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模块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模块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模块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模块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模块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5(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小题,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烟榻(t) 逻辑(j) 下乘(chn) 锱(z)铢必较b流弊(b) 箭镞(z) 辞藻(zo) 不离不即(j)c蕴藉(ji) 倒涎(xin) 斟酌(zhu) 清沁(xn)肺腑d窸窣(s) 憎(zn)恶 精髓(su) 轻鸢(yun)剪掠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装饰 文过是非 崩溃 溃不成军 b体裁 别出心裁 爱戴 张冠李戴c巢穴 鸠占鹊巢 捍卫 撼天动地 d筹谋 未雨绸缪 斑点 斑驳陆离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具有文学良心和_力的人像_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空头大话。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_的好习惯。张宇同学的解题思路既新颖,又_,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a鉴别 严正 必需 简捷 b鉴赏 严肃 必需 简洁c鉴别 严肃 必须 简捷 d鉴赏 严正 必须 简洁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对于能不能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的问题,大家的回答是肯定的。b新课标中,选修课的开设,使同学们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c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年轻人经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难免犯一些错误。二、阅读理解(共8小题,28。单项选择题2题,每小题3分,共6)(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58题。(14分)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 又与业别,执手曰:“令 我 出 都注 君 便 失 援 恐 君 在 后 不 自 保 全 唯 正 与 真 愿 君 自 勉。”业唯有一马,因瘦而死。韶以业家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渺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寻以病卒。(节选自北齐书循使传)注:出都:六朝时人谓出至京城为出都。5对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魏彭城王韶拜定州拜:授予官职 b除典签 除:革除官职c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济:成功 d寻以病卒寻:不久6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孟业出身贫寒低微,年轻时在州府任官吏,他秉性廉谨,不接受同僚分给的不义之财,长史刘仁之表示要与他同心戮力,并希望会取得成功。b长史刘仁之对孟业颇为信赖,后征召入朝为官,临行向彭城王极力举荐孟业。虑及孟业日后孤立无援的处境,勉励他恪守正直的人格。c孟业唯一的马死后,彭城王为帮助家贫的孟业,想让官吏们同吃马肉,再加倍还给他钱,孟业坚决推辞。彭城王戏说那些名人是孟业请来的,孟业仍婉言谢绝。d孟业后来任司州长官的法曹官,因形貌短小,遭到鄙视。但后来孟业的断决之明折服了司州长官,不久,孟业升迁东郡守,为政以宽和仁厚而著称。7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3分)【翻译】: (2)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3分)【翻译】: 8用“”为文段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2分)令 我 出 都 君 便 失 援 恐 君 在 后 不 自 保 全 唯 正 与 真 愿 君 自 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共4小题,14分)从根本上说,文学的欣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和再现了诗人所创造的形象。我第一次读崔颢的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象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几乎未作任何描写与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却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吧”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象,得到了显现。这是想象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以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为了说明这种再创造,我再举徐志摩短诗沙扬娜拉一首以为佐证: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一朵水莲花在凉风中表现着婀娜的娇羞,诗人借此形容这位日本女郎的温柔缱绻。我们欣赏这首诗,首先是从诗人提供的形象上展开我们的想象活动的。从这一朵水莲花出发,想象那女郎的美丽、多情、柔情似水又充满了离别的轻愁。为什么说这是再创造?因为诗人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位女郎的年龄、容貌以及互道珍重的两人的关系,但这并不妨碍读者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出一幅动人的画面来。这在诗的欣赏活动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应当受到鼓励的。这种想象活动,可以使欣赏者自己,或由此联想起来的其他人物“移入”他所再创造的那幅画面中去他可以把那一位水莲花似的女郎想象成自己的女友或爱人,也可以在一声充满“蜜甜的忧愁”的“沙扬娜拉”中,寄托着自己与心爱的朋友道别时的那一份眷恋之情。就是说,他可以把自身想象为诗中的人。但是,也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因而也可以洞悉一切。诗不可能把什么都告诉我们,特别是由于它不可能详尽地叙事,它的特点在抒情。因此作为读者,我们只能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选自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有改动)注文中的“沙扬娜拉”即日语“再见”的意思。9从第一段的文意看,作者为什么把“诗歌的欣赏活动”看成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3分)答:_10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长干曲“整首诗几乎未作任何描写与叙述”? (4)答:_11作者在对沙扬娜拉一首所作的欣赏中,具体地指出了“再创造过程”的两个步骤。(4)第一个步骤是_;第二个步骤是_。(用第三段中的语句作答)12作者为什么说“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 (3分)答:_三、鉴赏填空(共2小题,12分)13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春日忆李白 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1)这首诗的第一、二联对李白的诗进行了热烈的赞美,请说说这两联主要赞美了李白诗的哪些特点。(2分)答: (2)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对颈联借景抒情的手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它“写景而离情自见”,你以为如何?请结合作品内容加以赏析。(4分)答: 14.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可选答3题,6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采菊东篱下,_。山气日夕佳,_(陶渊明饮酒其二) ,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乾卦)四、语言表达(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15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根据新闻内容,给它加一个标题。中新网3月25日电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中国国务院日前发布国务院工作规则,对新一届国务院工作进行了规定。规则强调,国务院及各部门要从严治政,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按程序和时限积极负责地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要坚持原则不得办理;对因推诿、拖延等官僚作风及失职、渎职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答:_16严复提出翻译讲究“信,达,雅”,请对下面的外文电影的中文译名做出评价:英文片名:gone with the wind中文译名:飘或乱世佳人点评:_五、文章写作(共1小题,40分)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古人云:“众口烁金,积毁销骨。”舆论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常能迫使坏人坏事不能得逞,然而有时也会使好人好事遭受毁灭性的打击。那么,你认为舆论是公平的吗?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感悟和认识,以“舆论与公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必修5模块测试题参考答案一、1d【解析】a逻辑(ji)可以读轻声;锱(z)铢必较 b不离不即(j) c清沁(qn)肺腑2a【解析】“文过是非”应为“文过饰非”。3a【解析】鉴别:指辨别真假好坏。多用于古画、真伪等。鉴赏:鉴别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严正:严肃正当;严肃公正。严肃:严格认真。多指作风、态度等。必需:一定要有;不可少。动词,多作定语。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副词,多作状语。或加强命令语气。简捷:简便快捷;直截了当。多指方法思路。简洁: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多指说话、行文等。4d 【解析】 a表意不明;b“兴趣”与“发挥”不搭配;c“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与“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不对应。二、(一)5b(除:授予官职)6c(c项“彭城王戏说那些名人是孟业请来的,孟业仍婉言谢绝”的说法不正确,误解了“卿邀名人也”一句的含义。句中的“邀”意为“求取,希望得到”,并非指“邀请”。句中的“名”意为“名誉、声誉”,并非指“著名”。全句意为“你是求取声誉的人啊”。)7(1)我以低贱的身份,虔敬地侍奉您,已经不能做多少对您有帮助的事,又怎么能损伤败坏清廉的风气呢!(2)我秉性愚直,只知道自我修养,没有别的长处。8令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真愿君自勉。(二)9因为读者通过想像,丰富和再现了诗人所创造的形象10因为整首诗只有四句,其中既没有关于人物、环境方面的描写,也没有故事情节的叙述。11第一个步骤是:从诗人提供的形象上展开我们的想象;第二个步骤是: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12诗不可能把什么都告诉我们三、13(1)超凡脱俗;清新俊逸。(2)颈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看起来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自然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自然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