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何谓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2、试说明闭环控制的特点?3、什么叫校正元件?4、试述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5、对控制系统的首要要求是什么?6、试述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7、反馈控制原理是什么?8、自动开关门控制系统原理如图所示,试说明系统工作原理,画出系统方框图。ur+ _门位置关开门放大器伺服电动机yc图1-5自动开关门控制系统原理9、图为一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说明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画出方块图。 10、对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1、反馈控制系统的优点之一是它能有效地抑制系统 ( ) 中扰动的影响。A给定通道 B。反馈通道 C。测量装置 D。前向通道12、根据控制系统传输信号的性质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 )。A 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B 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C 最优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D 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13、什么是反馈元件?14、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5、什么叫比较元件?16、自动控制系统最基本的控制方式是什么?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传递函数的组成与输入、输出信号无关,仅仅决定于 ,并且只适于零初始条件下的线性定常系统。2、系统方框图如下,求其传递函数。 H2(s)C (s)+G3(s)R (s)G5(s)G4(s)G2(s)G1(s)+H1(s)解3、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绘制对应的信号流图,并用梅森公式求出传递函数和误差传递函数。 C(s)R(s)_G4(s)H1(s)H2(s)G1(s)G2(s)G3(s)4、一线性系统,当输入是单位脉冲函数时,其输出象函数与 相同。5、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之间的比较结果称为 。6、在驱动力矩一定的条件下,机电系统的转动惯量越小,其 越好。7、求如图所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8、系统的信号流图如图所示,试求其传递函数(给出求解过程)。 9、梅逊公式主要用于什么?10、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什么系统?11、反馈控制系统的优点之一是它能有效地抑制系统 ( ) 中扰动的影响。A给定通道 B。反馈通道 C。测量装置 D。前向通道12、单位反馈系统的前向通路传递函数为。那么,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应是什么?13、什么叫偏差?14、 是指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其重要性质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15、求如下方块图的传递函数。 G1G3G4+X0(S)Xi(S)HG216、方框图的基本连接方式有有哪些?17、已知系统信号流图,求传递函数 X4/X1及 X2/X1。f18、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那么,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什么? 19、关于系统传递函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 B. 只适合于描述线性定常系统;C. 与相应s平面零极点分布图等价; D. 与扰动作用下输出的幅值无关。20、如图示系统结构图,试用结构图化简方法求传递函数。21、二阶系统对加速度信号响应的稳态误差是什么?22、什么是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23、采用系统的输入、输出微分方程对系统进行数学描述是( )。 A系统各变量的动态描述 B系统的外部描述 C系统的内部描述 D系统的外部和内部描述24、控制系统的闭环极点分别为,没有零点,系统增益为5,则其闭环传递函数是什么?25、如果在MATLAB 提示符后输入以下语句, num=1,2,-2; den=1,3,0,-3,5; tf(num,den)则运行结果是什么?第三章 线性系统时域分析法1、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则系统的阻尼比为多少?2、控制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由_分量和_分量两部分组成。3、系统的误差大小和系统中的积分环节多少有何关系?4、已知一连续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该系统是否稳定?5、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确定系统稳定时的K值范围。6、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系统的时间常数是多少?7、二阶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恒等于什么值?8、一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那么,该系统是几阶系统?9、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1) 写出闭环传递函数表达式;(2) 要使系统满足条件:,试确定相应的参数和;(3) 求此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4)时,求系统的稳态误差;(5)确定,使干扰对系统输出无影响。 10、某线性控制系统的速度误差为0.那么,该系统至少应为几型系统?11、典型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其中的T称为什么?该系统的阶跃响应指标:%=?ts= ?12、系统的稳态误差与哪些因素有关?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响应只能分析系统的瞬态响应 B.频率特性只能分析系统的稳态响应C.时间响应和频率特性都能揭示系统的动态特性 D.频率特性没有量纲14、对二阶系统来说,若阻尼比越小,则超调量越_(答大或小),上升时间越_(答短或长)。15、在扰动作用点与偏差信号之间加上 能使静态误差降为0。