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联2011年度工作总结.doc_第1页
县文联2011年度工作总结.doc_第2页
县文联2011年度工作总结.doc_第3页
县文联2011年度工作总结.doc_第4页
县文联2011年度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文联2011年度工作总结县文联2011年度工作总结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文联! 培养文艺人才 繁荣文化事业 2011年度文联工作总结 团风县文联 2011年度,团风县文联在县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从基层文联的工作实际出发,立足地方特色,培养文艺人才,以繁荣文化事业、多出精品力作为己任,全力打造农民画乡品牌,认真抓好园地建设,积极开展各种活动,继续深化服务,发展壮大了基层文艺队伍,充分调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县构建和谐社会,繁荣地方文艺事业,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县文联2011年度工作总结。8月22日黄冈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阳光雨露润“绿洲”,向全市推介团风县文联工作经验,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年终县文联被评为黄冈市文联系统先进单位,县作协被评为黄冈市作协先进单位。 一、打造画乡品牌,大力实施农民画乡名片工程 为了将团风县农民画乡文化品牌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和繁荣团风县文学艺术创作的意见等4个政策文件,对重点创作人员、创作经费,制订了一系列倾斜办法,将用于农民画创作培训奖励10万元纳入预算,形成了重视文艺人才、扶持文艺人才、激励文艺人才的良好环境。 二是创新运作,广泛宣传。我们成立了全省首个农民画学会,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提高全县农民画创作水平。建立农民画培训基地,为农民画创作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把农民画作品与旅游产品、商业产品结合起来,确保农民画创作正常运行和农民画产业的健康发展。大力开展“用农民画装点团风活动”,把农民画作为全县对外接待礼品;出版团风农民画集,熊福新画集;开发丝巾、手帕、订单、真丝绣品、挂毯、艺术靠垫、挂历、台历、贺卡等多种农民画产品。 三是突出营销,凸现效益。团风农民画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我们设立了农民画工作室2个,农民画展厅1个,选聘专职画师3名,适当给予生活补助,其他画师在家成立画室并制作。构建了农民画销售网络,我们以永信食品公司的营销渠道为依托,新上农民画礼品包装盒生产线,对外捆绑销售,印有农民画的永信花生销售业绩良好,预计今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我们已连续两年在全县党报党刊发行会上,为表彰先进单位,赠送了价值2万多元的农民画匾。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全县乃至外县各乡镇和单位订购牌匾、挂历、台历、贺卡等多种农民画产品。目前,团风农民画产品已经延伸到县内外各个单位、宾馆、酒店、旅游景区等。 二、健全协会网络,广泛开展各种文艺交流活动 建立健全协会网络,凝聚各类文艺人才,是文联履行职能,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的载体和基础。团风县在已经成立了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书画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音乐舞蹈家协会、网络文化协会、农民画学会和诗书画联协会等8个协(学)会的基础上,今年又成立了老年书画研究会、诗词学会和茶村诗社,现在全县共有11个县级协(学)会(社),协会会员来自各行各业。 为了更好地发挥协会的凝聚作用、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今年我们精心组织各协会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 1月22日,县文联、县文体局联合全县社会各界文艺爱好者向团风人民奉献了热烈、喜庆、大气的团风县首届春节联欢晚会,晚会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 为进一步塑造团风新形象,提高团风的知名度和认同感,特向全社会征集团风名片(宣传语)。三月初,制定了活动方案,方案包括征集要求、征集时间和投稿方式、宣传渠道、奖励、团风名片(宣传语)的宣传和使用。向全国广泛宣传、公开征集“团风名片”,共收到宣传语700余条,经过初选,提交75条由评审小组投票,录取20条供县“四大家”领导终评。 4月2日,团风籍著名作家、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芳草杂志总编刘醒龙回乡祭祖采风,接受团风县文联的邀请,担任楚天文学顾问;同时接受担任楚天文学杂志顾问邀请的还有刘民华、杨先理和中国高新区杂志主编张耕夫。 4月15日,团风县40余名书法家协会会员及书法爱好者聚集在县图书馆,参加了书法讲座培训,之后还进行了书法创作交流活动,大家一致认为这次活动受益匪浅。 6月10日,县文联召开文学骨干作者座谈会,请鄂东晚报副刊编辑何皎月作文学辅导报告,加强了作者和编辑的联系,增进了感情和友谊,同时也激发了创作热情。 