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细胞学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细胞学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细胞学名词解释.doc_第4页
细胞学名词解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cell biology(细胞生物学):从细胞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各级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分化、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亡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规律的科学。2. cell theory:(细胞学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每个细胞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也与其他细胞相互影响;魏尔肖后来对细胞学说做了重要的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细胞。3. protoplast(原生质体):除细胞壁之外的细胞内所有的生活物质。4. cell(细胞):是由膜包围的能独立进行繁殖的原生质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进行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5. Prokaryotic cell(原核细胞):无核膜,DNA游离在细胞质中;染色体为环状,仅有一条;缺少发达的内膜系统,细胞小,多在0.210 um之间至今未发现细胞骨架。6. eukaryotic cell(真核细胞):有膜结构围成的细胞核,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体),基因组至少有两条染色体;有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等;具有细胞骨架系统。7. archaeobacteria(古细菌):又称原细菌、古核生物,是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最早发现的古核生物为产甲烷细菌类,后来又陆续发现盐细菌、硫氧化菌等。8. plasmid(质粒):细菌内除了核区的DNA外,存在的可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1、resolution(分辨串率):是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9. f1uorescence microscopy(荧光显微镜技术):分子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 由于电子跃迁而由被激发分子发射的光称为荧光。荧光显微技术包括免疫荧光技术和荧光素直接标记技术。荧光显微镜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10. autoradiography(放射自显影):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电离辐射对乳胶(含AgBr或Agcl)的感光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定量的一种细胞化学技术。11.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是l 965年发明的较现代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工具,主要是利用二次电子信号成像来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即用极狭窄的电于束去扫描样品,通过电子柬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效应,其中主要是样品的二次电子发射。二次电子能够产生样品表面放大的形貌像。这个像是在样品被扫描时按时序建立起来的,即使用逐点成像的方法获得放大像。12.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像SEM一样,STEM用电子柬在样品的表面扫描,但又像TEM,通过电子穿透样品成像。STEM能够获得了TEM所不能获得的一些关于样品的特殊信息。STEM技术要求较高,要非常高的真空度,并且电子学系统比TEM和SEM都要复杂。13. immunofluorescence(免疫荧光技术):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由于荧光素所发的荧光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出,从而可对抗原进行细胞定位。14. immunoelectron microscopy (免疫电镜):将抗体进行特殊标记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免疫反应的结果.。根据标记方法的不同,免疫电镜技术可分为免疫铁蛋白技术、免疫酶标技术和免疫胶体金技术。由于某些固定技术(如饿酸固定)对抗体、抗原的结合有干扰,因此应采取铰为温和的样品制备方法。15. microspectrophotometry(显微分光光度测定技术):将显微镜技术与分光光度计结合起来的技术。它以物质分子的光吸收、荧光发射和光反射特性作为测定基础,可用来分析生物样品细微结构中的化学成分,同时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16. cell engineering(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细胞水平的生物工程,主要利用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工程学的技术手段,按照人们预先的设计,有计划地改变或创造细胞遗传性的技术。细胞工程包括体外大量培养和繁殖细胞,或获得细胞产品,或利用细胞体本身。17. cell line(细胞系):原代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后即为细胞系。18. monoclonal antibody technique(单克隆抗体技术):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stein和Kohler发明该技术,井获得1984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它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B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杂交,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种细胞并以此生产抗体的技术。19.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差速离心):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起始的离心速率较低,让较大的颗粒沉降到管底,小的颗粒仍然悬浮在上清液中。收集沉淀,改用较高的离心速率离心悬浮液,将较小的颗粒沉降,以此类推,达到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目的。