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陈聪 八上四单元第四课 读书杂谈.doc_第1页
23陈聪 八上四单元第四课 读书杂谈.doc_第2页
23陈聪 八上四单元第四课 读书杂谈.doc_第3页
23陈聪 八上四单元第四课 读书杂谈.doc_第4页
23陈聪 八上四单元第四课 读书杂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势(1课时)课型:比较探究上课日期:2012年11月19日作者姓名:陈聪单位:枣庄第十五中学东校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势(1课时)课前预习:1、 通读课文,积累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或成语,并利用工具书注音、释义。2、 利用网络或书籍,搜集鲁迅和孙绍振的相关资料。3、 利用网络或书籍,了解演讲词的特点。4、利用网络或书籍,积累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相关课程标准:“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在读书方面的妙悟,领会文章的内涵。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探究文章的异同。3、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树立主动探究的读书意识。评价任务:1、 读准字音,读懂词义。2、 默读课文,完成表格,感知文章主要内容。3、 比较两文在写作内容、写作角度、写作方法方面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1、 感悟导入 (齐背孔孟论学习)同学们,孔孟关于读书学习的经典格言,让我们深受启发。事实上,古今中外的学有所成者创造了许多关于读书学习的经典言论,请问你在预习中搜集到了哪些?(生畅所欲言)(出示幻灯片,齐读名言)这些关于读书学习的经典言论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那么现代文学大家鲁迅先生和当代学者孙绍振教授对于读书又有怎样的妙悟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读书杂谈和读书的三种姿势来探个究竟。二、检查预习1、正确读音,我能行。(出示幻灯片) 嗜好sh 譬如p 抽屉t 无聊lio 消遣qin 囊括nng 缥缈pio mio 慑于sh 一丝不苟gu 心无旁骛w 正襟危坐jn 2、正确释义,我能行。(出示幻灯片)嗜好:特殊的爱好。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博:广泛。正襟危坐: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庄重、严肃的样子。心无旁骛: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具有容纳的空间,形容十分谦虚。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囊括:全包罗在里面。慑于:有所畏惧而丧失勇气。3、 简介作者,我能行。(学生介绍后出示幻灯片)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等。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 孙绍振,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主编,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孙绍振在学术上有独创的系统性,他把康德的审美价值论引向文学创作领域,提出了真善美三维错位系统理论;在幽默学方面,提出了幽默逻辑错位的理论;在散文理论方面,他提出了审美、审丑、审智的散文理论体系。 三、感知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默读两篇课文,参照文章内容,选择适当的词语或句子,完成下面两个表格。读书杂谈中谈到了哪两种读书类型,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读书类型特 点职业的读书嗜好的读书读书的三种姿势中谈到了哪三种读书姿势,它们的优点和不足分别是什么?读书姿势优 点不 足躺着读坐着读站着读2、 鲁迅先生到广州知用中学演讲的原因和主题是什么?明确:原因是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主题是随便谈谈读书。3、鲁迅先生在演讲中谈到两种读书类型各有特点,他认为应该怎样把这两种读书类型有机结合起来呢?(在文中标划出具体语句) 明确:我们在做好职业读书的同时,尽量合理的拓宽阅读视野,搞好嗜好阅读。四、品读探究1、孙绍振先生讲的躺着读、坐着读、站着读仅仅是三种读书姿势吗?能否把它们分别换成消遣的读书、钻研的读书、批判的读书呢?为什么?(讨论后明确)明确:不仅是三种读书姿势,更是三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读书态度。不能换,因为躺着读、坐着读、站着读采用了暗喻的修辞,作者以三种姿势比喻三种读书方法、读书态度,将抽象的说理变得富有感性,生动形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2、文章的前五个自然段已经把读书的三种姿势的利弊介绍清楚,第6自然段又以荷塘月色为例再次作了阐释,是否多余?(言之有理即可)示例:这样写并不多余,作者运用具体事例来阐释读书的三种姿势,证明站着读书的必要性及优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阐释的内容具体化了,便于读者理解。五、 比较阅读1、 异中求同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势和孔孟论学习都是谈读书学习的道理,那么鲁迅和孙绍振所谈的读书观点与孔孟论学习中哪些名言相照应?(生独立思考后合作探究)明确:(1)鲁迅所谈的读书观点和孔孟论学习中相照应的名言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2)孙绍振所谈的读书观点和孔孟论学习中相照应的名言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等。2、同中辨异 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势这两篇文章阐述的内容都是读书。作者们把他们有关读书的亲身体会和切身感受娓娓道来,令我们受益匪浅。两文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明确:(1)写作重点不同:中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在完成学业的空余时间要博览群书;读书的三种姿势中孙绍振先生告诉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读书,要真正有所得,必须在书本面前“站”起来。(2)论述角度不同:读书杂谈中鲁迅先生着重从读书的广度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读书的三种姿势主要论述了读书的方法和态度。(3)写作方法不同:读书杂谈是一篇演讲,运用类比进行说理,使得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读书的三种姿势则摆事实讲道理,层层深入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读书要主动探究,要有批判怀疑精神。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学习了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势两篇文章,聆听了鲁迅先生和孙绍振教授的教诲,你是否对读书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学生谈感悟,教师适时点拨) 结束语 同学们, 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我们无力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却可以通过阅读来改变人生的终点。让我们从此爱上阅读,一生与阅读为伴,相信我们的人生将因阅读而更加美丽。教学反思 本教案的最大亮点是较好地运用了比较阅读法。一、文本内部的比较: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感知文章内容,我让学生结合文本,填充表格,这样课文的主要内容就直观明了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了。如读书的三种姿势学生经过对三种读书姿势优点与不足的比较探究,就会悟出作者所倡导的读书之道就是站着读,即读书应当主动探究,要有怀疑批判精神。列表格比较法可以将事物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异同,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又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二、文本外部的比较:孔孟论学习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势都是论述读书学习之道,都启发我们要正确的读书态度,树立良好的读书意识。但三篇文章又有各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