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教案(1)(1).doc_第1页
《百家争鸣》教案(1)(1).doc_第2页
《百家争鸣》教案(1)(1).doc_第3页
《百家争鸣》教案(1)(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家争鸣【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重点】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思想主张。【教学难点】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一、独学指导:1. 知识指导:2. 独立学习:3.抛砖引玉:【抛出问题】【引出问题】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及其历史影响有哪些?2). .比较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3). 如何正确认识儒家思想?二、互学引导:生生互学:师生导学:-: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及其历史影响有哪些?2).比较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3). 如何正确认识儒家思想?三、活学辅导:1、举一反三:(1).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显得不及。”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这表明孔子主张()a.无为而治 b.中庸 c.轻徭薄赋 d.有教无类(2). “和谐中国”是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孔子的名言中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启迪作用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非攻,兼爱”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d.“白沙在涅,与之俱黑”(3).右图是宋代建筑的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类似的老子像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不下百处。其原因是()a.老子须髯飘飘,符合古代美男子的标准b.老子做官的时候,造福八方,被人们感激、供奉c.孔子向老子问礼,所以,老子被誉为儒家学派创始人d.老子道德高深,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4).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d.法家(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施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2、疑难解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开始了人类精神的觉醒,提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重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下一组材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君”、“臣”关系的言论汇编:“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清唐甄潜书明鉴“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荀子哀公“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楚语上“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材料二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持竹简高声吟诵,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响彻耳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朝闻道,夕死可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礼之用,和为贵”奥运官方网站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中的哪一理念?从材料一中概括出该理念的具体内容(不得摘抄原文)。(2)列举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儒家学派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问题的主要观点。(3)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中的经典名句,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4)你从两则材料中可得出什么启示?答案1.独立学习:“仁”“礼”敬而远之有教无类仁政君轻民贵学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道相互转化小国寡民老子天道自然无为齐物庄子尽地力之教集权法经世卿世禄军功井田制法术势奖励耕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同非命节用讲求实际功利逻辑学客观实践三表逻辑学术语2.抛出问题:1). 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影响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候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用自己的思想主张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士人,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2)“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第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第二,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第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比较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时间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代表孔子孟子荀子阶级属性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阶级新兴地主阶级主张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和王道民本思想为政以德君轻民贵君舟民水人性论性近论性善论性恶论地位至圣亚圣儒学集大成者3). 正确认识儒家思想对今天的借鉴意义(1)“仁”“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强调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古代社会和谐思想的典型。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思想对我们建设和谐 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2)“民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念、“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等思想精华,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在现代企业管理和教育中仍有很大的价值。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在现代社会中,对待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思想的正确态度是:第一,总的原则是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批判和否定其消极因素。第二,要弘扬儒学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感,“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力量,以及人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民意识,尊老、敬贤、敬师和舍生取义的为人准则等。3.举一反三:b a d c b 4.疑难解惑:(1)理念:民本思想(或以民为本)。内容:民众是立国之本的“重民”思想;关心民众劳苦的“爱民”思想;不过度掠夺人民的“养民”思想;根据民意任用贤人的“从民”思想;取信于民的“信民”思想。(2)人与自然关系:孔子:敬鬼神而远之;荀子:强调“天行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