20. isodensity centrifugation等密度离心):等密度离心分离样品主要是根据被分离样品的密度差异来分离的。在这种离心分离方法中,要用介质产生一种密度梯度,这种密度梯度覆盖了待分离物质的密度,这样,通过离心使不同密度的颗粒悬浮到相应的介质密度区。在这种梯度离心中,颗粒的密度是影响最终位置的唯一因素,只要被分离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大于1,就可用此法分离。21. cell strain(细胞株):原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了,但有少数细胞可以渡过危机存括下来,这些存活的细胞又可以顺利传40一50次,而且依然保持原来的染色体数目以及接触抑制的行为。22. cellfree system(非细胞体系):由来源于细胞,而不具备完整的细胞结构,但包含了进行正常生物学反应所需要的物质组成的体系称为非细胞体系。23. liposome(脂质体):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脂质体中可以裹入不同的药物或酶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大分子。24. membrane cytoskeleton(膜骨架):膜骨架是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维持细胞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25. blood ghost(血影):当红细胞经过低渗处理后质膜破裂,同时释放出血红蛋白和胞内其他可溶性蛋白,而红细胞依然保持原来的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血影。26. detergent(去垢剂):去垢剂是一端亲水、另一端硫水的两性分子,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包含离子型去垢剂和非离子型去垢剂。27. Patching(成斑现象):当荧光抗体标记细胞的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已经均匀分布在细胞表面的标记荧光会重新分布,聚集在细胞表面的某些部位,即成斑现象。1、facilitated diffusion(协助扩散):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如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物等顺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该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但特异的膜蛋白“协助”物质转运使其转运速率增加,转运特异性增强。28. carrier protein载体蛋白):载体蛋白有特异的结合位点, 能同特异性底物结合,通过一系列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29. channel Protein(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所介导的被动运输不需要与溶质分子结合,横跨膜形成亲水通道,允许适宜大小的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通过。30. Ca2+ Pump(钙泵):钙泵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和内质网膜上,它将Ca2+输出细胞或泵人内质网腔中储存起来,以维持细胞内低浓度的游离Ca2+,每消耗1个ATP分子转运出2个Ca2+。31. 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根据胞吞物质是否有专一性。可将胞吞作用分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和非特异性的胞吞作用,受体介导的脑吞作用是大多数动物细胞通过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从胞外摄取特定大分子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选择性的浓缩机制。32. exocytosis(胞吐作用):胞吐作用是将细胞内的分泌泡或其他某些膜泡中的物质通过细胞质膜运出细胞的过程。33. clathrin coated pit(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网格蛋白是由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0103的重链和3510340103的轻链组成的二聚体,3个二聚体形成包被的结构单位三脚蛋白复合体。一种小分子GTP结合蛋白在深陷有被小窝的颈部组装成环,dynamin蛋白水解与其结合的GTP引起颈部缢缩,最终脱离质膜形成网格蛋白有被小泡。34. receptor down-regulation(受体下行调节):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中, 有些受体不能再循环而是最后进入溶酶体被消化,如与表皮生长因子结合的细胞表面受体,大部分在溶酶体被降解,从而导致细胞表面EGF受体浓度降低。35. constitutive exocytosis passthway(组成型胞吐途径):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是从高尔基体反面管网区分泌的囊泡持续不断地向质膜流动并与之融合的稳定过程。36. regulated exocytosis passway(调节型胞吐途径):又称诱导型分泌,存在于持化分泌细胞中、是先将分泌物储存在分泌泡中,当细胞受到胞外信号刺激时分泌泡与质膜融合,释放内含物的过程。37. thylakoid(类囊体):类囊体是叶绿体内部由单位膜封闭形成的扁平小囊,由内膜发展而来,膜上含有光合电子传递链和ATP合酶,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主要场所。38. photophosphorylation(光合磷酸化):由光照所引起的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39. cristae(嵴):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的结构称为嵴。40. oxidative phosphoralation(氧化磷酸化):在呼吸链上与电子传递相偶联的ADP被磷酸化形成ATP的酶促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41. electron carrier(电子载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于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如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泛醌等。42. flavoprotein(黄素蛋白):黄素蛋白是由一条多肽与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FMN)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紧密结合组成的结合蛋白。43. cytochrome(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是一种带有含铁血红素辅基而对可见光具有特征性强吸收的蛋白。