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阶段质量检测课下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1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阶段质量检测课下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2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阶段质量检测课下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3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阶段质量检测课下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维设计】201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阶段质量检测课下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中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并传承的道德规范是()a“仁”的思想 b“礼”的思想c“有教无类”的思想 d“为政以德”的思想解析:孔子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征收重税。答案:d2.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孔子多次提到“仁”,如“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那么,“仁”的思想()a.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就是“和而不同”c.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d.认为“过犹不及”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标准。因此,a项正确。中庸思想认为“过犹不及”就是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恰到好处才是中庸,达到的方法就是“和而不同”。因此,b、d两项与中庸思想有关,与仁的思想无直接关系。c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而仁的思想是孔子的政治思想,因此,也可以排除。答案:a3下列孔子的主张和言论中,符合“礼”的思想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三人行必有我师c为政以德d“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解析:本题考查“礼”的概念,“礼”即周礼,是西周社会的统治秩序。答案:d4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意义来看,主要是()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d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解析:“仁者,爱人”,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答案:a5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a bc d解析:前三幅图片突出地反映了孔子在世界各地的地位,并且第二幅图片的内容是孔子讲学的场景。第四幅图片则反映了孔子曾担任鲁国的高官。由此可以判断是正确的。四幅图片都没有涉及孔子思想的具体内容,因而无法从图片资料中获取“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这一信息。故排除。答案:a6柏拉图“理想国”是奴隶主的思想;资产阶级把永葆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奋斗目标。这说明()a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c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d理想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解析:b、d两项显然不对,应排除。c项说得有道理但不能说明最本质的共性。而a项更能体现这三者共性的实质。答案:a7右图为柏拉图的一部名著,在里面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b法治与人治的关系c理想国中的居民分为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d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治国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柏拉图著作理想国的再认再现能力。b项与其内容不符,c、d两项是柏拉图为实现正义、建立理想国家而设计出来的蓝图,故选a。答案:a8亚里士多德17岁就来到雅典的柏拉图学园进行学习,他主要是为了()a学习政治理论 b学习自然科学c寻求智慧 d成为博学家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亚里士多德到阿卡德米学园学习主要是为了寻求智慧。答案:c9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自己的“中庸之道”,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政治上是()a反对民主制的激进派 b反对奴隶制的激进派c温和的民主派 d激进的民主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依据题意中的“中庸之道”,可知亚里士多德应属于中间派,即温和的民主派。答案:c10历史上称亚里士多德及其弟子为逍遥学派,主要原因是()a教学方法别具一格b由于他和马其顿王室关系密切c他们勤于思考,努力读书d讨论具体的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亚里士多德喜欢在林阴道上边散步边讲学,自由洒脱,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b项与此无关,c项是学习态度,d项是内容。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11题18分,第12、13题各16分,共50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同“拱”,环绕的意思)之。摘自论语材料二(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各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据材料一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3分)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3分) (3)儒家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第(1)问根据材料提炼观点,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照,就能说明其不受重视的原因;第(2)问要求从材料中归纳观点;第(3)问属于开放型问题。答案:(1)观点:仁,礼,仁政。不受重视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儒学观点不适合富国强兵的需要,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2)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地位:自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3)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上首先强调和谐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等都体现了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愿望。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可汲取的营养。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材料二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据论语先进材料三“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孔子的什么思想(2分) (2)材料三是谁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相似之处?(6分) (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8分)解析:本题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入题,考查了两人思想主张的异同和影响,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进行概括并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准确表述;第(2)问注意找关键语句,如材料中的“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便可做出正确判断,回答相似之处时注意结合所学的知识;第(3)问,注意结合孔子的思想观点进行说明。答案:(1)中庸思想和因材施教思想。(2)亚里士多德。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两者都认为“中庸”是一种美德,并都提出以“中庸”为道德的最高标准。(3)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了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右图。材料二亚里士多德17岁时,就被送到当地著名的柏拉图学园,在那里他学习了20年。由于他勤奋刻苦,涉猎广泛,很受老师柏拉图看重,被誉为“学园的精英”。可是,柏拉图又说:“要给亚里士多德戴上缰绳。”亚里士多德很尊敬他的老师,但是,在很多问题上,他又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爱我的老师,但是我更爱真理。”在学园里,亚里士多德经常和柏拉图争论,有时候,会把老师问得答不上来。请回答:(1)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被称为“学园的精英”?(6分)(2)为什么柏拉图“要给亚里士多德戴上缰绳”?(6分)(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