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师教程_第二篇_咖啡作坊.doc_第1页
咖啡师教程_第二篇_咖啡作坊.doc_第2页
咖啡师教程_第二篇_咖啡作坊.doc_第3页
咖啡师教程_第二篇_咖啡作坊.doc_第4页
咖啡师教程_第二篇_咖啡作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咖啡烘培的概念及原则顾名思义,烘焙就是给咖啡豆提供热量,使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咖啡生豆通过烘焙,呈现出咖啡独特的色、香味与口感。每一颗咖啡豆都蕴藏着香味、酸味、甘甜、苦味,如何淋漓尽致的释放出来则依赖于烘焙的火候。 从淡而无味的生豆,到杯中余味无穷的香醇,烘焙是每一颗咖啡豆漫长的旅行中,勾画性格、孕育香味极重要的一个步骤。咖啡豆在这场长约二十分钟(与温度成反比)、温度高达摄氏两百多度,在与火热切对话的过程中,历经多次化学变化。 首先,生豆中的淀粉会因为高温而转化为糖和酸性物质,而纤维素等物质会不同程度的碳化。水分和二氧化碳会挥发掉,而蛋白质会转化成酶,和脂肪的剩余物质会结合在一起,在咖啡豆表面形成油膜层。咖啡豆经过烘焙会膨胀,发出一次爆、二次爆,如爆米花似的响声,并丧失水分。但是由于咖啡豆表面的皮很有韧性,所以我们通常不会看到咖啡豆好象爆米花一样裂开。从生豆、浅焙、中焙到深焙,水分一次次释放,重量减轻,体积却慢慢膨胀鼓起,咖啡豆的颜色加深,芬芳的油质逐渐释放出来,质地也变得爽脆。 在生豆中,蕴涵大量的氯酸,随著烘焙的过程,氯酸会逐渐消失,释放出令人熟悉而愉悦的水果酸,如醋酸、柠檬酸和葡萄酒中所含的苹果酸,烘焙恰倒好处的将这些酸味适度地呈现出来。 我们经常会看到烘焙后的咖啡豆有不同的深浅颜色,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单品咖啡豆的种类不同;而另一方面,造成这种颜色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烘焙的程度不同。用最通俗的语言,烘焙程度可以被解释成烘焙时的火候。举一个最经典的碳烧咖啡的例子,这是一种法式烘焙的咖啡,由于烘焙的程度很深(可能是由于烘焙时的温度高,也可能是由于烘焙的时间长,也许二者兼而有之,要视情况而定),咖啡豆炭化程度高,表面呈深棕色,并有碳黑色。人们普遍认定炭化咖啡味道比较苦,这种苦味不仅来自于咖啡因,更多的来自于炭化了的咖啡豆。 烘焙的原则:烘焙最重要的是能够将豆子的内、外侧都均匀地炒透。首先是透过火力将豆中的水分顺利地排出,此一步骤若太操之过急则会起斑点,而且味涩呛人。 咖啡的味道百分之八十是取决于烘焙,因此,烘焙是冲泡出好喝咖啡的重要程序。 烘焙的技术若好,则豆会大而膨胀、表面无皱纹、光泽均称。将咖啡豆烘焙出其终极特色,才是烘培的最终目标。2. 咖啡烘培的流程及阶段特征咖啡的风味除了取决于咖啡的品种外,烘焙也是决定性的因素。 基本上,咖啡的烘焙是一种高温的焦化作用,它彻底改变生豆内部的物质,产生新的化合物,并重新组合,形成香气与醇味。这种作用只会在高温的时候发生,如果只使用低温,则无法造成分解作用,烘得再久也烘不熟咖啡豆。 一、烘焙流程 一般人以为烘焙没什么,只是用火将生豆煎熟而已。事实上,在咖啡的处理过程中,烘焙是最难的一个步骤,它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所以,在欧美国家里,有经验的烘焙师傅享有极受尊重的地位。烘焙的进行约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1、烘干 在烘焙的初期,生豆开始吸热,内部的水分逐渐蒸发。这时,颜色渐渐由绿转为黄色或浅褐色,并且银膜开始脱落,可闻到淡淡的草香味道。这个阶段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水分,约占烘焙时间的一半,由于水是很好的传热导体,有助于烘熟咖啡豆的内部物质。所以,虽然目的在于去除水分,但烘焙师却会善用水的温度,并妥善控制,使其不会蒸发得太快;通常,最好控制在10分钟时水分到达沸点,转为蒸汽。这时内部物质充分烘熟,水也开始蒸发,冲出咖啡豆的外部。 2、高温分解 烘焙到了160摄氏度左右,豆内的水分会蒸发为气体,开始冲出咖啡豆的外部。这时,生豆的内部由吸热转为放热,出现第一次爆裂声。在爆裂声之后,又会转为吸热,这时咖啡豆内部的压力极高,可达25个大气压力。高温与压力开始解构原有的组织,形成新的化合物,造就咖啡的口感与味道;到了190摄氏度左右,吸热与放热的转换再度发生。当然,高温裂解作用仍持续发生,咖啡豆由褐色转成深褐色,渐渐进入重烘焙的阶段。 3、冷却 咖啡在烘焙之后,一定要立即冷却,迅速停止高温裂解作用,将风味锁住。否则,豆内的高温如果仍在继续发生作用,将会烧掉芳香的物质。冷却的方法有两种:一为气冷式;一为水冷式。气冷式需要大量的冷空气,在35分钟之内迅速为咖啡豆降温。在专业烘焙的领域里,大型的烘焙机都附有一个托盘,托盘里还有一个可旋转的推动臂;在烘焙完成时,豆子自动送入托盘,此时托盘底部的风扇立刻启动,吹送冷风,并由推动臂翻搅咖啡豆,进行冷却。