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印刷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印刷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印刷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印刷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印刷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74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 印刷设计与工艺英文名称 Printing Design & Technics课程代码 1260476课程类别 专业课学 分 3总 学 时 48先修课程 摄影、计算机图形处理I、插画设计、版式设计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以课堂训练的综合能力及课程作业完成效果的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印刷设计与工艺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专业选修课,是研究现代信息社会中印刷设计与工艺制作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印刷工艺及印前设计教学与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印刷知识、印刷工艺及工艺流程,掌握印前设计的技术、技巧,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印刷品设计及印前制作的能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 材:1陈志莹编著,印刷排版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2刘武辉等编著,电脑平面设计及印前图文处理500问,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9月第3印。参考书:1杨毅臣编著,有关印刷设计及印务的100个问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8 2陈琏年、张鉴等编著,数字化印前设计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印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印刷知识 (6学时)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在培养高级设计人才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了解印刷发展的趋势。1、印刷设计概论 2、印刷发展简史3、印刷种类(1)凸版印刷(2)平版印刷(3)凹版印刷(4)孔版印刷4、印刷工艺流程5、印刷用纸(1)纸张的用途和适应情况(2)纸张的规格6、印刷文字(1)中文(2)英文(3)文字编排重点:印刷工艺流程、印刷用纸。难点:印刷工艺流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印刷工艺(6学时)了解制作工具,色稿制作以及印刷与制版技术;掌握印刷制作的方法。1、设计制作工具 2、印刷色稿制作:(1)草图设计。(2)粗稿制作。(3)精稿制作。 3、印刷黑白设计稿制作:(1)黑白完稿设计要点。 (2)黑白稿完稿过程。 (3)黑白稿的要求和处理。 (4)校对的正确方法。 4、印刷与制版技术:(1)印刷的主要工序。 (2)印刷技术应用。 (3)印刷制作实例。 重点:印刷与制版技术。难点:校对的正确方法应用; 印刷技术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及各环节要求。第三章 设计实训(36学时)了解印刷品设计的基本要素;掌握印刷品的设计方法;了解印刷厂主要设备及其工作流程,灵活运用计算机软件Photoshop、CoreDRAW、Illustrator软件进行印前设计。1、印刷品的设计实例(1)样本设计 (16学时)(2)包装设计 (16学时)2、印刷厂主要设备 (4学时)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素质和设计技巧,在反复设计实践中,使学生达到印刷设计人员所具备的能力要求: 既要有高超的设计技巧和创新的审美意识,又要全面完整地了解掌握现代印刷技术的工艺流程,把设计和印刷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精致美观的印刷品。利用计算机印前技术,在进行设计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掌握多种图文设计软件的综合运用,炼就表现印刷设计作品的具体技巧与方法。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丰富实践知识和技能。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计算机制作、课外作业、实习、测验考查等。1课堂讲授(1) 教学方法:以直观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表现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现场教学课程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2)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3) 计算机的应用安排学生上机进行印刷品的设计和方法的尝试。(4) 对外语的要求了解和掌握专业术语词汇2教学辅助资料印刷工艺流程实物资料、印刷设计与工艺试题库,印刷设计与工艺CAI教学软件。3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课外作业:(完成课堂设计)样本设计一本(最少8P) 包装设计一件 (2)答疑和质疑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4课程设计本课程为48学时。本课程第一阶段为印刷工艺及流程等理论知识,第二阶段为印刷品设计实践。