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百家争鸣一、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1)简介:春秋末年_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2)主要成就。提出“_”和“礼”的学说,主张以_治国,爱惜民力,取信于民。主张人人“克己复礼”,推行“德行”,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首创私人讲学,主张“_”,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提倡“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他晚年与弟子重新编订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2孟子:战国初期,主张实行“_”;他相信人“性善”,提出“民为贵,_次之,君为轻”,孟子十分注重人格修养,他的“_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3荀子:战国末期,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在伦理观上,他提出“人之性恶”,认为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在天人关系上,他一方面强调“_”,另一方面又提出“制_而用之”等思想。一、1(1)鲁(2)仁德有教无类2仁政社稷富贵3天行有常天命应用思考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孟子与荀子又有何继承和发挥?应用思考:(1)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仁”和“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即周礼,“克己复礼”。(2)孟子思想核心是“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3)荀子发展为“仁义”“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应用示例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a有教无类 b学在官府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应用示例:b二、老庄之学1老子。(1)简介: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2)主要观点:认为“_”是世界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还阐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指出有和无、难和易、祸和福都可以相互转化;老子在政治上反对苛政扰民,主张“_”,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2庄子:名周,是_时期道家的代表。他主张“_”(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和“_”(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二、1(2)道无为而治(无为)2战国齐物逍遥三、法家思想1早期法家:李悝、商鞅。2集大成者韩非子:战国末期,韩非子将法家理论系统化,成为_。韩非子提出“事异则_”,主张_结合,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韩非子的法家理论大大影响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3作用: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理论基础。三、2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备变“法、术、势”应用思考韩非子守株待兔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政治观?应用思考: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能因循守旧;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要与时俱进。应用示例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 b道家c墨家 d法家应用示例:d四、墨家1墨家的创始人:_初期的墨翟。2墨家学派的基本特征:提倡俭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3主要学说:主张“_”,“_、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四、1战国3节俭兼相爱应用思考1战国时期墨子、孟子、韩非三位思想家主张不同的原因。应用思考1:(1)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反对战乱,也反对阶级剥削和压迫,企求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发展生产;同时,随着其经济地位的有所提高,也要求参与政权,提高政治地位。(2)孟子认识到了劳动人民的作用,面对阶级矛盾的激化,主张以“仁政”来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3)韩非的思想集中代表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建立并巩固封建政权,发展封建经济,实现国家统一的要求。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统治者一方面以法制进一步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另一方面随着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统治者也要求通过严刑酷法来镇压人民的反抗。应用示例1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备受统治者推崇,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a bc d应用示例1:d应用思考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应用思考2:(1)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3)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4)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应用示例2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应用示例2:b课堂点睛试用“一、二、三、四”(即一个根源、两个阶段、三个阶级、四大派别)归纳百家争鸣。1一个根源:铁犁牛耕的使用。2两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3三个阶级:新兴地主阶级、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平民阶级。4四大派别:儒、墨、道、法。一、选择题1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a维护周礼 b实行仁政c强调教化 d为政以德1a2(2014安溪统考)司马光指出:“以魏武(曹操)之暴戾(l,凶残)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其中的“名义”源自哪一学派思想()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解析:材料大意为曹操强悍且有大功,但不敢废汉而自立,并不是其“不欲”,而是其担心“名不正言不顺”。故“名义”应指等级名分,源于儒家思想。答案:a3(2014韶关市调研)战国时期一位儒者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是()a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b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c孟子的“性善论”d荀子的“性恶论”3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与获取信息的能力。“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是属于“恶”的要求,所以“恶”是人的本性。答案:d4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4解析:经常把自己崇尚的先王尧、舜、禹和“仁义”道德挂在口上的一般是儒家。答案:c5(2014茂名市模拟)“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a道家 b佛教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5解析:绘画作品强调与自然结合,体现“有无相生、虚实相象”与道家的道法自然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一致。答案:a6(2014中山市七校联考)某学者指出:“孔子是传统制度的拥护者,而墨子则是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下列孔子、墨子的主张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a仁者爱人、兼爱 b克己复礼、兼爱c仁者爱人、非攻 d克己复礼、非攻6解析:“传统制度的拥护者”是指恢复周礼,“新社会秩序的追求者”是指追求平等的思想,也就是兼爱思想。因此b项正确。答案:b7(2014广雅中学模拟)1905年,同盟会出版的民报创刊号撇开孔孟老庄,把墨子奉为一代宗师,并刊登了臆想的墨子画像。当时配发的文字介绍,最有可能的是称墨子为()a中国古代反对民族压迫第一人b中国古代关注民生第一人c世界第一和平主义大家d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7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比较墨子的思想主张和革命派的主张: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革命派主张民主、自由、平等。因此只有d项符合要求。答案:d8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8解析:荀子把春秋同其他各经并称,确立了儒家六经的地位,同时确立各经在志、事、行、和等方面的教育作用,故b项正确。答案:b9史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这反映的现象是()a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b私人办学现象出现c各国推行儒墨思想 d教育开始普及民间9解析:a、c两项与事实不符,b项在春秋时已经出现。答案:d10(2014湛江市模拟)“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旨意与此相似的是()a商鞅“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b汉文帝“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c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d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10a二、非选择题11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完整、最深刻、最普及、感染力最强、凝聚力最大的思想体系。儒家以人为本等思想影响着后世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的认识与夏商时期人们的认识相比有何变化。从孔子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这一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人文主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11解析:本题考查范围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1)问先从材料中提取人们的认识变化,然后从生产力角度回答变化的“根本原因”;第(2)问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3)问注意从“积极”方面回答。答案:(1)变化:由事鬼神到重视人,人的地位不断提高。原因: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2)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礼法);重视道义、倡导诚信。(3)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良好的道德规范的形成有积极意义。12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材料二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12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及材料二中“君者,民之源也”可概括出;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即可。答案:(1)材料一体现出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材料二体现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2)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各国纷纷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从而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分封制。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促成了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1(2014北京市丰台区期末考)下列属于荀子主张的是()a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b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协议中夫妻共同债务处理及房产分割范本
- 2025年度垃圾清运与环保技术研发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合同租赁物交付及验收服务协议
- 2025年教育机构批量采购学生用电脑合同
- 2025版脚手架建筑工程风险评估合同范本
- 2025版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版租赁房屋水电费缴纳及环境监测补充协议
- 2025年办公设备定制化维护与保养解决方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物流解决方案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工程地砖墙砖铺设劳务分包协议
- JTG F90-201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 寿衣行业前景分析
-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
- 昌平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 投标报价得分计算表Excele
- 国际常用色卡对照表
- (无线)门禁系统报价单
-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问题及管理
-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英语阅读理解
- 便利店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范本
- 氮气置换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