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苏轼词两首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故垒(li) 公瑾(jn)浪淘尽(to) 跻身(j)b凝噎(y) 纶巾(ln)千堆雪(du) 浣衣(hun)c何妨(fng) 蓑衣(su)酹江月(li) 粗糙(co)d吟啸(xio) 料峭(qio)生华发(f) 糟粕(p)解析:选c。a项,“淘”应读“to”;b项,“纶”应读“gun”;d项,“发”应读“f”。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樯橹灰飞烟灭樯:挂帆的桅杆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同“花”,花白c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d已而遂晴,故作此 已而:已经解析:选d。d项,已而:不久,过一会儿。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 d常以身翼蔽沛公解析:选c。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c项无活用现象。4从词的流派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解析:选a。a项是豪放派,其余三项均为婉约派。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西江月 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另有标题为“黄州中秋”。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发)。孤光:远照之月光。5词的上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答:_解析:由注可知,此词写于中秋,此时作者被贬于黄州。开篇慨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有对逝水年华的悲叹。三、四两句选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的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更替,感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婉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答案: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的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感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婉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6对“把盏凄然北望”中“北望”的含义,历代论者有所争议,你怎样认为?答:_解析:下片首句写作者遭贬后势利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第二句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第三句有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而第四句中的“望”字将全词所有情感都包含其中。答案: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奸臣当道的愤懑,有渴望被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有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浣溪沙 苏轼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解答此题时,要将这首词的思路理清,作者先写雨后纵马驰骋的情景,再写看到的自然风光和美好景象。对于前者,作者对环境的清新宜人表达出愉悦之情;对于后者,作者沉溺其中,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答案:雨后置身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一场雨过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然是十分惬意。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他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薰,诗人自然是热爱这样的景色和生活的,最后一句又将这样的情感进一步深化。8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先要找出作者为表达思想感情所运用的手法,如比喻、对偶和情景交融;再指出这种表现手法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注意要结合有关词句作具体分析。答案:比喻。“光似泼”“气如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雨过天晴后田野里的蓬勃景象。对偶。“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两句形成工整的对偶,读起来朗朗上口。情景交融。清新、蓬勃的田野景色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临江仙 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9这首词写于苏东坡贬谪黄州之时。请说说词人是怎样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四者结合起来的。答:_解析:从内容可以看出,本词上片叙事,下片写景议论抒情。答案:此词上片叙写东坡深夜醉归,用语平直,但最后一句“倚杖听江声”透露了词人心中情感的波涛,我们仿佛听见了词人心中的不平之音。但当时他是遭贬之身,这种不平表现得相当含蓄。下片一、二两句是议论性的抒情,词人心中对官场的厌倦之情自然地表现了出来。第三句写景,景写得极美,显示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尽管“风静纹平”,但词人的心中并不平静,形成了对比。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词人希望能乘一只小船漂泊于江海之上,去寻找他理想的境界,去度完他的余生。10苏东坡用词极为准确传神,请举例说明。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词语言的鉴赏能力。可以先找出精练传神的词语,再结合语境、意境进行分析,意思对即可。答案:(示例)“归来仿佛三更”中的“仿佛”二字传神地刻画出了词人醉眼蒙眬的情态。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三、语言表达11阅读下面文段,概括东坡先生碑刻“使人动心”的原因。东坡楼里,汇集着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诗和联语,作品无不流露出对乐山自然环境的赞许,对东坡先生的敬慕情绪但是,更使人动心的是东坡先生那些书法、绘画作品的碑刻。东坡先生以诗、书、画三绝而名垂古今,他有不少诗、书、画合一的作品,更有大量的诗词、文章的手迹。在东坡先生坐像后面,是他抄写的欧阳修丰乐堂记和醉翁亭记。这两幅书法碑刻,厚重而不失灵动,饱满且富有神采,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恩师的敬重,显示出他生命深处敦厚、质朴的一面,这大概正是他人格魅力的根源所在。答:_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先找出所给语段共几句话,然后判断“使人动心”的原因集中在哪一句,最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答案:碑刻厚重而不失灵动,饱满且富有神采,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恩师的敬重,显示出他人格魅力之源敦厚、质朴。12(2015高考天津卷)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答:_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首先要对供选择的汉字的文化意蕴有深入的了解;其次要分析所给例句,明确其写作思路,以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对汉字、诗句、修辞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最后运用联想和想象,将相关词语连缀成一段文字。答案:(示例)“山”在甲骨文中像矗立在地平线上的群峰的线描,“山”在“宗”的上面就构成“崇高”的“崇”。“山”在中华文化中是高大、稳健、仁爱的象征,固有“仁者乐山”之说,“山不厌高”则表现了一种虚怀若谷的胸襟和气度。13为下列语段写一个总结句。要求:语言简明、准确;字数不超过25字。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但是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声音和谐了就美,不和谐就不美。整齐、抑扬、回环,都是为了达到和谐的美。语言的形式具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也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_。答:_解析:这段话的中心话题是语言形式美和音乐美的关系,写总结句时应由此来归纳。答案:(示例)所以,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债权与物权债权如何认定
- 2025年小学六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职教语文试卷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四川初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历史期末考试题(时间线梳理)
- 广告投放合同(3篇)
- 2025租房协议书(合同样本)
- 2025年教育大数据在智能教育数据挖掘与数据挖掘与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与挑战分析
- 2025年Z世代消费偏好下新消费品牌品牌传播效果分析报告
-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试题地理
- 收费站岗位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鼻炎的培训知识课件
- 高三运动会课件
- 法语幼儿教学课件1
- 钩针课件教学课件
- 班组长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淮阳豆门乡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海上风电场安全培训课件
- 前列腺增生科普课件
- GB/T 13090-2025饲料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 2025年财务核算招聘笔试模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