水冷式速度虽慢,但干净而不污染,较能保留咖啡的香醇,为精选咖啡业者所采用。水冷式的做法是在咖啡豆的表面喷上一层水雾,让温度迅速下降。由于喷水量的多寡很重要,需要精密的计算与控制,而且会增加烘焙豆的重量,一般用于大型的商业烘焙。 二、烘焙程度及特征 从烘焙程度来看,烘焙程度越深苦味越浓;烘焙程度越浅,酸味就越浓。选择何种烘焙程度,要看咖啡豆本身的特性,对于本身苦味较强和酸味较淡的咖啡豆,一般都是选用中度较浅的烘焙程度。 1、浅度烘焙(Light) 最轻度的煎培、无香味及浓度可言,豆还未熟,有生豆的青味,不适合研磨饮用。一般用作试验。 2、较深的浅度烘焙(Cinnamon) 又称为肉桂烘焙,为一般通俗的煎培程度、留有强烈的酸味。豆子颜色与肉桂相当接近,所以又称为肉桂烘焙,酸味加重。为美国西部人士所喜好。 3、较浅的中度烘焙(Media) 颜色加深,容易提取出咖啡豆的原味,香醇、酸味可口。主要用于混合咖啡。 4、中度烘焙(High) 咖啡的味道更浓,酸味变淡,这是一般咖啡豆的烘焙方法。酸味中和而有苦味,适合蓝山和吉利马札罗等咖啡。为日本、北欧人士所喜爱。 5、较深的中度烘焙(City) 又称城市烘焙,苦味较酸味为浓,几乎没有酸味,香味独特。适合哥伦比亚及巴西的咖啡,深受纽约人士喜爱。 6、正常的烘焙(Full City) 又称全城市烘焙,适合冲泡冰咖啡。无酸味、以苦味为主,苦味会加重,但优质的豆会有甜味。用于冰咖啡,为中南美人士所喜好。 7、法式烘焙(French) 法国式的烘培法,色泽略带黑色,苦味强劲,还会渗出油脂,苦味和浓度都加深。用于蒸气加压器煮的咖啡。 8、深烘焙(Italian) 又称意大利式烘焙,最深的烘焙程度,豆子乌黑透亮,表面有油脂渗出,苦味很强烈。这个阶段咖啡豆已经很严重的炭化了,一种咖啡豆与另一种咖啡豆的口味已经很较难辨出。用于意大利式蒸气加压咖啡。 三、世界各地的烘焙特征 世界各国的各都市,都有其偏好的煎焙倾向。 在东京,微深的中度烘焙较受欢迎,但慢慢地也倾向于深度烘焙。而西方,自古以往即以深度烘焙较受欢迎。 纽约正如其名,一般较偏好城市烘焙,但由于城里居住着各种不同的人种,因此,贩卖着各种不同烘焙程度的咖啡豆,变化相当丰富。 维也纳则偏好深度烘焙的。法国人则较喜爱法国式的烘焙方式;意大利人则经常使用意大利式的烘焙法。 不过,近年来欧美人士广泛地使用意式烘焙法(巴西及意大利人最常使用的深度煎焙),变化也多彩多姿,而蒸气加压器煮的咖啡依旧为人们所喜爱。 将埃塞俄比亚咖啡豆进行深度烘烤将是一种浪费。因为那将失去这种咖啡的独有特色。将尧科(Yauco)特选和科纳(Kona)咖啡豆进行黑色烘烤也是不好的,因为那样做你就会失去购买它时所追求的古典风味。 有些咖啡豆进行黑色烘烤时,将会衍生出新的和有趣的品质。墨西哥咖啡豆在黑色烘烤时,会产生一种有趣的甜味。 危地马拉安提瓜咖啡豆在深度烘烤时,像会保留它们的酸味和水果味,这对其他咖啡来说则比较困难。 苏门答腊咖啡豆通常颗粒饱满,但却低于中等酸度,在烘烤较深时,就会失去酸性,并且容易变为糖糊状。 总的来说,烘烤得越黑,品质越低。较深的烘烤意味着将会损失咖啡豆的大部分风味。 四、在家烘烤咖啡豆 和咖啡相关的活动中最难的是在家中自己烘烤咖啡豆。当要冲调高品质咖啡时,咖啡豆是否新鲜是至关重要的。 最容易的方法是在烤箱中烘烤咖啡豆。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能调节温度,不会让你的家中弥漫烤咖啡的味道。事先把烤箱加热到230度。切记要使咖啡豆之间保持空气流通,不要把豆铺得太厚。大约烘烤10分钟后,观察其颜色的变化。注意听咖啡豆发出的“噼啪”声,并时刻检查颜色。当咖啡豆的颜色只比你想要的浅一点儿时,便把它们从烤箱中取出冷却。余热会使咖啡豆继续加热24分钟。 也可以使用家庭烘烤炉具,但最好的是传统的平底锅型或者爆谷(玉米花)机型。用一个手柄来操纵机器内部的两个垂直的金属片,这两个金属片可以在烘烤时旋转咖啡豆。这可以在二手商店或好的厨房用具商店买到,在那里还能买到价格不贵的烤箱温度计。 咖啡烘好后,把它们从烤具中取出,放进一个耐热碗中,把碗放在窗边或户外。3.咖啡机的种类及使用一、商业用烘焙机 商业烘焙机的制造原理主要分为三类:直火式、半热式、热风式。目前,以后两种烘焙效果最佳,是精选咖啡市场上的主流。 1、直火式 人类最早使用的烘焙工具,都是直火式,即用火烤热滚筒,再传热给筒内的生豆。虽然,马达不停的转动滚筒,翻搅筒内的咖啡豆,企图让每粒咖啡豆都能平均的碰触到炽热的铁壁,达到均衡烘焙的目的。但是,这种烘焙方法仍有很多缺点:铁的导热速度不快,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完成烘焙;火烧滚筒的外部,热气却消散于空气中,未能善加利用,十分可惜;当生豆碰触滚筒内壁过久时,容易被烧焦,造成苦味和焦味;烘焙时,有许多碎屑迸出,留在筒内易附着在咖啡豆的表面,将使风味变得混沌。 2、半热风直火式 在1870年至1920年之间,德国人范古班改良与制造了筒式烘焙机。在他的烘焙理论中,即提到将热空气带进烘焙中的咖啡豆。