5考试环节本课程采取最终结课作业和平时作业成绩相结合的方法,作为考核标准。 执笔人:陈志莹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 中外工艺美术史英文名称 history of Chinese arts and foreign fine arts课程代码 1260486课程类别 专业课学 分 2总 学 时 32先修课程 无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考试课;期末考试占学期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的30 课程概要中外工艺美术史是艺术设计专业(装饰艺术设计方向)的一门必修课,是研究中外工艺美术发展历史、造型、工艺、装饰及审美规律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对中外工艺美术史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外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规律,掌握人类的生活方式及其审美变化的规律,指导设计实践。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海天.中国工艺美术简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1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8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原始社会的生活状况,理解彩陶、石器工艺的制作及装饰方法。重点:彩陶工艺的制作及装饰方法。难点:原始社会的工艺文化。第二章 夏商周春秋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夏商周社会的政治制度背景,理解青铜工艺的制作及装饰方法。重点:青铜工艺的制作及装饰方法。难点:青铜工艺的制作及装饰纹样。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秦汉社会的发展概况,理解画像石、画像砖的装饰及意义。重点:画像石、画像砖的装饰手法。难点:画像石、画像砖的文化涵义。第四章 六朝隋唐的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六朝的宗教文化、隋唐的工艺制度,掌握陶瓷及金属工艺。重点:瓷器的发展及唐代的金属工艺。第五章 宋代的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理解宋瓷的窑址分布、制作及装饰工艺。重点:宋瓷的窑址分布、制作及装饰工艺。难点:宋瓷的装饰工艺。第六章 元代的工艺美术(讲课2学时)了解元代的审美风俗,了解青花的制作及装饰。重点:青花的烧成工艺。难点:青花的烧成工艺。第七章 明代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明代的社会制度及染织、金属艺术,重点掌握陶瓷和漆艺的发展。重点:明代陶瓷不同时期的发展。难点:明代陶瓷的制作装饰工艺。第八章 清代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清代的染织和漆艺,了解清代陶瓷的发展变化。重点:陶瓷艺术。难点:陶瓷的分期及装饰手法的变化。第九章 古代埃及的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埃及的自然环境及宗教文化,理解埃及的陶艺、玻璃、金属工艺的制作及装饰。重点:埃及的陶艺、玻璃、金属工艺的制作及装饰。第十章 古代两河流域的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两河流域的地理分布,掌握两河流域的金属工艺。重点:两河流域的金属工艺。难点:两河流域的石工艺。第十一章 古代波斯的工艺美术 (讲课1学时)了解波斯的文化背景,掌握波斯的陶器、金属制品的造型工艺。重点:波斯制陶、金属工艺造型语言。第十二章 古代印度的工艺美术 (讲课1学时)了解印度的宗教文化,掌握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工艺。重点:印度的宗教工艺品。第十三章 古希腊、古罗马的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希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理解希腊的制陶工艺,了解罗马的历史环境,理解罗马的金属工艺。重点:希腊的制陶工艺、罗马的金属工艺。难点:希腊的制陶工艺装饰涵义、罗马的金属工艺的文化背景。第十四章 伊斯兰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伊斯兰的宗教文化,理解伊斯兰的金属和染织工艺。重点:伊斯兰的金属和染织工艺。第十五章 古代日本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日本的历史分期,理解日本的制陶、漆艺。重点:日本的文化发展对工艺的影响。第十六章 古代非洲、美洲、大洋洲的原始文化 (讲课2学时)了解地域分布,理解非洲、美洲、大洋洲工艺的文化意义。重点:非洲雕塑艺术、美洲的石器艺术、大洋洲的雕刻、木器艺术。难点:非洲、美洲、大洋洲的工艺的文化意义。第十七章 巴洛克、洛可可时期的工艺美术 (讲课2学时)了解政治背景,理解巴洛克、洛可可工艺的特色及形成原因。重点:巴洛克、洛可可的室内装饰及用品的装饰特色。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课外作业、考试考查等。1课堂讲授(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2)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插播教学录像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2教学辅助资料工艺史幻灯片、录像片, CAI教学软件。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习题课:安排在夏商周、秦汉、唐、明清、古希腊、罗马、波斯工艺美术等章节中。(2)课外习题安排在宋代工艺美术、古代非洲、美洲、大洋洲工艺美术等章节中。(3) 答疑和质疑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4课程设计中外工艺美术史课程设计时间为十六周,第二、三、十三周安排课堂作业,第五周和第十六周安排课外作业,其余课时为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要求:书面问答题作业四份或图案临摹形式作业两份。