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复习.doc_第1页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复习.doc_第2页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复习.doc_第3页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复习.doc_第4页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复习大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遇到的困难,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这批企业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上海发昌机器厂2造成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D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3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目的是 ( )A解决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问题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D落实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经济方针4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B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C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自己制造D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5.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的直接危害是()A.农民赋税加重 B.白银大量外流 C.农民弃粮种烟(罂粟)D.海关税收锐减 6.中国战败后,列强逼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中英南京条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A.规定子口税 B.设洋行制度 C.协定关税 D.全境通商7.资本主义列强攫取对华资本输出特权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1946年,率先提出以土地改革的方式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是( )A.井冈山土地法B.关于反奸清算与土地问题的指示C.中国土地法大纲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9、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建立中国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10.近代中国民用工业企业中,由政府出面招集商人出资认股,委派官员负责管理的企业形式通称为()A.官办 B.商办 C.官商合办 D.官督商办111947年,中共决定以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政策代替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其主要原因是A农民渴望获得土地B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需要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巩固解放区政权的需要121931年,毛泽东指出在根据地土地革命中“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的根本原因是A保留小私有制,发展根据地经济B有利于团结一切反封建力量C中小工商业者是革命主力军D工商业者不属于土地革命对象13.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加快了对金融业的垄断,其实行垄断的核心机构是()A.中央信托局 B.邮政储金汇业局 C.中国银行 D.四行联合办事总处14.“虎门销烟”这一壮举的灵魂人物是( )A.龚自珍B.林则徐C.黄爵滋D.李鸿章15.1860年以后,中国最大最重要的通商口岸城市( )A.天津B.广州C.上海D.福州16.中国第一家私人资本缫丝企业继昌隆缫丝厂的开办者是( )A.李鸿章B.盛宣怀C.黄佐卿D.陈启源17.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其核心是( )A.经济方面的建树B.政治方面的建树C.外交方面的成绩D.军事方面的强大18.庚子赔款几乎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向外国帝国主义赔偿白银( )A.三两 B.一两 C.十两 D.五两19、新中国建国初,建立国营企业的主要意义是A消灭了官僚资本主义 B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实现国家财政的稳定20.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A社会主义现代化B农业合作化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21.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日本为缓和国内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发动了( )A.七七事变 B.一二八事变C.九一八事变D.西安事变22、中国近代资本主义A、是由中国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B、与明清手工业再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D、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23.1938年在武汉成立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理事长是( )、A.孔祥熙B.路易艾黎C.宋子文D.埃德加斯诺24张謇认为发展实业的重点应放在纺织和钢铁两个行业上,但结果是纺织业得到长足发展,而钢铁业却未曾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重工业周期长、利润小,民族资产阶级不愿承担风险B列强和洋务企业对重工业的垄断及列强的竞争C清政府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D列强的侵略掠夺使重工业缺少发展资本25(2008天津文综17)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26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27中国官僚资本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核心措施是A整顿税务 B垄断企业C改革币制 D垄断工商业28.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29.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的发布时间最可能是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民国初年 D新中国建立初期30.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19世纪70年代前后外国在华非法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 ) A.机器制造B.铁路运输 C.