44. iron-sulfur Protein(铁硫蛋白):铁硫蛋白是一类含非血红素铁的蛋白质因其中央结合的是铁和硫,故称为铁琉中心。45. respiratory chain(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由一系列能可逆接受和释放电子或质子的化学物质组成,它们在线粒体内膜上形成关联的有序排列,以进行电子传递、H+的传递和氧的利用。46. electronchemical gradient(电化学梯度):质子跨过内膜向膜间隙转运的过程中,膜间隙积累了大量的质子,建立了质子浓度梯度。同时,由于膜间隙质子梯度的建立导致线粒体膜间隙产生大量的正电荷,使膜两侧的电压也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两种梯度合称为电化学梯度。47. Cytoplasmic matrix(细胞质基质):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称为细胞质基质,主要含有与中间代谢有关的多种酶类和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细胞质骨架结构。48. Cell endomembrane system(细胞内膜系统):细胞内膜系统是指在结构、功能和发生上具有相互关联、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跑内体和分泌泡等。49. microsome(微粒体):微粒体是指在细胞匀浆和差速离心过程中获得的由破碎的内质网自我融合形成的近球形的膜囊泡状结构,是研究内质网结构和功能的良好材料。50. sa rcoplasmic reticulum(肌质网):肌细胞中合含有的发达的特化光面内质网称为肌质网,储存有高浓度的Ca2+,主要功能是调节Ca2+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浓度,参与肌肉收缩活动。51. sia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SRP(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是一种由一个7SRNA(约300个碱基)和6种不同的蛋白质紧密结合组成的复合物,具有翻译暂停结构域、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和SRP受体蛋白结合位点三个功能结构域。信号识别颗粒结合游离的信号肽后可保护信号肽和阻断新生肽链的合成,并介导核糖体附着到内质网膜上。52. translocon易位子):易位子由TRAM蛋白和Sec61蛋白构成,可结合信号肽和停止转移序列,引导新生肽进入ER腔,在跨膜蛋白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53. stop transfer sequence(停止转移序列):停止转移序列是仅存在于跨膜蛋白上的一段aa序列,与内质网膜的亲和力很高, 和易位子结合后阻止肽链继续进入网腔,是跨膜蛋白的跨膜段。54. Docking protein ,DP(停靠蛋白) :停靠蛋白又称停泊蛋白,为内质网膜整合蛋白,位于内质网膜的胞质面,是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可识别并特异结合信号识别颗粒。55. signal peptide(信号肽):信号肽又称开始转移序列,是位于蛋白质N端的一段肽链,其在游离核糖体上即由信号密码翻译合成,由l 626个硫水氨基酸组成,含有615个连续排列的非极性氨基酸,引导肽链跨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腔。56. internal signal peptide (内含信号序列内含信号肽):内含信号序列内含信号肽是指位于多肽链内部的硫水性信号序列,它可作为蛋白质共翻译转移的信号被SRP识别,同时它也是起始转移信号,可插入蛋白质转运通迟,并与通道中的受体结合,引导其后的肽序列转运。57. ER retention signal内质网滞留信号):内质网的功能和结构蛋白羧基端的一个小肽系列:LysASPGlyLeuCoo,即KDEL信号序列,在高尔基体顺面膜囊的膜上有相应受体,一旦进入高尔基体就与受体结合,形成回流泡被运回内质网。58. M6P receptor proteinM6P受体蛋白):M6P受体蛋白为反面高尔基网上的膜整合蛋白,能够识别溶酶体水解酶上的M6P信号并与之结合,从而将其分选出来,后通过出芽的方式将该酶蛋白装入分泌小泡。59. signal hypothesis for secreted protein(分泌性蛋白信号假说):即分泌性蛋白N端序列作为信号肽,指导分泌性蛋白到内质网膜上合成,蛋白质合成结束之前信号肽被切除。60. cotranslocation(共转移):蛋白质先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当肽链延伸至80个氦基酸左右后,信号识别颗粒结合信号序列,使肽链延伸暂时停止,当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结合后,肽链继续延伸直至完成整个多肽链的合成,这种肽链边合成边转移至内质网腔中的方式称为共转移。61. post translocation后转移):一些运输到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中的蛋白质,它们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后,再在导肽、前导肽或其他信号序列的指导下进入这些细胞器中,这种转移方式称为后转移。62. flippase(转位酶):转位酶又称磷脂转位蛋白(Phospholipid translocator),可将磷脂从膜的一侧翻转到另一侧,且对磷脂移动具有选择性,对保证膜中磷脂分布的不对称性有重要作用。63. cy tochrome P450(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P450为光面内质网上的一类含铁的膜整合蛋白,在450 nm波长处具有最高吸收值,可将有毒物质以及类固酵和脂肪酸经基化,改变它们的水溶性从而排出体外。64. Phospholipid exchange protein(磷脂转换蛋白):磷脂交换蛋白是一种水溶性的载体蛋白,与磷脂分子结合,形成水溶性的复合物进入细胞质基质中,通过自由扩散,PEP将磷脂释放出,并插在膜上,实现在不同的膜性细胞器之间进行磷脂转移。65. spherosome(圆球体):圆球体是植物细胞中由一层单位膜包裹的含有细微结构的球形颗粒,直径为0.51um,内含酸性水解酶,相当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团球体能够被脂溶性的染料染色,因此其还可能参与脂类的储存。66. Golgi complex(高尔基复合体):高尔基复合体是由扁平膜囊、大囊泡和小囊泡以及管网结构等组成的极性细胞器,包含顺面网状结构、顺面膜囊、中间膜囊、反面膜囊、反面网状结构。高尔基复合体和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对ER中转运来的脂类和蛋白分子进行分拣、加工、修饰以及分类和包装,且参与核蛋白和粘多糖的合成。67. signal patch(信号斑):信号斑是存在于溶酶体酶中的特征性信号,是由几段不相邻的信号序列在形成三级结构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斑点,可被高尔基体顺面膜囊中的磷酸转移酶识别。68. endosome(内体):内体是膜包裹的囊泡结构,有初级内休(early endosome)和次级内体(1ata endosome)之分,初级内体通常位于细胞质的外侧,次级内体常位于细胞质内侧,靠近细胞核。内体膜上具有ATPase-H+质子泵,使其内部为酸性。初级内休是细胞胞吞作用形成的含有内吞物的膜囊结构。在次级内体酸性条件下,受体同结合的配体分裂,重新循环到细胞质膜表面或高尔基体反面网络,前溶酶体是一种次级内体。