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向前跃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袋鼠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袋鼠妈妈是静止的c以袋鼠妈妈为参照物,小袋鼠是静止的d以袋鼠妈妈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2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家庭的房门的高度约为2mb我市乘船户外最低温度可达36c普通中学生100m跑的速度约为12m/sd完整播放一启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200 s3如图所示为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4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哨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哨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哨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d哨声不能传递能量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一定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b物体只要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说法声音能够传递信息6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a狗b猫c蝙蝠d海豚7在同一个教室,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直接用扇子扇,则温度计的示数情况又如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不变,后者变小b前者不变,后者变大c前者变小,后者不大d前者变小,后者不变8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熔化c升华d蒸发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是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b可能是松香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c可能是铝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d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10下列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冰雪消融水烧开时冒出的“白气”草叶上的“白霜”用干手器将手烘干abcd11如图是我市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2度”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12如图所示,装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装有碎冰块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a达不到熔点b全部熔化c仅熔化一部分d一点也不溶化13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c音色较好的d响度较小的14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的平均速度为1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m/s,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0m/sb16m/sc25m/sd40m/s二、填空题15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16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处减弱噪声17如图为一款火箭动力自行车,最快行驶速度可达333km/h将常温状态下的过氧化氢气体通过的方法液化成液态,再与催化剂一起放于燃料罐中,反应后向火箭尾部喷出650的高温水蒸气,自行车即可获得向前的巨大推力,从而高速前进图中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的白气现象,是因为尾气中的发生了现象18周末,小明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2s听到回声,他距山崖大约m,声速按340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的形式传播19有一支用完没有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1,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病人实际体温是37.6,体温计读数是,如果病人实际体温是38.4,体温计读数是20图中是李白所写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中包含着不少物理知识示例,现象;千里江陵一日还;知识;小舟的速度快请你仿照示例再写出其中蕴含的一个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现象:;知识三、实验题21如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钉子的长度为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示数为 s22如图是教材中的两个实验,请填上相应的内容(1)甲中,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换用塑料尺做此实验,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钢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不同(选填“响度”“音调”“音色”)(2)乙中,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便于测量;b、c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bc=m/s23小明同学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操作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2)他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是(3)他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绘制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99(4)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通过实验可得: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6)本次实验不能使用温度计(选填“煤油”或“酒精”)(煤油的沸点为150),酒精的沸点为78)(7)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选填“a”或“b”)a、减小实验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24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明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如表中时间/min0246810温度/642024状态液液液液液固、液时间/min121416182022温度/444469状态固、液固、液固、液固、液固固(1)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当实验进行到17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2)由表可知此混合液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在水中掺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选填“高”或“低”)四、计算题2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00km,一列高铁列车从甲地早上9: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3: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80km/h的速度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2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2)火车的长度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向前跃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袋鼠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袋鼠妈妈是静止的c以袋鼠妈妈为参照物,小袋鼠是静止的d以袋鼠妈妈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时,必须先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就是运动,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是静止【解答】解:ab、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在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跃进时,相对于地面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它们是运动的;故ab错误;c、小袋鼠相对于袋鼠妈妈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c正确;d、地面相对于袋鼠妈妈来说,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谁是参照物时,关键是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没有位置的变化2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家庭的房门的高度约为2mb我市乘船户外最低温度可达36c普通中学生100m跑的速度约为12m/sd完整播放一启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200 s【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应用题;参照思想;估算法;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7m左右,普通家庭房门的高度比中学生身高大一些,在2m左右故a符合实际;b、乘船行驶过程中水面没有结冰,说明气温不低于0,更不可能达到36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男子百米世界记录略大于10m/s,中学生跑百米的速度在7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长度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在47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知识横向跨度大,且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对科学探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考查,还考查学生对理论与实际差异的应变能力,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物理知识的应用,从单向封闭走向多维开放3如图所示为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分析】频闪照片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能够记录物体运动的轨迹;频闪摄影中,每间隔相同的时间,对物体照相一次,所以图中记录是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其通过路程的变化情况可以确定其运动的速度的变化情况【解答】解:运动的物体在受平衡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指经过的路线是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a、轨迹是直线,速度不变;b、轨迹是直线,速度逐渐减小;c、轨迹是直线,速度逐渐变大;d、轨迹是曲线,速度逐渐变大故选a【点评】正确读取频闪照片上反映的物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照片上两个小点之间的间隙越大,说明速度越快,间隙越小,说明速度越慢4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哨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哨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哨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d哨声不能传递