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课程学业水平测试题7.doc_第1页
中考生物课程学业水平测试题7.doc_第2页
中考生物课程学业水平测试题7.doc_第3页
中考生物课程学业水平测试题7.doc_第4页
中考生物课程学业水平测试题7.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中考生物课程学业水平测试题7一、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认识显微镜 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1)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2)照明部分:反光镜(含平面镜和凹面镜)、遮光器、光圈。(3)光学部分:目镜、物镜(低倍镜、高倍镜)。2、显微镜的成像性质:倒立、放大、虚像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取镜和安放: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正确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向后,镜筒向前。(2) 对光: (三转)a.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转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c.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3) 低倍镜观察:a. 放玻片标本,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侧面看着物镜头和玻片之间,以免压碎)c.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4)高倍镜观察:(做到先低后高) a. 移动玻片,在低倍镜下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的中央。b.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4、收镜 (两后,两旁,一垂,一降)取下载玻片,擦干外表,压片夹转后,反光镜垂直,物镜偏到两旁,镜筒下降最低处,送进镜箱,放回原处。考点:(1)放大倍数(2)标本特点(3)成像性质 b(4)标本移动(5)污点位置判断(6)镜筒升降调节、眼睛 (7)调明暗 (8)调换高倍镜以后视野亮度、细胞大小及多少变化,如何操作 (9)装片、切片、涂片。(南通市2012届会考)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光线很强,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a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b较大的光圈,凹面镜 c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d较小的光圈,凹面镜(南通市2012届会考)用显微镜观察叶下表皮时,发现一气孔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想使该气孔移至视野中央,玻片应移向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例1在载玻片上画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 ) a b c d 例2.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细胞细胞质流动时,为提高物象的清晰度,使视野较暗,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缩小光圈 b.扩大光圈 c.换用凹面镜 d.换用低倍物镜例3、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 转动细准焦螺旋转动粗准焦螺旋移动装片调节光圈转动转换器 甲 乙a. 一一一 b. 一一一c. 一一一 d. 一一一例4、(4分)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室里常用的重要仪器之一,下列是使用光学显微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回答:(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较小的光圈和 (填“平面”和“凹面”)反光镜。(2)若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那么物像的放大倍数是倍。 (3)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右上图所示,则在载玻片上的字母是 。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 (填“右上”或“左下”)方向移动。例5根据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包括:准备;制片; 。在制片过程中,撕取内表皮时,可能有汁液溅出,这是细胞质里的 内的细胞液流出。接着,要小心地使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在撕下的内表皮上这样才能避免 而影响细胞的观察。(2)观察过程中若光线变暗,可调整【8】 ,若使左侧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应向 移动装片。要使观察到的物象更加清晰,应调节【10】 。(3)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8和40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择的目镜是 ,物镜是 。(4)在图中所指示表示粗准焦螺旋的是_。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_,避免压破载玻片。(5)欲将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是_。附:与显微镜操作有关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显微镜中目镜的放大倍数大的,镜头长度是a短 b长c一样长2、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大的,长度是 5a短 b长c一样长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a以目镜的倍数为准 b以物镜的倍数为准c目镜与物镜的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的倍数之和4、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哪些结构应在一条直线上()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5、观察玻片标本时,若视野的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哪一部位?a 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6、使用显微镜时,“观察”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左眼 向目镜内看,右眼睁开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往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a. b. c.d.7、在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所看到的目标在视野的右上方,如果想将目标移至视野的中央,玻片标本应移向()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8、某同学正在使用显微镜,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下图,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 ( )a向左上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向左下移动 d向右下移动9、在载玻片上写下数字“69”,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形形状是() a.69 b.96 c.66 d.9910、在显微镜下观察写在纸片上的“b”字母时,物像是( )ab bd cp dq1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12、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原因是() a.不便于对光 b.不便于调节准焦螺旋c.不便于画生物图 d.容易使装片里的水溢出,污染载物台1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较暗。经检查,使用的是平面反光镜。若要使视野变亮,下列处理方法中,可行的是 ( ) a换用高倍镜b关闭光源 c缩小光圈 d改用凹面反光镜14、在使用显微镜的实验中,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 )a光度转弱,像放大,细胞数目少 b光度转强,像放大;细胞数目少 c光度转弱,像放大,细胞数目多 d光度转强,像放大,细胞数目多15、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a目镜上 b物镜上 c玻片标本上d反光镜上16、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a玻片上b低倍物镜上c高倍物镜上d目镜上17、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镜对光 b观察物象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c欲将物象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18、从洋葱表皮上撕下一小块透明薄膜制成玻片标本用来临时观察,这种玻片标本称作( )a切片 b永久装片 c涂片 d临时装片19、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标本放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这主要是为了() a.防止标本干燥b.增加标本透明度 c.维持细胞活性d.保持细胞原有形态20、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不宜观察。此时,他可采取的方法是a.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 b.