5考试环节采用笔试,用试题库命题,题型分为: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执笔人:张爱玲卡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 卡通设计英文名称 Cartoon Design课程代码 1260496课程类别 专业课学 分 3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素描II、色彩II、国画、图案、计算机图形处理I、计算机图形处理II、插画设计、图形创意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以课堂训练的综合能力及课程作业完成效果的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结课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课程概要卡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研究影视动画创作的主干选修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主要学习卡通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技法,使学生了解卡通设计的基本规律与方法,掌握卡通设计的创意方法和表现技能,培养学生具有熟练运用概括、变形、夸张的手段表现视觉形象的独立创作能力,并学会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设计制作卡通形象,为影视动画创作奠定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1 吕江著,卡通造型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2 袁晓黎、朱方胜著,卡通绘画技法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参考书:1 安徽美术出版社著,卡通创意形象资料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2 斯蒂芬维特罗(美)著,数码卡通的图形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3 宣森著,彩色动画资料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概述 (1学时)主要学习卡通设计的目的、作用与意义,了解怎样科学、规范、严谨、系统的学习卡通设计,正确认识卡通造型训练中常见的问题,同时了解现代卡通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及卡通设计者应具备的素质要求。第二章 卡通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法 (3学时)了解卡通造形设计的分类和表现风格,现代卡通造形设计的特点及要素剖析,学习运用具象与抽象的表现形式表现卡通造形,掌握写实、变形、夸张、概括、扭曲的手法以及拟人与物化的方法表现卡通形象,学习卡通设计的构图与风格、背景和氛围、简笔与繁笔、手稿与草图及文字在卡通作品中的运用。重点:卡通设计的写实、变形、夸张、概括、扭曲手法的表现,构图与风格、背景和氛围、简笔与繁笔、手稿与草图。难点:熟练掌握写实、变形、夸张、概括、扭曲的手法表现卡通造形。第三章 卡通设计的创意与设计制作 (2学时)学习如何培养训练卡通素质的独特视角,熟练技艺与素材积累,怎样将精湛的画技与超强的设计能力相结合,掌握卡通设计的创意方法和技巧,卡通设计的创作程序和制作方法。重点:掌握卡通设计的创意方法和技巧,卡通设计的创作程序和制作方法。难点:卡通设计的创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第四章 卡通设计优秀作品赏析 (2学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对一些优秀卡通设计作品、幻灯片、录像片及范图的讲评与欣赏。第五章 卡通设计创作实践(16)运用学习掌握的卡通设计创意方法与技巧,以儿童题材的短片故事或民间传说为素材,进行卡通设计创作的课堂训练与辅导,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卡通系列设计的创作能力与手绘表现能力。第六章 计算机卡通设计制作的应用 (24学时)学习运用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卡通作品,掌握Photoshop、Coreldraw、3D Max等软件对卡通设计创作的表现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具有独立使用计算机制作完成现代卡通设计创作的能力。重点:运用Photoshop、Coreldraw、3D Max软件对卡通设计创作的表现方法与技巧。难点: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对一些卡通设计特殊效果的表现。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优秀作品赏析、专业技法及创意思维的训练及讲评、计算机软件设计制作、课程作业创作等。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与讲评、启发与思考、答疑与质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设计与制作及富于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课堂训练中,采用集中与个别辅导的方法,因材施教、突出特点,并注重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结合起来,同时在进行创意草图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测验、自评及讲评的教学方法。(2)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幻灯片、录像片及卡通设计范图等教学手段授课及讲评,课堂实际动手训练,辅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卡通设计作品的制作完成。