1907年,德国制的Perfekt烘焙机开始引进这种观念,使用瓦斯加热,有一个空气泵,将热气一半带进滚筒内,一半带到外围烧烤滚筒。至今,德国的滚筒式烘焙仍被广为应用,该国的波罗拔(Probat)滚筒式烘焙机名满天下。 一般烘焙机使用瓦斯或电力作为热源。美国爱达华州的迪瑞克公司于1987年率先使用瓦斯启动的红外线热源,使温度控制得更为精准,颇获好评,成为北美洲的第一品牌。 现今的滚筒式烘焙机几乎全是半热风直火式,一面以火源直接烤热滚筒,一面将热风带到滚筒内。吹进滚筒内的热风可提升加热速度,又可吹走碎屑,因而生产出均衡又干净的咖啡豆。 3、热风式 20世纪,有人想到用热风烘焙咖啡豆,这样少了铁的阻隔,热源更能直接的传给生豆,提高烘焙效率。1934年,美国的柏恩公司所制造的瑟门罗烘焙机(jabezburnsthermalo),即一种大型的热风式机种,至今,美国有一些大型的烘焙厂仍在使用该公司制造的烘焙机。 4、风床式烘焙机 热风式烘焙机仍然采用滚筒式设计,借由滚转翻动生豆,以达到均衡烘焙的目的。但是,有人想到用热风吹动生豆,让它上下飘动,打破滚筒的概念。1976年,美国人麦可?施维兹设计出风床式烘焙机。他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让热空气由下往上吹,使生豆在容器内上下飘动,直到烘焙完成时,才倒出容器外的冷却盘,进行冷却。在澳大利亚,知名的咖啡专家伊昂?柏思坦也有类似的设计与制造。 在般的烘焙过程中,豆内的水分被蒸发得越来越少,质量也变得越来越轻。若使用这种烘焙机,质量重的会较快落下,再度接受热风的烘焙,如此反复上下,即能烘焙出均匀的咖啡豆。不过,缺乏金属滚筒的炯烧,有人会觉得少了一种味道。 二、家用烘焙机 近年来兴起小量烘焙咖啡豆的热潮,市面上出现了不少家用烘焙机,自己烘焙咖啡豆变成相当简单的事。目前的家用烘焙器大致上可以分为3类:自火式、热风式与滚筒式。虽然,这些都不是很精密的专业机型,但只要操作得当,所烘焙出来的咖啡豆依然香醇。 1、直火式:陶瓷烘焙器或平底锅 直火式的器具最简单,可以是平底锅,或是日本制的长柄陶瓷烘焙器。陶瓷烘焙器成封闭式,有焖煮的效果,能烘焙出滋味鲜美且口感复杂的咖啡;它的口味最自然,而且厚实。现在,在日本以外的地区,也常可以买到这种陶瓷烘焙器。平底锅效果不佳,因此不建议使用这种器具。 陶瓷烘焙器的烘焙方法很简单,首先将生豆放入锅里,然后手持长柄在瓦斯炉上不断的摇晃。烘焙者可以自己控制火力的大小,掌握烘焙时间。 这种工具的缺点是没有热风吹掉银膜与碎屑,较容易有杂味;此外,它也没没有冷却功能,烘焙后得将豆子倒入篮子里,自己用扇子或电扇来冷却,较麻烦些。 2、热风式:热风式爆米花机或热风式家用烘焙机 热风式爆米花机本来是爆米花用的,随后有人用来烘焙咖啡豆,且效果尚佳,曾经风靡一时。它的缺点是:没有收集碎屑的功能,热风吹得碎屑膜到处飞扬,事后须费功夫清理;而且加热速度太快,约45分钟便可听到第一次爆裂声,水分没有完全蒸发,口感不够饱满,略微偏酸。爆米花机一次可以烘焙100克的生豆,不足或超出太多便无法烘焙。它没有自动停机的功能,使用时要在一旁照看,否则可能会烧掉整锅豆子。 在咖啡风气较盛的地区,在咖啡专卖店或网站里都可以买到这些机器。使用时,只要放入生豆,设定烘焙度,按下启动钮即可,从烘焙到冷却均自动完成。 热风式家用烘焙机都有收集碎屑及冷却的功能,能产生干净的烘焙豆。理想的烘焙度设定应该是能判断温度,然后自动停止烘焙。不过,这些机器的烘焙度设定功能只是一个计时器而已,时间到了,便自动切换到冷却阶段。由于冬天与夏天的气温相差很多,烘焙咖啡所需的时间也不同,设定烘焙刻度时可能会相差一个刻度以上。 3、滚筒式家用烘焙机 传统的烘焙机都是滚筒式,由火源烘烤不停转动的滚筒。这种烘焙方式具有焖烧的特性,会使咖啡豆风味较老成,口感较饱满,与陶锅的效果相似。目前,市面上已有Swissmar公司所制造出品的AIpenrost机种,属于家用的滚筒式烘焙机。它一次可以烘焙半磅的咖啡豆,一次的烘焙时间(含冷却与出豆)约需2125分钟,烘焙度越深,所需的时间越长。 使用时,只要放入生豆,设定烘焙度,按下启动钮即可,从烘焙到冷却均自动完成。该机所建议的烘焙度都是以半磅生豆为基准,若烘焙量小于半磅,烘焙所需的实际时间较短,这时就需要人为介入,在到达所要的烘焙度时,按下“冷却”钮,否则会烧坏一锅豆子;若烘焙量超过半磅,则可能发生不熟的情形。此外,它的加温速度较慢,约1315分钟才会听到第一次爆裂声,因此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蒸发水分,然后才进入高温裂解阶段,使得咖啡豆的内外均可熟透,形成较丰厚的质感。所以,大部分的烘焙师都认为它比较接近商用的专业烘焙机,因此,Alpenrost在北美有不错的销路。 这种机器的烘焙度设定功能也只是一个计时器而已,时间到了便会自动切换到冷却阶段。由于冬天与夏天的气温相差很多,烘焙咖啡所需的时间也不同,在设定烘焙刻度时可能会相差一个刻度以上。 在冬天,加热的速度太慢,这种机器无法使半磅的生豆达到Espresso的烘焙度。因此,若想要有重烘焙的咖啡豆,应适度减量。另外,它的碎屑收集功能只是底部的一个小盘子,让碎屑与银膜自动掉落到盘子里,并没有热风吹赶碎屑,因此,烘焙豆的碎屑很多,建议用铁网筛除碎屑,否则会产生较多的杂味;其次,内部的死角较多,焖烧的烟雾容易留下油污,事后的清洁工作很费时间。