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1页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2页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3页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4页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小题,共70分)1. 吕氏春秋记载“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要解决以上问题,宗法制中规定了什么制度( ) a.嫡长子继承 b.按年龄继承 c.按军功继承 d.按遗嘱继承2.西周维系嫡长子继承制的纽带是a血缘 b地域 c财产 d宗教3.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4.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d. 世袭制5.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形成于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6.汉武帝统治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征收地方赋税 b管理地方行政 c监察地方政治 d掌管地方军事7.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 c加强皇权 d扩大地方权限8. 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9.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察举制的创立 b内阁的设立 c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d军机处的设立10“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雄图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肯定了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科举制11每年清明时节,海外的炎黄子孙纷纷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12.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皇帝制 分封制 宗法制 郡县制a b c d13.图1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14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a.皇权逐渐削弱 b.相权逐渐加强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15. “自秦始设翠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6.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17下列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b.汉代废除宰相制 c.唐代开始建立监察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18.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 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19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a分封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宗法制的确立 d三省制的确立20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皇帝为丞相起”。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西汉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21政论家认为,唐宋以后,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 )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 b三省分权,相互牵制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 d尚书台掌管军国大事22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23汉书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材料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措施( )a设置外朝 b设置刺史 c推恩令 d酎金夺爵24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明显地体现出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 )a皇权高度加强 b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的结合c皇权制度与神权制度的结合 d以官僚体系为工具的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25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科举制”相一致的(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26. 史书记载,唐太宗正在把玩一只名贵的鸟,突然看到大臣魏征走过来,他赶紧把鸟藏在袖子里。魏征故意长时间和皇帝交谈,最后鸟给闷死了。这件事的结果体现了唐朝的制度功能。这一制度应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谏议制27.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 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 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28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说:“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能够支撑这个观点的史实是( )a设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割相权 b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c置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d设转运使将财权收归中央29“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西汉的刺史 b北宋的通判 c明朝的锦衣卫, d清朝的军机大臣20.“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这段材料可能出自( )a新唐书b资治通鉴c元史d明史31 清人评价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这样说是因为( ) a军机大臣大权独揽 b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c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d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32.三希堂,位于故宫博物馆养心殿的西暖阁,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三希堂”有一幅对联:堂为天下奉一人,惟以一人治天下。其中的如虹气势以及威武不言自明。从封建时代皇权与相权矛盾发展的角度看,下列机构或官职的设置最能体现该对联寓意的是( )a.“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b.“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左右仆射各一人,从二品,掌统理六官,为令之贰,令阙则总省事,劾御史纠不当者。”c. 原为承命拟旨,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其它人员不得靠近,皇帝与之议事时无关人员不得在旁。宫内人路过时,都是快步走过。d. 巡行郡县,以“六条”问事。“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33.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据此,可以作出合理的史论推断的是( )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c中国古代有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贤人政治”体现的传统政治观念d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34.下列是在某电视剧中出现的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 电视剧甲:“三公”坐着议事,对自己所管辖的事务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听取三人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 电视剧乙:皇帝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合理之处,便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所属部门交给六部办理。 电视剧丙:皇帝在一个房间中处理军国大事,几个大臣只能跪受笔录传达执行。 按甲、乙、丙顺序排列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应是( ) a汉朝、唐朝、明朝 b明朝、唐朝、清朝 c汉朝、唐朝、清朝 d唐朝、元朝、明朝3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一历史答卷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36小题14分,37小题16分,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想,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热爱这片国土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能为你保留着机会。材料二 科举制度的直接结果,是选拔除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含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材料三 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多连接虚词也是限定的。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昏庸考试方式。全国士子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的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成大量的废物。材料四 科举废除后新式学校一所接一所办起来了,这不仅释放了一大批原先已经走上科举之途的读书人,而且实实在在地造就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型人才,二十世纪中国的光明面,基本上是由这些新型人才造就的。以上材料均选自余秋雨十万进士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科举制度的特点和作用。(4分)(2)结合材料三,说明八股取士的特点。(3分)(3)结合材料一、四,说明科举制和新式学校培养的人才有什么不同?(4分)(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个人对科举制度的看法。(3分)3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1)结合材料内容,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材料二 著名儒士钱宰被征参编孟子节文,一日散朝回家,随口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日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结果第二天上朝,朱元璋便问钱宰:“昨天的诗不错,不过朕没有嫌迟,改作忧字,如何?”钱宰一听,吓得忙磕头请罪。 (2)材料二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了强化君主权力,明太祖还实行了什么措施?(4分)材料三 军机处是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密之地。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巨也无不随从在侧。军机处“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军机处设立的看法。(3分)(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唐宋以来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并对此进行简单评析。(4分) 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一历史答案3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专制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