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检测卷一、背诵检测(25分)1、_,洞庭波兮木叶下。2、泻水置平地, _。_,安能行叹复坐愁?3、出师未捷身先死,_。4、,铁马秋风大散关。出师一表真名世, 。5、云中谁寄锦书来? , 。6、鹿们月照开烟树,_。_,惟有幽人自来去。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8、忽魂悸以魄动,_。9、_,波撼岳阳城。10、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 _。1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12、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13、人人尽说江南好,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14、野哭千家闻战伐, 。卧龙跃马终黄土, 。15、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 。 二、古代诗歌鉴赏(2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10分,每小题各5分)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16.(1)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描写出一幅怎样的江南春天风光?请简要分析。(5分)(2)开头两句作者是如何表现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的?(5分)(二)(8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闺意上张水部 朱庆余 酬朱余庆 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7(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4分)(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 (三)、阅读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完成文后的问题。(7分)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青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18(1)王维,字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盛唐 诗派代表人物。(2分)(2)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5分)三、文言文阅读(5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选择题。(18分)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淄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日:“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日:“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谬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柬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19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20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C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B、使约降于燕 故内惑于郑袖 C、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22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部投降 B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存了 C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 D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2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 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 B C D24下列对原文的叙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 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8分)。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厉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吏以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厉王母。厉王母弟赵兼因辟阳侯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辟阳侯不强争。及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杀。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上自将兵击灭布,厉王遂即位。厉王早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而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之。三年,入朝,甚横。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请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厉王乃驰走阙下,肉袒谢曰:“臣母不当坐赵事,其时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弗争,罪一也。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杀之,辟阳侯弗争,罪二也。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报母之仇,谨伏阙下请罪。”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辇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长安。尽诛所与谋者。于是乃遣淮南王,载以辎车,令县以次传。