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镇概述(文史资料).doc_第1页
大湾镇概述(文史资料).doc_第2页
大湾镇概述(文史资料).doc_第3页
大湾镇概述(文史资料).doc_第4页
大湾镇概述(文史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湾镇概述大湾镇位于广东省清远英德市西北部(东经11208,北纬2404),东与石牯塘、浛洸镇,南与黄花镇,西与阳山县江英镇、青莲镇,北与波罗镇毗邻。全镇总面积381.09平方公里,距离英德市区60公里,陆路有省道347、258贯穿全镇,水路有连江(小北江)可通达珠三角。现行政区划由原大湾、青坑两镇于2004年6月18日合并而成,下辖15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委会,共501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85273人,其中墟镇人口2万多人。【地形地貌】地势基本上四周高中部低,西北部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区,西南部以山地为主,中部以河谷小平原和坡地为多。【自然资源】境内有连江、波罗河、蕉岗河等多条水系会聚于大湾墟镇,水力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有11座山塘水库,25座大小型水电站,已建成以东西灌区为代表的较为完美的波罗河灌溉系统。气候上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7,年均降水量1900毫米。辖区矿产资源丰富,硫铁储量2000多万吨,主要分布在上洞井围岗至金盏寨一带;铁储量300多万吨,分布于上洞、蓝山、木燕塘等地段;煤储量500多万吨,分布于小联、中步、古道、长山一带。【历史沿革】大湾镇始建制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明、清、民国至今,设浛属清泉都石莲图、蕉冈图、古道图,浛属甘下都杉树图设石莲乡、蕉冈乡、古道乡、杉树乡,大湾乡、古道乡、麻步乡、杉树乡,大湾乡、长山乡、英阳乡,上游人民公社、大湾人民公社、大湾区、大湾镇。【村(社区)概况】中步村 位于大湾镇东南部,距墟镇6公里。东、南与浛洸镇美桃园村交界,西与上洞村、麻步村接壤,北与小联村毗邻。辖滑石水、公子湾、大山塘、大岭下、川龙、榕树岗、榕新、力竹镇、陆屋、牛轭塘、文屋、新屋、老围、榕树头、东门、北门、叶屋、内伙、外伙、马池塘、蒲沟杨、乌石头等22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5542人,区域面积19.38平方公里。现有伍、杨、叶、黎、黄、刘、陈、陆姓氏。麻步村 位于墟镇南部,距离墟镇3.6公里。东与中步村、小联村,西与上洞村、上坝村,南与上洞村,北与上坝村毗邻。辖上门、边联、中联、井联、竹围、四角楼、赤水、新南、新中、何屋、易屋、街东、街中、新城、群联、群合、新元、围仔、新联、坑边、围孔、岑一、岑二、新塘等24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4404人,区域面积10.71平方公里。现有邓、雷、谭、蔡、何、易、江、刘、卢、李、陈、黄、劳、伍、梁、蒋、简、张、黎等姓氏。上洞村 位于墟镇西南部,距离墟镇7公里。东与中步村,西、南与黄花镇、北与麻步村毗邻。辖仕贝塘、建忠、麻庙、西瓜岭、邵屋、坑口、新田、谷冲、建红、古洞、南向围、理桂塘、汉塘、江头、井围江、介板山、金盏寨、小深塘、江仔、洞内、樟树脚等21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5169人,区域面积46.22平方公里。现有李、伍、赵、刘、陆、梁、赖、谭等姓氏。蓝山村 位于墟镇西面。东与英建村毗邻,西与黄花镇交界,南与上洞村毗邻,北与阳山县青莲镇交界。辖禾仓头、新厂、黄竹坑、留眉、庙背冲、柳塘、曹背冲、梅仔各、平江坑、东江、乌石坳、山廖等12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2180人,区域面积35.85平方公里。现有邓、陈、黄、何、梁、赖、曾、温、罗、叶、伍、邱、巫、吕、王、杨、成、许、林、丁、黎、马、江等姓氏。英建村 位于大湾中西部,距离墟镇3公里。