我了,还能指望他!”“孩子已渐渐地长大了,明白了一些事情,他看见别的孩子叫爸爸时,就低下头,一言不发,当同学们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时候,眼里总是噙着泪花,孩子渴望父母、特别是妈妈的爱,孩子心里的痛苦你知道吗?妈妈又一次泪流满面,后悔和内疚分明写在了她的脸上。“你这样的家庭,母子应该相依为命,做妈妈的更应该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你爱孩子,他才会爱你,否则就会恨你,你说是吧。”她点了点头。“爱能融化一切,爱更能创造奇迹!”我接着说,“阳阳很聪明,我可是对他充满信心,你能配合我教好他吗?”“能!一定能”她使劲地点了点头。爱的阳光终于回到了这个不幸的家,奇迹真的在阳阳身上发生了感悟: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老师就难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有时要先走进家长的内心世界!有了“被家访”的亲身感受,作为教师的我,去做学生的家访就更有信心了,根据家访活动“八必访”原则,这天班主任郑老师找到了我,我们在一起商讨了对chen同学进行家访的事情。Chen同学属外来务工子女,附读生,因上网逃学郑老师曾多次上门家访,该同学每次到校后,老师与其交谈,他总是一言不发,还默默流泪,到教室里上课从无违纪现象,只是近月余总是说来就来了,说不来就不知去向,郑老师为此事花了不少心思。今天,郑老师带着我和郝老师九弯十八拐,来到汉正街中的一条小巷子里的一栋楼房的三楼,敲了一会儿门,门终于开了,房子里乱七八糟地摆着十多台缝纫机,废物垃圾还没有来得及清扫,因为昨天晚上12:00多钟才忙完一批服装加工,一家人睡得很晚,见是chen的老师,家长忙起身招呼我们。打量这房屋大概有30平方米左右,因为摆放缝纫机的车间占去整个房间,一家人只好在房中搭建的阁楼上睡觉。家中为了督促孩子上学也是颇费心思,这会儿他的妈妈指着长凳上的大铁链子说:“这条铁链子就是用来栓儿子的,免得他再跑出去上网”。我们三位老师都说是来接chen去学校上学的,chen家的情况我们三人也都看到了,心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了同情,想想平时批评学生时总是说他们不争气,现在才觉得学生的学习环境实在不容乐观,怪可怜的。于是我在心中对自己说:“以后与学生沟通一定要多一点人情味儿,对学生多给一点理解,那会无形中给学生更多的安慰和鼓励的,如果这样他们也许会活得更自我一点吧,想必人性的本能是向上的,不要逆了他们的本性去谈空洞的哲理,哪会使他们无所适从的。”chen跟我们去学校上学了,可他的孤独让我们很是忧虑,怎么办呢?郑老师找来与他住在一条巷子里的刘同学,让他们接对互助,这以后郑老师还去过他们家中做chen同学的思想巩固工作,现在chen同学的脸上总算有了笑容,能坚持到学校来上课了。2007年6月12日星期日在家中坐在电脑前,我翻看着学生家长写的家访意见反馈表,心中颇不宁静。其中家长罗同志在表中这样写道:“我由衷地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家访,同时也感谢贵校对学生的重视。在此,我们恳请周老师,一如既往地对我的学生多关心、多帮助、多引导,多批评指正,使其成为品学兼优的优等生。我们一定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多方位的教育。最后,我们要对您说一声:老师您为了学生的成长辛苦了。谢谢!”家长许同志(陈同学的母亲)在家访意见反馈表中写道:“谢谢老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我家家访,您是园丁,对学生是那样的负责,对工作是多么的认真,我们感谢您!”回想我的家访经历,如:走访没有学籍的何,走访上课老是不带书的方,也曾多次走访家庭多有不幸的刘,为她送去衣物、食品,送去学习用具如:笔、本子、台灯、眼镜,给她为数不多的钱回想这些家访活动,让我们零距离见证学生的生存环境,感受家长在教育子女中真切的心境,使我们的心与学生更近了,学生的心与教师更贴了,学生的心中期盼更多了,教师的心如微风拂过,爱心更明了。这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其次,家访活动,打开了师生互动的心扉,让我们对教育教学中的反思更能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因材施教,使教师把握的尺度更准确,在教学中与学生的对话更具针对性。我坚信辉煌的明天依靠着每一位教师伟大的奉献和创造,我就是那千百万教师中的一个分子。让我们走进学生家庭,走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心灵,成为他们的知心人,成为他们的好导师,拉着你的手,也牵着我的心,一起来看宇宙世界有多美丽,探索宇宙奥妙,走向新的领域,去实现人类尚没实现的远大理想,我们还要不停地努力。 素质教育提出“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实质上是要面向有个性差异的学生们。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教育教学,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而且还要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家庭是学生最初的和经常接触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学生第一任教师,学生的发展成长,一般来说总是跟家庭环境联系的。大量事实证明,学生在品德、才智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家庭教育的不同。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基础,客观存在的作用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所无法代替的。在新时期的素质教育理念下,为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应怎样创新家访工作,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下面我讲述的是家访中发生的几个个案, 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收获。