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语文轻松考过140分速成演练之提高篇12(2010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周维城传(清)张惠言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有删节)【注】跅(tu)弛:放荡,不守规矩。肆:店铺。脱:偶尔。嘿(m):悄悄地。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未及属稿属:撰写b. 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 具:完备c. 遂大困,寻死富阳 寻:不久d. 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贾:商人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a、b、c三项均符合原文意思;d项“贾”解释做名词“商人”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做生意”。答案:d2. 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引父足怀中以卧立许字以女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丰贾致富,有子三人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拯一人者与一金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选择标准,即题干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两句表现周维城对父母的孝敬,能体现其美好德行;表现了周维城待人心胸宽广,为人善良的美好德行。所以选择b项。两句介绍他的娶妻与子女情况,不是写其德行。不是周维城的事迹,而是江宁焦翁。也可用排除法,凡是带的选项可以排除。答案:b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落。b. 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c. 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d. 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答本题要审准题干,找出“不正确的一项”,从原文“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可以看出周维城祖上并非世代住在杭州,而是迁徙到杭州的,所以a项说法是错误的。答案:a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_(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 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传”是动词,为其作传的意思;“遗”是动词留给的意思。第(2)题翻译时要注意“肆”“饮食”“俟”“资”“遣”的翻译。肆,是名词,店铺;饮食,在句中是动词,供给饮食的意思;俟,翻译成等待;资,是动词,资助;遣,为动词,遣送,在这里可翻译成安排回家。答案:(1)所以为他作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作参考)。(2)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参考译文】嘉庆元年,我游历富阳县,县令恽君请我撰写整理富阳的县志,还没来得及起草,恽君就奉命调任,我也离开了富阳。富阳县的高傅占是个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他给我非常全面具体地讲了周维城的事情,所以为周维城作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撰县志的人。周丰,字维城,他的祖先是绍兴人,后来迁徙到杭州,世代都是商人,有钱财。父亲名叫周重章,因火灾毁坏了他的家,流浪到富阳居住下来。周重章是富家子弟,突然贫困,心情压抑烦闷,更加放荡不羁,不过问家中的生计,于是极端困顿,不久死于富阳。周丰幼年时,每当天气寒冷,父亲半夜从外面回来,又没有地方可以得到吃的东西,他就总是拉过父亲的脚抱在怀里来睡觉。十多岁,父亲已经死了,他学着做生意。一天早晨,有位老人路过他的店铺,和他交谈,认为他奇异出众,立刻把女儿许配给他。周丰侍奉母亲,母亲起身、坐下或走路,他常常事先弄明白母亲想要怎样;母亲的饮食他一定要亲眼看过,然后才送到母亲面前。事务虽然繁重,他一定会时时到母亲房里看望问候才离开,离开一会儿,就又回到母亲身边察视。母亲偶有不如意,或者坐着不说话,周丰十分害怕,那心神不安的样子像是无处容身,围着母亲的身边走来走去,不停地呼喊“阿母”,声音悲切依恋像婴儿那样。看到母亲的脸色和悦了,才非常欢喜;又呆很长时间,然后再退下去。那些(在周丰在世时)赶上见到过他的子孙们,说他上床将要睡着时,一定会呼唤“阿母”,快要醒来时,又像这样,大概是(成了习惯)不知不觉地就这样了。周丰做生意发了财,有三个儿子、六个孙子,周丰八十四岁去世。周丰在乡里能施行他的恩德,有长者(宽厚的)行为。曾有个和他一起做生意的人要回家乡去,周丰已经资助了他旅途费用,后来有人检点那人的行李,发现有周丰店铺里的货物,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周丰。周丰赶紧叮嘱把货物像原来那样收藏不动,告诫不要把这事传出去。那合伙做生意的人来了,周丰像以前一样对待他。高傅占说:富阳人大多称赞周丰能够施舍他人,见义勇为,可是周丰曾经说:“我比不上吴翁和焦翁。”吴翁是徽州人,在富阳做生意。每到年终,他夜里怀揣着金钱走街过巷,看见贫寒的人家,就默默地把钱放在门洞里,不让别人知道。焦翁是江宁人,带了三百两银子到富阳做买卖。当时洪水暴发,焦翁急忙呼喊打渔的人,说能救起一个人的就给他一两银子。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三百两银子很快就用完了。这两位老翁,如今拿他们来询问富阳人,谁也不知道他们。周丰又曾说过:“我这辈子感激岳父了解我。”呜呼!街市里巷的平民中间,原本不缺少有德行的君子啊!第一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板块一 基础训练 考点一一词多义1. 下列各句中“安”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 然后得一夕安寝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既来之,则安之d. 欲安所归乎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解析:a项“安”分别译为“安稳”“安全”;b项“安”分别译为“安逸”“安抚”;c项“安”分别译为“养生”“使安定”;d项“安”均译为“哪里”。答案:d2.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蜀之鄙有二僧b. 先帝不以臣卑鄙c. 孔子鄙其小器 d. 鄙人不胜感激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庸俗,浅陋”;a项为“边疆,边远的地方”;c项为“轻视”;d项为自谦之词。答案:b3. 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b.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爱惜”“吝惜”;a项为“喜欢”“爱好”;c项为“爱慕”“欣赏”;d项为“对人或物的感情很深”。