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导学案.doc_第1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导学案.doc_第2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导学案.doc_第3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导学案.doc_第4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相交线、平行线、对顶角、补角、余角,知道对顶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学习重点: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三、学习难点:学生探索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的过程以及对其意义的理解,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初步的“说理”也是难点之一。预习指导:先精读一遍教材P38P39,用彩笔进行勾画;再针对学案二次阅读教材,找出自己的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随时记录在下面,准备课上讨论质疑。学习环节一 自学导航(一)旧知回顾: (1)什么是相交线?什么是平行线?123ADCB4O(2)什么是直角?什么是平角?(3)在一副三角板中,每块都有一个角是90,那么其余两个角的和是多少? 已知136,254,那么1+2_ 已知1144,236,那么1+2_(2) 探索新知1、对顶角及其性质: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1与2 有公共顶点O,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_。 2、余角、补角及其性质: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o (直角),我们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例如,1与2互为余角,1是2的余角,2也是1的余角 同样,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o (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符号语言:若1+2= 90o , 那么1与2互余。若3+4=180o , 那么3与4互补。4341 3与4221(3)如图:1与2互补,3与4互补,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2134已知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余角与补角的性质:_。二、合作探究:(1)60O32的补角是_,余角是_。30O角的余角的补角是_。 (2)填表:一个角30O70O这个角的余角90o-这个角的补角w w w .x k b 1.c o x#k#b#1#新#课#标 (3)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三、学以致用(1)已知:如图AOB =COD= 90,问:图中有几对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COABD(2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BOE=90,若COE=55,求BOD的度数4、 教学反思:五、当堂检测1一个角的补角与这个角的余角的和比平角少10,求这个角2如图所示,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若1=42,2=28,则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度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识,并会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会画垂线,并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掌握垂线的性质。3、从生活实际中感知“垂线段最短”,并能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点:会使用工具按要求画垂线,掌握垂线(段)的性质。学习难点:从生活实际中感知“垂线段最短”预习指导:1、先精读一遍教材P41-P42,用红笔进行勾画;再针对学案二次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随时记录在课本或预习学案上,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CA O B D 学习环节:一、自学导航: 1、如图,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足为O。用字母表示为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 ,那么两条直线互相垂直.3、在一个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A画与l垂直的直线,能画出 条;过直线外一点A画与的垂直的直线,能画出 条.4、已知直线l外一点P,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指()、点P到直线l的垂线的长度 B、点P到直线l的距离C、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的长度 D、点P到直线l的距离二、合作探究:探究一:垂直的定义1、观察P41图片,说说哪些是互相垂直?2、在看看周围(教室、书本等)哪些线是互相垂直的?知新:结论垂直的定义:注意:两条线段互相垂直是指这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强调:直线与线段(射线)垂直就是与线段(射线)所在直线垂直,并画图说明。3、阅读课本41页“做一做”总结在方格纸中如何画两条线段垂直,如何用三角板作已知直线的垂线4、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表示法:探究二:垂线的性质 A . A 在上面两个图中,分别过点A作l的垂线,您能作出来吗?每个图中您能作几条?从中,您得到了什么结论?!5、感知“垂线段最短” 1)、如何测量跳远成绩? 2)、过马路怎样走最短? 3)、测量图形中PA、PB、PC、PD的长,比较哪条线段最短?(其中PA是垂线段) P B A C D你得到什么结论?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 最短。 6、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学以致用:1如图1,污水处理厂A要把处理过的水引入排水沟PQ,应如何铺设排水管道,才能使用料最短,试画出铺设管道路线,并说明 理由。 图1 图2 图32如图2,P是AOB的边OB上的一点。 (1)过点P画OB的垂线,交OA于点C(2)过点P画OA的垂线,垂足为H 比较PH与PC、PC与CO的长短,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M是OC上任意一点。 (1)画MPOA,垂足为P(2)画MQOB,垂足为Q(3)度量点M到OA、OB的距离,你发现什么? 4、体育课上,老师是怎样测量同学们跳远成绩的?你能通过尝试说明其中的理由吗?5、判断题:(1)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2)过直线上一点不存在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3)过直线外一点A作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的距离.( )(4)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 ( )(5)如图,线段AB与线段CD不可能互相垂直,因为它们不可能相交.( )(6)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形成的四个角都等于90. ( )四、教学反思: 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1)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会认由三线八角所成的同位角。3、掌握平行线公理及平行线的传递性。4、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学习重点:会认各种图形下的同位角,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学习难点:判断两直线平行的说理过程预习指导:1. 先精读一遍教材预习书44-46页,用彩笔进行勾画;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随时记录在下面,准备课上讨论质疑。学习环节:一、自学导航:(一) 旧知回顾 (1)什么是相交线?什么是平行线?1bac2 (2)什么是直角?什么是平角? (3) 什么是余角?什么是补角? (4)如图:什么是同位角(二)探索新知 由1与2的位置关系引出对“三线八角”的认识和同位角的概念。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l所截,构成了八个角,具有1与2ACBDl12346758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可以看作是在被截直线的同一侧,在截线的同一旁,相对位置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角称为同位角。 问题1:图中还有其他的同位角吗? 