个案(一)今天去了杨欣雨家里家访,之前和她家长通了两次电话。一次是如实地告诉她父母她在上课时管不好自己,要和同桌讲话,学习积极性在下降。想必她父母相当重视,和她地谈了这个问题,在学校,我和任课老师们又特别关注她的这个“毛病”,一发现她讲话,就用眼神、话语、手势提醒她;等她一有进步,就马上在课上课后加以大力表扬。本来就是个挺文静懂事的小姑娘,没几天,又开始认真听讲起来了。于是又如实地打了个报喜电话,电话里,她父母提出最好能详细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于是约好了时间。去之前还是打了确认电话,心里想着反正就在镇上,很近。于是批改了一会儿作业才去。进了门,发现他爸爸已经坐在客厅里等我,还给我泡好了茶,茶几上摆了一盘洗好了的苹果。暗暗后悔自己其实应该早点动身,看得出他们一家可是非常郑重其事的。因为她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谈话就比较随意轻松。主要跟她父母讲了她在学校里的表现,上课的听讲,下课的活动,也把她和同学的交往做了一些介绍。同时也随机了解到她在家里的一些情况,爷爷奶奶比较宠,他们的话不太管用。主要是妈妈管,有时就觉得妈妈“唠叨”。(看得出来,坐了一个多小时,基本是她妈妈在跟我说话)我也观察到了小家伙的另一面,别看平时在学校里斯文乖巧,在家里可是“小太阳”呢!椅子上没坐定几分钟,就坐在妈妈腿上撒娇了。这才是生活中真实的杨欣雨。接着我便着力向她父母“游说”读课外书的好处,还推荐一些适合她这个年龄段的课外书,童话啊、彩图百科知识啊、古诗文诵读啊。她父母也很重视,我们正说着,她自己从房间里拿了一大摞书,坐在一旁象模象样地看起来。(后来也证明,我的这番话很有效果,这孩子看的书越来越多,还常写出些让我意想不到的好日记来)要不是墙上的挂钟“当当”地提醒我已经8点了,我还没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于是起身告辞。回家的路上沐浴着暮色,吹着习习的晚风,觉得生活特别幸福。我又多了解了一个孩子呢!像林心怡这样平日里默默无闻的“中等生”,现在在我心里也是一个聪明可爱、活泼可人的小女孩呢。而在她心里,我也不仅仅是她的老师,因为我们已经约定课后做好朋友,我还可以亲昵地称她为“欣雨”。个案(二)那年,我任教的是五年级,在初接这个班级了解学生情况时,以前的班主任告诉我王利平的情况,他可是班内最调皮,最捣蛋的学生,是个很难教育的孩子。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报名时,他由父亲陪同着前来,看起来好象有点腼腆,不怎么爱说话,我就在心里纳闷:这孩子看起来蛮乖巧的,怎么会是全班最调皮的呢?接触久了,才逐渐了解他,他其实是个骨子里透着顽皮的家伙。在老师面前表现得乖巧、听话,但老师一走,他就会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什么游戏刺激玩什么,骂脏话,打架,欺负女同学, 一次次恶意的举动,伤害了好多同学,也伤了我的心。总之,几乎所有坏事被他一个人全包了,每天都有学生来向我告他的状,不管我怎么教育,他总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没办法,我只好准备到他家去家访。那天放学我便叫住了王利平,说我去你家玩玩你带路吧。赶到他家,已经六点多了,他父亲刚从地里回来,他父亲一看见我,马上放下手里的工具和我打招呼,并搬来了凳子请我坐,眼里满是歉意和愧疚,好象犯错误的人是他一样。 “是不是我家孩子又闯祸了,老师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说着,就把王利平喊过来,劈头盖脸地骂了起来,王利平一直低着头一声不吭,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我一见,忙制止他父亲,说:“其实,骂孩子起不了什么作用。我这次来只是想了解一下王利平在家的一些情况。”他父亲愣了一下,说:“老师,我家孩子不是闯祸了吗?”此时,王利平用乞求的眼光看着我,我忽然改变了家访的初衷。于是,我摇摇头,说:“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当着王利平的面,我开始向他父亲夸他的优点,如:勤快,有礼貌,脑子聪明等等。他父亲听得有点疑惑了,王利平却在一旁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脸红了。我趁热打铁地说:“是啊,虽然他的行为习惯不太好,但他也有他的优点。而且,我相信他那些不好的习惯以后也能一一改过来,我相信他。王利平,你说是吗?” 王利平一听,连连点头。我又对他父亲说:“其实你们家长在管孩子的时候也不能一味地责备,打骂,这样反而会引起孩子的不满,而且你们打骂过后,可能会让孩子有样学样地去打骂同学。”他父亲一听,也不好意思起来,同意以后管教孩子不再采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临走的时候,我特意交代王利平,让他记住今天对我的允诺,我等着看他的表现。他郑重其事地又点了点头。以后的日子里,王利平在渐渐的改变着,一点一滴的进步着,虽然也常常克制不住自己,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偶尔犯错误时,我没有去责备他,而是更多的给予他关爱和鼓励,并且让同学们谅解他,帮助他。一月后的一天,他跑到我身边悄悄的塞给我一张纸条,“老师,谢谢你那天家访没有向我爸爸告状,要不,爸爸又会举起木棒打我了,其实,我也想学好,可每次犯错老师责备我、爸爸打我、同学们看不起我,所以我就一次次的去捉弄他们,老师我错了,我一定会改的”看着他写的话,我仿佛走进了他的世界,多么单纯的孩子,我的眼睛湿润了,同时,我也开始反思我的家访之路。的确 “告状”式的家访对于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帮助,只能让孩子多受一次父母的责骂而已,甚至会引发孩子的叛逆情绪,造成师生间的隔阂,不利于教育的开展。这次家访留给王利平的印象一定是十分深刻的,甚至会影响他的成长,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理应把家访看作是和家长交流的机会,多去了解孩子,关爱孩子,听听他们的心声,那样你会收获很多的后记 不由想,其实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我用心去观察、了解、靠近、阅读、欣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