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复习题2.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复习题2.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复习题2.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复习题2.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复习题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古诗文默写练习一、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五岭逶迤腾细浪, 2、 ,甲光向日金鳞开3、浩荡离愁白日斜,4、 夜泊秦淮近酒家5、城阙辅三秦, 6 、 ,干戈寥落四周星。7、白头搔更短, 8、 ,谁家新燕啄春泥。9、飞来峰上千寻塔,10、 ,灵旗空际看。11、僵卧孤村不自哀, 12、荡胸生曾云, 。1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14、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15、 ,生于淮北则为枳。 ,其实味不同。16、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17、恒山是“五岳”之一,请写出其它四“岳”:东岳 ,西岳 南岳 ,中岳 18、唐宋八大家 19、初唐四杰 二、理解识记型(28分)1、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两个诗句是: , 。2、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的: , 。3、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之情的句子是: , 。4、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 。”5、七律长征一诗采用夸张手法的诗句是 ,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 , ”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7、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的诗句为: , .8、泊秦淮一诗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_,_。9 、雁门太守行中哪一句诗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 。10、别云间中哪一句诗表达作者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 , 。1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 , ”(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1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气概的诗句是: , 。13、一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响水突降大雪,清晨当你走出家门,看到绿树枝头挂满的雪花,不由吟诵起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三、迁移应用型(24分)1、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示感伤,不妨用王勃的语句“,”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2分)2、陆游在诉衷情一词中写道:“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意思与此相同的两句是: , 。(2分)3、在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4、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 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 ,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5、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词中两个“送别”的句子来表达你对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a , 。 b , 。6、请写出两句有关赞美亲情的诗句或名言。 7、古人作诗常“化用”前人成句。请把下列诗句所化用的前人成句默写出来。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前人成句_ 。8、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 , ”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 , ”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登临谢朓楼,“ , ”,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范公撰岳阳楼记,“ , ”,心系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四、开放拓展型(24分)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名句,请你默写出四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A , 。( )B , 。( )C , 。( )D , 。( )2、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请你写出两句含“酒”字的诗句。(1) (2)3、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 。4、写出相应的诗句描写花的诗句: 。描写山的诗句: 。描写水的诗句:_ 。描写鸟的诗句: 。5、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两句(所写的句子中须含“雨”字,如“清明时节雨纷纷”。); 。五、古诗鉴赏泊秦淮 杜 牧“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古文复习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16。(共20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1)圣人非所与熙也( )(2)齐人固善盗乎()(3)酒酣( )(4)吾欲辱之,何以也?()(5)晏子避席对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3、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4、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二、阅读人琴俱亡,回答下列问题。7-11题(共18分)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6分)(1)病笃( ) (2)索舆( )( ) (3)都不哭( )(4)掷地( )(5)人琴俱亡( )(6)文中表示死亡的字词有( )8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2)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已不调。(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9文中能表示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并做简单说明。10子猷面对子敬的死,不哭与哭各是什么原因?11有人认为文中“弦已不调”不能表示琴已经“死亡”,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2分三、阅读小石潭记,回答文后问题。(18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潭西南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_。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消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及记之而去。13 解释(1)许:_(2)去:_14 (1)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2)描写少游鱼动态的句子。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大意。_ 16 选文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围并表现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及被贬后凄苦心情的句了是:_。四、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和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1923题(16分)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欣然起行(2)念无与为乐者(3)相与步于中庭(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用现代汉语写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思。 21、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请你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吗? (五)、阅读治水必躬亲,回答问题。(20分)2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8分)(1)泥于掌故()(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3)未尝横索一钱 ()(4)事可举也( )(5)亲劳胼胝( )(6)势有曲直() (7)潴有浅深 ( )(8)不得其情( )25、翻译: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26、请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 八年级上学期古诗复习试读七律 长征,回答问题。2解释。(1)磅礴:_ (2)三军:_3诗中哪些词语与“只等闲”相照应?_4诗中写到哪些史实来表现红军长征“难”?_5这首诗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_6毛泽东在这首诗中写到雪,他还有哪些写雪的诗句?请你写出一句。_杜甫春 望鉴赏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_3.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4.