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九单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九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考历史 考点一古代中外重大改革一 商鞅变法1 时代背景 2 措施 3 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1 历史作用 2 局限性a 轻视教化 鼓吹轻罪重罚 为秦的暴政埋下了祸根 b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 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c 并未与旧的制度 文化 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保留了奴隶制的残余 d 重农抑商的措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1 背景 1 社会矛盾a 阶级矛盾 统治腐败 徭役 赋税繁重 人民起义不断 阶级矛盾尖锐 b 民族矛盾 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未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 民族矛盾激化 2 有利条件a 统一黄河流域 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b 冯太后的改革为孝文帝改革创造了条件 2 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三 王安石变法1 背景 1 社会危机a 财政危机 冗兵 冗费及给辽和西夏的 岁币 使北宋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 b 边防危机 辽 西夏在边境侵扰 民族矛盾尖锐 c 政治危机 土地兼并严重 农民负担沉重 阶级矛盾尖锐 2 有利条件a 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b 宋神宗坚持变法 重用王安石 2 主要内容 3 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 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是一场地主阶级针对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4 历史作用 1 变法措施的推行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 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5 历史教训 1 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 不可能一帆风顺 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 改革的成败关键是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 而不是看改革者的个人命运 3 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 在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4 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考点二近代中外重大改革一 俄国农奴制改革1 背景 1 经济 落后的农奴制使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欧洲主要国家 2 政治 俄国农奴主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农奴的反抗 阶级矛盾激化 3 思想 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积极宣传资本主义新思想 反对沙皇专制 主张废除农奴制 4 军事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激化了国内矛盾 加剧了社会危机 推动农奴制改革 2 内容 影响及总体认识 3 性质及评价 1 性质 是由封建地主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 评价 a 客观积极性 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是俄国走上近代化道路的标志 有利于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 b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如政治上的沙皇专制制度和经济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这是俄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后的重要原因 改革也践踏了农民的利益 二 日本明治维新1 历史背景 幕府统治的危机 1 政治上 幕藩体制 等级制度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2 经济上 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下 农民负担沉重 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对外关系上 闭关锁国政策 西方列强逐渐入侵 4 思想上 吉田松阴等推动了日本由锁国到开国思想的转变 5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建立 a 面对外国势力的入侵 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批中下级武士相继进行了 尊王攘夷 运动和武装倒幕运动 b 1868年 倒幕派发动了政变 成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 为变法提供了政治保证 2 基本内容 3 影响 1 积极性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是日本走上近代化 资本主义 道路的标志 2 局限性a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b 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 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三 戊戌变法1 历史背景 1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马关条约 民族危机加深 2 救亡图存 成为当时的主要呼声 3 早期维新派的产生和维新思想的形成 4 以康 梁为代表的维新派进一步发展了维新思想 奠定了变法的思想基础 2 内容 特点 1 内容 2 特点a 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 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 政治 军事 思想文化 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 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 即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b 从推行范围来看 仅限于社会上层 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中间 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c 从推行者来看 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推行 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 d 从推行过程来看 过于急躁 分不清轻重缓急 措施失当 e 从性质上来看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f 从目的上来看 是变法图强 救亡图存 g 从作用上来看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3 结果 失败 4 历史意义 1 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 5 评价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由 器物 到 制度 层面的发展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民族危机 变法图强的强烈愿望 但其失败的结果则证明 资产阶级改良之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 其所倡导的君主立宪政体的理想也不适合中国国情 1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 2 改革和革命的区别 1 改革与革命的主体不同 改革是国家 政府的行为 而革命一般是群众的行为 2 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 改革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 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 从而维护旧的统治 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 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3 革命后必然对国家机器等进行重建 需要一段时期的政治稳定与经济恢复 改革是对原有的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 往往不会对生产力造成重大的破坏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3 工业革命影响下的各国改革19世纪中期以后 欧美国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对外殖民扩张 对于 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大多数亚非拉国家来说 面临的不仅是武力侵略 还有工业文明的冲击 向西方学习 进行变革 实现社会转型成为其唯一的出路 1 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和资金 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