答案:b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 相同,相同 b. 不同,相同c. 各不同 d. 都相同解析:确实;确实;如果,果真;如果,果真。答案:a5. 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于是入朝见威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 相同,相同 b. 不同,相同c. 相同,不同 d. 不同,不同解析:应为“朝见”“朝拜”;为“朝廷”;为“竟然”;为“竟然”。答案:b考点二古今异义6.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 不然,籍何以至此c. 所以遣将守关者 d. 再拜献大王足下解析:a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c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d再拜:古义,拜两拜,表示敬重;今义,再拜一次。答案:b7. 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凌万顷之茫然b. 徘徊于斗牛之间c. 诵明月之诗d.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解析:a项古今意义分别为“浩荡渺远的样子”“完全不知道的样子”。b项分别为“星宿名,指斗宿和牛宿”“一种娱乐活动”。d项分别为“白茫茫的水汽”“二十四节气之一”。 答案:c8.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吾羞,不忍为之下b.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c.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d.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解析:a项古义:不能容忍;今义:感情上过不去。b项古义:父母和兄弟;今义:指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c项古义:公开扬言;今义:宣传号召的文告。答案:d9. 下面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 问征夫以前路 b. 极娱游于暇日c.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 则告诉不许解析:a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人。c海运:古义,海动;今义,海洋上的运输。d告诉:古义,申诉(苦衷);今义,使人知道。答案:b10. 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a.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b.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 俯不足以畜妻子d.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解析:a项中“恒心”古义指“永久的善心”,今义指“长久不变的意志”;c项中“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丈夫的配偶”;d项中“无伤”古义指“没有关系、不要紧”,今义指“没有伤口”。答案:b考点三通假字11.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爱:喜爱、爱好b. 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安定c.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穿着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加倍解析: d项“倍”通“背”,背弃、背叛。答案:d12.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张良出,要项伯 要:需要b. 淡妆浓抹总相宜 宜:合适、适宜c.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赠送、给予d. 作师说以贻之 贻:送给解析:a项,“要”通“邀”,邀请。答案:a13. 下列句中加点字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b.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c. 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d. 阴虚则内热解析:c项,“内”通“纳”,交纳;a朝廷内部;b在家里;d内心或内脏。答案:c14. 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 君何以知燕王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解析:c项,“知”通“智”;a知道,懂得;b了解;d主持,掌管。答案:c15.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b. 至莫夜月明c.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d.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解析:此题考查实词的通假现象。a项中“不”通“否”;b项中“莫”通“暮”;c项中“得”通“德”,感激;d项无通假字。答案:d考点四偏义复词16. 下列加点的词全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b.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c.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孰与君少长d. 怀怒末发,休祲降于天 斟酌损益,尽进忠言,则攸之、依允之任也解析:a出入:偏义复词,进入,“出”是衬字;崩殂:偏义复词,“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b饥穰:偏义复词,荒年,“穰”是衬字;审谛:不是偏义复词,仔细观察。c往来:是偏义复词,去,离开,“来”是衬字;少长:不是偏义复词,年少与年长。d休祲:不是偏义复词,休,好的征兆,祲,凶兆;损益:不是偏义复词,减损、增加。答案:d17. 下列加点词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昼夜勤作息b.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d.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解析:a异同:不同,“同”是衬字;作息:义在“作”,劳作,“息”是衬字。b国家:义在“国”,“家”是衬字;远近:义在“远”,“近”是衬字。c死生:义在“死”,“生”是衬字;父兄:义在“兄”,“父”是衬字;d浅深:义在“深”,“浅”是衬字;中间:不是偏义复词,中间夹杂。答案:d板块二能力提升一、 (2011上杭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芋老人传周容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就:参加b. 谓老人与相国有旧 旧:老交情c. 