4. 咖啡研磨过程将烘焙后的咖啡豆粉碎成粉的作业叫研磨。研磨咖啡豆的道具叫磨子。 研磨咖啡最理想的时间,是在烹煮之前。因为磨成粉的咖啡容易氧化散失香味,尤其在没有妥善适当的贮存时,咖啡粉很容易变味,自然无法烹煮出香醇的咖啡。 有些人怕麻烦或是不想添购磨豆机,平时在家喝咖啡就买已磨好的现成咖啡粉,这时要特别注意贮存的问题。如果气候潮湿,咖啡粉开封后最好不要随意在室温下放置,比较妥当的方式是摆在密封的罐子里放入冰箱冷藏,而且不要和大蒜、鱼虾等味道重的食物同置。因为咖啡粉很容易吸味,一个不小心就成了怪味咖啡,那么再好品质的咖啡也都糟蹋了。倒是有人把烹煮过的咖啡粉渣放在冰箱当除臭剂,不失为一个物尽其用的好方法。 研磨豆子的时候,粉末的粗细要视烹煮的方式而定。一般而言,烹煮的时间愈短,研磨的粉末就要愈细;烹煮的时间愈长,研磨的粉末就要愈粗。以实际烹煮的方式来说,ESPRESSO机器制作咖啡所需的时间很短,因此磨粉最细,咖啡粉细得像面粉一般;用塞风方式烹煮咖啡,大约需要一分多钟,咖啡粉属中等粗细的研磨;美式滤滴咖啡制作时间长,因此咖啡粉的研磨是最粗的。 研磨粗细适当的咖啡粉未,对想做一杯好咖啡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咖啡粉中水溶性物质的萃取有它理想的时间,如果粉末很细,又烹煮长久,造成过度萃取,则咖啡可能非常浓苦而失去芳香;反之,若是粉末很粗而且又烹煮太快,导致萃取不足,那么咖啡就会淡而无味,因为来不及把粉末中水溶性的物质溶解出来。 一、研磨的原则 一般而言,好的研磨方法应包含以下4个基本原则: 1、应选择适合冲煮方法的研磨度; 2、研磨时所产牛的温度要低; 3、研磨后的粉粒要均匀; 4、冲煮之前才研磨。 不管使用什么样的研磨机,在运作时一定会磨擦生热。优良物质大多具有高度挥发性,研磨的热度会增加挥发的速度,使咖啡的香醇散失于空气中。 咖啡豆在研磨之后,细胞壁会完全崩解,这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会增加很多,氧化与变质的速度变快,咖啡在30秒到2分钟之内就会丧失风味。因此,建议不要买咖啡粉,最好买咖啡豆,在喝前才研磨,磨好则应赶快冲泡。 在磨豆机发明之前,人类使用石制的杵和钵研磨咖啡豆。国外有位医生曾经实验这种古老的工具,并与现代化的磨豆机做比较,据说还是捣杵和石钵所磨出的咖啡粉,最能泡出香醇风味。 依据逻辑推理,捣杵以撞击方式使咖啡豆自然裂开,应该不会破坏细胞壁,留住咖啡的优良物质。可是,在现代化的生活里,人们几乎已经不可能再使用捣杵和石钵来研磨咖啡豆,因此,选择优良的磨豆机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研磨的方法 咖啡豆的研磨方法根据其大小可以分为粗研磨、中研磨与细研磨三种。依咖啡器具不同而使用合适之研磨方法。还有中细研磨或比细研磨更细的及细研磨(成粉状咖啡粉)。 1、细研磨(Fine grind):颗粒细,像砂糖一样大小。 2、中研磨(Medium grind):颗粒像砂糖与粗白糖混合一样大小。 3、租研磨(Regular grind):颗粒粗,像粗白糖一样大小。 三、研磨的密诀 1、咖啡豆的研磨工具是磨豆机。磨豆机分成三种: (1)家庭用手动回转式磨豆机。适合需求量小、颗粒较大,及时间充裕的休闲人士。 (2)家庭用的电动式磨豆机。可磨出各种颗粒大小的咖啡粉,一次可磨出6人份。 (3)专业用电动磨豆机。商业用途,一次可磨出一磅左右的咖啡粉。 2、研磨咖啡豆最应注意的是以下两点: (1)降低研摩热。研磨热将导致咖啡香味提早溢散。 (2)颗粒大小均一。颗粒大小不均将导致冲泡时间无法掌握。 所以若是使用家庭式的手动式磨豆机,则要轻轻地旋转,尽可能使其不产生摩擦热。综合言之,若考量磨豆品质、磨豆量、及使用时间及方便性,使用家庭用的电动式磨豆机将是最佳选择。5 .咖啡研磨器具磨豆机有各种不同的品牌与型号,能够调整磨豆粗细的研磨机是比较理想的。用磨豆机研磨时,不要一次磨太多,够一次使用的分量就好了。因为磨豆机一次使用愈久,愈容易发热,间接使咖啡豆被加热而导致芳香流失,从而影响咖啡的香味。 咖啡豆内含有油鲁,因此磨豆机在研磨之后一定要清洗干净,否则油脂积垢,久了会有陈腐味,即使是再高级的豆子,也被磨成怪味粉末了。磨豆机在每次使用完毕后,一定要用湿巾擦拭刀片机台,并用温热水清洗塑料顶盖。但是,要特别注意美国流行的加味咖啡,添加的香精味道又浓又重,会残留很久,因此,在清洗前最好先放两匙白糖进去搅打去味。当然,最好是一台研磨机只研磨同一种豆子,那样就没混味的问题了。 一、螺旋桨式磨豆机 这种磨豆机是使用马达转动螺旋桨式的刀片,将咖啡豆削成粉。咖啡豆被砍得支离破碎,风味会流失很多。因此,这种螺旋桨式磨豆机并不常用。不过,因为其价格便宜,且体积很小,不占空间,一些家庭与办公室还是会经常使用。螺旋桨式磨豆机主要有以下几项缺点: 1、研磨时形成高温 这种磨豆机相较于其他磨豆机来说,转速最快,与咖啡豆高速摩擦之后,容易形成高温。然而,芳香物质的沸点都很低,因此,咖啡的香醇会流失在研磨过程的高温中,从而让咖啡失色。 