东与上坝村、布心村,南与上坝村、西与蓝山村、北与布心村毗邻。辖上蕉坑、后洞、水口7、水口8、水口9、水口10、下田廖、林一、林二、陶屋、草塘、大记、古塘一、古塘二、古塘三、古塘四、古塘五、古塘六、衣滩1、衣滩2、衣滩、衣滩4、衣滩5、锅仔岗、大廖1、大廖2、大廖3、大廖4、大廖5、大廖6、大廖7、油芫1、油芫2、油芫3、油芫4、油芫5、蛇塘1、蛇塘2、蛇塘3、蛇塘4、蛇塘5等40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6327人,区域面积27.19平方公里。现有王、吴、梁、赖、张、何、李、黄、杨、潘、陈、程、文、罗、范、刘、周、邹、温、封、陆、徐、邓、全、彭、黎、蔡、曾、莫、成、林、陶、谭、石、邱、丘等姓氏。上坝村 位于墟镇西南面,距离墟镇1公里。东与金湾社区,南与麻步村,西与上洞、蓝山村,北与英建村毗邻。辖5队、6队、7队、13队、19队、张屋、吴屋、2队、3队、4队、14队、15队、16队、17队、18队、8队、9队、10队、11队、12队等20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2812人,区域面积6.35平方公里。现有钟、吴、张、邓、黄、陈、李、林、周、朱、薛、谭、陶、徐、何、刘、翟、袁、余、蔡、叶、梁、杨、姚、彭、汤、伍等姓氏。布心村 位于墟镇北面,距离墟镇2公里。东与小联村,北与长山、茅塘村,南与金湾社区、西与英建村毗邻。辖阙屋、江屋、郑屋一、郑屋二、竹围、水口、中坝、下坝、钟屋、洪屋、朱屋、刘屋、黄屋、俄一、俄二、石基、布一、布二、布三、布四、湾围、湖洞一、湖洞二、彭屋、茹屋、梅岗、陂一、陂二、陂三等29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3921人,区域面积14.26平方公里。现有杨、曹、赖、刘、周、黎、李、冯、黄、邓、陆、叶、茹、余、陈、彭、熊、洪、钟、林、阙、郑、朱、江、张、缪等姓氏。金湾社区 位于墟镇中心。辖南1、南2、南3、南4、南5、南6、移民村、洪屋、杜屋、麻地、东1、东2、东3、东4、东5、东六1、东六2、东7、东8、东9、东10、中1、中2、中3、中四1、中四2、中5、中6、中7、中8、中9、中10等32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5419人,区域面积2.98平方公里。现有吕、伦、赖、潘、罗、莫、郑、江、刘、叶、许、郭、余、黄、王、范、陈、曾、张、李、吴、朱、伍、邹、程、袁、钟、彭、周、胡、温、欧、邝、谭、沈、邓、陆、丘、徐、孔、廖、宋、杨、谢、黎、冯、植、洪、关、官、万、唐、何、毛、林、祝、肖、梁、饶、荣、薛、易、卓、严、雷、马、童、蔡、蓝、杜、利、熊、高、汤、甘、康、陶、贺、董、成、卢、丁、禤等姓氏。小联村 位于墟镇东南面,距离墟镇仅1公里。东与古道村、南与中步村、麻步村、北与长山村毗邻。辖步一、步二、新建、永安坪、联新、罗一、联二、联合、黄一、黄二、三联、新村、南5、南6、南7、南8、张屋、新丰、湾英、湾联、湾新、矮寨、吕屋、田坝、红岩、湾元、湾红、湾群等28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5718人,区域面积13.7平方公里。现有陈、张、李、朱、邓、袁、曾、莫、邹、吕、蔡、游、梁、钟、范、吴、伍、沙、林、刘、罗、雷、薛、邱、何、赖、叶、廖、郭、黎、全、温、谢、冯、黄、文等姓氏。古道村 位于大湾镇东部,距离墟镇7公里。东与浛洸镇、南与小联村,北与波罗镇板水、更古村,西与墟镇毗邻。辖邓一、邓二、凤雁、新阁、黄屋、赤水、新径、寨下、岩仔、大岩、大迳、南坑、排前、楼下洞、下村、水井洞、12队、13队、九籁、16队、上村一、上村二、上村三、上村四、上村五、上村六、上村七、花湾、新围、梅洞三、梅洞四、鱼眼五、鱼眼六、木叶榔、坪洞七、坪洞八、坪洞九、木10队、木11队、木12队、木13队、木14队、木15队等43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6196人,区域面积48.48平方公里。现有陈、黄、钟、李、曾、莫、熊、吴、黎、张、胡、梁、郭、岑、康、阮、苏、邓、陆、谭、丁、廖、王等姓氏。茅塘村 位于墟镇西北部,距离墟镇4.8公里。东与长山村、布心村,南与布心村、北与青坑社区,西与瑶排村毗邻。辖上麦、下麦、梁屋、桃 子墩、牛角龙、麦屋、黎屋、门楼、深巷、蔡仔岭、罗竹坑、大江、屋地、郑屋、邓屋、黄屋、陈屋、连江、雷公塘、屋角头、中心门、围孔、新屋、连塘基、马池塘、草塘、伟新、龙井等28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5110人,区域面积16.77平方公里。