问题2:这些角相等也可以得出两直线平行吗?3综上探索,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二、合作探究:你会做下面的题吗? 1. 如图是同位角关系的两角是 ,是互补关系的两角是 ,是对顶角的是 。2. 平行判定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 ,那么这两直线 。简称: (公理)如图,可表述为: ( ) ( ) 三、学以致用 1ba , ca , 那么 ,理由: .第4题图第3题图第2题图第1题图2.如图如果1=2,那么哪两条直线平行?为什么?3.如图,AOC=APQ=CFE=46,可得到哪些平行线?为什么?4. 如图,直线EF与DCG的两边相交于A,B两点,C的同位角是 和 ,BAC的同位角是 ,EBG的同位角是 .四、反思回顾:学完了课本,完成了导学案,请对老师谈谈你的收获,还有什么困惑吗?1、 平行线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 平行线的传递性:几何语言:新 课标 第一网五、当堂检测(拓展)变式训练:如图所示1、(已知) ( )2、(已知) ( )3、如图,已知,直线BC与DF平行吗?为什么?4、 如图,已知,试问a与b平行吗?说说你的理由。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 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3、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学习重点:弄清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意义,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学习难点: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预习指导:1.先精读一遍教材47页-48页,用彩笔进行勾画;再针对学案二次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随时记录在下面,准备课上讨论质疑。学习环节:一、自学导航:cab(一) 旧知回顾 问题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不含平角)? 问题2:写出图中的所有同位角,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什么样的角是同位角?(2)如果,那么 理由是 (二)探索新知 平行判定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 ,那么这两直线 。简称: 如图,可表述为: ( ) ( )平行判定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 ,那么这两直线 。简称: 如图,可表述为: ( )来源:学&科&网Z&X&X&K ( )二、合作探究:你会做下面的题吗? 1234ABCDEFG3看图填空:(1)如右图,12 , 2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180ABCDEF43215 , ACFG, (2)如右图,2= ,DEBC B 180, DBEFB5180 , 。3、 学以致用 1、如图所示,ABBC于点B,BCCD于点C,1=2,那么EBCF吗?为什么?x k b 1 . c o m2、如图所示,若1+2=180,1=3,EF与GH平行吗?四、反思回顾:学完了课本,完成了导学案,请对老师谈谈你的收获,还有什么困惑吗?平行判定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 ,那么这两直线 。平行判定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 ,那么这两直线 。5、 当堂检测 1、如图6所示,能说明ABDE的有( )1=D; CFB+D=180; B=D; BFD=D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如图7所示,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BCAD的是( ) A3=4 BA+ADC=180 C1=2 DA=5 w w w .x k b 1.c o m 来源:Zxxk.Com2.3平行线的性质(1) 学习目标: 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进一步增强分析、概括、表达能力。学习重点:平行线的特征的探索新学习难点:运用平行线的特征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预习指导:1.先精读一遍教材P50P51,用彩笔进行勾画;再针对学案二次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随时记录在下面,准备课上讨论质疑。学习环节:一、自学导航:(一) 旧知回顾 已学过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两直线平行的条件。(1) 因为1=5 (已知)所以ab( )(2) 因为4= (已知) 所以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 因为4+ =1800 (已知)所以ab( )(二)探索新知 如图,直线a与直线b平行。(1)测量同位角1 和5 的大小,它们有什么关系?图中还有其他同位角吗?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图中有几对内错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图中有几对同旁内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换另一组平行线试试,你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吗?角12345678度数归纳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直线按被第三条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二、合作探究:你会做下面的题吗? 你能根据性质1,说出性质2,性质3成立的理由吗? 因为ab. 所以1=5 (_)又因为1=_(对顶角相等)所以4=5,类似地,对于性质3,你能说出道理吗?三、学以致用 1如图所示,ABCD,ACBD,分别找出与1相等或互补的角。2.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缺部分,量得A=65,B=80,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3如图,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第一次拐的角B 是130,第二次拐的角C是多少度?四、反思回顾:学完了课本,完成了导学案,请对老师谈谈你的收获,还有什么困惑吗?五、当堂检测1.计算:1如图,已知D是AB上的一点,E 是AC上的一点,ADE =60 ,B =60,AED =40(1)DE和BC平行吗?为什么?(2)C是多少度?为什么?2.3平行线的性质(2) 学习目标:1) 熟练应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解决问题。2)逐渐理解几何推理的要领,分清推理中“因为”、“ 所以”表达的意义,从而初步学会简单的几何推理。学习重点:平行线的特征的探索学习难点:运用平行线的特征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表达预习指导:1.先精读一遍教材P52P53,用彩笔进行勾画;再针对学案二次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2.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随时记录在下面,准备课上讨论质疑。学习环节:一、自学导航:(一) 旧知回顾 1: 平行线的性质有哪几条?2: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有哪几个?你现在一共有几个判定直线平行的方法?3:在应用二者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二)探索新知 例1 如图,已知ADBE,ACDE,可推出(1);(2)ABCD。填出推理理由。证明:(1)ADBE( )( )又ACDE( )( )( )(2)ADBE( )( )x#k#b#1#新#课#标又( )( )ABCD( )变式训练:如图,下列推理所注理由正确的是( )新。课。标。A、DE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D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EB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 DEB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xk二、合作探究:你会做下面的题吗? 问题1:如图2.36,选择合适的内容填空。2.36(1) 因为AB/CD 所以1=2( )(2) 因为 31 所以 / _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因为1 180 所以AB/ CD( )三、学以致用 : 如图2.37,1=3,那么,1和2的大小有何关系?2.371和4的大小有何关系?为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四、反思回顾:学完了课本,完成了导学案,请对老师谈谈你的收获,还有什么困惑吗?1、说说平行线的三个性质是什么?2、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的区别:判定:角的关系 平行关系性质:平行关系 角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