是时袁盎谏上曰:“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且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为有杀弟之名,奈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复之。”县传淮南王者皆不敢发车封。淮南王乃谓侍者曰:“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乃不食死。至雍,雍令发封,以死闻。上哭甚悲,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上曰:“为之奈何?”盎曰:“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乃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守冢三十户。 (节选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2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为筑外宫而舍之 舍弃,放弃 B臣母不当坐赵事 因而判罪C拟于天子 比照 D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谢罪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厉王母得幸焉且焉置土石?B. 立子长为淮南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 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 复与疏钟相间。D. 且淮南王为人刚且暂还家去。2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淮南王刘长的母亲原为赵王的美人,母亲自杀后,刘邦很后悔,便让吕后抚养他,他才得以长大成人。B淮南王依仗与孝文帝关系亲密,日益骄横,不仅擅自杀害了辟阳侯,连薄太后和太子及诸大臣都害怕他。C骄横之极的淮南王后来竟参与谋反,孝文帝再也无法袒护他,而他一直到被处死都不思悔改。D袁盎曾提醒孝文帝,一旦淮南王死了,孝文帝将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孝文帝没有接受,淮南王死后,孝文帝追悔莫及。28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9分)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3分)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3分)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3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报刘一丈书 宗 臣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公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注】本文是宗臣答复刘一丈的一封书信。孚:信用、融洽。刺:名帖,即名片。2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书中情意甚殷 殷:深切、恳切B主者故固不受 故:因此C然后命吏内之 内:通“纳”D相公厚我 厚:厚待、看重3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讽刺明代官场腐败的一组是( )(3分)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 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 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A B C D3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2分)(2)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3分)(3)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3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检测卷参考答案1、袅袅兮秋风2、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3、长使英雄泪满襟4、楼船夜雪瓜洲渡 千载谁堪伯仲间5、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6、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8、 恍惊起而长嗟9、气蒸云梦泽10、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11、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2、 纵豆蔻词工13、 游人只合江南老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14、 夷歌数处起渔樵人事音书漫寂寥15、 梦入芙蓉浦古代诗歌鉴赏16(1)答案:描写了江南早春风光:云蒸霞蔚,梅柳摇曳,春水荡漾,春和景明,黄莺啼唱,一池浮萍生机盎然,凸显出江南春天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特征。(2)答案:作者用“独有”“偏惊”生动地表现了自己虽面对江南美丽春色,却因别家离乡、在外做官,对异乡的新春物候变化反而感到惊心的矛盾心情。17(1)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分) 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2分) (2)“比”的手法。(1分)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两诗各取一例,2分。语句通顺1分)(答讽喻,能自圆其说也可以)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从楚辞就开始出现并在其后得到发展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此诗也是用这种手法写的。 这首诗又题为近试上张水部。这另一个标题可以帮助读者明白诗的作意,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古代风俗,头一天晚上结婚,第二天清早新妇才拜见公婆。此诗描写的重点,乃是她去拜见之前的心理状态。首句写成婚。洞房,这里指新房。停,安置。停红烛,即让红烛点着,通夜不灭。次句写拜见。由于拜见是一件大事,所以她一绝早就起了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礼。这时,她心里不免有点嘀咕,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时髦呢?也就是,能不能讨公婆的喜欢呢?因此,后半便接写她基于这种心情而产生的言行。在用心梳好妆,画好眉之后,还是觉得没有把握,只好问一问身边丈夫的意见了。由于是新娘子,当然带点羞涩,而且,这种想法也不好大声说出,让旁人听到,于是这低声一问,便成为极其合情合理的了。这种写法真是精雕细琢,刻画入微。 