2、研磨不均 这种磨豆机会将咖啡豆乱砍一通,所形成的粉粒不是过粗,就是过细(过细的咖啡粉将会产生苦味),难以均匀。尤其在大量研磨时,经常浮在上层的豆子,容易产生过粗的咖啡粒。这样往往会形成一个随机的分布,过细与过粗的粉粒所占的比例都很高。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可采用小量研磨,并且要手持磨豆机,用拇指扣住上面的盖子上下摇晃,这样才能使刀片均匀地削到咖啡粒。 3、形成块状 在磨豆的时候,高速运转的螺旋式叶片会使咖啡粉形成一个漩涡,但由于离心力太大,会使得过细的粉末形成块状,粘住四周,这些块状会阻碍热水平均浸泡咖啡,造成萃取不均的情形。 4、无法设定研磨度 这种磨豆机没有研磨度的设定功能,只能依据研磨时间来决定研磨度。一般的研磨时间约为610秒,适合滤压壶、滤泡杯与塞风壶。不过,浓缩咖啡需要极细的研磨,恐怕要磨到20秒以上,此时磨擦的温度会不断地蒸发咖啡的香气。 5、危险的开关设计 在设计上,这种研磨机通常都利用合上盖子的压力来启动开关,转动螺旋式刀片。在放豆子或清理时,若不小心压到开关,而手指又正好在刀片附近时,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建议平时应将插头拔掉,磨豆前再插上,用后立即拔掉;在处理与清洗时,也应该切断电源。另外,上面的塑料盖子可以用水清洗,但机身内外都不能沾水,只能用抹布擦拭。 二、手摇式磨豆机 100多年来,手摇式磨豆机的设计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即使是最新的机种也都倾向于古典而雅致的造型。这种磨豆机需要用手旋转摇杆,转动内部铁制的磨刀,将咖啡豆压裂成细粉状,掉落在下面的盒子里。严格来说,内部的磨刀不是刀,因为它没有锋利的刀锋或锯齿,而是一块有角度的锥形磨铁。它以辗压的方式将咖啡豆磨碎,这种方法类似古代的研钵和捣杵,也最能留住咖啡的香醇。 虽然使用手摇磨豆机确实有点辛苦,而且速度不快,但是,它却能研磨出颗粒均匀的咖啡粉,再加上研磨时的摩擦温度最低,不易破坏咖啡的美味,很适合滴滤式与滴泡式的冲泡方法。除此之外,手摇式磨豆机所造成的声响最小,一直是冲泡咖啡者的最爱。 手摇式磨豆机通常在摇杆与主体之间,有一个环状的转钮,向下转可磨出较细的咖啡粉,这种磨豆机可以研磨出中度到细度的咖啡粉,但是不可能磨出非常细的粉粒,所以并不适合做浓缩咖啡粉的研磨。 三、锯齿式磨豆机 锯齿式磨豆机能迅速而稳定地磨出均匀的咖啡粉,只是价格较高。 这种磨豆机的操作方法相当简单,只要遵照说明书上的导引,就能轻松使用。一般而言,它有两个设定功能,一是研磨度设定,二是研磨时间设定。研磨度大多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越小表示研磨越细。有些则更加清楚的标示各种冲泡方法的研磨范围。例如:Filter、Espresso等。Filter的范围适合滴滤式与滤泡式的冲泡方法;Espresso则适合浓缩咖啡,说明书上也会详细说明各种研磨度的适用情形。 这种磨豆机上面有一个漏斗形的容箱,盛装尚未研磨的豆子。时间设定越久,将有越多豆子落入研磨机里,自然能磨出越多的咖啡/A粉。由于容箱的保鲜效果并不好,建议尽可能量好一次的饮用量,并且一次磨完喝掉。其他豆子则可以保存在真空罐或者保鲜袋里,待下次再拿出来研磨。 1、锯齿式磨豆机的种类 锯齿式磨豆机的磨刀有两种类型:一为平面式的锯齿刀;一为立体的锥形锯齿刀。 (1)平面式锯齿刀 平面式的机种由两片环状的刀片组成,圆周上布满了锋利的锯齿。启动后,咖啡豆被带进刀片之间,瞬间被切割与碾压成细小的微粒。就家用器具而言,平面式的锯齿磨豆机最接近商用的大型磨豆机,与咖啡店里的磨豆机类似。 (2)立体的锥形锯齿刀 锥形磨豆刀由两块圆锥铁所组成,锥铁的表面布满锯齿,这两块铁贴合之间的空隙,就是将咖啡豆磨成粉的地方。锥形锯齿刀所产生的摩擦温度最低,也最能形成均匀研磨。商用机与手动式磨豆机采用的都是锥形锯齿刀。 2、选购锯齿式磨豆机的注意事项 功率较高的磨豆机,研磨速度较快,咖啡粉停留在锯齿间的时间较短,能磨出低温咖啡。一般磨豆机功率在70瓦至150瓦之间,功率越高越好。 有些咖啡研磨机研磨的效果很差,研磨出的咖啡粉不够细。冲煮浓缩咖啡时,萃取不足,使得成品索然无味,所以对于研磨浓缩咖啡而言,特别要注意研磨机的精密度,确定能够研磨出均匀细致的咖啡粉,从而冲煮出好的咖啡。6. 水质及冲泡器具咖啡豆的新鲜度、研磨的均匀度、冲泡的时间与水(水质、水温、水量)都会影响到一杯咖啡的口味。要掌握好其中的度,是成为一个“咖啡艺术家”的关键。 咖啡豆的内部含有2000种以上的物质,至今科学家能够了解的只有700种左右,他们之间还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冲泡咖啡并不是要将这些物质全部萃取出来,因为有些物质的口感苦涩,并不被人们所接受。人们更喜欢咖啡中的甜味、醇味、酸味和香味。 冲泡的艺术在于寻求最适当的条件,取得芳香与苦涩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将咖啡内部的可容物质萃取出来。