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酒》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酒》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酒》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酒》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酒师:在中华浩浩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酒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支。酒中,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奇想,有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不舍,有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惆怅,有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狂放不同的心境品出酒的百般滋味。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品一品作家琦君为我们酿的春酒。(屏幕显示课题)师:品酒讲究的是观色、闻香、品味,而要想品读出文章的妙处,有感情的诵读必不可少。现在,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配乐思乡曲),我们一起来轻轻地朗读课文吧。读时请注意以下生字的读音。(屏幕显示第一板块“读春酒,知文意”和部分生字)。气氛(fn) 两颊(ji) 煨炖(widn) 枸杞子(q)薏仁米(y) 斟酒(zhn) 家醅(pi)生:轻声齐读课文。师:有些同学可能已经被春酒迷醉了吧,但我们要做品酒师,不能做醉汉。所以我们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屏幕显示)1、什么是春酒呢?2、作者围绕春酒还写了哪些事件?请简要概括。3、与之相关,作者刻画了哪些人物呢?生1:春酒就是作者家乡春节喝的酒。生2:春酒就是八宝酒。师:(补充)(正月所酿的酒;春节时走家串户用来待客的酒;八宝酒是其中的一种。在我国,喝春酒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已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的诗句;曹操曾将家乡亳州产的“九坛春酒”进献给汉献帝。)师:围绕春酒写了哪些事件?生3: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酿春酒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很精要,很好。与之相关,作者刻画了哪些人物呢?生齐:“我”、母亲、阿标叔、儿子、乡亲师:同学们可否记得我们一起讨论过的“语文”的含义?(板书“语文”)生4:“语”即“言”“吾”,就是发自于我内心的话,“文”即“纹”,就是花纹,花样。“语文”就是写出自己内心的话,并玩出一定的花样。师:这位同学记得牢,解得妙。而这篇美文,如一杯香醇的酒。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思考,在春酒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真味呢?(屏幕显示第二板块“品春酒,解真味”)(屏幕显示)请以“这是一杯 的酒,从中,我品出了 ”为内容说一句话,来品酒中的真味儿。生5:这是一杯童年的酒,从中,我品出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生6、这是一杯故乡的酒,从中,我品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生7:这是一杯饱含乡情的酒,从中,我品出了家乡的风俗人情之美。师:听着同学们品出的味道,我只想说一句:“英雄所见略同”,老师也从这些方面品出了酒的味道。请同学们齐读,体会春酒的味道。屏幕显示:家乡的风俗人情 童年的甜蜜 对母亲的怀念 对家乡故园的思念 失落、无奈和无法排解的惆怅生齐读屏幕上的文字。师:琦君认为:好的散文,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因此,她的散文,不事雕琢,文笔如行云流水,洗尽铅华,娓娓叙说自己的真情。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些韵味十足的细节描写,用心品读,并说说这些细节是如何表现真味儿的呢?师:可以个人读,也可以小组合作读,并进行评析。看看谁的朗读最具表现力,谁的分析更能打动人心。可以找一处细细品味朗读分析,也可以找出多处比较分析。时间,5分钟。生边朗读,边勾画,边分析。生8:“我”吃酒时,母亲嘱咐“我”只能舔一指甲缝,而“我”没等她说完,早已经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甜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我认为这种充满个性的喝法简直太牛了。(生笑)师:我也觉得你这个说法挺牛的,具体分析一下怎么个“牛”法。生8:母亲说酒太补了,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这里有一份母亲的关爱,也有她的一份告戒。但那酒也太有诱惑力了,如下文所说“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我经不住这酒的诱惑,所以偷偷地用指甲缝多舔了几次,这样既满足自己贪吃的欲望,又没有过分违背母亲充满慈爱的告戒,这“偷”偷出了一份浓浓的母女情,也偷出了孩子一份天真可爱的童趣。师:这就是在复杂情感支配下天真纯洁的诗意般的品酒细节。这里,孩子想法的单纯,行动的天真就这样在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中融化开了。真的很牛!生9:家乡的春酒母亲要泡一个月。我分析“泡一个月”。 对大人来说,在泡酒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也许暂时忘了那酒。但对“我”来说,那一个月的等待却充满了幸福的期盼。师:幸福的期盼?具体一点,怎样的幸福期盼?生10:在这些天,不知“我”有多少次掂着脚,比盼望自己长大还急切地盼望那春酒的发酵;在这些天,痴痴地想着“自己一口喝它三大杯”贪婪的情景。师:这位同学的想像力真丰富,他的期盼真幸福。在这样等待的日子里,酒的味道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作者已经酿造了一杯纯纯的充满希望与憧憬的心灵之酒。你看,平平淡淡的几个字,经同学们一发现,一想像,便会有无穷的魅力。生11:阿标叔点上的那一盏擦得亮晶晶的煤气灯,那如火焰般地“呼呼呼地”往上窜的宾主情谊,让我们陶醉在邻里之间亲密随和、温馨融洽的气氛里了。师:这样的一杯乡情酒,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表现乡情的还有哪些细节呢?生12:母亲从不上会,但总是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或捧一瓶她自已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生13:会首用最最讲究的酒席十二碟和席散后的一条手帕来向大家表示感谢。生14:“我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师:由此看来,作者琦君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师:文章通过怀念春酒,叙述家乡的风俗人情之美,回忆自己甜蜜的童年,回忆自己善良能干的母亲,却再也回不到那些幸福的时光。因为童年已远,母亲已逝,而故乡,已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乡愁,便成为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师:请从课文中找出直接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生: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师:用怎样的情感读这句话呢?生15:泡不出家醅的遗憾,尝不到家乡味的惆怅。师:齐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情感。师:春酒令我们沉醉,沉醉在琦君魂牵梦萦的故园情里。(屏幕显示第三板块“醉春酒,懂琦君”)作者如此思念故乡,与她的经历一定是密不可分的,有没有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琦君的经历?生16:琦君1918年生于温州,1949年迁至台湾,自去台湾以后,50多年了她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温州。(屏幕显示琦君资料)师:常年漂泊的琦君曾在她的作品中深情地怀念道:(屏幕显示)“故乡,我们哪一天能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 “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思乡之切。师:2006年6月7日,享年88岁的琦君怀着对故乡的思念,驾鹤西去。临终前,她还反复念叨,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最后,她的骨灰被带到了家乡温州,了却了她的心愿。琦君虽然远去,她的情思却永驻在我们心中,她一直在笔墨之间寻找回家的路。很多游子亦是如此,于是,乡愁便成为游子笔下亘古不变的主题。台湾诗人余光中一首回肠荡气的乡愁,牵动了多少游子的心啊,让我们用最深情的语言,来朗诵这首乡愁吧。(屏幕显示余光中乡愁)师生齐诵。师:细读完琦君的春酒,我被她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真情深深地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