现有陈、黄、茹、严、李、黎、徐、罗、刘、张、杨、麦、梁、文、苏、吴、伍、莫、邓、郑、周、冼、植、成、胡、何、付等姓氏。长山村 位于墟镇东北部,距离墟镇4.8公里。东与古道村,北与波罗镇、塝脚村,西与茅塘村,南与布心村毗邻。辖白马庙、马屎坡、袁屋、陈屋、大黄屋、三合王、阙屋、莫屋、余屋、连塘围、墩仔下、大塘角、密仔岭、雷屋、渡头、长山街、老林屋、苏屋、四角楼、白寨、瑶步、墩头、羊一、羊二、长坡、大营、吹黄屋、下围、上车、邓屋、冷水坑、合头、羊坪陈、羊坪李、瑶步、中心洞、高坳、深黄屋、上坝、马头、祝屋、吴屋、上林、下林、钟屋、文屋等46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6404人,区域面积34.36平方公里。现有李、朱、陈、袁、黄、王、阙、钟、林、苏、秦、吴、邓、梁、黎、潘、祝、蓝、曾、江、陆、伍、赖、张、文、胡、莫、谭、孙、余、雷、郑、冯、龙、郭、詹、刘、叶、杨、阮等姓氏。大湾社区 位于墟镇中心。辖行政一、行政二、机关、水运、渔业、自理一、自理二、自理四、行政三、行政四、行政五、自理三、自理五、厂矿、机关等15个社区小组。2010年总人口6302人,区域面积8平方公里。现有李、陈、伍、刘、黄、张、邓、赖、梁、曾、杨、谭、林、邹、周、何、黎、蔡、王、罗、袁、吴、钟、朱、关、莫、冯、成、洪、叶、潘、顾、陆、翟、温、郑、高、苏、程、封、江、徐、丁、蓝、丘、阙、雷、康、邵、文、陶、卢、薛、杜、唐、余、祝、范、彭、邝、佐、孔、廖、欧、熊、谢、胡、卓、邱、宋、麦、茹、阮、严、马、龚、沈、贺、向、巫、全、霍、姚、易、付、韦、童、赵、宁、毛、夏、万、吕、管、肖、梨、崔、魏、汪、蒋等姓氏。瑶排村 位于镇西北部,距离墟镇8.2公里。东与茅塘村,西与小北江,南与布心村,北与阳山县青莲镇接壤。辖刘屋、山心、立新、长辽、田下、珠江、留眉、根竹坪、白芒、梅子坪、高峰、四新、中心巷、下洞坪、红卫、永红、石梯、曾石洞、四清、新巷、牛控、洞心、石槽、瑶排等24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2636人,区域面积11.73平方公里。现有梁、李、陈、黄、刘、金、成、周、彭、伍、许、苏、欧、冯等姓氏。田心村 位于镇北部,东与塝脚、南与茅塘、西与青坑社区,北与鸡蓬村毗邻。辖中围、下围、上围、下门、利九坑、庙下、张屋、黄屋、蓝屋、付屋、廖屋、李屋、下蓝屋、斗乐、胡屋、黄一、黄二、清远塘、龙板、罗屋、蕉江、新江、旧屋墩、钟屋、围头、上田心、中田心、下田心、曾屋、铺一、铺二等31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4055人,区域面积15.53平方公里。现有陆、罗、陈、李、曾、张、黄、钟、蓝、付、廖、胡、黎、冯、赖、邓、刘等姓氏。塝脚村 位于镇北部,东与长山村、南与田心村,北与波罗镇,西与田心村毗邻。辖联龙屋、李屋、红狮洞、九斤洞、格坳、水进洞、牛轭廖、林鸡坪、东风、周屋、塝龙屋、新东、西瓜顶、马留坳、吴一、吴二、黎屋、欧屋、陈屋、柜塘、坡一、坡二、英中、英东、英江、鱼江等26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3315人,区域面积27.99平方公里。现有许、潘、陈、赖、黄、龙、周、刘、欧、祝、陆、朱、张、成、李、吴、谢等姓氏。鸡蓬村 位于镇西北部,离墟镇13.1公里。东与田心村、北与江英镇、南与青坑社区,西与江英镇毗邻。辖鸡坳、长洞、联蓬、章树坪、牛栏坪、新屋、旧屋、龙屋、坑边、联二、陈梁屋、唐黄、迳子辽、上洞、成屋、熊屋、下坡田、新建、东风、先洋、红光、六队、山脚、吴屋、新桥、灰泥、合力、同心、长远、永久、新益、洪流、招英、水先、水新、和平等36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4661人,区域面积25.45平方公里。现有陈、蓝、成、邓、龙、吴、伍、苏、黄、梁、李、文、何、唐、刘、熊、罗、冯、赖、莫等姓氏。青坑社区 位于镇北部,为原青坑墟镇中心。辖移民二、移民三、移民四、青新街、青华街、学校、山脚、联雄、邓屋、横闸、莫屋、黄屋、中心、成屋、山田、深洞、川岩、四六洞、六歆、白芒、上青坑、下青坑、新建、青阳路、大砰、上枫林、许屋、深佛、二塘、山叉、移民一、佛岗、联七、联八等34个社区居民小组。2010年总人口5102人,区域面积16.14平方公里。