根据某些专家试验,一升水(约4杯)冲泡5070克咖啡粉最恰当,所冲泡出来的咖啡饮料应包含98.4%98.7%的水与1.3%1.6%的可容物质,这样才能算是一杯好喝的咖啡。一、水质 一杯咖啡中,水的含量超过98,所以,水质的好坏是冲泡的关键。根据高级咖啡师多年冲泡经验,得出结论:硬度略高又不会很高的水最适合泡咖啡,因为水中的矿物质能与咖啡的内部物质发生交替效果,产生较好的口感。 如果水质较软,可以按照古老的方法在水中加一点点盐,用来“提味”,并平衡酸质,这样才能冲泡出一杯口感均匀的咖啡,才能喝出“润”的感觉,仿佛在享受一杯牙买加蓝山一般。切记只要加一点点盐就好了,不然,喝到咸味就不好了。 含氧量高的水也相当适合冲泡咖啡,能够提高咖啡的风味。按照规律,新鲜的冷水含氧量较高;加热过后再冷却的水,含氧量就会太低,因此,建议冲泡咖啡时使用新鲜的冷水加热最好。 蒸馏水几乎不含有任何矿物质,与咖啡内部的物质没什么交替作用,所泡出来的咖啡虽有芳香,却没有任何口感;矿泉水虽然含有较多的矿物质,但是各种矿物质的含量、成分很难把握,因此,并不一定能冲泡出好的咖啡。 一般来说,矿物质含量高的水比自来水适合泡咖啡,而自来水的效果又比蒸馏水好。 二、咖啡冲煮器 只需23小时即可冲泡出来的家用冲煮器,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将咖啡粉的量、水量及抽出时间搭配在一起,从而冲泡出自己喜爱的美味咖啡。这将为家庭宴会增添更多情趣。 1、水滴式咖啡壶 最适于制作冰咖啡的水滴式咖啡用器具。用它提取咖啡很费时间,但能冲泡出没有杂味的咖啡。 2、虹吸壶 虹吸壶构造略显复杂,有上壶、下壶、滤网(安装于上壶底部)、支架(用于固定下壶),上壶略成漏斗状,下缘的细管可深入下壶。冲泡时滤网应置于上壶底部,一般情况下,火源有两种:“酒精灯”与“电热式”。咖啡馆常用的虹吸壶提取咖啡时味道很少发生变化,而且可以简单的泡出口味纯正的咖啡。 3、活塞壶 把咖啡粉和热水倒入其中,先倒入少量热水,使咖啡粉润湿,闷一分钟左右,再根据应用人数加入等量开水,几分钟后压下控制杆,使粉和液体分开即可饮用。 4、蒸馏咖啡壶 家庭用的蒸馏咖啡壶,下面加水,上面放咖啡粉,直接放在火上煮,当水煮开时,提取过程就完成了。 5、土耳其咖啡壶 用于冲调土耳其式咖啡的传统器具,把咖啡粉和水放在一起煮出咖啡,可以重新加热。 6、越南咖啡壶 冲泡越南式咖啡的专用器具,把咖啡粉放在开有小孔的器具中,再在杯中注入热水即可。 三、辅助配套器具 量杯:测量咖啡粉份量的器具。手柄加工成方便使用的形状,有多种材料可供选择。 滤纸:选择与滴滤器相配的品牌与大小。 滤架: 绒布滴滤冲泡法中,有带把柄的手持式滤袋,也有将绒布装在架子上的两种类型,滤架比较适合于大量冲泡。 滴滤器:一种名为卡塔式滴滤器,有三个小孔的专用滴滤器,使用的时候热水分几次慢慢注入。另一种是梅丽塔式滴滤器,有一个小孔的专业滴滤器,第一次水慢慢注入,第二次水一下子倒入。 捣具:将装入漏斗的咖啡粉捣压紧的工具,铝制的和木柄制的捣具为专业用具,通常家用的是塑料捣具。 法兰绒滴滤壶:为了避免法兰绒浸入提取出咖啡中,托盘的上部很深。使用时不必拿着法兰绒,便于没有经验的人操作使用。 奶泡器:倒入牛奶,上下拉动把柄,把空气压入,即可制造出细小的奶泡。另外还有一种电动式奶泡器。 牛奶壶:制作奶泡的专用壶。加入牛奶,用汽喷嘴制成奶泡。材料采用不锈钢或耐热玻璃。 水壶:最适合提取咖啡的水壶要有逐渐变细的壶嘴,它不但可以调节热水的量,也能倒出细条状的热水。 蒸馏咖啡机过滤器、量勺:蒸馏咖啡及专用器具,放入咖啡粉后用量匙压平。 四、咖啡杯 多数人都不能正确地区别咖啡杯与红茶杯。通常红茶杯为了使红茶的香味能扩散开来,并且方便欣赏红茶的色泽,因此,杯底较浅、杯口较广,透光性也较高。而咖啡杯杯口较窄、材质较厚,且透光性低。 1、咖啡杯种类 咖啡杯一般有陶器制杯和瓷器制杯两种。近年来,人们形成了“咖啡一定要热热地喝”的观念,制杯业为了配和这种讲究,开发出保温效果的陶器制杯。比瓷器制杯更好的还有骨瓷制杯,这种质地内含有动物骨灰的骨瓷制杯,可以使咖啡在杯中温度降低速度缓慢。但由于它的价格比前面两者贵很多,所以一般家庭较罕使用,只有在比较讲究的咖啡馆内才能见到。 2、咖啡杯色调 咖啡液的颜色呈琥珀色,且很清澈。所以为了将咖啡特色显现出来,最好是用杯内呈白色的咖啡杯。一些在制作上忽视这个问题,在咖啡杯内部上各种颜色,甚至描绘上复杂的细花纹的做法,往往会让我们难以由咖啡颜色来辨别咖啡冲泡完成的情形。 3、咖啡杯选购 在选购咖啡杯时,可依咖啡的种类和喝法,再配合个人的喜好及饮用场合等条件来选择。一般而言,陶器杯子较适合深炒且口味浓郁的咖啡,瓷器杯子则适于口感较清淡的咖啡。另外,喝意大利式咖啡一般都使用100cc以下的小咖啡杯,而喝牛奶比例较高的咖啡,如拿铁、法国牛奶咖啡时,则多使用没有杯托的马克杯。在个人喜好上,除了就杯子的外观来看之外,还要拿起来看看是否顺手,如此使用时才会感到方便舒服。杯子的重量,以挑选重量轻的为宜,因为较轻的杯子,质地较密致,表示杯子的原料颗粒细微,所制成的杯面紧密而毛孔细小,不易使咖啡垢附着于杯面上。 