积分环节16、增大系统的开环增益可以_(答增大或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减小17、系统特征方程为 ,则系统 ( )A. 稳定; B. 临界稳定;C.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 D. 型别。18、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19、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系统的时间常数是多少?20、已知一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则无干扰作用时输入端误差传递函数是什么?21、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则其位置误差是多少?22、某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当k=(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23、单位反馈系统稳态速度误差的正确含义是什么?24、系统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说明 A. 型别; B. 系统不稳定;C. 输入幅值过大; D.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25、非单位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则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与输出端定义的误差之间的关系如何?26、系统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说明其型别如何?27、系统的传递函数,其系统的增益和型次是什么?28、已知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呈现出等幅振荡,则其阻尼比可能是什么?29、系统结构如图所示。要求系统阻尼比,试确定之值并计算该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30、系统的传递函数,其系统的增益和型别是什么?31、单位反馈开环传递函数为,(1)试确定使系统稳定的a值;(2)使系统特征值均落在S平面中这条线左边的a值。 32、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1) 为确保系统稳定,如何取值?(2) 若时,要求系统稳态误差,应取何值?33、已知具有局部反馈回路的控制系统方块图如图所示,求:(1)系统稳定时Kf 的取值范围;(2)求输入为时,系统的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Ka;(3)说明系统的局部反馈Kf s对系统的稳态误差ess的影响。X0(s)Xi(s)-34、如何减少系统的误差?35、高阶系统简化为低阶系统的合理方法是什么?36、若系统的开环传 递函数为,则它的开环增益是多少?37、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平面原点:( )38、什么是主导极点?主导极点起什么作用?39、评价控制系统的优劣的时域性能指标常用的有哪些?每个指标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40、什么是偶极子?偶极子起什么作用?41、试说明型系统在稳定条件下不能跟踪加速度输入信号。42、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则该系统是临界阻尼系统、欠阻尼系统、过阻尼系统还是零阻尼系统?43、设系统特征方程为s4+8s3+18s2+16s+5=0;试用劳斯稳定判据判别系统稳定性。44、系统闭环极点在S平面的分布如图所示。该系统是否稳定?45、控制系统如图所示,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峰值时间为3s 、超调量为20%,求K,a值。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1、一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型别和根轨迹增益分别是什么?2、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渐进线与实轴的交点,渐进线与实轴的夹角分离点:、(舍去);与虚轴的交点:3、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 )A、闭环零点和极点 B、开环零点 C、闭环极点 D、阶跃响应4、设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 试绘制该系统的根轨迹,并求出使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5、根轨迹法是通过 直接寻找闭环根轨迹。6、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 概略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2) 确定临界稳定开环增益;(3) 确定与系统临界阻尼比相应的开环增益。7、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概略绘出系统根轨迹图。1、 实轴上的根轨迹:, (2分) 渐近线: 分离点: 用试探法可得 。 根轨迹如图所示。 8、 rlocus(tf(1,2,1,2,0,3)是绘制某一闭环系统根轨迹图MATLAB语句,该语句要绘制的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什么?9、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则实轴上的根轨迹是什么?10、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 绘制时的系统根轨迹(确定渐近线,分离点,与虚轴交点);(2) 确定使系统满足的开环增益的取值范围;(3) 定性分析在范围内,增大时,以及作用下的变化趋势(增加/减小/不变)。11、已知开环零、极点如下图所示,试绘制相应的根轨迹。12、设某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参量k由0变至时的根轨迹图,并求开环增益临界值。13、已知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则其根轨迹起始于哪个点? 14、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实轴上的根轨迹范围是什么?15、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则与虚轴交点处的K*等于多少?16、已知负反馈控制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1)绘制系统根轨迹(0);(2)确定使复数闭环主导极点的阻尼系0.5的值。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1、设开环传递函数,试说明开环系统频率特性极坐标图的起点和终点。