仅仅作为“闺意”,这首诗已经是非常完整、优美动人的了,然而作者的本意,在于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应进士科举,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乃是和女孩儿出嫁一样的终身大事。如果考取了,就有非常广阔的前途,反之,就可能蹭蹬一辈子。这也正如一个女子嫁到人家,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她的地位就稳定了,处境就顺当了,否则,日子就很不好过。诗人的比拟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很有典型性。即使今天看来,我们也不能不对他这种一箭双雕的技巧感到惊叹。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典菱歌敌万金。” 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首句写这位姑娘的身分和容貌。她是越州的一位采菱姑娘。这时,她刚刚打扮好,出现在镜湖的湖心,边采菱边唱着歌。次句写她的心情。她当然知道自己长得美艳,光彩照人。但因为爱好的心情过分了,却又沉吟起来。(沉吟,本是沉思吟味之意,引申为暗自忖度、思谋。)朱庆馀是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越州多出美女,镜湖则是其地的名胜。所以张籍将他比为越女,而且出现于镜心。这两句是回答朱诗中的后两句,“新妆”与“画眉”相对,“更沉吟”与“入时无”相对。后半进一步肯定她的才艺出众,说:虽然有许多其他姑娘,身上穿的是齐地(今山东省)出产的贵重丝绸制成的衣服,可是那并不值得人们的看重,反之,这位采菱姑娘的一串珠喉,才真抵得上一万金哩。这是进一步打消朱庆馀“入时无”的顾虑,所以特别以“时人”与之相对。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千年来传为诗坛佳话。这诗意在讽喻,别有用意。据全唐诗话:“庆馀遇水部郎中张籍,知音,索庆馀新旧篇二十六章,置之怀袖而推赞之。时人以籍重名,皆缮录讽咏,遂登科。庆馀作闺意一篇以献。籍酬之曰: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是朱之诗名流于海内矣。”按此则庆馀作此诗去问张籍,是问他“我这样文章是否合式?”未免有运动请托的嫌疑,可为一笑。凡作讽喻诗,总要将正意藏起来,专咏别的情事,使人自己去领会,所以最好一线到底,不露一些马脚。此诗虽所写的完全是新婚后的情事,而主意在“入时无”三字。其中第二句是暗指近试,此所谓“拜”,是预备去拜,故着意妆饰,期得舅姑欢心。也就是经心着意做了文章,希望得到主考者的赏识。此诗就是丢开讽喻不讲,即以诗言诗,也是一首极尽新婚夫事旖旎风光的好诗。18、(1)字摩诘,山水田园诗派(答“田园诗派”或“山水诗派”也可)。(2分)(2)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和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合、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文言文阅读【解析】19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用法,四个词均多次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难度不大,其中C项是错误的,“乘”没有“巡视”的用法,根据前后文义,“乘”在这里应解释为“登”。“乘城”意为“登城”。 20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四个词语也在课本中出现过,其中A项“反间”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其余均不同:B项,南面:古义,指居帝位;今义,南方。C项,鼓噪:古义,擂鼓和呐喊;今义,喧嚷。D项,扰乱:古义,均为形容词,都是“混乱”的意思;今义:动词,“搅乱,使混乱或不安”的意思。21本题考查言虚词的用法,也有四句话出自中学语文课本,根据文意,B项中的两个“于”都是介词,但意义不相同,前一个解释为“向”,后一个解释为“表被动,可释为被”,是正确的选项。其余三个虚词的意思是:表目的的连词,表相承的副词,表相承的连词。22本题考查文句的翻译。B项中的“他”,根据前后文,不作代词用,应为形容词,解释为“别的,另外的”。本题答案应选B项。2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应将句子放回原文中去分析。句不是写田单,、皆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句写田单战术高明,句写战斗的结局。据此,本题答案应选C项。24本题是对整体文义的综合考查,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文,把握文义,鉴别比较,切忌胡乱揣测。本题答案应选C项,C项中“打入敌军内部以作内应”的内容,文中并未提及,属于随意添加。【译文】 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旁支亲属,在临淄作一名佐理市政的小官,不被人们赏识。到燕国派遣乐毅攻破齐国,已经全部降服了齐国的城邑,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攻下。燕将领兵向东围攻即墨,守卫即墨的长宫开城和燕军交战,战败阵亡。即墨城里的军民共同推举田单作首领,立田单作将军,据守即墨抵抗燕军。不久,燕昭王去世,惠王登位。他跟乐毅有嫌隙。田单听到这个情况,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扬言说:“齐王已经死去,齐国城邑没有被攻下的不过两座罢了。乐毅怕被诛杀不敢回来,他以伐齐为名,其实是想拖延战争而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心还没归附,所以姑且缓攻即墨来等待他们归顺。齐国人所害怕的,只担心别的将帅到来,那即墨就无法保全了。惠王认为这说法对,派骑劫去代替乐毅。乐毅于是到赵国去了,燕军官兵都忿忿不平。田单又让人散布说:“我们害怕燕军挖掘我们城外祖宗坟墓,凌辱我们的祖先,那真是心酸的事。”燕军就全部掘开坟墓,焚烧死尸。即墨军民从城上望见,全都伤心哭泣,都请求出城厮杀,愤慨情绪高涨十倍。田单知道士兵可用了,命令披甲的士兵都藏匿起来,让老弱人和妇女上城防守。派使者去到燕军约定投降,燕军都高呼万岁。田单又收集民间金钱,得到上千镒,让即墨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去送给燕将,燕军因此更加松懈了。田单于是从城里收集干多头牛,给它披上大红绸绢制的衣服,在上面画着五颜六色的蛟龙花纹,捆缚刀刃在它们角上,把渍满油脂的芦苇子捆在牛尾上,点燃它末梢。把城墙凿开几十个洞穴,夜里从洞穴里驱赶出牛,派精壮士兵五千人跟在火牛后面。牛尾烧得发热,狂怒地奔入燕军,燕军在夜间大为惊慌失措。牛尾上的火把光明耀眼,燕军看见它们都是龙纹,所触及的人尽都死伤。五千士兵趁这阵势衔枚冲杀。城里的士兵大声警警跟着他们;老弱妇孺都敲击铜器助威,喊杀声惊天动地。燕军大为警骇,败溃逃跑。齐军杀死了他们的主将骑劫。燕军溃散逃命,齐专竺芝追击,所经过的城邑都背叛燕军归顺田单。齐国的七十多盖城邑都又回到齐国方面来了。