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增值增分特训7.doc_第1页
高考历史 增值增分特训7.doc_第2页
高考历史 增值增分特训7.doc_第3页
高考历史 增值增分特训7.doc_第4页
高考历史 增值增分特训7.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历史增值增分特训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广东汕头二模)“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这种伟大主要通过三个进步性的历史进程表现出来,”下列不属于“进步的历史进程”的是()。a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巨大增长b殖民体系的瓦解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两极格局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理解运用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美苏两国最后理智地相互妥协,避免了直接对抗的威胁。故b项正确。答案d2(2013广东珠海检测)1955年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他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其观点的核心是 ()。a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 b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c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 d英国应该大力发展核武器解析从题干中“新式武器改变国际关系”等关键信息得出,a项正确,d项不正确。“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说明c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a3(2013山东青岛模拟)李明同学在撰写历史小论文时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成功发射载人飞船,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定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1969年,美国成功发射阿波罗11号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这篇小论文最恰当的主题应该是 ()。a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论科技造福人类c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d论科技和冷战的关系解析题干中重点强调了美苏之间的竞争和争霸,四个选项中d项最符合题意。答案d4(2013广东揭阳二模)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从“合作的两极”走向“对立的两极”;到了80年代之后又从“对立的两极”逐渐走向“合作的两极”,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两国国家利益之争从激烈走向“消失”b两国尖锐的意识形态对立逐渐走向松弛c世界多极化的发展d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解析国家利益是根本出发点,不可能“消失”,a项错误,美苏关系的转变是处于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显著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b5(2013山东泰安模拟)右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点应该是 ()。a摆脱苏联的经济制裁b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解析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抵制苏联的威胁是西欧一体化的重要原因。a、d两项说法错误,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答案b6(2013广东肇庆模拟)20世纪70年代初,许多学者认为:“在战后风雨25年中,日本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机遇大于挑战。”从战后的国际形势来看,所谓的“机遇”应是 ()。a在国际冷战氛围下,日本幸运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b在两大阵营对抗下,美国扶植日本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盟友c在美苏对峙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重建欧洲d在中国实施“一边倒”政策下,日本幸免战后的赔偿责任解析马歇尔计划主要援助欧洲国家,美国通过此项措施使欧洲经济得到复兴,所以a 项和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干中 “70年代初”的时间限定。故此题正确选择项为b项。答案b7(2013安徽宿州模拟)不结盟运动产生于美苏冷战时代,近年来其作用明显下降。面对近期北非和西亚一些国家的政局动荡,国际社会如联合国、欧盟、阿盟等都很活跃,然而不结盟运动失语,从中可以看到 ()。a不结盟运动成员同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被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挟持b美国等西方国家成功地对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实施分化瓦解c两极格局终结后,发展中国家分化重组,导致利益差异d不结盟运动失去了存在的现实依据,即将走向终结解析国际关系的根本准则是国家利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组织,不结盟运动一方面自身力量的薄弱,成员众多,内部缺乏团结;另一方面,各国国家利益的不同,所以在当今国际社会很难形成统一的共识,发挥的作用可想而知,c项符合题意。答案c8(2013广东汕头一模)有学者认为:“与其说多极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不如说是发展中国家的理想和战略。”这主要是因为 ()。a多极世界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b多极化并非世界发展的趋势c多极化不利于世界和平稳定d多极世界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多极化趋势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有利的,故选a项。其余三项说法明显错误。答案a9(2013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二次诊断)2012年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c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d出现多极化的趋势解析两极格局结束后,缓和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但地区战争、霸权主义等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答案a10(2013山东德州模拟)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d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解析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形势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点。题干信息正是当今世界形势的体现。