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讲 大气环境保护考题演练 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讲 大气环境保护考题演练 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讲 大气环境保护考题演练 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讲 大气环境保护考题演练 人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讲 大气环境保护考题演练 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题演练 第9讲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新人教版(2010高考江苏卷)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abc d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解析:第1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加(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会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相对减少,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第2题,全球气候变化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气候异常,自然灾害增多。答案:1.ac2.ab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它是大气环流系统与洋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会导致气候异常,气象灾害加剧。据此并读甲、乙两图回答34题。3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从垂直方向上看,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大气运动应()a东部气流上升b西部气流下沉c呈顺时针方向流动d呈逆时针方向流动4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秘鲁渔场附近海水增温b智利北部降水增多c印度尼西亚降水增多d智利发生8.8级大地震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偏低,西部偏高,所以在东部海洋表层形成一个高压区,西部海洋表层形成一个低压区,高空相反,所以从垂直方向上看,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大气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第4题,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智利北部水温偏低,蒸发弱,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水温偏高,蒸发强,降水增多;拉尼娜现象与地震无关。答案:3.c4.c 读世界某种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56题。5图中阴影分布区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荒漠化严重区c酸雨严重区 d光化学烟雾6世界和中国都有大面积该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有()森林的砍伐工业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的扬尘汽车排放的尾气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a bc d解析:根据图中欧洲西部和我国南部均有大面积的分布区,可判断是重酸雨区,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体。答案:5.c6.c7(2012广东六校联考)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见下面两幅图。(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多选)()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_。(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注意趋势的含义。第(2)题,赤潮次数明显增多的原因是人为导致的有机废水排放。第(3)题,材料显示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酸雨和水污染。第(4)题,防治水污染应从减排和治理两方面入手。答案:(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2)bde(3)大气污染(酸雨),水污染(4)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兴建污水处理厂;依法管理,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一、选择题(2010高考安徽文综卷)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622007年安徽省的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第2题,气温升高,气温、降水变率加大,极端天气事件随之增多。答案:1.d2.c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 5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34题。3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4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解析:第3题,全球变暖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许多地区的降水会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减少,但对洋流影响不大,许多动物的栖息地会发生改变,但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全球变暖对非洲等热带发展中国家影响最大,中国自然带因为温度的上升也会相应北移。第4题,首先要明确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公众参与的含义,全球温度升高,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其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答案:3.b4.a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有关全球温度上升3对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北半球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小幅增加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加,东半球相反解析:选b。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6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地区中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 b西亚c北非 d中亚解析:选b。从西亚粮食增产幅度上可知,西亚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下图,回答78题。7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而递增8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解析:第7题,比较不同纬度不同年份臭氧总量便可很容易判断:平流层臭氧总量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第8题,可采用“由因及果推理法”。平流层臭氧总量减少吸收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减少平流层气温降低。答案:7.c8.b(2012北京宣武模拟)读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911题。9关于大气臭氧纬度分布和季节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臭氧含量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b北半球大气臭氧极大值低于南半球c南、北半球大气臭氧极大值出现在春季d大气臭氧极小值出现在30n附近10图中a处的数值可能为()a240 b300c200 d27011关于臭氧层空洞的说法,正确的有()a目前世界上出现了南极上空、北极上空、青藏高原上空三个臭氧高值区b臭氧层空洞的出现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c治理臭氧层空洞,发展中国家要做出重要贡献,因为发展中国家排放消耗臭氧层的物质较多d消耗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解析:每年911月份为南半球的春季,从图中能看出,此季节南半球出现了臭氧极大值;每年35月份为北半球春季,图中显示此季节北半球出现了臭氧极大值。图中显示a处介于260与280两条等值线之间,则根据等值线判读原则,应该为大于260、小于280的一个数值。平流层臭氧量的减少,既有太阳活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与人类使用消耗臭氧物质有关。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大量使用冰箱、空调 ,释放过多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了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上空三个臭氧低值区。答案:9.c10.d11.b二、综合题12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影响因素主要有_和_因素,其中_因素起主导作用。(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其中,中纬度地区_,低纬度地区_。(3)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_(至少列举3点)。(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及相关措施。第(1)题,读图知近50年全球变暖,其原因有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第(2)题,读图知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上升,中纬度地区变暖明显,低纬度地区不明显。第(3)题,气候变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带来一系列问题。第(4)题,“节能减排”主要是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答案:(1)暖自然人为人为(2)地域差异(或区域性)明显变暖变暖不明显(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4)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主要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分析)。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2010年9月16日是第16个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其主题是“臭氧层保护:治理与合规处于最佳水平”。材料2:臭氧层位于海拔2227千米高的大气层中,可以阻挡太阳紫外线,使人类免受过多、过强紫外线的伤害。由于极度低温以及化学物质的污染,臭氧层会出现空洞现象。一般在每年8月形成,12月消失。这一现象于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目前监测到的臭氧空洞的最大面积出现在2006年,2007年有所减少,2008年其面积和严重程度已“趋于正常”。材料3:1987年南极哈利湾上空臭氧总量变化图。(1)图中臭氧含量最低值约_du,当臭氧含量在_时称臭氧洞。南极臭氧洞在_(季节)最大。(2)由材料2可知,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层,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_,主要是因为_。(3)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北半球,却对南极上空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引起这种物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水循环 b大气环流c生物作用 d地质循环(4)近十年来,青藏高原上空也出现了臭氧低谷(约比同纬度地区低11%左右),这种状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