(二) 文言文阅读(18分)25A (舍:安排住处)26C (焉:语气词,助词/兼词;为:当,担任,动词/被,介词;且:况且,连词/暂且,副词) 27C (淮南王不是被处死的,而且他最后也有悔意)28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来危害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王”、 “危”、判断句式各1分)辟阳侯出来见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他。(补出主语、“袖”“椎”“刭”每点1分,扣完3分为止。“刭”译为“用刀割了他的脖子”亦可。) 于是皇上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问各县押送淮南王而不予开封进食者,(把他们)一律弃市问斩。(“考”“馈”“弃市”各1分) 【附】参考译文: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他母亲是过去赵王张敖的妃嫔。高祖八年(前199),高皇帝从东垣县经过赵国,赵王把厉王的母亲献给他。她受到皇上宠幸,怀下身孕。从此赵王张敖不敢让她住在宫内,为她另建外宫居住。次年赵相贯高等人在柏人县谋弑高祖的事情被朝廷发觉,赵王也一并被捕获罪,他的母亲、兄弟和妃嫔悉遭拘捕,囚入河内郡官府。厉王母亲也被抓,她在囚禁中对狱吏说:“我受到皇上宠幸,已有身孕。”狱吏如实禀报,皇上正因赵王的事气恼,没有理会厉王母亲的申诉。厉王母亲的弟弟赵兼拜托辟阳侯告知吕后,吕后妒嫉,不肯向皇上进言求情,辟阳侯便不再尽力相劝。厉王母亲生下厉王后,心中怨恨而自杀。狱吏抱着厉王送到皇上面前,皇上后悔莫及,下令吕后收养他,并在真定县安葬了厉王的母亲。高祖十一年(前196)七月,淮南王黥布谋反,皇上遂立儿子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掌管昔日黥布领属的四郡封地。皇上亲自率军出征,剿灭了黥布,于是厉王即淮南王位。 厉王自幼丧母,一直依附吕后长大,因此孝惠帝和吕后当政时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祸患。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辟阳侯而不敢发作。 至孝文帝即位,淮南王自视与皇上关系最亲,骄横不逊,一再违法乱纪。皇上念及手足亲情,时常宽容赦免他的过失。 孝文帝三年(前177),淮南王自封国入朝,态度甚为傲慢。他跟随皇上到御苑打猎,和皇上同乘一辆车驾,还常常称呼皇上为“大哥”。厉王有才智和勇力,能奋力举起重鼎,于是前往辟阳侯府上求见。辟阳侯出来见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他。事后厉王驰马奔至宫中,向皇上袒身谢罪道:我母亲本不该因赵国谋反事获罪,那时辟阳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吕后的帮助,但他不力争,这是第一桩罪;赵王如意母子无罪,吕后蓄意杀害他们,而辟阳侯不尽力劝阻,这是第二桩罪;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危夺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我为天下人杀死危害社稷的奸臣辟阳侯,为母亲报了仇,特来朝中跪伏请罪。”皇上哀悯厉王的心愿,出于手足亲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这一时期,薄太后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惧怕厉王,因此厉王返国后越发骄纵肆志,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宫中皆号令警戒清道,还称自己发布的命令为“制”,另搞一套文法,一切模仿天子的声威。 孝文帝六年(前174),厉王让男子但等七十人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议,策划用四十辆大货车在谷口县谋反起事,并派出使者前往闽越、匈奴各处联络。朝廷发觉此事,治罪谋反者,派使臣召淮南王入京,他来到长安。 朝廷尽杀刘长的同谋者,于是命淮南王启程,一路用辎车囚载,令沿途各县递解入蜀。当时袁盎劝谏皇上说:“皇上一向骄宠淮南王,不为他安排严正的太傅和国相去劝导,才使他落到如此境地。再说淮南王性情刚烈,现在粗暴地摧折他,臣很担忧他会突然在途中身染风寒患病而死。陛下若落得杀弟的恶名如何是好!”皇上说:“我只是让他尝尝苦头罢了,就会让他回来的。”沿途各县送押淮南王的人都不敢打开囚车的封门,于是淮南王对仆人说:“谁说你老子我是勇猛的人?我哪里还能勇猛!我因为骄纵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终于陷入这种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郁闷!”于是绝食身亡。囚车行至雍县,县令打开封门,把刘长的死讯上报天子。皇上哭得很伤心,对袁盎说:“我不听你的劝告,终至淮南王身死。”袁盎说:“事已无可奈何,望陛下好自宽解。”皇上说:“怎么办好呢?”袁盎回答:“只要斩丞相、御史来向天下人谢罪就行了。”于是皇上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问各县押送淮南王而不予开封进食者,(把他们)一律弃市问斩。然后按照列侯的礼仪在雍县安葬了淮南王,并安置三十户人家守冢祭祀。(三)文言文阅读(14分)29B(故:故意,含假装意。)30C(揭露了干谒者的奴颜婢膝,权者的贪婪虚伪,门者的狐假虎威,表明作者自己刚直不阿的志节。)31(1)从早到晚都有人骑着马到权贵门前恭候。(“日夕”“策”“权者”各1分,语句不通顺,酌扣1分。)(2)你这位客人怎么这么勤快呢!难道相公会在这个时候见客吗?(“何”“勤”“岂乎”各1分,语句不通顺,酌扣1分。)(3)您老人家听了我这样的话,该不会讨厌我的刻板固执吧?(“长者”“得无乎”“其”各1分,语句不通顺,酌扣1分。)附译文:我在数千里之外,时常收到您老给我的信,借以宽慰我对您的长久思念之情,这已经就非常幸运了,更何况又劳您赠给我礼品,我更加不知道拿什么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资源利用合作社协议书
- 现代诗的节奏与韵律讲解:初中二年级语文课程
- 2025五一海边游10篇范文
- 2026届湖南平江二中化学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公共服务购物贷款协议
- 在线提问协议
- 市场调研合伙人协议
- 2025年骨灰堂管理员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
- 品牌危机处理应对标准工具箱
- 地球的起源与变化课件
- 粮食仓储(粮库)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
- 喜茶运营管理手册和员工操作管理手册
- 比亚迪汉DM-i说明书
- 心肾综合征及其临床处理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 2022年山东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 GB/T 38936-2020高温渗碳轴承钢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讲+高效课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教师专业发展与名师成长(学校师范专业公共课)
- 互通立交设计课件
- 生物竞赛辅导 动物行为学第七章 行为发育(38)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