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主 备 人备课时间第二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3、解读探究课文。过程与方法掌握常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放飞想象,积极创新。教学重点解读探究课文。掌握常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教学过程一、导入可以从议论文相关知识的复习导入。二、出示目标1、解读探究课文514段2、掌握常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三、自学自测阅读课文51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作答)1、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 (解读56段)渊博的知识。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2、创造的灵感是怎样产生的? (解读1012段)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形成的。 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13段)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4、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14段)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5、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关于创造性必需的三个要素,经过课文逐层论述,最后才给出答案,这合乎“分总”这种思维规律,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四、讨论答疑小组交流,完善答案,前5组分别展示上述问题。【合作探究】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 (知识链接:常见的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的作用就是证明某一观点,增强说服力。答题模式参考:道理论证:有条理地证明了 观点,增强说服力;举例论证:充分地证明了 观点,增强说服力;对比论证:突出地证明了 观点,增强说服力;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证明了 观点,增强说服力。(观点一般可以在文段中找到。)1、阅读8和9自然段,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内容,并说说各自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概括事例可以用如此模式:谁 做 什么)8段:一句话概括内容 用了 论证方法,作用 。9段:一句话概括内容 用了 论证方法,作用 。2、找出文中用了引证法的段落。 第六小组负责展示五、课堂小结: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题。创造思维不是名人的专利,让我们大家也来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吧。六、当堂达标:(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1、 这两段文字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2、 从选文中可知,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特点?明确:自信力3、 请为第二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明确: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产生灵感,创立“万有引力”学说;瓦特看到壶水滚沸产生灵感而改进蒸汽机等。4、 你认为自己是否“具有创造力”呢?为什么?联系自己的经历谈谈。明确:如有。因为我喜欢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并由新体会。(二)、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的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有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1“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病?_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你就容易止步不前,限制自己的创新思维2请归纳一下: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_有渊博的学识,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活用新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有持之以恒的毅力3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举的两个事例。_一是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二是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4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十分重要”?_因为只有不满足于一个答案,才会不放弃探求,才会有发明创造5选文第二段画线句子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设问句。引起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九课 我们都能守纪律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鄂教版一年级-鄂教版
- Unit2 What's your number(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 参考活动2 做出正确的决定》说课稿 -2023-2024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八年级上册
- 第8课 金鱼饲养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小学高年级湘教版(广西)
-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Unit 2 No rules,no order Section A 2a-2f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蔬果种植理论与实践课件
- 《包身工》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3 三维模型创作-教学设计
- 2025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道路运输驾驶员心理与行为分析考核试卷
- ISO 22003-1:2022《食品安全-第 1 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中文版(机翻)
- 《路基路面工程》全套教学课件
- DL∕T 2582.1-2022 水电站公用辅助设备运行规程 第1部分:油系统
- 【幼儿园园长论文:我将成为一名合格的园长4000字】
- 清廉经营声明函-餐饮服务
- 2024年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2年黑龙江统招专升本艺术概论真题
- 初中历史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广告法理论与实务
- 法学研究中的案例比较与对比研究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