6月17日,团风县文联网站今日团风论坛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团风行”大型采风活动,团风县28名业余作家和文学艺术爱好者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次采风活动,为文艺爱好者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6月20日,由县文联楚天文学编辑部策划,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文化散文集魅力团风正式与读者见面。本书被称之为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之作,是从大量的“魅力团风”征文中择优选录的散文集,书中收录了包括刘凡、刘醒龙、何存中等文化名人在内的力作共58篇,展现了团风风土人情、秀美山水,展示了团风建县15年来的宏伟历程和丰硕成果,记录了作者眼中团风城乡的变迁。 7月5日,县文联组织骨干文艺家赴神仙寨风景区采风。文艺家们游览参观之后挥毫泼墨,创作出了多幅精美作品。 8月3日,团风县委宣传部、县文联主办的魅力团风文化散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大崎山风景区举行。黄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作协主席刘民华讲话,黄冈日报总编辑杨先理致辞,郑能新、程水清、何存中、夏元明、谭冰等来自黄冈市的专家学者、作家诗人以及团风县骨干作者20余人与会。 8月31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回家乡团风县调查指导工作,参加调研的还有诗人、芳草编辑哨兵,甘肃十大文化名人马步升。黄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作协主席刘民华,团风县人民政府县长刘应文,县人大常务副主任肖伯勋等陪同调研。 9月27日,由团风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作协联合主办的王广宏长篇小说从蓝天到大地研讨会在团风召开。从蓝天到大地是团风作家王广宏蛰伏三年的心血之作,由长江文艺以增刊专号出版发行,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10月28日,全县诗词作者代表43人聚集一堂,召开以诗人杜茶村命名的茶村诗词学会暨茶村诗社成立大会,会议审核并通过了团风县诗词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和主席团,年度工作总结县文联2011年度工作总结()。 分享好文 10月22日、23日,县文联分别推荐青年作家梅玉荣参加省作协主办为期10天的首届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培训;推荐作家徐恩松参加武汉市作协主办的为期10天的长篇小说创作笔会。 全县群众文化活动日趋活跃。据不完全统计,从县文联成立到今,各文艺家协会开展各类文艺活动80多场次。特别是音乐舞蹈家协会组建业余舞蹈队,深入城镇社区开展的群众性舞蹈活动,与机关开展联欢活动,承办或参与县大型文艺晚会;县书画家协会、县老年书画研究会每年组织的声势浩大的送春联下乡活动,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成为全县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 团风农民画参加省文博会,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团风县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评为“一县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先进单位。团风县作协荣获市作协表彰的先进单位。团风县城关中学文学社蓓蕾、但店中学文学社星星草,参加黄冈市笫六届中学生文学社团评比活动,再创佳绩。蓓蕾荣获社团一等奖,社刊二等奖;星星草荣获社刊一等奖,社团二等奖。 三、抓好基地建设,促进优秀文艺人才的脱颖而出 团风县文联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通过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开展文企联姻,多方筹措资金,建设文艺园地。依托阵地建设,发现、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宣传推介了一批文艺作品。 县文联建设了团风文联网站,开辟了会员论坛今日团风论坛,今日团风论坛已成为全省最具活力的会员论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好势头。 今年,县文联创办的楚天文学走过了四年的历程,共出刊27期(含2期增刊),由于作者队伍的不断扩大,稿源丰富,刊物的拥量不能满足需求,杂志每期由64个页面增加到100多个页面。在大家的齐心合作中,楚天文学被业内誉为全省最有影响的县级文学刊物之一。它不仅成为发现培养文学人才的重要阵地,而且成为全县广大文学爱好者提高文学素养,锤炼写作技巧,升华人生情感的平台。像梅玉荣、邵火焰、刘耀兰、童安全、邹文倩、张旭、张钦平、刘汉斌、王翔、方裕洲、徐丽玲、王丽、郑小亮等一大批文学作者,经历这块阵地的磨炼,不断成长,崭露头角。经楚天文学发表的部分作品,先后被人民日报、青年文摘、长江文艺、北京文学、上海故事、诗歌月刊、读者、江山文艺、问鼎等报刊转载和选载。 为了办好楚天文学这个文艺园地,培养、推介文艺人才,县文联不遗余力,倾注了满腔真情。文联现有在职人员2人,平时既要坚持机关日常工作又要搞创作,还兼做编辑。