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语文5月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1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语文5月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2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语文5月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3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语文5月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4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语文5月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扫描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6届高三语文5月仿真模拟联考试题(扫描版)中原名校2016年高考全真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答非所问,该项强调的是人的独立性,不符合原文所论“和谐”内涵: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和他人。)2c (曲解文意,赫拉克利特论述的和谐的内涵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因为第二段的表述是:古人还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并把万物的差异与互补之平衡解释为和与赫拉克利特论述的和谐不谋而合。)3b (偷换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应是“和谐”不是“天人合一”。)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a(注意“城下”和“泰州”之间不能断开,因此可排除b、d两项; “庭芝”是“闻变”的主语,不是“降”的宾语,故可排除c项。)5b(不须再经吏部考试,可直接授官。)6d(“都认为没有能超过他的人”错误,应是皇帝认为没有能超过李庭芝的人。)7(1)李庭芝全部宽免百姓拖欠的赋税,借钱让他们盖房子,房子建成又免除他们所欠的钱,总共一年,官民的房屋都建造好了。(得分点:“贷”译为“宽免,免除”;“负逋”译为“拖欠的赋税”; “假”译为“借”;“具”译为“齐备,完备”,此处可意译为“建造好”,一个1分,句意1分。) (2)州中发生水灾旱灾,马上就下令打开粮仓,不够就用自己家财救济他们。扬州百姓就像对父母一样感激他。(得分点:关键实词“水旱”译为“水灾旱灾”,少一方面不给分;“发廪”译沩“打开粮仓”;“振”通假,译为“救济”;“德”译为“感激”,一个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李庭芝字祥甫。年轻时聪明得很,每天能诵读数千言,而且智慧识见常常高出年纪大的人。嘉熙末年,长江防卫非常紧张,李庭芝获得乡里举荐不去,用策略求见荆安抚使孟珙自动请求效力。孟珙很会看人,看到他高大魁梧,回头看着他各个儿子说:“我看人看得多了,没有比得上李生的,他的名誉地位当会超过我。”当时四川有警报,就让李庭芝代理施州建始县。淳祐初年才离开,考进士,及第。征辟到孟珙幕府,主管权宜文字。孟珙去世,李庭芝因孟珙了解自己而感恩,护送他的棺柩到兴国安葬,马上就放弃官职回去,替孟珙守了三年丧。开庆元年,李庭芝代理扬州,遭母丧离去。朝廷商议挑选扬州知州人选,皇帝说:“没人比得上李庭芝。”便夺情起用主管两淮制置司事务。李庭芝起初到扬州时,扬州刚刚遭过火灾,房屋全都烧毁。州里靠盐取利,但是盐户大多逃亡,公私两方都很凄惨。李庭芝将百姓拖欠的赋税全部宽免,借钱让他们盖房子,房子建成又免掉那些贷款,总共一年,官民的房屋全都盖齐。开凿河道四十里进入金沙余庆场,节省车辆运输。兼及疏浚其它运河,免掉盐户拖欠盐税二百多万。盐民没有车辆运输的劳役,又能免除所欠,逃亡的人都返回了,盐业很兴旺。州中发生水灾旱灾,马上就下令打开粮仓,不够就用自己家财救济他们。扬州百姓就像对父母一样感激他。刘槃从淮南进京朝见,皇帝询问淮地情况,刘槃回答说:“李庭芝老练谨慎,军民都安定。现在边境没有警报,百事振兴,这都是陛下任人得当的结果啊。”十月,大元丞相伯颜进入临安,留下元帅阿术驻军在镇江来阻绝淮军。阿术攻打扬州很长时间攻不下,便筑起很长的包围圈困住它。冬天,城中粮食吃光,死的人满街都是。第二年二月,饥荒更加严重,投护城河自杀的人每天有几百个。宋朝灭亡,谢太后以及瀛国公下诏指示他投降,李庭芝登上城墙说:“奉诏守城,没有听说过投降的指令。”不久以后两宫进京,到了瓜州,又下诏给李庭芝说:“最近诏令你归顺,时间很长了还没有答复,难道是没有完全了解我的用意,还想要坚守牢狱一样的城池吗?现在我同继位的国君既然都已经称臣顺服,你还替谁守城呢?”李庭芝不回答,下令开弓射使者,射死一人,其余的都退走了。益王派使者以少保、左丞相召李庭芝,李庭芝派朱焕守卫扬州,同姜才领兵七千人往东面下海,到了泰州,阿术带兵追击包围他们。朱焕率城投降以后,驱赶李庭芝将士的妻儿来到泰州城下,偏将孙贵、胡惟孝等人开门投降。李庭芝听说情况有变,跳进荷花池,水浅没死成。被抓到扬州,朱焕请求说:“扬州自从打仗以来,堆积的尸骸到处都是,都是李庭芝同姜才造成的,不杀掉他们还等什么?”于是就杀掉了他们。死的那天,扬州的百姓全都落了泪。(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5分)同:都写了离别的悲伤。(1分)异:沈诗是当面送别,写暮年时的离别。(1分)诗句中的“我们”都年老了,已经不是年轻时离别的样子了。(1分)吴诗是寄诗送别,(1分)表达的是没有当面送别的遗憾和相见不易的感伤。见一面终究是没有缘分,只是空自伤怀。(1分)(意思对即可)9(6分)虚实结合。(1分)沈诗“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是实写当时的离别状态,而追怀少年时的离别和设想梦中寻友结果却不认识路的情景是虚写。(2分)吴诗中清晨发陇西是实写,晚上到达飞狐谷和沿途所见所闻之景象是虚写。(2分)诗人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对友人的牵挂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1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故”写不写不影响得分)(3)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每空1分,错一个字该句不给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25分)(1)选c项得3分,选b项得2分,选e项得1分,选其他项不得分。