4、咖啡杯清洗 至于咖啡杯的清洗,由于质地优良的咖啡杯,杯面紧密、毛孔细小,不易附着咖啡垢,所以饮用完咖啡后,只要立即以清水冲洗,即能保持杯子的清洁。经长期使用的咖啡杯,或是用完后未能马上冲洗,使咖啡垢附着于杯子表面,此时可将杯子放入柠檬汁中浸泡,以去除咖啡垢。如果这时还不能将咖啡垢彻底清除,则可使用中性洗碗剂,沾在海绵上,轻轻地擦拭清洗,最后再用清水冲净即可。在咖啡杯的清洗过程中,严禁使用硬质的刷子刷洗,也要避免使用强酸、强碱的清洁剂,以避免咖啡杯的表面刮伤受损。7.咖啡冲泡方法一、以滤纸冲泡最轻松的冲泡法 1、特征 滤纸冲泡法是最简单的咖啡冲泡法。滤纸可以使用一次后立即丢弃,比较卫生、也容易整理。还有开水的量与注入方法也可以调整。一人份也可以冲泡,此乃人数少的最佳冲泡法。冲泡咖啡的重点与布袋冲泡法类似,选择烘焙时间较长的咖啡豆磨成粉状,以五分钟的时间冲泡出咖啡里所含的成份。若喜欢喝味道稍淡的咖啡,则咖啡豆份量可稍增加,但是颗粒需磨得较大,并且冲泡的时间需缩短。滤纸须和过滤器搭配使用,过滤器通常是塑料制,也有陶制品,不过若要保持注入沸水的温度,应使用塑料制为佳,较陶制不易导热。过滤器和滤纸可依照所冲的咖啡份量,选用大小不同的尺寸。 2、关于器具 滴漏器有二孔与三孔之分。建议使用三孔式,因其物美价廉,二三百元就够了。然后要有滤纸,超级市场里比比皆是,几十块钱就够了。注入开水用的壶最好是口尖细小可以使开水垂直地倒于咖啡粉上,比较适当。 3、沖泡的重点 一人份的咖啡粉约1012 g,而开水是120 cc。 喜欢清淡咖啡的人份量约一人8g的程度即可冲泡。 喜欢浓苦味的人份量可一人12g程度,充分地蒸烧后再慢慢地注入开水。 注热水用的壶约注入78分,这样比较容易操作,而开水量因人数多寡而准备。 过滤的抽出液不要滴到最后一滴,要有少量残余(倘若全部滴完可能有杂味或杂质等)。 将烧杯加温,而不使里面的咖啡沸腾,然后注入咖啡杯。 这种方法技术很重要。一开始可能冲出来的咖啡酸味会很重,原因除了出水量控制不好之外,咖啡本身的品质(新鲜度等)以及颗粒粗细也是重要因素。 4、沖泡方法 (1)过滤纸的连接部份沿着缝线部分折叠再放入滴漏中。 (2)以量匙将研磨的咖啡粉以人数份(一人份约1012g)倒入滴漏之中,再轻敲几下使表面成平坦。 (3)用茶壶将水煮沸后,倒入细嘴水壶中,由中心点轻稳地把开水(水溫約95度)注入,缓慢地以螺旋方式使开水渗透且遍布咖啡粉为止。务必缓缓地倒入。 (4)最后要将可口的成分抽出,将以膨胀起來的咖啡粉多蒸一下(停留約20秒左右)。 (5)第二次的开水,从咖啡粉的表面慢慢地注入。注入水量的多少必须与抽出咖啡液的用量一致,将过滤纸的开水量保持一定。 (6)抽出液到达人数份量即可停止,滤纸内由于容箱的保鲜效果并不好,建议尽可能量好一次的只残留着开水的状态将其丢弃。 二、以法兰绒滤网冲泡展现出咖啡最大极限的风味 1、特征 法兰绒滤网所冲出的咖啡香醇可口,非常理想。用法兰绒滤网的优点是:不必搅动袋中的咖啡,便能使所有咖啡全部接触到滚烫的开水,咖啡经膨胀后会冒出泡沫,并逐渐往下过滤。重点在于决定咖啡粉的量,进而决定需要添加沸水的量。冲泡时,注意沸水停留在滤网中的时间,控制约为五分钟,水细细的、慢慢的加。透过滤网,所有的咖啡成份将会完全被冲泡出来。不过滤网的整理与保管要特别注意,否则咖啡味道会降低。 2、冲泡前的准备事项 (1)开水注入后咖啡粉会膨胀,因此要选择稍大些的滤网。 (2)滤网的起毛做外侧,充分将水拧干、皱纹弄直后使用。 3、关于法兰绒滤网的保管 使用新的法兰绒滤网时,为了除去布上残留的水糊或味道,可以使用刷子水洗(此时不可使用肥皂或洗衣粉,因为味道无法脱落)之后,以使用过的咖啡粉加水煮沸五分钟再用水洗。 4、法兰绒滤网的保存方法 滤布使用后要用水好好地清洗,为了防止氧化要加水放在冷藏库里。而且必须每天换水,否则会起水垢引起布目堵塞。使用时以温开水冲泡,充分拧干。 5、冲泡方法 (1)布目当内侧,咖啡粉一人份约1012g 放入滤布中,再将咖啡粉弄平。 (2)浅烘培的咖啡冲泡时水的温度约为95度,而深烘培的水温要低些,最初细线般地注入,边控制开水量边划圆注入。咖啡粉起泡后焖蒸20秒程度,这段时间须暂停。第二次以后,每次用等量的开水以漩涡状注入,从中心到外侧再回到中心。 (3)不要让开水完全滴完,照人数份注入即可,而在滤布内有开水残留的状态时取出。 (4)抽出以后,咖啡液的温度降低时要加温至不使其沸腾的程度。轻摇后再倒入杯子里。 三、水滴式咖啡器冲泡花些时间享受冲泡咖啡的乐趣 1、特征 使用冷水(或冰块),花些时间抽出的方法。前一天晚上准备好,隔日也可以享受香浓的早晨咖啡。喝热咖啡时要注意不要使其沸腾。 2、冲泡前的准备 为了使抽出过程中点滴的速度不变,活栓部要松弛。咖啡豆以深烘焙、细研磨的较好。 3、冲泡方法 (1)在滴漏里放入依人数所计算份量的咖啡粉后轻轻地压挤,注入少量的水使其全部浸湿。 (2)在烧杯上放滴漏,在其上的槽里注入一定人数份的水。(约三人份300350cc)。 (3)盖好盖子。使用本器具需要34小时才能制成咖啡。 (4)喝咖啡时,将盖子、桶槽、滴漏取掉倒入烧杯内加火至未沸腾的程度再倒入杯中。 四、蒸气加压煮咖啡器冲泡意大利风味 1、特征 蒸气加压煮咖啡器其特征是利用蒸气压力瞬间将咖啡液抽出。浓苦蒸气咖啡是各类咖啡的基本,随年月的增加而更受欢迎。 