(3)计算机的应用学习运用Photoshop、CorelDRAW、3D Max软件设计制作卡通作品,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一些卡通设计作品特殊效果的表现与制作。2教学辅助资料本课程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录像片及卡通设计范图等。3课上练习、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1)课上练习:由教师现场辅导每章节课上实践,如:卡通创意设计及制作专题练习等,同时增加课堂研讨、快题测试和创意解说等环节,并在创作完成后进行讲评。(2) 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可完成课上练习内容,或根据实际课程需要由任课教师拟定适当的设计课题。(3) 答疑和质疑在课上练习辅导中采用将集中与随时安排答疑和质疑相结合的方式。课堂作业:以儿童题材的短片故事或民间传说为创作素材,完成一组不少于20幅卡通设计连环画作品。要求卡通设计原创性强、形象生动、情节感人。其中10幅为手绘完成,另10幅为计算机制作完成,作品情节须完整。4考式环节本课程采用以课堂训练的综合能力及课程设计作业完成效果的测评成绩为考核标准。 执笔人:马振龙装饰雕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 装饰雕塑英文名称 Ornamental Sculpture 课程代码 1260506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学 分 3总学时 48先修课程 装饰艺术、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素描,素描。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作业形式评定,动物母题圆雕和植物母题浮雕为结课成绩占70%,草图设计为平时成绩占30%。课程概要装饰雕塑术设计专业装饰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选修课。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建立学生雕塑本概念,装饰艺术的基础理论和掌握雕刻的方法与熟练材料的特性,并从创作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具备规划设计与执行雕塑的能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王琳、乐大雨.装饰雕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贡布里奇.秩序感.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范景中.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4学时)1装饰雕刻的概念2材料、工具及表现技法3创作的表现形式第二章 图稿设计(8学时)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大体已把握装饰雕刻的基本特性后,要求学生以图稿的方式、设计装饰性雕刻方案二个,包括动物圆雕主题和植物浮雕主题各一幅。设计重点:装饰性效果丰富、装饰设计的内容充实,符合主题的要求,构图要均衡完整和谐。内容可以保持传统特性也可以大胆创新。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反复讨论,修正并灵活运用装饰语言和把握材料特性。重点:引导学生结合雕塑特点进行艺术构思、设计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个性化图稿。难点:装饰语言的灵活运用。第三章 创作实践(36学时)学生已对雕刻用的工具和材料有了基本的知识,并已完成设计图稿。在工作室中,要求学生先用雕塑泥进行圆雕模形制作,后二十六学时进行浮雕创作。在模形定案中让学生体会平面与立体雕刻中光影效果的差异,体会材质的美,并感受材料与质感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性。重点:通过实践来体会工具、材料、与质感的关系。难点:雕刻技法的灵活掌控。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优秀作品的欣赏,课题创作实验: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采用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在专业技法与创意思维训练中让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不同的特点,同时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对创意草图进行讨论及讲评等教学方法。(2)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幻灯片、范图等教导手段授课及讲评。采用课堂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2教学辅助资料幻灯片、电脑教学设施、雕塑工作平台等专业设施。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装饰雕刻的实验即手工工艺实践课,要求学生掌握材料的特性、工具的性能和创作技法。(2)实验内容进行石膏圆雕和石材圆浮雕创作。4习题、作业、质疑和答疑。作业:设计草图10张,动物、植物母题各5张、动物母题圆雕一尊,植物母题浮雕一件。5课程设计本课程为3周,每周16学时。其中,图稿设计为12学时,动物母题圆雕18学时,植物母题浮雕为18学时。以上均包括多媒体课件讲授、辅导时间。6考试环节动物母题圆雕和植物母题浮雕为结课成绩,占70%,草图设计为平时成绩占30%。考试形式本课程采取课堂作业形式为考核标准。课堂作业:动物圆雕高40cm一尊,植物母题浮雕3040cm一片 执笔人:张国荣金工I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 金工I英文名称 Metal Technics I课程代码 1260516课程类别 专业课学 分 3总 学 时 48先修课程 素描、装饰艺术、装饰雕塑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课程概要金工I以金属浮雕为主进行创作,是艺术设计装饰艺术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选修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把握金属浮雕的基本制作工艺,以及了解锻铜工具的有关内容,初步掌握金属工艺的材料特性及工艺特点,为学生以后学习金属工艺诸课程的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陈刚.