海运保险 D.股票证券 E.轮船航运32.清政府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主要集中在( ) A.航运业 B.煤矿业 C.化工业 D.电讯业 E.纺织业33.1928年10月5日,国民党政府创设中央银行的目的是( ) A.统一币制B.统一汇率 C.统一公债 D.统一金库 E.调剂金融34.革命根据地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 ) A.农业税 B.山林税 C.矿业税 D.工商税 E.所得税35.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宣布成立,合并组成它的银行是( ) A.北海银行 B.东北银行 C.西北农民银行 D.华北银行 E.中国农民银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6. 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是鸦片贸易本身就是鸦片战争的起因;有的学者则认为根本原因还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英国不能通过正常渠道通商,而鸦片贸易不过是诱因。请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说明。37. 中国的“封建”与日本的“封建”有何不同?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社会为什么不利于传统向近代社会的转型?38. 请谈谈家族企业在近代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局限性,以及家族企业未能转化为现代大公司的制度原因。3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材料2: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农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杜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请回答:(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2)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A参考答案1. A 2. D 3. B 4. C 5.B6.C 7.C 8.B 9.C 10.D11.C 12. B 13.D 14.B 15.C16.D 17.D 18.B 19.B 20.C21.C 22.C 23.A 24. B 25.A26.D 27.B 28.C 29.C 30.D31.CE 32.ABDE 33.ADE 34.ABD 35.ACD36. 参考答案要点: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是根本原因,而鸦片问题则是诱因。西方学者回避鸦片问题是基于道德因素的考虑,如果真是鸦片引起中英战争,英国的行为就是非正义的。中国学者强调鸦片的因素,则是不了解西方国家对商业的重视,这也导致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付出了代价,却没有解决鸦片走私问题。需要反思的是,英国是否有权干涉一个主权国家的贸易政策,而清朝在面临挑战时的应对,也值得批判。37. 中国的“封建”与日本的“封建”有何不同?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社会为什么不利于传统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参考答案要点:按照某些马列主义学者的历史分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始自秦代。事实上,秦代封建社会已经终结了,进入了中央集权的专制社会。封建的本质是地方分权,而专制社会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社会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相互博弈而又不能消灭对方,妥协的结果就是形成的规则能够维护每一群体、每一个人的利益,这种规则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精神文明的提高。日本的封建与西欧的封建类似,它是地方分权的,表现为权力主体多元化,因而在接触西方社会后,转型比较容易。中国则因权力集中于某一利益集团且不受监督,资源分配取决于权力,因而在注重经济增长时,往往向权贵资本主义发展。38. 请谈谈家族企业在近代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局限性,以及家族企业未能转化为现代大公司的制度原因。参考答案要点:家族企业的发展是近代化过程中经济自由主义得到认可的结果,在近代企业发展中,它代表了最高的发展水平。中国家族企业具有一般家族企业的共同缺陷,就是社会化不足。在公司发展初期,家族企业有其积极意义,但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有向现代大公司转变的可能。但在近代中国并未发生这种转型。原因很多,一是中国的近代企业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即因政治原因中断,一是中国缺乏非家族性社团及超越于家族伦理的经济伦理,而这是由中国的中央集权传统决定的,专制统治者排斥、压抑一切民间组织,从而实现政治集权与经济统制,但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与转型设置了障碍。39.参考答案(1)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严重地脱离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分配方式:“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完全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危害: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搞建设必须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B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在鸦片战争前的中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B.外国商品只能行销一口 C.外国商品在华市场狭小 D.中国商品技术含量高2.西方列强顽固地要打开中国大门的根本目的是( ) A.为鸦片开拓更广阔市场 B.为棉纺织品寻找销售市场 C.需要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 D.扩大原料供给地和工业产品销售市场3.南京条约条款未涉及的内容是( ) A.协定关税 B.鸦片贸易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战争赔款4.19世纪50年代初期,清政府为搜刮民财,新辟税收项目是( ) A.火耗增收 B.田赋加价 C.捐例 D.厘金5.天朝田亩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 ) A.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B.健全法制 C.兴车马舟楫之利 D.准富者请人雇工6.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输华商品总值先升后降,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开放口岸数量过少 B.清政府明开实禁 C.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御 D.输华商品不适应中国需要7.甲午战争前西方列强在华下列行业中投资最少的是( ) A.金融业 B.机器制造业 C.航运业 D.贸易8.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中国出口商品中丝茶出口比重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国际丝茶业的激烈竞争 B.