能量【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4)声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吹哨子时,哨内空气柱因发生振动会产生声音,故b正确;c、声音碰到障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所以哨声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故c错误;d、哨声即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有关知识,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一定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b物体只要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说法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可用来辨别不同的声音(2)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物体发生振动;介质向外传声;良好的听觉器官;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有足够的响度;(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不是依据响度,故a错误b、声音的频率不在2020000hz的范围内,或响度过小,人耳都听不到,故b错误;c、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超声波的应用、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特性的辨别等,属声学综合题6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a狗b猫c蝙蝠d海豚【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声现象【分析】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分析表格数据,看哪种动物的听觉频率在此范围之内,即是符合要求的动物【解答】解:因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而图中的狗听觉频率是15hz50000hz,正是在此范围之内,所以狗会有较为明显的反应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次声波的频率,结合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即可判断哪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7在同一个教室,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直接用扇子扇,则温度计的示数情况又如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不变,后者变小b前者不变,后者变大c前者变小,后者不大d前者变小,后者不变【考点】蒸发及其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蒸发吸热,且加快空气流动能加快蒸发,但是没有液体蒸发的时候,不能降低温度【解答】解: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的时候,加快了酒精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温度计的示数降低;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温度不变因为不涂酒精,用扇子扇会使空气流动加快,但是液泡上没液体,没有蒸发,所以温度不变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蒸发吸热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8有一种固体空气清新剂,打开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小,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熔化c升华d蒸发【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然后根据我们对于物态变化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已知空气清新剂是固态的,变小实际上是变为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故选c【点评】物态变化知识是初中物理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9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是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b可能是松香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c可能是铝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d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在熔化图象上的区别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有一个水平线段,该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的熔化图象则没有水平线段【解答】解:首先明确海波、铝是晶体,松香、沥青是非晶体,a、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下降,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不变,而图中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而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内,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故a错误;b、松香是非晶体,松香熔化时图象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在不断地升高,而图中没有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一直上升,所以不是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故b错误;c、图象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而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这一段时间内,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萘是晶体,所以可能是铝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故c正确;d、沥青是非晶体,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会一直升高,而图中显示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上升,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因此不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的区别,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要明确海波和明矾是晶体,松香是非晶体;二是从晶体熔化(或凝固)过程温度不变这一特征来考虑10下列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是()冰雪消融水烧开时冒出的“白气”草叶上的“白霜”用干手器将手烘干abcd【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体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物体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要放热【解答】解: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水烧开时冒出的“白气”是壶中冒出的高温水蒸气遇冷后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和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熟记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如图是我市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2度”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考点】温度;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简答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2)根据图示信息确定最高温度;(3)物质凝华过程中放热;(4)物质由气态变为液体叫做液化【解答】解: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零下2摄氏度”,故a错误;b、由图信息可知,全天最高温度为3,故b错误;c、雪的形成过程为凝华,凝华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c正确;d、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温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熟悉单位,凝华、液化的过程是关键12如图所示,装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装有碎冰块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a达不到熔点b全部熔化c仅熔化一部分d一点也不溶化【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掌握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且要继续吸热;并且要知道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但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及晶体熔化的条件,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3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c音色较好的d响度较小的【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声现象【分析】由题意“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结合a、b距离鲸的远近即可作出选择【解答】解: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快,音调高,振动频率慢,音调低;由图可知,a距离鲸鱼较近,b距离鲸鱼较远,因为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说明录到的是频率较低的,所以频率较低的声音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特性中音调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值得我们关注14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的平均速度为1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m/s,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0m/sb16m/sc25m/sd40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设总路程为s,算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2,则总时间为t=t1+t2,用公式v=计算出平均速度【解答】解:设总路程为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s,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物体全程时间t=t1+t2,全程平均速度v=16m/s故选:b【点评】平均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的路程和这段时间的比值,用公式v=去计算,不能用v=去计算二、填空题15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响度振幅音色【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归纳法;声现象【分析】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通常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同时我们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成为响度,其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由图可知,应该为响度;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所以应为振幅;为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