雕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1主要参考书:张锠主.装饰雕塑设计.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9.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课堂讲授 (4学时)整体了解金属浮雕的定义、范围及研究方向,注重了解金属浮雕的创作过程,以及了解工具的种类、式样、功能等,对锻铜工艺在理论上有一定了解。重点:了解金属浮雕工艺的发展概况、艺术价值,以及其在综合材料艺术中的重要地位。难点:从理论上了解金属浮雕的制作及成型方法。第二章 图稿设计(12学时)把创意通过图稿形式表现出来,注重创新,在画稿期间,要边画边结合工艺进行理解,为制作打基础。重点:绘制符合金属浮雕工艺制作的装饰图形。难点:注重基本功,并注重在此基础上对装饰语言的把握。第三章 创作实践(32学时)对金属这种材料有初步认识,在实践过程中,掌握金属浮雕的基本成型过程,从煅烧、煅打到上色等,在教师的辅导下,能够基本独立完成金属浮雕创作。 重点:金属浮雕创作的整个过程,体会金属材料的特性。难点:对金属浮雕煅烧和锻打的过程,掌握其中的规律。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上欣赏、课题创作、创作实践。1课堂讲授:通过讲授,引导学生对创作及制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2教学辅助资料:金属工作室的各种设施。3实验环节: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实验室各种仪器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的完成金属浮雕创作。 (2)实验内容:金属浮雕创作的全过程,包括煅烧、煅打、过酸、上色 等。4作业方面:(1)尺寸:50X50cm(2)内容:以人物为主的抽象装饰形创作两张。(3)材料:铜5课程设计:本课程共计四周,每周16学时。第二周至第三周前半周创作作品一张,共24课时,第三周后半周至第四周创作作品一张,共24课时。6考试环节:采用随堂作业形式考试,平时作业占30%,结课作业占70%。 执笔人:柳青西方现代艺术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 西方现代艺术史英文名称 The history of western modern art课程代码 1260526课程类别 专业课学 分 1总 学 时 16先修课程 中外工艺美术史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采用课程作业(论文、练习)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课程概要西方现代艺术史是艺术设计专业装饰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现代艺术史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从19世纪以来绘画雕刻、建筑的发展和各个学派、风格的特征,理解艺术发展的规律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能正确把握艺术发展的社会背景及内在动力和源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H.H阿纳森.西方现代美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主要参考书:佩夫斯纳.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三联书店.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19世纪的艺术发展(2学时)第一节:印象派第二节:象征主义第三节:后印象派重点:印象派的色彩理论与象征主义的象征理论。难点:历史的发展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第二章 20世纪早期的艺术(1学时) 第一节:法国的野兽派第二节:立体主义第三章 德国的表现主义(讲课1学时)第四章 意大利的未来派和荷兰的风格派(讲课2学时)第五章 俄国的有机抽象和构成主义(讲课2学时)第六章 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讲课4学时)重点:20世纪艺术发展快速的变化与社会变革的关系。难点:各流派风格之间的关联。第七章 20世纪中晚期欧美的艺术发展(讲课4学时) 第一节:几何抽象主义 第二节:装置艺术 第三节:新定实主义重点:艺术表现在战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社会的关系。难点:艺术理论与艺术表现的关系。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课外作业等。1课堂讲授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等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幻灯片和插播教学录像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2教学辅助资料中外建筑史幻灯片、录像片。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习题课:课堂讨论课外习题:论文二篇,各不得少于三仟字。习题课授课过程中随时答疑或质疑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4考试环节采用课程作业(论文、练习)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考试形式(结课成绩):卷面论文。 