国际丝茶市场需求减少 C.中国丝茶产量有所下降 D.中国丝茶质量急剧下降9.阻碍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是( ) A.缺乏政府政策支持 B.国内财富积累、转移 C.财富地产化 D.近代工业化10.最先投资兴办中国近代工业的是( ) A.地主 B.政府 C.商人 D.买办11.19世纪中叶以后,与英商怡和、太古轮船公司形成鼎足之势的中国轮船公司是(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旗昌轮船公司 D.江南制造局12.在下列企业中,属于中国近代最早创办的私人资本重化工业企业是( ) A.广东南洋兄弟树胶公司 B.上海和兴钢铁厂 C.塘沽久大精盐股份有限公司 D.唐山启新洋灰公司13.1911年四国银行团与清政府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攫取中国路矿权。组成四国银行团的国家是( ) A.美、英、德、法 B.英、德、法、俄 C.德、日、意、俄 D.美、日、德、俄14.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先后在华创办面粉厂43家,主要集中在上海、汉口和( ) A.哈尔滨 B.天津 C.北京 D.广州15.20世纪2030年代,列强在华经济势力出现大改组,日本在华经济势力的变化最大,主要反映在对华贸易和( ) A.对华直接投资 B.对华间接投资 C.扩大在华势力范围 D.扩大在华经济特权16.19221926年中国私人资本企业受冲击最大的主要有棉纺织业和( ) A.烟草业 B.火柴业 C.缫丝业 D.面粉业17.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控制中国农产品市场的主要手段有:操纵农产品原料价格、抑价收购、贷款预购和进行( ) A.不等价交换 B.强买强卖 C.压级压价 D.价格垄断18.20世纪初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投资经营农场,主要用于生产甜菜、烟叶和( ) A.棉花 B.大米 C.大豆 D.蚕桑19.中国近代手工织布业在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以后,能够继续存在的主要原因除了有充足的棉纱供应、一定的销售市场之外,还有( ) A.织机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 B.交通运输便利,降低了生产成本 C.技术的推广,扩大了市场份额 D.棉花种植的扩大,有充足的原材料20.20世纪初,中国超过100万人口的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是( ) A.广州 B.汉口 C.上海 D.天津21.1931年3月,国民政府立法院正式颁布盐法,统一盐税。1932年又决定合并各类盐税为三种,即( ) A.正税、统税、销税 B.正税、销税、附税 C.统税、销税、附税 D.正税、统税、附税22.1926年国民党在北伐战争中实行“二五减租”,实际的地租最高限额是( ) A.40% B.50% C.25% D.37.5%23.19321944年间,日本输入东北的资本汇回本国的利润为资本总额的( ) A.32% B.35% C.25% D.30%24.日本帝国主义设在北平的“北支开发会社”隶属于( ) A.华北开发会社 B.华中振兴会社 C.兴亚院 D.南满铁道株式会社25.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垄断的三种传统的出口商品是桐油、茶叶和( ) A.生丝 B.蛋粉 C.皮革 D.猪鬃26.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对棉花、棉纱和棉布实行统购统销的机构是农本局和( ) A.实业部 B.富华贸易公司 C.福生庄 D.复兴商业公司27.抗战前期,由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等人组织失业工人、难民从事生产活动,支援抗战的运动是( ) A.抗日救亡运动 B.工业合作运动 C.抵制日货运动 D.大生产运动28.到1948年,在中国投资最多,占投资总额45%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美国29.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五种经济成份是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经济和( ) A.股份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混合经济 D.农业经济30.新中国建立前夕,新民主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壮大。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 ) A.没收官僚资本 B.改造个体经济 C.发展混合经济 D.壮大合作经济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概括指出19491952年底、19561978年以及1978年以后三个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对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3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提出了哪些正确的方针政策?有何重要意义?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材料2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农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杜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请回答:(1)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2)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大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业为主体。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材料2陕甘宁边区垦荒、耕地面积和谷物、皮棉产量年份开垦荒地耕地面积谷物产量皮棉产量194139.0万亩1210.5万亩147万担58万斤1944128.8万亩1461.5万亩175万担300万斤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19391941)材料3可以给人以这样的印象,即边区政府在发展它的领域内的生产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19401941年间国民党加紧封锁以后更是如此在农业上,粮食作物的产量可能至少是有所增长的,这主要是由于为了增加谷物种植而大规模垦荒的结果。纺织品原料的生产由于棉花种植的恢复和振兴,肯定也大大增加了政府发展生产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因为有了这样的进步,边区政府能在19431945年间很好地达到了在衣、食、住等方面自给自足的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也反映了极端俭朴的消费水平。(关)施兰陕甘宁边区生产的发展回答:(1)根据材料1,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2)根据材料2,比较1941年和1944年几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材料3,是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请结合材料2和你的认识对它加以鉴别并简述理由。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35.19世纪70年代前后外国在华非法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 ) A.