2、当乃氏图逆时针从第二象限越过负实轴到第三象限去时称为正穿越还是负穿越?3、频率特性图包括哪些?4、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试分别绘制时的概略开环幅相曲线。5、0型、I型、II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渐近线斜率分别是什么?6、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裕量g的范围多少?7、对于单位反馈的最小相角系统,依据三频段理论可得出什么结论?8、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图所示,试分别求出相应闭环系统在右半平面的极点数分别为多少? 9、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其频率特性?10、振荡环节在转折频率时的相位角为多少度?大于转折频率时渐近对数幅频特性的斜率为多少dB/dec。11、绘制传递函数的渐近对数幅频特性曲线。12、一般来说,系统的相位裕量愈大,则超调量_;穿越频率愈大,则调节时间_。13、某系统的结构图和开环幅相曲线如图(a)、(b)所示。图中试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并决定闭环特征方程正实部根个数。 14、已知一系统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为时,系统输出的稳态响应是什么?15、某单位反馈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画出系统开环幅频Bode图。(2)计算相位裕量。16、一单位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时,则其稳态输出的幅值为多少?17、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确定相角裕度为45时的值。18、控制系统的相位稳定裕量反咉了系统的 ( )。A稳定性 B。稳态性能 C。快速性 D。动态性能19、一阶微分环节,当频率时,则相频特性为多少度?20、写出画伯德图的步骤。21、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试概略绘制系统开环幅相频率特性曲线。22、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系统的开环渐近对数幅频特性在0时的斜率为多少?23、当输入为正弦函数时,频率特性G(j)与传递函数G(s)的关系是什么?24、绘制传递函数的渐近对数幅频特性曲线。25、二阶振荡环节乃奎斯特图中与虚轴交点的频率为( )A.最大相位频率 B.固有频率 C.谐振频率 D.截止频率26、已知给定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析系统由哪些环节组成,并画出系统的Bode图。27、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中频段还是高频段?28、已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绘制奈奎斯特曲线,判别系统的稳定性;并用劳斯判据验证其正确性。29、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穿越频率、相位交界频率、在穿越频率时的相位角、相位稳定裕量和幅值稳定裕量GM(dB)。写出和GM(dB)的表达式。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1、什么是校正?根据校正环节在系统中的联结方式,校正可分为几类?2、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若要求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s-1 ,0 。试设计一串联校正网络。3、频域串联校正方法一般适用于什么系统? 4、最常用的补偿方法有哪些?5、PI控制器是是一种相位_校正装置,主要用来改善系统的_性能。6、采用无源滞后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时,主要利用其什么特性?7、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试用串联比例-微分(PD)装置或串联比例-积分(PI)装置进行校正,使系统200,并确定校正网络的参数。8、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什么校正?9、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采用串联校正,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1) 写出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2) 在图3中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求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10、一般来说,系统增加积分环节,系统的稳定性将( )。 A变坏 B。变好 C。不变 D。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11、已知校正装置的渐近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所示。试判断该环节的相位特性是( )。 A相位超前 B相位滞后 C相位滞后-相位超前 D相位超前-相位滞后12、.已知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其最大超前角所对应的频率等于多少?13、超前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148-2025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设备技术规范
- 养护安全培训工作总结课件
- 养小鸭的课件
- 初级焊工培训安全记录课件
- 化学药剂使用安全培训课件
- 化学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化学安全培训题库课件
- 创建无烟单位签到课件
- 化学品安全培训演练医院课件
- 先抑后扬写作讲评课件
- 2025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
- 绳索在消防领域的技术革新-全面剖析
- 慢阻肺护理新进展
- 中秋节知识课件
- 110kV变电站及110kV输电线路运维投标技术方案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3:4 3 免疫失调
- 《SLT 582-2025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质量检验检测规程》知识培训
- “燕园元培杯”2023-2024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试题详解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