执笔人:张国荣装饰雕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 装饰雕塑英文名称 Ornamental Sculpture 课程代码 1260536课程类别 专业课学 分 3总 学 时 48先修课程 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素描,素描。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课程概要装饰雕塑是艺术设计装饰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研究装饰雕塑特性的主干学科专业课之一。教学目的及要求在掌握了基础雕刻技巧的能力和金属工艺技能的支持下,作进一步跨越单一材料的界限,尝试用不同的装饰材料来相结合,以创造新的装饰造型语言,开发艺术的形式表现的新领域。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王琳、乐大雨.装饰雕塑.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贡布里奇.秩序感.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范景中.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课堂讲授(4学时)1.材料的特性2.处理材料的技法3.材料的形式语言。第二章 图稿设计(8学时)在对材料的特性与处理材料技能的熟悉与掌握的基础下。要求学生以人物和动物为题材,设计装饰图雕图稿各一张。人物与动物造型在设计上可以用简化夸张或变形手法,突显其个性特征,并注意材料的运用与色彩的搭配所形成的肌理效果。学习重点:引导学生结合材料的运用与色彩语言的特点进行艺术构思。难点:材料与色彩语言的掌握。第三章 创作实践(36课时)根据学生的设计图稿来进行创作,经由学习,训练学生具备从构思、定稿、模型、制作到放大、安装、展示的完整技能。并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不同材料的组合、色彩与质感的关系和造型的规律。课程中要求学生以可塑性的材料,将图稿的平面图形转换为立体模型,以确定其空间形态。经讨论、讲评、修正后定稿,并选定适合的材料进行雕刻制作。学习重点:灵活运用材料的特性,造型的象征语言,并掌握成形技巧来进行艺术创作。难点:材料与色彩语言的结合。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优秀作品欣赏、课题创作、个别辅导。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采用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在专业技法与创意思维训练上让不同的学生发挥各自不同的特点,同时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组织学生对创意草图进行课堂讨论及讲评等教学方法。(2)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幻灯片、范图等教导手段授课及讲评。采用课堂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2.教学辅助资料幻灯片、电脑教学设施、雕塑工作平台等专业设施。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实验环节是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来选材而定,并在实验室中完成,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外,并启发学生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实验内容进行石材与金属材料的综合运用。4.习题、作业、质疑和答疑。作业:创意草图5张模型1个按模型完成的综合材料雕塑作品1件5.课程设计本课程为4周,每周12学时。其中,创意草图为12学时模型制作4学时,综合材料雕刻制作32学时。以上均包括多媒体课件讲授、辅导时间。6.考试环节综合材料雕刻主结课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的70%,模型和草图设计为平时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的30%。考试形式:以课程中作业完成的质量为考核标准。执笔人:张国荣金工饰品I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 金工饰品I英文名称 Metal technics Jewelry I课程代码 1260546课程类别 专业课学 分 3总 学 时 48先修课程 素描I、素描II、素描III、金工I、装雕I、三维构成、形态造型设计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课程概要金工饰品I以单体首饰设计为主,是现代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对首饰设计的历史及发展概况有深入理解,重点学习与掌握首饰设计的创新意识及现代审美品质,增强重要工艺流程的实践能力,发挥创作潜能进行现代首饰设计与工艺制作。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邬烈炎.现代首饰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6.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课堂讲授(2学时)简要了解首饰的历史,尤其是中国传统首饰的由来、发展、地位、审美等,了解现代首饰的发展概况及趋势。从理论上了解首饰的设计及一般制作工艺,了解首饰工具的种类及创作方法。欣赏单体首饰设计的优秀作品重点:了解金工饰品的研究方向。难点:对制作理论的理解。第二章 图稿设计(10学时)使学生理解首饰设计的创作方法、表现技法等,引导学生设计出创意新、思路活、工艺巧的首饰,在创意上要突破传统首饰观的束缚,向国际化现代首饰靠拢。重点:设计稿的制作。难点:设计稿的创意过程。 制作工艺的实践(18学时)使学生对贵金属材料的加工进行实践,掌握金属片、丝等的拆分、衔接、锻造、变形等,以及掌握各种工具在实际加工时的用途。重点:金工饰品的制作过程。难点:金属材料的衔接、拆分。 综合创作(18学时)运用已掌握的金属工艺的技法,可以运用贵金属,也可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创作中充分把握各种材料的材质美,以及它们与人体的完美结合。重点:金工饰品造型、材质与人体的结合。难点:金工饰品造型与人体的结合。