机器制造 B.铁路运输 C.海运保险 D.股票证券 E.轮船航运36.清政府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主要集中在( ) A.航运业 B.煤矿业 C.化工业 D.电讯业 E.纺织业37.1928年10月5日,国民党政府创设中央银行的目的是( ) A.统一币制 B.统一汇率 C.统一公债 D.统一金库 E.调剂金融38.革命根据地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 ) A.农业税 B.山林税 C.矿业税 D.工商税 E.所得税39.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宣布成立,合并组成它的银行是( ) A.北海银行 B.东北银行 C.西北农民银行 D.华北银行 E.中国农民银行四、论述题(20分)40.简述19121926年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B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C 2.D 3.B 4.D 5.A 6.C 7.B 8.A 9.C 10.B 11.B 12.C 13.A 14.A 15.A 16.D 17.A 18.D 19.A 20.C 21.B 22.D 23.B 24.C 25.D 26.C 27.B 28.D 29.B 30.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解析】本题是2004年广东、广西地区高考试题。本题从新中国成立之后不同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切入,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本题时间限制比较复杂,包括三个时间段,中心词“经济状况”和“作用”都有对应关系,所以答题应注意知识的条理性;对“经济结构”回答要注意正确运用术语,对“作用”的回答要注意结合具体史实。【参考答案】19491952年底: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共同存在与发展;19561978年: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1978年以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9491952年底: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19561978年: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以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32.【解析】本题是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再现历史事实、综合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题目内容浅显,但审题时却有几处“陷阱”需要注意:一是时间,限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其关键点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二是“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这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不能只谈教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一章的内容,对第九章“统战”问题和第十一章“文化科技”问题等有关这时期的相关政策都应考虑进去。三是“正确的方针政策”,只要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即不在答案之列,必须剔除。清楚这三点,可知本题需要回答的是1956年以后中共关于建设问题的正确决策。本题设问看似集中,实则在教材上较分散,重点考查了考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综合形成历史联系的能力。2001年是建党八十周年,结合这一时事热点考查中共探索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真是恰到好处的“纪念”。【参考答案】方针政策:(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2)经济方面,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3)政治方面,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4)科学文化方面,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编制了12年科技发展规划。意义: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依据。33. 【解析】本题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考查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及危害。从大的方面讲人民公社化运动一直是高考的“冷点”。但从切入的角度上看,此题涉及了生产关系的调整,而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在1995年的全国考试中第42题做了重点考查:“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次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许多考生不明晰生产关系包括哪几个方面,因而也不清楚哪些内容属于生产关系变革或调整的范畴,因而造成大量失分。第(1)问要求概括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和危害,要点有二,一是错误,二是危害,答案主要通过分析材料,从中概括出来。题干对“错误”有两个限定,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二是“分配方式”。首先应当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才能不至于误答。此问在考查处理材料能力的同时,也测试了对经济学两个概念的理解能力,体现了对知识迁移能力或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能力的考查。第(2)问要求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总结历史教训是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之一,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社会作用。此问主观性较强,答案容易发散,但要从“危害”中得出教训。所谓教训,就是从失败或挫折中得出某些认识。此问意在考查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能力。要注意从此题中借鉴其命题的角度和意向。【参考答案】(1)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严重地脱离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分配方式:“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完全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危害: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搞建设必须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34. 【解析】本题是1996年全国高考题。此题考查的相关知识点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