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愚公移山检测题一、 基础知识。1、愚公移山选自 ,列子相传是 时期郑国人 著,战国前期 家代表人物之一。2、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仞() 惩山北之塞( )( ) 出入之迂也() 荷担者三夫( )始龀( )汝( ) 无穷匮也( ) 一厝雍南( )3、找出下面的通假字并解释。(1)始一反焉( ) (2)甚矣,汝之不惠( )(3)河曲智臾亡以应( ) (4)一厝朔东( )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杂然相许()()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河曲智叟()聚室而谋曰( ) 吾与汝毕力平险()( ) 河阳之北( )何苦而不平( )寒暑易节( )虽我之死()固不可彻(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投诸渤海之尾()()5、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1)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 )(2)且焉置土石( ) 始一反焉( )(3)固不可彻( )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杂然相许( ) 曳屋许许声 ( )(5)操蛇之神闻之 ( ) 闻寡人之耳者 ( )(6)何苦而不平( ) 天下苦秦久矣( )(7)杂然相许( ) 潭中鱼可百许头( )(8)面山而居( ) 面刺寡人之过着( )(9)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夫大国,难测也()(10)而山不加增(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11)河曲智叟亡以应()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2)帝感其诚 ( ) 臣诚知不如徐公也( ) (13)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负势竞上 ( ) (1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曾益其所不能( )二、把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甚矣,汝之不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三、选择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杂然相许 许: 赞同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 扛C. 寒暑易节 易: 交换 D. 何苦而不平 苦: 劳苦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河阳之北B、汝之不惠C、操蛇之神D、渤海之尾3选出“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其妻献疑曰B、其如土石何C、帝感其诚D、惧其不已4、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与“以君之力”中“之”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于厅事之东北角 B策之不以其道C杜少府之任蜀州 D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之力 扶苏以数谏故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 而山不加增义不杀少而杀众 D.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C、其妻献疑曰 既出,得其船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投诸渤海之尾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 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D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9、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惩山北之塞惩前毖后 B.聚室而谋曰不谋而合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羊补牢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 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D河曲智叟亡以应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而山不加增”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B何苦而不平 C人不知而不愠 D黑质而白章12、选出与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 ) A愚公决定移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B愚公一家排除困难,决心移山。 C愚公移山,得到了邻人的帮助。 D愚公虽有移山的决心,却无具体的办法和行动。13、对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1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顽强毅力B、河曲智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而嘲笑愚公自不量力,太不聪明了C、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高万仞”,始用夸张的手法写两山的高大,意在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既表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15、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是古代语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B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C愚公是有远大的抱负,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古代劳动人民形象.D“杂然相许”,表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16、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若愚,讽刺了智叟了鼠目寸光。B本文采用神话结尾,主要是宣传轮回报应的迷信思想。C写智叟的“笑”,写除了智叟自作聪明的神态;而写愚公“长息”则写出了愚公因移山艰难而愁苦的样子。D本文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目的是突出智叟的愚蠢和京城氏之子的幼稚。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B.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 ”,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1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19、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D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21、对于寓言的神话结尾,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的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讲究迷信,这是这篇寓言的不足之处。B愚公的精神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跟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区别。C、天帝在愚公的坚强意志面前惧怕了,屈服了,说明只要有信心,目标总能实现。D、天帝在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前屈服了,说明人定胜天。22、智叟和愚公的矛盾实质是()A、对待困难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B、静止的观点和发展观点的矛盾。C、人如何正确的估价自己的力量。 D、智者有时不“智”,愚者有时不“愚”。四、用原文或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标是 。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 :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 智叟的态度是: 2、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_。3、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而言的。 4、选文第三段说“帝感其诚”,所谓“诚”指的是_。5、天帝是被 所感动,因而命夸娥氏的二子搬掉两座山的。 6、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_。7、上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的人物描写方法。8、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2个。 9、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有人说:“愚公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还要叫子孙去吃这苦头,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这样的说法是怎样看的? 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愚公移山的故事说了什么道理( 寓意)?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了愚公移走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形象? 愚公精神实质是什么?在今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雏菊种植教学课件
- 小车换轮胎知识培训课件
- 预防职业病的工作场所安全卫生管理方案
- 清真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 虚拟现实教育平台拓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315考试题及答案
- 移动医疗慢性病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乡村传统手工艺展示中心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业仓储与配送网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垃圾分拣装备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飞灰处置再生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2025年中国药典试题及答案
- 昆明一中实验班数学试卷
- 2025年腾讯校招综合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旅游保险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房屋应急维修管理办法
- 大隐静脉护理课件
- DB11-T 751-2025 住宅物业服务标准
- 高考改革培训
- 寺庙法会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