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课堂讲授、练习实践、个别辅导、小结分析。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用讲述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单体首饰设计的基本知识。(2)教学手段: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培养学生对首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教学辅助资料如:幻灯机、电脑教学设施、运用CAI多媒体课件欣赏优秀范图,金属实验室的一切设备。3作业方面:(1)尺寸:5x5cm(2)内容:抽象的几何形表现两件(3)表现手法:运用肌理表现4实验环节:(1) 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操作首饰实验室各种工具,把握要领,把创意和制作完美的结合起来。(2) 实验内容:首饰套饰创作的全过程,包括煅烧、煅打、焊接、打孔 等。5课程设计:本课程共计3周,每周16学时。第二周至第三周创作两件,共36课时。6考试环节:采用随堂考试作业形式进行考核,平时作业占30%,结课作业占70%执笔人:柳青金工饰品II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 金工饰品II英文名称 Metal technics Jewelry II课程代码 1260556课程类别 专业课学 分 3总 学 时 48先修课程 金属雕塑、金工饰品I、三维构成、形态造型设计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课程概要金工饰品II是艺术设计专业(装饰艺术设计方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装饰艺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对首饰设计的历史及发展概况有一定理解,重点进行设计创作,发挥最大潜质表达对现代套体首饰的理解。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邬烈炎.现代首饰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6.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课堂讲授(2学时)一、简要了解首饰的历史,尤其是中国传统首饰的由来、发展、地位、审美等,了解现代首饰的发展概况及趋势。二、从理论上了解首饰的设计及创作方法,了解首饰工具的种类及使用方法。三、欣赏套体首饰设计的优秀作品。重点:了解金工饰品套件的研究方向及作品的欣赏。难点:对制作过程的理解。第二章 图稿设计(10学时)引导学生结合人体的各个部位设计出创意新,思路活,工艺巧的首饰,创意要打破传统首饰观的束缚,向国际化现代首饰靠拢。重点:设计稿的制作。难点:设计稿的创意过程。 主体饰品的制作(18学时)让学生先制作在造型上、用材上占主体地位的饰品,运用好装饰美的法则,突出其在整个套饰中的主体地位。重点:主体饰品的制作过程。难点:金属材料的衔接、拆分等具体加工环节。第四章 佩饰的制作(18学时)运用已掌握的金属工艺的技法,在主体物制作完成的基础上,制作与其相配的佩饰,制作时要注重风格的统一和对整体效果的把握,以及它们与人体各个部位的完美结合。重点:各部位饰品的关系、风格特征,以及它们与人体的结合。难点:对各部位饰品整体风格的把握。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课堂讲授、练习实践、个别辅导、小结分析。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用讲述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套体首饰设计的基本知识。(2)教学手段: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培养学生对首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2教学辅助资料如:CAI课件、电脑教学设施、金属实验室的一切设备。3. 试验环节:(1) 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操作首饰实验室各种工具,把握要领,把创意和制作完美的结合起来。(2) 实验内容:首饰套饰创作的全过程,包括煅烧、煅打、焊接、打孔 等。4作业方面: (1)尺寸:每件5X5cm (2)内容:胸饰,手饰。 (3)表现手法:抽象的几何形体,或自然形体5课程设计:本课程共计3周,每周16学时。第二、三周创作胸饰、手饰各一件,共36课时。6考试环节:采用随堂作业形式考试,平时作业占30%,结课作业占70%。执笔人:柳青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 陶艺英文名称 Pottery Arts课程代码 1260566课程类别 专业课学 分 3总 学 时 48先修课程 三维构成,民族艺术设计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课程概要陶艺是艺术设计专业装饰方向的选修课程,包含陶艺成型的主要技法,主要材料,研究不同材质下的不同成型方法和表现手法,施釉方法,烧成工艺。是装饰设计方向的主干选修课程之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陶艺成型的主要技法,掌握各种泥料的特性,掌握陶艺机械的使用方法,了解釉料的化学成分和施釉方法、烧成效果。从而加深对陶瓷艺术的理解,为学生在陶艺的后续课程中进行良好的创作打下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耿大海 薛慧志. 陶艺设计与制作. 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3主要参考书:吕晓庄.陶瓷工艺.1984-1985.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出版.杨永善.陶瓷造型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 成型技法简介(2学时)了解中国陶瓷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型技法。重点:中国陶瓷的传统成型方法。难点:不同的成型方法所带来的不同器型效果。