(e项,因为“表达了婚姻生活应有情感基础的主旨”概括不够恰当;a项对内容的分析,“也表现出她对曾经婚姻生活的眷念”错误;d项对叙述角度的意义或作用赏析,“成为情节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不当。) (2)一条线索是安乙寻子,一条线索是姐夫早餐。(2分) 这样写,不仅让故事叙述得更集中,而且便于把人物写实,凸显出人物置于特殊境地的特殊心理体验,借助对比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4分,意思对即可)(3)轻率轻为: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幸福生活,竟然抛夫弃子,将婚姻等同儿戏,至今未觅到真幸福; 嫌贫爱富:不满足于过一种清贫的生活,离开了没钱没文化的丈夫,进城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 善良坦诚:抛弃儿子,但心里时时想起,不顾颜面艰辛寻子,不隐瞒自己真实的内心。(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4)第一处表现出安乙追求幸福却一直觅不到幸福的悲苦; 第二处表现出安乙与儿子近在咫尺却不得相认的无奈; 第三处表现出安乙意识到自己辛苦半生而终未能觅到幸福真爱的痛悔和悲苦。 (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效果:这样写,层层递进,情感表现愈来愈浓烈,能鲜明地表现人物内心的遭遇和感受。让形象更加血肉丰满,更具有艺术感召力。(2分,意思对即可)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25分)(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a项强加关系。b项“使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得以彻底改变”错,原文是“开阔了眼界”。d项“因为成就卓著,他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原文无据。) (2)首先把数学、物理引入气象学,把中国的气象学从描述性地理学范畴引向数理轨道。 率先以大气长波的临界波长理论,提出了行星波斜压不稳定概念。 率先开展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研究,开了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先河。 (每个要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3)面对家道中落和生计困难,少年赵九章却没有就此沉沦,而是想尽办法刻苦攻读,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面对白色恐怖的政局,赵九章非常气愤,参加革命活动更为积极。 在南京受到戴季陶的管束,赵九章感到这非长久之计,于是埋头复习功课,考取了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 大学期间埋头学习,奠定了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而且获得了独立工作和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工作后名师引领他迈入气象学领域,他首先把数学、物理引入气象学,开展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研究,开了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先河。 他提交了开展卫星研制的正式建议,在卫星研制发展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每个要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4)要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要胸怀大志,向往真理。 要学有所长,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并不断进步和创新。 要接受名师的教育,有时还需要伯乐的赏识和指引。 (每个要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b(双管齐下: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并驾齐驱:比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量、水平、才能、程度等不相上下。齐头并进:有几个事情或多方面同时进行或不分先后地同时进行。)14c(a项语序不当,把“利用”和“聚集”互换; b项成分残缺,应在“该报告提出了立即放开全面二胎政策”后添加“的建议”;d项两面对一面,“胜负”应改为“胜利”。)15c(使用双重否定这一形式,能起到强调的作用,从表达效果上看,应选择这种句式,因此首先排除a、b项。从搭配上看,“巨制”属于成果,“魅力”属于表现,应排除d项。)16传统的孝文化日益淡漠 人口流动日益频繁 许多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 (写出一个句子1分,两个3分,三个5分,意思对即可)17变体字母“t”和“s”,是“唐山”的首字母,表明这届博览会的举办者和举办地点; 这两个变体字母又组成一只凤凰,和会徽的名字“有凤来仪”相吻合,表达了“时逢盛世,有凤来仪”的美好寓意,同时也将“凤凰涅槃”和唐山精神紧密相连; 凤环绕在花蕾之中,凤羽丰盈,表示“凤鸣唐山,花开满园”,表现了园艺事业锦簇缤纷的景象,蕴含着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精彩难忘,永不落幕”的美好愿望。 (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六、写作(60分)18参考角度:可以分别从某一组折射出的现代人的文化心理和社会风尚来立意:第一组:美妙的乐声,反映都市人对高雅精神生活的向往、追求;第二组:大自然、绿色、鸟语花香,反映现代人渴求回归、亲近自然,向往宁静、淳朴生活的心理;第三组:名望、财富、权力,表现出现代人对名利的狂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