答案为:响度;振幅;音色【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充分识图,然后根据声音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牢记影响声音三特性的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6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响度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1)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2)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在此题中的轻声和大声说的是声音的大小,因此指的是响度(2)图中“请不要大声喧哗”的标志牌,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故答案为:响度;声源【点评】音调和响度的概念很容易混淆,但是却是考试的热点内容之一,所以一定要注意进行认真的区分同时还要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及应用17如图为一款火箭动力自行车,最快行驶速度可达333km/h将常温状态下的过氧化氢气体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成液态,再与催化剂一起放于燃料罐中,反应后向火箭尾部喷出650的高温水蒸气,自行车即可获得向前的巨大推力,从而高速前进图中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的白气现象,是因为尾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液化现象【考点】液化方法及其应用;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压缩体积,二是降低温度;(2)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从气态变为液态【解答】解:(1)将常温状态下的过氧化氢气体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成液态的;(2)图中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的白气现象,是因为尾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水蒸气;液化【点评】了解液化现象及液化的方法,能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解答的关键18周末,小明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2s听到回声,他距山崖大约340m,声速按340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声现象【分析】(1)人发出的声音经山崖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就是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2)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解答】解:(1)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t=2s=1s,由v=得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s=vt=340m/s1s=340m;(2)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故答案为:340;声波【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弄清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19有一支用完没有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1,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病人实际体温是37.6,体温计读数是38.1,如果病人实际体温是38.4,体温计读数是38.4【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的特殊的构造,以及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用没甩的体温计测体温时,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解答】解:病人实际体温是37.6,用没有甩过的读数停留在38.1的体温计测量,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注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1;如果病人实际体温是38.4,高于体温计原来的读数,体温计液注上升,读数是38.4故答案为:38.1;38.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0图中是李白所写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中包含着不少物理知识示例,现象;千里江陵一日还;知识;小舟的速度快请你仿照示例再写出其中蕴含的一个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现象:两岸猿声啼不住;知识声音靠空气传播【考点】声音的产生;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声现象;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除了声现象以外,物体运动在生活中常有描述,从诗中我们可以找到运动的知识【解答】解:现象:两岸猿声啼不住;知识:声音靠空气传播;现象:轻舟已过万重山;知识:参照物故答案为:两岸猿声啼不住;声音靠空气传播【点评】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在诗文中的应用,这种问题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三、实验题21如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钉子的长度为1.85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示数为337.5 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专题】定量思想;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0.1cm;物体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右端与1.85cm对齐,所以钉子长度的测量值是1.85cm;(2)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偏向6min一侧;大盘的分度值是0.5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337.5s故答案为:(1)0.1;1.85; 337.5【点评】在日常生活、物理实验和体育活动中经常使用刻度尺、停表等,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2如图是教材中的两个实验,请填上相应的内容(1)甲中,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低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尺子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的听觉范围换用塑料尺做此实验,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钢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音色不同(选填“响度”“音调”“音色”)(2)乙中,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斜面底部用金属片挡住,其设置的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b、c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bc=0.050m/s【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实验题;图析法;声现象;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频率快,音调就越高,振动越慢,频率慢,音调就越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2)小车到达斜面底部会撞击金属片发出响声,这样便于测量时间;而后据图读出bc间的距离,再据时间计算出平均速度即可【解答】解:(1)甲图中,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频率会变小,所以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低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尺子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的听觉范围,即可能小于20hz换用塑料尺做此实验,由于塑料尺和钢尺的材料不同,所以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钢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音色也会不同;(2)据题意可知,小车到达斜面底部会撞击金属片发出响声,这样便于测量时间;据图可知,此时bc间的距离还是5.0cm,小车在这一段运动的时间是:1s,故此段的平均速度是:v=0.050m/s故答案为:(1)低;尺子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的听觉范围(或声音的频率低于20hz);(2)时间; 0.050【点评】该题考查了音调大小的影响因素、速度的测量实验,是一道综合题,难度适中23小明同学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操作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烧杯底部接触(2)他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b(选填“a”“b”或“c”),示数是95(3)他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绘制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99(4)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大小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通过实验可得: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6)本次实验不能使用酒精温度计(选填“煤油”或“酒精”)(煤油的沸点为150),酒精的沸点为78)(7)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b(选填“a”或“b”)a、减小实验误差 b、寻找普遍规律【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实验题;探究题;实验分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液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认清分度值,再读数;(3)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4)水在沸腾前后的现象是不同的:沸腾时,大量的水转化为水蒸气,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上升的过程中,周围的水蒸气不断汇集过来,所以气泡是越来越大如果是还未沸腾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水,水蒸气反而会液化成水,气泡会不断变小(5)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水温的变化情况是:水温先是逐渐上升,等水温升到沸点后,水开始沸腾,此时水温保持不变(6)题中水的沸点是98,所以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需要高于98;(7)实验中需要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到更普遍性规律【解答】解:(1)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2)a俯视,错误,c仰视,错误,b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正确;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5个小格处,读作95;(3)用描点法画出水的沸腾实验,见下图:(4)沸腾时,大量的水转化为水蒸气,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上升的过程中,周围的水蒸气不断汇集过来,所以气泡是越来越大;(5)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6)由表可知,本实验水的沸点是98,而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水银的沸点357高于水的沸点,所以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的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