但我们将今日团风论坛办成楚天文学的选稿基地,聘请文学爱好者担任相应版的版主,由各版主定期推荐编辑优秀作品在各自的版块里予以置顶公示,接受广大会员监督,然后由执行主编统稿合成,交印刷厂印刷。对于本县作者,无论是作者投寄还是送稿上门,我们都慎重对待,仔细审阅,认真回复并尽量提出中肯的意见。认真地发现人才,补充新鲜血液,确保刊物的朝气。在楚天文学每期出刊之际,团风县文联都要召开文学创作座谈会,楚天文学编辑以及部分骨干作者参加会议,并特别邀请省市知名编辑专家出席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作者和编辑的联系,增进感情和友谊,同时也激发了团风作者的创作热情。 四、鼓励多出精品,充分激发文艺人才创作热情 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核心是要多出精品。为了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县文联在多方呼吁,积极争取,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的同时,对已取得一定成效的年事已高的知名人士,还对普通的年轻文艺爱好者,始终做到了事业上关注,生活上关心,情感上贴近。 县书画家协会主席、下岗职工熊福新擅长工笔绘画,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大赛并获奖,由中国图书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熊福新画集,于11月15日与读者见面,全县两会期间,由政府买断,作为纪念品赠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正是依靠政策激励,真情打动,真诚感染,团风县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创作热情得到有效激发,创作灵感竞相涌流,促进了全县文艺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 黄冈市书协会员,团风县书协副主席熊柏松书法作品荣获全省人社厅“就业杯”书法大赛软笔书法三等奖。 团风县淋山河高中教师邵火焰的小说脱颖而出,荣获首届“古贝春杯”全国暨海外华人小小说大奖赛优秀奖,是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作者。散文我的老师我的妻荣获江西教育期刊社2010年度优秀作品一等奖。小小说我不是外星人获第四届“中国青少年作家记者杯”征文优秀奖。 团风中学教师、作家梅玉荣散文青岛,一盏不灭的人文之灯在由中国大众文学学会和散文选刊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美文天下 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暖心暖肺三杯茶获“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征文三等奖。红色交响获全国“党在我心中”征文大赛优秀奖。梅玉荣与全国知名期刊读者杂志社成功签约,成为团风县第一位读者签约作家。 团风文坛活跃,初步形成了团风作家群。经县文联推荐介绍,今年刘耀兰被批准为省作家协会会员,程水清、廖普贤、周松山、李冬梅、范立志、向冬,易虹、郑小亮加入市作协。截至12月底,团风有国家级协会会员3人,省级作协会员8人,市级27人。本着出人才、出作品,县文联精心策划并力举推荐,先后在鄂东晚报整版推介团风作家11人,分别是华杉、童安全、梅玉荣、邵火焰、邹文倩、刘耀兰、方裕洲、张钦平、王翔、张旭、刘汉斌。 作家们在芳草、长江文艺、北京文学、诗歌月刊、上海故事等地级以上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1000多篇(首),其中省级以上400多篇(首),有的还被青年文摘、教师博览、特别关注、读者等多种权威选刊选载;共出版文学专著10多部,其中童安全的散文集飘绪,何汉斌的诗文集拾回来的歌,王广宏的长篇小说从蓝天到大地,邵火焰的小小说集被免费的午餐,还有华杉、张旭、刘汉斌、王翔等的专集正在印刷中。 五、广泛宣传团风,为发展全县经济做出贡献 为招商引资、发展团风经济,县文联面向全国多渠道广泛宣传团风。一是组织了“魅力团风”征文活动,出版了魅力团风一书,仅刘醒龙的散文钢构的故乡在魅力团风、和楚天文学发表后,先后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北京日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黑龙江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大报上发表,为宣传团风,提高团风知名度作出了重大贡献;二是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团风名片(宣传语);三是创作农民画宣传团风人文风情;四是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文学作品介绍团风风土人情、秀美山水,展示团风建县15年来的宏伟历程和丰硕成果;五是关注民生,服务百性。今年贾庙乡胡家山村的柿子丰收,销售却成难题,农民一筹莫展,通过摄影协会副主席王源泉,作协副主席熊阳生的广泛宣传,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得以解决销售困难。 为了广泛宣传团风,提高团风的知名度,县文联组织创作并力推10首原创歌曲,特别是常来团风看看,唱遍团风,唱出黄冈,唱响湖北。这10首歌曲是: 1、勤劳换来丰收年词:郭全安 曲:罗远 周汝冰 刊楚天文学2008年第4期 2、石河情歌词:方水兵 曲:方水兵 刊楚天文学2008年第4期 3、家乡风光好词:王双利 曲:王双利 刊楚天文学2009年第1期 4、恋着祖国词:韩雪 曲:王双利 刊楚天文学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