【工农业经济】民国以前,有水运、作坊式农器加工业、日杂货、当铺、药店等,主要市场有大湾街、长山、麻步等三个墟,共400多个商铺。建国后至70年代兴办起合作商店、航运,豆豉、酱油等农产品深加工,五金、木器、铁器、竹器加工、农场等。80年代出现了商场、饭店、旅店、百货、发廊、机电维修、服装、药材收购等行业,新建了一个2500多平方米的新市场,全镇有个体工商户860多户。90年代以来,先后兴办了猪场、蚕茧加工、水电站、矿产品精选等工业项目,个体行业主要有建筑、运输、餐饮、建材、粮食加工、批发、药材收购、旅业等。至2010年,镇有中小型企业20多家,个体工商户1800多户。民国以前,农业主要以传统的种植水稻、药材、捕鱼为主。建国后,修通了波罗河南北灌渠,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农业技术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尤其是90年代以来,秉承得天独厚的土地、气候及充足勤劳劳动力条件,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已引进英德市大信茧丝绸有限公司、温氏大湾茅塘猪场、和黄中药等农业龙头企业。1994年,大湾镇被定为国家优质米生产基地;2010年,英德市大信茧丝绸有限公司被定为国家级蚕桑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评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交通水利】民国以前,主要依托小北江、波罗河等水路运输,陆路靠人行、骑马与外界交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先后完成了小联至塝脚等106.7公里的乡村公路水泥硬底化建设。同时对英建至蓝山、旧大湾大桥、连江大桥等公路桥梁进行了维修加固,长山大桥在2009年11月顺利建成通车。2008年实现了18个行政村通水泥路,通邮、通电、通手机信号。到2010年建成25座大中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近2万千瓦。2009年开始实施的163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解决了228个自然村4.594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实际受益人口达4.9276万人。【社会事业】民国前多为私塾,较大影响的有清光绪年间建成“文英书院”。民国时期,始办新学,1929年在大湾街的广州会馆办起第一所新学即大湾小学,随后办起石莲小学、随园小学、长山小学、赤水小学,但只有大湾小学坚持办学。建国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利用祠堂庙宇村村办学校,1957年办起了大湾中学。至2010年,有大湾中学、青坑学校、大湾中心小学等三间较为完备的中小学,以及青坑学校小学部、大湾中心小学直属的小学18所。1982年,设立基督教聚会点,至2010年有大湾教堂和鸡蓬教堂两个基督教固定活动点。天主教在建国后停止了活动。50年代建成大湾卫生院,2008年12月开始动工新建新大湾卫生院,2010年新大湾卫生院试运行,还建成了覆盖每个村(居)的卫生站所。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启动,更大大改善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生。体育运动上,篮球、象棋是传统优势项目,50年代至90年代,农民、学生代表队曾多次获得英德市(县)、韶关市举办的篮球、象棋比赛好成绩。1989年,农民代表队曾代表韶关市参加省篮球“农民杯”比赛。2002年10月,获得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育协会颁发的“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文物古迹】不可动文物有有明朝嘉靖年间建成且享誉广东四大祖庙的“金山祖庙”和清朝光绪年间建成的“文英书院”,建筑工艺精致,别具一格。文英书院建于1898年,总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