第二讲 四种主要的成型方法(1学时)了解辘轳成型、泥条盘筑、泥板成型、手捏成型技法。重点:四种成型技法均为重点。难点:辘轳成型技法。第三讲 材料的初步认识与陶瓷造型设计基础(9学时)了解陶瓷造型的基本特点,了解不同材料对陶瓷造型的影响,了解各种泥质的特点。重点:不同材料对陶瓷造型的影响。难点:陶瓷造型设计的独特要求。第四讲 成型技法实践(实验36学时)通过前三讲知识的讲解,以及教师在实验室的演示,充分掌握陶瓷成型技法,并制作出初步的造型。重点:陶瓷造型得设计和制作。难点:辘轳成型与造型的完美。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学生课外资料、课程相关书籍的阅读、课堂实践,作业检查等。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述、作品观摩、现场示范、单独辅导和集中讲评等教学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通陶艺制作的实践来掌握陶艺成型技法知识,运用到装饰艺术的创作中来,并增加答疑等教学环节。(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电脑图片播放来进行优秀作品赏析,具体示范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等教学手段。2教学辅助资料:陶艺CAI教学软件3实验环节 实验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们提高对自然材料(陶泥)的掌握、理解,增强学生运用自然材料(陶泥)造型的能力,最终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陶瓷艺术的工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对造型的敏锐观察力。实验内容: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课程中所讲的方法处理泥料,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制作所需使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前,给学生讲解、熟悉实验设备流程、操作方法等。指导教师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疑难问题、注意事项等。实验小组为1人,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选择制作完成所需的材料。4作业与答疑作业:拉坯成型的碗4个,碗口直径16cm,高15cm;或泥条盘筑的花插2个,高度不低于25cm。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陶艺作品的制作、并且要用文字记录整个工艺制作的过程。答疑:在教室、工作室随时答疑或示范。5课程设计陶艺课程时间设置为48课时,其中课堂讲授12学时,试验36学时以学生制作陶艺造型为主,可按指定的技法或自选技法进行制作。要求:有文字记录工艺实验的过程。6考试环节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执笔人:程鸣漆立体造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 漆立体造型英文名称 Lacquer Solid Sculpt课程代码 1260576课程类别 专业课学 分 3总 学 时 48先修课程 素描、素描、素描、三维构成、民族艺术设计、图案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课程概要漆立体造型以漆器创作为主,是艺术设计装饰艺术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漆立体器形制作的基本方法和知识,通过制作立体漆器作品,来初步理解漆立体和漆空间的艺术的表现方式,为丰富装饰艺术的创作形式打好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乔十光. 漆艺技法与艺术表现.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6.主要参考书: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文物出版社.1983.3.乔十光.漆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5.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课堂讲授(4学时)整体了解了解一色漆器、罩漆漆器、堆漆漆器、描金漆器、戗金漆器、雕填漆器、螺钿漆器、雕漆、犀皮漆器、脱胎漆器等漆器种类的区别以及重点:各种漆器出现的历史阶段和延续关系。难点:多种技法制作的漆器的辨别。第二章 图稿设计(12学时)把创意通过图稿形式表现出来,注重创新,在画稿期间,要边画边结合工艺进行理解,为制作打基础。重点:绘制符合漆器工艺制作的图形。难点:注重对装饰语言基本功的把握,并注重创作的漆器作品要与时代性相结合。第三章 创作实践(32学时)通过前二章知识的讲解,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运用漆艺技法能够基本独立完成一件漆器作品的创作。重点:控制制作漆器的时间和步骤流程。难点:对漆器的形体和工艺的把握。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上欣赏、课题创作、创作实践。1课堂讲授:通过讲授,引导学生对创作及制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2教学辅助资料:金属工作室的各种设施。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实验室各种仪器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的完成漆立体创作。 (2)验内容:漆立体创作的全过程,包括底胎、布灰、髹涂、描绘、罩漆、抛光等。4作业方面:(1)尺寸:高度不低于30cm(2)内容:几何立体造型为主进行创作。(3)材料:漆、木5课程设计:本课程共计三周,每周16学时。第一周讲授、准备材料、绘制造型图,第二周至第三周创作作品一件,共36课时。6考试环节:采用随堂作业形式考试,平时作业占30%,结课作业占70%。执笔人:杨庆辉漆壁画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