厚资而遣之 资:赏赐d. 相国遽惊谢曰 谢:道谢解析:谢,谢罪。答案:d【参考译文】芋老人,他是慈水县祝家渡人。儿子出外当佣工赚钱,自己和老妻住在渡口边。有一天,有位书生在他家屋檐下躲雨,衣袖单薄而且都湿透了,身影非常瘦弱憔悴。芋老人请他进屋里坐坐,(闲聊中)知道对方刚到郡城参加童生考试回来。芋老人略懂诗书,和书生聊得很久,就叫老妻煮芋头拿来请书生吃,书生吃光了满满的一碗,再为他盛了一碗,书生吃得肚子饱饱的。笑着说:“我以后一定不会忘记老人家您请吃芋头的恩情啊!”雨停了后,书生就告别离开。十多年后,书生因为科举考试名列前茅,当了宰相。偶尔一次,他吩咐厨师煮芋头给他吃,他放下手中的筷子感叹说:“为什么从前祝家渡那老人家的芋头是那么香,那么甜呢!”于是就派人去找那渡口边的老夫妇,用车马载他们来。当地郡县的官员听到这事情之后,都以为老人和宰相有旧交情,纷纷邀请芋老夫妇来见面,和他们行平等的礼节,芋老人的儿子也不再到外面当佣工赚钱了。到京城后,宰相慰劳他们说:“我一直忘不了老人家您以前请的那顿芋头,今天还想再麻烦您妻子为我煮一次芋头呢!”不久,芋老妻煮好芋头端给宰相吃,宰相吃了吃,也放下手中的筷子说:“为什么从前吃的芋头就那么香,那么甜呢!”芋老人走上前说:“还是同样的芋头啊!从前芋头之所以那么香甜,并不是烹调有什么两样,而是时势地位改变人的口味啊!从前,相公您从郡城出来,走了几十里路,又被雨淋得湿透了,(又饿又冷),吃东西是不会挑剔的。现在您的厨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又有在朝廷上分得皇帝赏赐的膳食,大摆酒席,列鼎而食,哪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老人话没说完,宰相赶紧向他谢罪说:“老人家您真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啊!”宰相就优厚地赏赐芋老人,派人护送他回去,于是芋老人的名声大为显扬。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故赏一人,而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圄实。子以奸事我者也。”乃烹之。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此刑省奸禁者也。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旋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晋师围穆公之车,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此用约而为德者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劝:劝告b. 社稷危,国家殆 殆:危险c. 子以奸事我者也 事:侍奉d. 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 阳:南面解析:劝:勉励。答案:a【参考译文】 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解围之后奖励有功人员五人,高赫列为首功。左右的人说:“晋阳被围之难中,高赫没有大功,现在却得了头赏,这是为什么?”赵襄子说:“晋阳被围,我们社稷危险,群臣没有人不存在骄恣轻慢的心情的,只有高赫没有失去君臣的礼节。”因此赏赐一人,天下尽忠之臣,没有不愿意忠于他的国君的。这就是赏赐虽少却可以勉励很多为善的人。 齐威王设置大鼎于厅堂之中,一一列举无盐县令的罪状时说:“赞誉你的话一天天传到我的耳朵里,考察你的政绩,田野荒芜,仓库空虚,监狱满满的,你用奸谋来对待我。”于是便把他烹了。齐国从此三十二年间,在道路上没有人拾取丢的东西。这是刑罚少却可以禁止奸邪的例子。 秦穆公到外地出游而车子坏了,右边驾车的一匹马跑丢了,被野人捉住。穆公一直追到岐山的南面,野人正在煮马肉吃。穆公说:“吃了马肉,如果不快点喝些酒的话,有伤身体。我担心伤了你们大家。”让野人全部饮了酒,穆公才离开。过了一年,秦穆公与晋惠公在韩原发生战斗。晋军包围了穆公的车子,晋大夫梁由靡牵着穆公车的骖马,即将捉住穆公。吃马肉的三百多人,都出死力在车下为穆公拼杀。于是战胜了晋军,又俘虏了晋惠公回去。这是给予俭约而能成为大德的例子。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唾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以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世说新语识鉴)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郗超与谢玄不善 善:善良b. 又虎视淮阴矣 阴:北面c. 容必能立勋 容:或许,表推测语气d. 元功既举 举:提拔解析:a项可以运用“成语印证法”,联系成语“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理解,其中“善”是“友好”之意。b项“阴”涉及古代文化知识,古代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淮是淮河,故“阴”指“南面”。在这里与“淮”组成一个地名。c项正确。d项可以联系语境,运用“语境推断法”进行推断,“举”用在“元功”(大功)之后,应为“告成”。答案:c【参考译文】郗超与谢玄不友好。苻坚将要侵犯晋国,在像狼一样吞噬了梁岐之后,又像虎一样盯住了淮阴。当朝中讨论派谢玄向北讨伐的事时,大臣中间很有不同的看法。只有郗超说:“这个人北伐一定成功。曾经我和他同在桓温府做事时,见他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即使是平民也得到适合他们的工作。由此推论,任用他一定能使他立功。”北伐大功告成,当时人们都感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推重他不因为个人爱憎而抹杀别人的优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史记滑稽列传)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硬件工程师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岗位换新安全知识题库
- 机电设备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机电行业外贸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广播节目主持人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特殊教育师资格模拟题
- 2025年安全长助理笔试通关模拟题
- 2025年宠物医疗AI面试模拟及答案
- 2025年安全员C证考试难点题库冲刺
- 数学课件动画设计教学
-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 重晶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施工现场民工工资保障措施
- 2025-2026(一)秋季第一学期德育活动安排表
- 工会户外驿站管理办法
- JJF(辽) 565-2025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规范 石油化工行业
- 2025年孝感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试卷
- 1688运营培训课件
- 森林防火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更新心得体会
- 科研团队经费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