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1).doc_第1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1).doc_第2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1).doc_第3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作人:高二语文组 审核人: 时间:2013-2-23班级: 姓名: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实虚词及句式;牢记文学常识;梳理文章结构。2、 (能力目标)把握人物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3、 (情感目标)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预习引导】知识链接1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朝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受其父影响,他幼年时期就酷爱学习。20岁以后, 他游遍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后来,继承父职,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读遍皇家藏书。 公元前99,因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书,历尽十载完成史记。 2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它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三)时代背景简介。 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大,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他南面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较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时候,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虽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举进攻赵国。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内部之间的将相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填空。(1)史记记载了上起_,下至_时当代史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_通史,不论在史学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其巨大的价值,故被鲁迅誉为”_,_”。司马迁以史记,实现了”_,_,_”的理想。(2)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全书包括_、_、_、和_,共_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_ ;“_”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_”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_”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_”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史记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3)关于司马迁的名联: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避匿 ( )汤镬( )肉袒 ( ) 盆缶 ( )案图 ( )可予不 ( )渑池( )诈 佯 ( )列观( )皆靡( )传舍 ( )甚倨( )不怿( )衣褐 ( )( )睨柱 ( ) 3、熟读课文,给课文中的三个故事各加一个小标题,并能准确复述。第一课时【预习检测】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A级)袒( ) 倨( ) 睨( ) 镬( ) 嘻( ) 列观()二、 积累文言知识。(B级)() 一词多义闻:以勇气闻于诸侯( ) 忽闻门外虫鸣 ( ) 见: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 )引:引赵使者蔺相如 ( )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负:秦贪,负其强 (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因:相如因持璧却立( ) 不如因而厚遇之 ( )( 2 )词类活用1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2. 乃使其从者衣褐3. 宁许以负秦曲 4. 臣请完璧归赵5.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6. 大王必欲急臣 7秦王恐其破璧 8 .舍相如广成传9.卒廷见相如 10. 毕礼而归之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全文主要写了什么人物?写了哪三个故事?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故事内容。(B级)三、【合作探究】赏读113段(一)研读12段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怎么翻译?句式有何特点?(B级)2、廉蔺二人身份和地位如何?这样开篇有何作用?(B级)(二)研读313段1、研读35段(出使前)(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怎么翻译?句式有何特点?(B级)(2)蔺相如在怎样的形势下出场的?赵王召见时,蔺相如的观点态度如何?表现了蔺相如什么特点?(C级)2、研读411段(出使中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1)秦廷之上,“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是从哪些地方看出的?相如又是如何应对的?(结合关键句作答)(B级)(2)秦王接着“以诈佯为予赵城”, 蔺相如又采取了什么对策?之后又如何向秦王交代的?(结合关键句作答)(B级)3、研读1213段(出使后)本文第12段已将“完璧归赵”故事叙述完毕,为什么作者在它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这两句话? (D级)【归纳探究】“完璧归赵”中展现了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点?文章又是如何刻画蔺相如的?(D级)从小说鉴赏的角度分析写作技巧。 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可供写作借鉴。试归纳本文写作技巧。 【小结反思】学习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应注意哪些方面?【巩固训练】1、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君幸于赵王 幸:宠幸 B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白白地 C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而:如果 D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示:给看 2、“负”字在本文中多次出现,下面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秦贪,负其强 负:凭借,倚仗 B决负约不偿城 负:违背C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负:背着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负:担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大王亦幸赦臣 十恶不赦 B.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前倨后恭 C.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口诛笔伐 D. 且相如素贱人 素不相识4、下面的句子为定语后置句的一句是 ()A.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 大王见臣列观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