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d.换凹面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二、非选择题1、直接从植物幼嫩茎上切取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 。2、绘生物图时,图中的阴影部分用 来表示。3、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显微镜,甲用“10”的目镜和“10”物镜进行观察,乙用“16”的目镜和“40”的物镜进行观察,其中 同学所看到的细胞体积大, 同学所看到的细胞数目多。4、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染色的正确方法是 ,经过染色后,在细胞的中央可以看见一个被染成黄色的近似球形的小颗粒,叫 ;王芳同学在观察时在视野中清晰的看到了几个大而圆形且带黑边的物像,这个物像可能是 。以下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请按正确顺序排列: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用染液给实验材料染色;盖上盖玻片;擦拭载、盖玻片;将实验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展平。5、甲乙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完成的是“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另一位同学完成的是“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根据他们所做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的是一滴生理盐水,他制作的是_细胞临时装片。(2)乙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他所制作的临时装片时,看到的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该细胞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他应该向_方向移动装片。(3)两位同学在绘细胞结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应该用铅笔_来表示。(4)分别观察两位同学制作的临时装片后,他们发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有_和_ ,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这些结构。6、下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1)要使图像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将装片向_移动;要使图像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转动_,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像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用_进行调节。(2)在视野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_。(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叶属于_,视野所示的部分属于_,它由一些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7、显微镜的使用。(1)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 ) (2)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_。 (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你在下列哪种细胞中没有看到叶绿体( ) 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c.黑藻叶片细胞 d.菠菜叶肉细胞 (4)观察血涂片时,看到了图所示的物像。 如果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观察白细胞a(如图),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二、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实验 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p22水温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加快;水温降低,金鱼呼吸次数减少。科学探究遵循的原则: 1、对照性原则 空白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2、单一变量原则。3、多个参与原则(实验重复多次原则)。考点:(1)假设(没有对错)(2)实验变量的确定(单一变量原则:葡萄酒养生传说):p21如何探究细菌来自空气、肉汤 例3-7(3)实验组、对照组如何区分 对照实验只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此条件(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这一组就是“实验组”,而不包含此条件(因素)的一组称为“对照组”。有人认为:对照组就是不做处理的那一组 ,实验组就是作了相应处理的,也就是要验证,探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处理的那组。其实并不准确(4)常用试剂:澄清石灰水、碘酒、带火星的木条、 0.9的生理盐水(口腔上皮细胞)、清水(洋葱鳞片叶)(南通市2011届会考)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南通市2012届会考)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 b c d (南通市2011届会考)为了探究草履虫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某同学在载玻片两端分别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将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放少量食盐(如下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将a.停止运动 b. 从左向右运动 c.向食盐方向运动 d. 从右向左运动例1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具体体现在( ) a没有对照实验 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 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答案 d,但有人认为应选c。例2 为了解土壤微生物是否能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了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b向a、b中喷入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c检测敌草隆消失的情况,预计a组敌草隆含量不变,b组的全部消失d只用砂土,实验效果不如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答案 a,但有人认为选项a的说法是正确的。例3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一群中学生外出徒步旅游,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实验方案如下表:实验人实验方案小明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小英第一天, 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较两天被灼伤的程度。小军在小华的两只手背上都涂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与小华比较手背被灼伤的程度。小红脸上涂防晒霜,而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你认为谁的实验方案更好:a 小明 b 小英 c 小军 d 小红例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花盆编号培养条件1号室温(20c),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号室温(20c),黑暗中,适量浇水3号室温(0c),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号室温(20c),光照较暗,适量浇水5号室温(20c),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6号室温(20c),光照较暗,不浇水(1)该实验探究 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1号和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_是这组实验的变量。(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会 ,原因是_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 (选填是或否)存在缺陷,理由是: 。例5用牙签划破一个新鲜苹果的表皮,然后装入塑料袋封好,放在室内保存。几天后发现苹果腐烂了。请推断导致此苹果腐烂的原因有哪些,并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你的猜想。例6孑孓是蚊子的幼虫,适于生活在水中。某同学提出“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帮他探究该问题探究提示(1)提出问题: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2)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 。(4)预期的实验结果:甲一段时间后孑孓衰弱或死亡;乙一段时间后孑孓正常生活。(5)试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 。答案:(2)做出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