69. adaptin, AP(衔接蛋白):衔接蛋白是参与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组装的一种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00X103,在网格蛋白和受体的细胞质结构域间起衔接作用,可分为APl和AP2,分别参与反面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处形成的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的组装。70. dynamin(发动蛋白):发动蛋白是一种存在于胞质溶胶中的参与网格蛋白有被小泡形成的G蛋白、含900个氨基酸,其在被膜小窝的颈部聚合,通过水解GTP调节自己收缩,最后将小泡与质膜分割开来。1、cell communication(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靶细胞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71. cell recognition(细胞识别):细胞识别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细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72. receptor(受体):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作用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化学或物理的信号,以启动一系列过程,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73. signal transduction(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指细胞外的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在细胞内形成第二信使,由第二信使介导下游细胞反应。74. second trsnsduction(第二信使):第二信使指由细胞外信号分子与受体作用后在细胞内产生的最早的信号分子。胞外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它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而导致产生胞内第二信使,从而激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后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第二信使的降解使其信号作用终止。75. ion-channel-coupled receptor(离子通道偶联受体):离子通道锅联受体是由多亚基组成的受体离于通道复合体,本身既有结合位点,又是离子通道,其跨膜信号转导无需中间步骤。76.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绸联受体是指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蛋白的作用要通过G蛋白的偶联,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从而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胞内影响细胞的行为。77. enzyme-linked receptor(酶连受体):酶连受体是指在细胞表面与胞外配体结合时可激活受体胞内酶活性的受体。78. molecular switch分子开关):细胞内信号传递作为分子开关的蛋白质可分两类,一类开关蛋白的活性由蛋白激酶使之磷酸化而开启, 由蛋白磷酸酯酶使之去磷酸化而关闭,许多由可逆磷酸化控制的开关蛋白是蛋白激酶本身,在细胞内构成信号传递的磷酸化级联反应,另一类主要开关蛋白由GTP结合蛋白组成,结合GTP而活化结合GDP而失活。79. receptor dimerization(受体二聚化):配体在胞外与受体结合并引起构象变化,但是单个跨膜a螺旋无法传递这种构象变化,因此两个配体结合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这一过程就是受体二聚化。80. SH domain(SH结构域):SH结构域是Src同源区(Src homology region)的简称,SRC是一种原癌基因,最早在Rous肉瘤病毒中发现。这种结构域能够和受体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残基紧密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行信号转导。1、Microtuble organizing center,,MTOC(微管组织中心):真核细胞胞质内具有起始微管的组装和延伸的细胞结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包括动物细胞的中心体、基体、植物细胞两极特定的区域等。81. treadmilling(踏车行为):微管或微丝的负极发生解聚而缩短,正极发生聚台而延长的现象叫做踏车行为。82. cytoskeleton(细胞骨架):真核细胞内由特异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纤维网架结构通常被称为细胞骨架。83. stress fiber(应力纤维):真核细胞胞质内由微丝平行排列构成的微丝束称为应力纤维。它参与黏合斑的形成和细胞的移动。在细胞的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中应力纤维具有重要的作用。84. molecular motor(分子马达):分子马达指细胞内能利用ATP提供能量产生推动力,进行细胞内物质运输或细胞运动的蛋白质分子。已经发现的分子马达蛋白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驱动蛋白、胞质动力蛋白和肌球蛋白。1、nuclear envelope(核被膜):核被膜也叫核膜,包括内核膜、外核膜以及二者之间的核周间隙,上有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界膜,在核质的物质和信息交流中起重要作用。85. n uclear Pore complex(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是核被膜上由多种核孔蛋白构成的联系核质和细胞质的复杂隧道结构,对进出核的物质有控制作用。86. nuclear lamina(核纤层):核纤层是由A、B 、C3种核纤层蛋白构成的中间纤维网络片层结构,与内核膜结合并和染色质相连。核纤层蛋白通过磷酸化化和去磷酸化使核纤层解体和重装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对核被膜的破裂和重建起调节作用。87. Barr body(巴氏小体):巴氏小体是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在有丝分裂期间的细胞核中染色很深、由一条失活的X染色体凝缩而成的染色质小体,又称性染色质小休(sex-chromatin body),1949年为MBa rr所发现。88. lampbrush chromosome(灯刷染色体):灯刷染色体是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由一条纤细的轴丝和许多成对的DNA袢环组成,形似灯刷。89. telomere(端粒):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特化结构,通常由富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