2、冲泡前的准备 为了提高抽出效果,要将放入桶子内的咖啡粉压硬,而上半部的水壶蒸气不要使其漏掉,要好好地盖住。 要配合人数使用。须使用大的容量器具来增加蒸汽压力,如果气压微弱,所抽出的咖啡不会可口。 3、冲泡方法 (1)下半部的袋子里注入所需人数份量的开水,再将深烘焙与细研磨的桶子,约一人份68克,从上面轻轻压挤。 (2)上半部的壶子和桶子与下部的壶子组合。特别在上半部的壶子须好好地栓紧。 (3)组好后的器具加火。下半部水壶的开水沸腾后水管会上升,承空后从火上拿下。(从粉层通过热开水往上喷在上半部水壶中的咖啡液会被抽出) (4)器具非常烫,所以要注意不被烫伤,再注入事先保温的杯子里。 五、伊芙利克冲泡传统的土耳其咖啡 1、特征 土耳其式咖啡冲泡器具,钢制的称为伊芙利克有长柄的咖啡器具。 2、抽出的重点 三次调煮,在沸腾前从火上避开,加少量的水。 3、冲泡方法 (1)准备深烘焙的咖啡豆(一人份约5g)放入乳钵(或磨子)里研磨成粉状。 (2)依据需要人数份的咖啡粉加上适量的开水,同时加入香料。 (3)接着开小火,起泡后沸腾前的状态从火中拿开,加点水,沸腾静止后再加火,如此重复三次。 (4)伊芙利克中的咖啡粉沉下后,静静地注入杯中。 六、虹吸式咖啡煮沸器冲泡享受气氛 1、特征 主要原理是利用 PV=nRT理想气体方程式,固定体积下,加温后,沸水蒸汽增加压强将沸水经由玻璃管压入上层煮咖啡,再降温后使下层呈类似真空状态来吸取上层已煮好的咖啡,以中间之滤纸过滤渣仔。此种虹吸式咖啡冲泡器和一般过滤器不同,其重点在于使咖啡与沸水能够完全溶合,必需使用竹匙在咖啡粉的沸水中搅拌。可以边眺望抽出过程享受咖啡的乐趣,此乃虹管的魅力。虹吸式咖啡冲泡器还可以当作装饰品,只是与滴漏式比较的话操作复杂一些。 2、关于器具 管理上比较麻烦,不过习惯后就好了。虹吸式咖啡冲泡器是玻璃品,要注意不使其破损。使用后滤嘴要仔细清洗,用清水浸泡在水中。然后保存在冰箱里。 3、冲泡前的准备事项 (1)底部的开水完全沸腾后,在将上半部插入。太早插入无法使咖啡好好抽出。 (2)在短时间内适当地将开水与咖啡粉搅拌。如花太多时间会使咖啡混浊,香味消失。 4、冲泡方法 将咖啡杯加入热水, 且下壶多放入一些热水。 (1)先将下壶加热至沸。 (2)再将上壶插入 (此时水开始上升)。 (3)待水不再上升时,将火移开,且搅拌上壶,使咖啡粉均匀浸入水中。 (4)搅拌约五下,将火移入加热,此时开始计时。 (5)计时约三十秒,再将火移开,再搅拌约五下,再将火移入 (计时不间断)。 (6)总计时达一分钟左右(停止计时)将火移开,以半湿的布擦一下壶(此时水立刻下降)。 (7)待水完全下降,移去上壶,再将下壶移入火中。 (8)待听到三声水泡声后,将火移开,且熄火。 (9)将原本加有热水的杯子,将水倒去,将咖啡注入至八分满。 (10)再依个人喜好添加调味料。 另外:蓝山总计时约50秒,其他约一分钟,若过一分半钟,将有苦焦味。搅拌越多次数越浓越酸,搅拌一下约一秒。 5、虹吸壶煮咖啡的注意事项 下瓶要擦干,不能有水滴; 拔开上座时要朝右斜回正往上拔,切勿打破; 中间过滤网下面的弹簧要拉紧,挂钩要钩住,且拔到正中央; 插上座时要往下插紧; 注意水质:纯水、净水、磁化水、蒸馏水、勿用矿泉水; 温度在8090摄氏度这间; 冲者时间:全部5060秒(勿超过时间太久); 咖啡豆要新鲜,勿受潮或放置太久; 咖啡最好以现磨现煮者为佳; 煮咖啡时注意风向,勿直吹火源; 注意火源大小:强火、大火、中火、小火、微火; 煮过的咖啡粉先拍打松散,倒掉后再用清水冲洗上瓶; 磨豆段数约在2.53.5段之间,基本原则是:酸性豆粗磨,苦味豆细磨,新机段高,旧机段低; 咖啡杯要先温杯; 过滤网要泡在清水中备用或放进冰箱冷藏可延长滤布使用期限; 拔上座时,重点在左手要抓紧下座的把手; 下座内的水最好用热开水,可节省煮沸的时间; 拨动方法要正确,勿用搅拌法; 下座的剩余清水最好要倒掉,咖啡快下降完成时,剩余的泡沫也隔开; 木棒拨动时,只要插入2/3处,勿刮到底下过滤网; 木棒于煮沸中途勿沾其他水分再拿回去拔动; 咖啡粉及水量要正确; 煮好时可用手盖住上座,用鼻闻,或用手扇风,再用鼻闻; 用湿布擦拭下座,须先擦底部,再擦左右两旁; 咖啡豆配方要正确; 一定要等水煮滚,才可插入上座。 七、美式电动咖啡壶冲泡法简单的冲泡 1、特征 将所有的组件诸如滤纸、滤杯等装妥,电动咖啡壶便会自动冲泡好咖啡。煮好咖啡的秘诀在于时间的控制,即在煮咖啡的三分钟内保持摄氏83度,其余的时间,温度可稍降低。只要能配合各种产品,依照各说明去操做即可。然而须注意的是,使用电动咖啡壶时,咖啡豆不可打得过碎,避免过细的咖啡粉堵住过滤网的缝隙,而使咖啡味道变质。美式咖啡机有保温的效果,能留住咖啡的原味,但要避免保温时间过长,以免咖啡变酸、变苦。 2、冲泡方法 (1)将冷水加入咖啡机水箱,注意水箱上的刻度,要煮几怀就放入几杯的水。 (2)将滤纸底部和侧边的接台边折叠一下,放进滤器中,再用手将滤纸撑开成漏斗状,紧贴着滤器。 (3)将适量咖啡粉放入滤器中,每杯约12g。 (4)将滤杯盖回,按下开关等几分钟,一大壶香气四溢的咖啡就煮好了。 八、过滤循环式咖啡壶冲泡轻松的冲泡 用过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