答案d11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接受了美国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联合书面采访时强调,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对于双方来说,一是要加强对话和沟通,增进战略互信;二是要摒弃“零和”的冷战思维。材料反映了 ()。a中美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冷战b实质是美苏冷战的继续c美苏冷战对当今国际关系思维方式的影响d美国对中国进行冷战遏制政策解析冷战思维特指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保守势力妄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意识与观念,但并不代表冷战的进行,中美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主流。答案c12(2013徐州、宿迁三模)2012年11月21日,日本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正式发布竞选纲领,提出要修改“和平宪法”,赋予日本集体自卫权,将自卫队提升为国防军,并大幅扩充军事预算,扩充自卫队人员和军事装备。安倍晋三的竞选纲领实质是 ()。a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b全面复活日本军国主义c提供亚太的安全保障 d否定反法西斯战争成果解析a、c两项明显不对,日本势力无法与美国抗衡,也不是为亚太提供安全保障;b项是现象;d项是本质,日本的行为违背了战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对日本的审判和重建的战后秩序。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2013山东省实验中学第二次诊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不断演变。国际格局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世界的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501953年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和19611975年美国发动的侵越战争是二战后冷战(19471991年)下的两场“热战”。朝鲜战争结束时,美国高层却充满了沮丧,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自称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军司令官”。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尽管美国自建国以来在绝大多数战争中都是获利的,但是越南战争却是美国人的滑铁卢。百度百科材料三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是权力分配的根本性调整,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始于15世纪,加速于18世纪末;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发生于19世纪末;第三次权力转移是当下正在经历着的,可以表述为“他者的崛起”。美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形势产生的原因。(8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关系出现了什么新形势?其结果说明了什么?(4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者崛起”的具体表现。并指出“他者崛起”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从两幅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其“成因”要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差异等方面回答;第(2)问,材料反映了美国参与的两场局部热战,都以美国失败告终,说明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第(3)问,“他者崛起”即促使世界多极化的因素、表现;对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的影响,可以从世界和平、国际新秩序建立、抑制霸权主义等方面回答。答案(1)形势:美苏两极对峙,美国企图独霸世界。原因:战后双方失去了合作的基础;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最根本);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2)新情况:地区性(亚洲)热战。说明:美国霸权地位衰落。(3)表现:欧共体、日本、中国、俄罗斯及发展中国家等多种力量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4(2013山东滨州模拟)战后持续40多年的冷战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8年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说“除非有一个包括美国在内的、明确制定的集体抵抗侵略的协定,英国或其他国家就很难挺身而出,抵抗新的侵略。”紧接着,美英等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着手建立更大范围的更牢固的防御体系。材料二无论中国愿意或者不愿意,承认还是不承认,中国都已经被卷入到冷战之中。中国在苏美争霸中扮演的角色可能与其他国家都有所不同,它并不是苏美任何一个国家的附庸或走卒,但却又是苏美两国都想拉拢又都曾与之对抗的国家,至少在冷战中它根本没有“称霸”的意图,最终它似乎没有站到苏美任何一边。 冷战与中国材料三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冷战是“现代历史上的荒谬插曲”,是“漫长的、代价高昂的、黑暗阴郁的、危险的事件,威胁到地球上所有人的生命”,是“人类最接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白建才再论冷战的后果与影响(1)材料一中英美等国后来建立了的防御体系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国家为什么主张建立这一体系?(4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在冷战中外交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美苏两国“拉拢”和“对抗”中国的表现。(6分)(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的观点?(10分)解析第(1)问,根据题干信息“1948年”“包括美国在内的、明确制定的集体抵抗侵略的协定”可知该防御体系是后来建立的北约;“原因”从外部苏联威胁、内部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西欧与美国社会制度相同等方面回答;第(2)问,“它并不是苏美任何一个国家的附庸或走卒” “最终它似乎没有站到苏美任何一边”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独立自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美苏的拉拢和对抗从中美、中苏外交关系发展史实回答即可;第(3)问,涉及对冷战的评价,冷战对世界产生消极和客观积极两方面的影响,材料三只看到了消极的一面,其观点具有片面性。答案(1)体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原因:战后欧洲自身实力的衰落;来自苏联的安全威胁;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2)特点:独立自主;灵活性。拉拢: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国并与中国建交;中美关系缓和并建交。对抗:中苏关系恶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