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三历史 18.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提能演练.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三历史 18.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提能演练.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三历史 18.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提能演练.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三历史 18.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提能演练.doc_第4页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专用)高三历史 18.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提能演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版福建专用】高三历史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课时提能演练 18.2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南昌模拟)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2.(2012泉州模拟)清史稿列女传记载:蔺氏许嫁于季斌敏,未及成婚,季斌敏亡故,“蔺年十八,矢不嫁。”二年以后,听说家人张罗自己的再嫁之事,就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明心志,三天后又割下左耳。蔺氏如此行为是受什么思想的毒害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c程朱理学 d明清君主批判思想3.(2012福州模拟)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4.(2012宜春模拟)“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这段话意在说明 ( )a.心外无理 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 d.格物致知5.下列成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依据的理学著作是 ( )6.“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表态,是对儒学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宋明理学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应该彻底否定b.宋明理学的思想有积极的一面c.封建社会末期宋明理学成为社会进步的思想障碍d.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的新发展7.(2012合肥模拟)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此话 ( )a否定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主张人有独立思考的权利c批判孟子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d提倡学以致用和亲身实践8.(2012西安模拟)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的作者张帅伟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有限a. . . d.9.(预测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 )三省六部制 明朝的内阁制清朝的军机处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a b c d10.(易错题)王夫之是清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猛烈抨击“孤秦”“陋宋”。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 )a.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b.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c.抨击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d.提出了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11.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1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等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中的主体部分,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外,孔子所奠定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演变,充实着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材料四 放眼将来,具有儒家特色的现代性在东亚出现的可能性极大。其实“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作用。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1)如何认识材料一提及到的孔子政治主张在当时的地位?(4分)(2)董仲舒这段言论的主旨是什么?促使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的原因是什么?(6分)(3)依据材料三归纳宋代朱熹“新儒学”的思想核心。结合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指出宋代理学的突出特点。(6分)(4)结合材料四运用哲学知识,简要回答在新世纪要发挥儒学的作用,应采取怎样的态度?(4分)14.(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二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焚书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藏书材料三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黄宗羲原臣材料四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矣。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大权乃归之天子。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请回答:(1)材料一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3)据材料三、四,概括黄宗羲和顾炎武政治主张的相同点。有人说,黄宗羲和顾炎武都是主张否定帝权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据题意要求“非官方方面”,即明清之际出现了活跃的儒家思想,它们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民本思想,但对封建的君主专制进行批判。它们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批判继承。故正确答案为c。2.【解析】选c。材料中蔺氏守节的举动与程朱理学倡导的封建伦理道德相一致,反映了程朱理学压抑人性,扼制人的自然欲求。3.【解题指南】理解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克己复礼”就是战胜自己的私欲,复归天理的本原。这是程朱理学思想。【解析】选b。材料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礼、义、仁、智的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故选择b项。a项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天理与人的本性、私欲的关系,而a项则是天理与人伦的关系;c、d两项属于陆王心学的思想,认为“良知”是人心中的天理,故排除。4.【解析】选d。程朱理学强调理在人之外,探究事物之理,需要外在的努力,要通过亲身实践。题干表明虎伤人儿童都能知道,但是没有亲身实践,就不是真知。只有像田夫被虎伤过,才能获得真知。5.【解析】选c。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理学著作”这一信息。a、b、c三项都是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依据,但属于理学著作的只有朱熹的 四书章句集注,故选c项。6.【解析】选a。材料表明宋明理学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其思想有其积极的一面,如讲“诚信”、“注重气节”、“奋发图强”等,对塑造民族性格具有重要意义。但本质上宋明理学属于唯心主义哲学,造成了民族精神的萎靡和颓废,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末期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思想障碍。7.【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焚书是明末思想家李贽的作品,材料否定了孔孟思想的至上性,主张人要有独立的思想,不能唯圣人之言论是从,选b项。8.【解析】选d。黄宗羲的主张本质上仍属于儒学的范畴,黄宗羲的思想并没有推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故都是对“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的正确理解,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故本身有误,不符合题意。9.【解析】选b。材料中黄宗羲的观点是君主们用人时怀疑其谋私,便用另外一人“制其私”,那么能够防止大臣谋私的制度有: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间相互牵制,防止丞相专权;宋代在地方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故正确。从明朝之后,废除丞相制度,内阁和军机处并无决策权,不能形成专权,没有体现出该观点。10.【解析】选c。王夫之猛烈抨击“孤秦”“陋宋”就是抨击秦宋以及其他封建统治者以天下为私产的做法,选择c项。1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明末清初,理学专注于读书升官,不切实用,顾炎武等针对该现象提出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的主张。12.【解题指南】本题需要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决定的这一原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解析】选a。由材料中“先天不足”、“时代性的缺陷”等信息可知,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时代局限性,即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故选a项。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第(1)题,注意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加以分析理解。第(2)题,解题时注意紧扣材料,并结合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和秦汉大一统的社会形势,加以分析理解归纳。第(3)题,紧扣材料三归纳朱熹的主张;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理学的特点即可。第(4)题,本题涉及对儒学的评价问题,注意采用一分为二、扬弃的观点,加以分析归纳。答案:(1)孔子主张在当时并未受太多重视,因为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社会条件下,其主张难以实现。(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一是儒家的主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本身是一种较为高明的统治政策。二是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适应了巩固国家统一和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3)其思想核心是“理”,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宋代理学以正宗儒学为基础,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4)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发展创新的观点,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14.【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中“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概括回答。第(2)题,据材料二及明末时代背景回答。第(3)题依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