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花垣县民族中学初中教学论文 谈谈批评教育的艺术教学反思.doc_第1页
湖南省湘西花垣县民族中学初中教学论文 谈谈批评教育的艺术教学反思.doc_第2页
湖南省湘西花垣县民族中学初中教学论文 谈谈批评教育的艺术教学反思.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谈批评教育的艺术教学反思在教师岗位上庸庸碌碌地度过了五个春秋,这期间多少领悟了教育行业的光荣,也更意识到了目前教与学的困难。有句话说:教育是一门残缺的艺术。还真是值得人反复咀嚼的真理。上到教书,下到育人,要做到这样兼收并蓄,两不相误的境界,还真的难!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地摸索,探究,推陈出新,找到适合学生学情的教育方法,才能不断弥补艺术的残缺,使之日臻完善。如何让教学艺术日臻完善,角度是多方面的,大到致力教学科研,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豪情壮志,小到倾心关注与学生交往的日常小事。作为一个毫无资质的教学新手,我更热衷于教学中的一些小问题,从与学生相处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领悟教育的真谛,去彰显教育的魅力。作为一个教育新手,没有资质,没有威信,处理事情缺乏灵活于技巧,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这些缺点无一不是我身上所有的。我一直很羡慕那些在教书和育人上都能游刃有余的同事,看到有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能口若悬河,唾沫星子溅得学生头都抬不起来,或者听到有的老师说在第一节课就给了学生一个下马威时,我真心从心底羡慕,要是我也有那功力和威信该多好啊!于是我暗下决心,以后对学生一定要严格,严格,再严格!特备是在批评的时候,决不能留情面,一定要戳到痛处,绝不能让学生有还嘴的机会。我的理由是:爱之深,恨之切!得不到教训不罢休!这样,班里的纪律似乎也好了,上课爱讲话的学生似乎也沉默了。但是我发现,学生没有了之前的活跃,也没有了和我交流的欲望;甚至有学生在周记里暗示很和我讲话,说我偏心;班上成绩也在年级排名由之前的第一滑到了第四。 这一系列的变化,不得不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在批评学生这一点。以往言辞犀利地批评,不留情面地曝光,是不是该换一换了?果不其然,我和我们班上一个叫杨正学的学生的事情,让我明白了很多。这个学生语文基础可以说是相当的差,一个小学生都可以写出的句子,他都可能表达不完整。这样的水平,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要学出成绩那是相当困难,特别是作文。每次作文时,他从来不会审题,胡乱写一通,有时作文内容跟标题要求简直是风牛马不相及,甚至随便摘抄一段。对此,我很是气愤,每次我都义正言辞地告诫他:“再这样,你的作文我不收了,你也不要上语文课了。”并且每次都把他的作文在班上当做最差的范文来念,让其他同学像狗仔队一样极尽能事找出他的不是。因此,他的作文成为了班上同学的笑料。久而久之,我发现在平时作文布置或考试时他干脆就不写了。这怎么了得,我不得不找他谈谈了。交谈时,他略带着羞怯和不安的神情跟我说:“老师,我也想写好这篇作文,但我确实不会写,初中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没教我们怎么写,你能给我找一些写作资料或者是范文吗?”听完这些,我想这个孩子能说出这样的心里话,我没有理由不再不理会他。后来在一次的月考中他还真真正正地写完了一篇完整的作文。当时的作文题目是一路有你。他把他从孩童、小学、初中、高中这四个不同阶段所遇到的要感谢的人都罗列上来。显然,这不是一篇好作文,而是典型枯燥地记流水账。但我发现他还是进步了,至少会审题,只是结构、详略部分没安排好而已。在试卷讲评时,我仍然念了他的作文,班上学生也像往常那样哄堂大笑,这次我没笑,而是表情严肃地大声呵斥道:“你们觉得很好笑吗?没发现杨正学这次是班里进步最大的人吗?他写满了800字,而且不离题。而你们,虽然也不存在离题,但是你们自己跟自己以前比较一下有没有进步?内容没有写出新意,以前作文是32分,现在还是32分,原封不动。仔细想想,你们还笑得出来吗?”我这一番话过后,班上顿时鸦雀无声,一个个都看着自己的试卷,低头不做声了。这时,我发现杨正学脸上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他肯定特惊奇、特兴奋也特感激吧。现在他的作文进步很快,我已不用担心考试时他交白卷了。作文时,他有时还会引用一些名言名句,或一些优美的句子。杨正学同学的变化很让我欣慰,同时也让我领悟了一些教育学生的方法,特别是如何看待或批评后进生。怎样的批评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而不是在批评教育的泥潭里越陷越深,适得其反。其实,批评和表扬一样。也是教师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如果用之得当,就能促进学生认识并改正缺点、错误,有效地把他们引导到学校和社会所要求的轨道,反之,则不但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其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导致教育的失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十分重视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务必讲求批评的艺术。 一、重视批评与表扬的结合 在学生教育中,如果单纯使用批评的手段,或是连续地运用批评的方法,就会严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或是产生自卑心理,或是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的心态,他们我行我素,对老师的批评无动于衷,甚至会“变本加厉”,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特别是一些差生,由于其自身的缺点比较多,如果教师总是注意他们身上的缺点,而对其身上的“闪光点”视而不见,经常对其采用批评的方法,就会使其原来就比较微弱的上进心受到损害,这样,他们就会“破罐子破摔”,在他人看来则是不可救药了,而这正是反映了老师教育的失败。因此,我们在对差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既要指出其身上的缺点、错误,又要重视其身上的“闪光点”,有时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们教师也不应该放过,而应抓住进行表扬,以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激发其上进心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取得成绩。 二、把握批评的情感 现在,一些教师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往往不够冷静,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常常是大发雷霆,斥责怒骂,有的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只能使学生产生反感,降低教师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教育效果。这是我们必须尽力避免的。面对学生的错误,有时哪怕是令人十分气恼的事,教师也要沉着冷静,认真分析其产生根源,并思考教育的方法;时时控制住自身的消极情绪,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时时要流露出对他们的关心、爱护,让他们体会到老师批评的背后,有着一颗火热的心,也就是一颗爱心和期待他成才的心。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在明智的批评中,总是包含着惊讶的意味我们从来没有料到你会作出这样的行为,你比你自己用行动表现得要好些,这些话没有讲出来,可是一定在字里行间看得出来,正是在这里,蕴含着批评的艺术。” 三、控制批评的惯性在对学生的批评中,存在着一种现象,这就是批评的惯性:一个差生。由于其身上固有的一些缺点,给教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样不免就常常要受到批评,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对他的批评也就会形成一种惯性,使得其时时总要受到批评,而表扬则与之无缘;有时他取得了进步,教师也会由于这种心理定势,而对此视而不见,不能给予肯定、赞扬;而有些确实与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