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杜牧泊秦淮鉴赏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_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3.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_4.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鉴赏1.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 之情。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B、“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C、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意想,并非身临疆场。D、全诗奔放雄沉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有肺腑。3.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文天祥过零丁洋鉴赏1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_3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第 联。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5. 律诗中的第二联又称颔联、第三联又称 联。6.“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7.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_8.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鉴赏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龚自珍已亥杂诗鉴赏1.诗人在前两句中用 、 两个词烘托出无限离愁,流露出天高地远的苍茫迷惘之感。2.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思为国为民效力,他图的是什么?4.这首诗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_5.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 ,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6.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_7.从三、四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杜甫望岳鉴赏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言无二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_3下面是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_5.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6“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_7请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的理解。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鉴赏1.对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2.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_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5.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_王安石登飞来峰鉴赏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_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_3.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_4.诗的作者王安石, (朝代)文学家,为了富国强民缓和阶级矛盾,曾积极推行变法,遭到保守派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5.诗的三、四句,形象地揭示了 的哲理。6.诗的一、二句,采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飞来峰山势雄伟,应天塔 的特点。7.“浮云的意思是 ,在诗中指 ,最高层隐含的意思是 。李贺雁门太守行鉴赏1.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表达了什么意思?这句诗好在什么地方?_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从夜 和 两个角度,用了 词语来描写战斗的激烈。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分析。_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一1、同“嬉”,可玩笑。本来用离开座位,表示郑重。2、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橘树在淮河以南就成长为橘;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两者只是叶子相似,它(果实)味道是不同的。3、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从而戏弄晏子。4、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5范仲淹读书发愤、勤勉;以国家大事为己任,有远大的抱负;生活节俭;忧国忧民。6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9(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说明子敬虽不愿子猷知道他的死而更悲伤,但子猷却能感到子敬已死,表明兄弟情深。(2)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表明子猷因为子敬之死而悲痛,加之病痛,随子敬而去。(3)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子猷希望为子敬弹奏琴曲,作为送别,表明兄弟情深。10不哭是因为子猷知道自己大去之日不远了,可以与九泉之下的子敬相聚了。哭是难以忍受与兄弟阴阳相隔,孤独一人之痛。11提示:作者是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手法,这里是表现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其实是子猷的生存之心已死。三、(一)12(1)似与游者相乐(2)不可知其源13(1)表示对数量的估计。(2)离开14(1)日光下彻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2)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15因为小石潭周围的环境过于冷清(凄清)16凄神寒骨 消怆幽邃17 写小丘所处位置及小丘的形貌。18文中描绘景物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则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小丘的奇特风光,展现了永州一带山水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传神。四,19、(1)愉快地,高兴地(2)想,思考(3)共同,一起(4)只是20、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21、明月几时有,;月有阴晴圆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千里共婵娟。五25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26(1)、好逸恶劳、见利忘义27(1)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2)至少两点,答对一点得一分。面对困难全力以赴,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某利益,有节俭的精神,做事情讲究方法。毛泽东七律 长征鉴赏1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2(1)气势雄伟的样子。(2)指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3腾细浪 走泥丸4过“五岭”、“乌蒙”,渡“金沙江”、“大渡河”,爬雪山。5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6如“飞雪迎春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杜甫春 望鉴赏1.望 山河草木 花鸟2.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画面描写、揭示含义,意同即可)3.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意思的可记分)4.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杜牧泊秦淮鉴赏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3.诗的首句写了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4.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鉴赏1. 梦境 2. A 3. D文天祥过零丁洋鉴赏1国破家亡 惶恐滩 零丁洋2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3第二联(或颔联)4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5颈联 对仗6.儒家经典7.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8.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鉴赏1B(“离别”和“宦游”分别各是一个词语,不能分开。)2C(错在对诗句内容的曲解。)3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意对即可)龚自珍已亥杂诗鉴赏1. 白日斜 天涯2. C3. 寄托了为培育人才以及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情怀。4. 诗人辞官离京,心情十分郁闷。但他并不认为自己从此就一无用处,而是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5. 卸甲归田的惆怅 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的象征,表达了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