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1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2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3页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靖江市季市中心小学 沈焰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舞台上的主力军。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丰富、时效性强,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通过实施课程整合,强化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英语课程 课程整合一、关于课程整合的概念刘茂森教授在全国教育技术学校“十五”课题开题研讨会上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这里明确界定了整合的综合化。课程整合是把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有机联系并成为一体的过程。它不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学科上,而是在考虑到各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几门相关学科结合起来,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及解决同一个问题,使各个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有效地互补优势,以发挥最佳的教学效益。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相结合,是以英语知识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英语课程的教学中,从而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并应用信息技术的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从教学学科或有关英语的现实生活中的话题引入,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话题,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和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还应结合安排一些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信息手段自主地获取相关信息,学会使用网络工具和信息手段进行信息的分析、处理,解决英语问题,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有关课程整合的探索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中,应用Power point课件等多媒体方式,提供多角度、多通道的图文和声像,新课内容可随时调整,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使课堂教学生动、有效,并能较好地支持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活动,可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主宰,学生才是一切。信息技术课程与英语课程整合,应该要实现这样的目标:(1)在英语课程的教学时间里实现整合。这样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又借助于英语载体,学习并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问题,达到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2)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语言环境语言只有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才具有确切的意义。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生学好英语并能正确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前提和关键。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影合一的特点,能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有位德国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儿童思维的特点,应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改变传统教学的三部曲复述、背诵、再表演,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学习情趣。如在教学6AUnit2Bens birthdayE部分时,教师想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过生日的氛围,只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生日聚会的图片并配有生日歌,或者展示一段过生日的视频录像,就能使学生瞬间进入到过生日的情境之中,从而便于他们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际,使他们有话可说。又如教授6AUnit6Holidays这一单元,在接触“Halloween, Easter, Christmas”等西方节日的名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西方人过节日的片段,就能让学生立刻有个形象、直观的了解,这远比教师拿着图片反复解释西方人怎样过节日有效的多。总之,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境语言点,是为了“活化教材”,创造真实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思考。(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传统的课堂教学是“黑板+粉笔”,课堂教学显得枯燥单调,学生接受的刺激较呆板,往往兴趣不浓。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变静为动的优势,课堂教学就能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动态的事物往往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些实用性强的Power point和Flash动画课采用了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闪烁、色彩变化等功能,把生活的实景搬上课堂,既活化了教学形式,又活化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更快地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6BUnit5The seasons中的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时,在巩固练习阶段可以这样安排:大屏幕上呈现中国各省(区)行政区划图,让一名学生当“小老师”,自由选择地区来问当天的天气情况“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发问后先不点出答案,而是让其他学生猜测,这极大地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活动。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技能。(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教材中有些重点、难点,若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则亦过于抽象,且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与厌倦。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合理运用恰恰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轻易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如在学习乐器类play the guitar,play the piano,play the violin等短语时,可以事先搜集相关乐器的经典曲目片段。课上播放这些优美的旋律,学生屏息聆听并猜测是何种乐器。又如,在教学“Wheres Dad / Mum / Mike / Kate? Hes / Shes”这组对话时,也可借助不同的声音创设成课件,像打鼾声、炒菜声、流水声以及新闻联播片头曲,不同的声音给学生以不同的信息刺激。“Hes / Shes in the bedroom / kitchen / bathroom / sitting-room.”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能避免明知故问的尴尬,进而产生真实交流的需要,促使学生在真实、自然的语境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一个毫无创造意识的人,即使知识再多也不可能有所发明和创造。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英语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要注意设计具有发散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为学生的创新活动创造条件,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加强双边活动,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有视觉感知带动想象,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不仅能很快地抓住实质,而且还留有宽阔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如在运用“Heres / Herere for you.”句型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一位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理卖火柴的情景:雪花漫天飞舞,可怜的小女孩又冷又饿,坐在街边的一个小角落里。画面中的小女孩发出一声声求助:“Im so cold. Im hungry. Who can help me?”逼真的画面和动情的画外音感染了学生,他们仿佛置身其中,纷纷拿出自己的东西走向屏幕中的小女孩,向小女孩献上他们的一片爱心:“Heres some bread for you. / Herere some gloves for you. / ”在这种真实的语境中,学生不再是进行单纯的语言操练,而是基于情感而产生的自然倾吐,是真实的语言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的设计,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但使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用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手段,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的自主选择和判断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不能“袖手旁观”。事实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实现得越充分。如在6AOn the farm这节课中,在句型的操练巩固部分,可以设计网上自测,充分体现学生个别化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在教师机上浏览各个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对需要辅导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真正实现教学由教师的主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