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专题四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专题四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专题四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专题四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考点要求1. 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2. 了解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3. 知道(原为“了解”)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4. 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5. 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教学方法讲练结合、问题探究教学过程学案教案【自学质疑】第三节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1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轮船(以蒸汽机为动力): 年,在洋务运动推动下,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造船业发端。不久,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成立,打破列强对江海运输业的垄断。火车: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汽车:20世纪初,私人汽车首先出现在上海,成为富贵上层人士的代步工具。 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飞机:1909,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民航事业起步, 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2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邮政: 年海关试办邮政; 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范围囊括各主要通商口岸和中心城市;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 年新中国邮电部成立,开创邮、电信合一的新时代。电信:电报:a. 年, 在台湾架设电报线(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b. 年,无线电报创设;1932年,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电话: 年,电话传入中国; 年,中国电话用户超5亿,居世界第一。第四节 大众传播媒体的更新1中国近代前期的代表性报刊传教士办报:19世纪4090年代,在华传教士掀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中国人自办报刊:1873年,汉口 开创了国人办报先例。维新变法时期,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等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的主要阵地)辛亥革命时期的 (同盟会机关报,革命派宣传民主共和思想的阵地)。五四新文化时期的 (激进派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主阵地)2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1927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主演胡蝶)制作完成。20、30年代电影名作:渔光曲、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姊妹花等。抗战结束后的电影名作: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小城之春、万家灯火、三毛流浪记等 年,北京电视台试播(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交流展示】【互动探究】 下列有三段关于“古往今来人们与远方亲朋沟通联系的变迁”的材料:古代:“烽火戏诸侯”、“鸿雁传书”、“青鸟传书”、“鱼传尺素”。近代:“去邮局寄信、打电话、拍电报、鸡毛信”。现代:电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发短信、传呼、上网发e-mail、聊天。请回答:除去上面所列举的沟通渠道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渠道? 结合三段材料回答,“古往今来人们与远方亲朋沟通联系的变迁”的趋势是什么?谈谈你对变化的感想。【精讲点拨】1.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影响:推动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信息快捷和简便的传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节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2.大众传媒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近代报刊和影视及时传递时事信息,促进科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新模式。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转变。【矫正反馈】1.1881年底,有人赋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这指的是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话 d.无线电话2.“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电话的应用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我国的交通事业迅速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交通和通讯大国a. b. c. d. 3.中国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的开创是在a.1912年1月 b.1945年8月 c.1949年10月d.1949年11月4.下列关于我国近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是以社会进步为前提的b.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加强了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c.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和国际接轨d.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发展不平衡5.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可以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不包括的是 a.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b.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沟通 c.加强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d.促使人们纷纷涌向大城市居住6.在我国最早被采用的近代交通工具是 a.火车 b.轮船 c.电车 d.汽车7.唐胥铁路是中国人自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它建成于 a.1881年 b.1882年 c.1891年 d.1892年8.下列关于我国近代交通工具的论述,正确的是a. 1906年,上海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b.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火车的出现,是中国交通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c.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 d.20世纪40年代中期,我国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工具发展的特点是多层次,范围广发展快迅发展不均衡各种工具并行应用a. b. c. d. 【迁移运用】10.19世纪种后期中国办报的主力军是a.外国在华传教士 b.清朝政府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d.洋务派11.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纸,到维新变法时期,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在维新时期影响较大的报纸有 强学报时务报昭文新报中外纪闻a. b. c. d.12.下列有关中国报业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中国近代报业最早是由欧美在华传教士创办的 政论性报刊是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19世纪70年代,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不管其它媒介如何发展,报刊业都会以其不可替代的特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 b. c. d.13.通俗性报刊受到普通民众欢迎的原因有通俗性报刊语言通俗易懂通俗性报刊取材世俗,运笔浅显通俗性报刊是为当时中国政治斗争服务的通俗性报刊有专门分工,满足了读者的兴趣a. b. c. d.14.大众报业能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b.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c.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 d.列强的文化扩张的结果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网站看报纸 b.打开电脑看电影 c.打开mp3听音乐 d.网络日益普及,电视日益萎缩16.下列有关电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b.1979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自己的电视台 c.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d.当前,电视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使民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17.当前,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所做的事情包括:网上炒股 网上银行结算网上购物与朋友进行交流a. b. c. d. 18.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其中不包括 a.积极学习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b.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我们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反对无节制上网c.网络是资料查找的途径之一,但我们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网络信息d.因为有一些不健康的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