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荨麻疹 - 概 述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为表皮反复发作鲜红色或苍白色大小不一的风团,伴瘙痒或烧灼感。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大多数荨麻疹属型变态反应,少数属型变态反应。现代西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对经常反复发作者,不易根治,且应用西药还会产生一些副反应。 荨麻疹相当于中医学中的“痦瘤”、“瘾疹”、“赤白游风”等证,民间俗称“风疹块”、“鬼饭疙瘩”等。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很早,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已有“瘾轸”之名,诸病源候论风痦痛候说:“夫人阳气外虚则汗多,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痦痛。”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风邪关系密切。历代医著对本病都有一定的记载,如明代证治准绳、外科真诠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观察得颇为仔细。证治要诀说“食鸡肉及獐、鱼动风等物”会导致本病的发作。清代,外科大成根据本病非完全由外感风邪所致,提出治疗“宜凉血润燥”,“慎用风药”;疡医大全则提出了“疏风、清热、托疹”的治疗大法,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此外,在古代还创制了一些治疗本病的专方,如消风散、胡麻丸等,也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现代中医治疗荨麻疹,最早报道见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这是有关针刺方法的经验介绍。之后,随着针灸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各地又介绍了许多针刺方法,如体针、耳针、梅花针、刺络拔罐或单用拔罐等,不仅方法简单,而且确有良效。中医药治疗方面,从50年代末起,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祛风解表为主治疗,或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选用和血之剂加减治疗。另外还有部分其他治法。至60年代中期,有文章专门就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透表和卫”、“清营凉血”、“疏肝解郁”、“清心泻火”、“表里双解”等五个治疗法则。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因其病势缠绵,历久不愈,反复发作,故有时又称为顽固性荨麻疹。80年代以后,临床上对此病颇为重视,其病机多责之于虚、湿、风、瘀;治疗方面,主张益气固表、清理湿热、祛风止痒、养血和营、活血祛瘀等,尤其是久病风邪人络,认为宜选用虫类搜剔之品。目前,有关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报道,积累有300多篇,累计病例逾万例,无论是分型治疗,还是运用专方,均有很好的疗效,一般可达90以上。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机理研究尚不够深入,大量的临床报道多限于治验方药介绍及病例的积累,且各医家对荨麻疹的病因病机的阐述和辨证分型的方法很不一致,今后应重视这方面的规范化研究,并注意从中筛选出有效方药,旨在进一步提高疗效和缩短疗程。 - 荨麻疹 -病因病机 “无风不作痒”,根据本病奇痒难忍的特点,中医认为风邪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但风有内外之分,证有虚实之别,故根据本病的临床所见,综合各家所述,除风邪之外,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寒 素体阳虚,不耐风寒,或直接感受外来风寒之邪,客于肌表,伤及营卫,以致营卫不和,外发风疹。 热 外感风热之邪,留连肌肤,卫气郁闭,风行皮下;若因七情所伤,心经有火,血分有热,郁滞营气,气血拂郁,化为内风,外透为疹。 湿 禀赋不耐,过食肥甘、荤腥之品,饮食失宜,脾失健运,或本为脾虚之体,脾湿内生,或蕴湿生热,郁于肌肤而发,且湿性粘滞,可成反复不愈的缠绵之证。 虚 肺脾气虚,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易袭,致营卫不和而发本病;或因血虚之人,或妇女胎产之后,失于调养,虚风内生,而致本病。 瘀 由于瘀血阻于经络,营卫之气不宜,风寒或风热与瘀相搏而致。 上述病因病机是互有联系、柏互贯穿的,临床常有数种病机并存的现象,故只有主次的不同,不宜机械分割。荨麻疹 - 辨证分型 综合各家的分型方法,本病大致可分为以下数型。 1.风寒型 风团色白或淡红,稍沾冷水则可诱发,瘙痒异常,遇冷当风则加剧,遇热可减轻,口不渴,可伴有发热恶寒。舌淡苔殷白,脉浮缓。 2.风热型 风团色红,连接成片,暴痒难忍,可有针刺样灼热感,遇热稍减,伴自汗口渴,甚则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浮数。 3.气虚型 风团如豆瓣大,成片,疹色与肤色一致,伴倦怠乏力,动则汗出。舌淡胖,脉弱。 4.血虚型 风团形似豆瓣,边缘红晕色淡,皮肤干燥,伴面色无华,头晕失眠。舌淡苔薄,脉细。 5.湿热型 风团鲜红或中央色白、边缘鲜红,搔抓之后,皮肤迅即潮红水肿,局部或全身瘙痒及热感,伴恶心呕吐,头晕。舌淡苔白或黄腻,脉滑数。 6.血瘀型 大片风团遍布全身,色红,时起时消,历久不愈,瘙痒难忍,烦躁,便秘。苔薄黄,脉弦细。 荨麻疹 -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治疗后皮疹及瘙痒完全消失,停药3个月以上未见复发。 好转:皮疹基本消失,瘙痒等症状改善,但在3个月以内仍有12次发作,或仍有发作,但发作的程度和次数明显减少。 无效:治疗2个星期,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变。- 荨麻疹 -分型治疗 (1)风寒型 治法:散寒祛风,透疹止痒。 处方:葛根12克,麻黄6克,桂枝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大枣15克,生姜6克。 加减:有表证加荆芥、防风;表卫不固加黄芪、防风、白术;久病体虚加当归、党参;瘙痒难忍加蝉蜕、白藓皮;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加乌梢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99例风寒型荨麻疹,临床痊愈93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 常用成方:可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九味羌活汤等加减。 (2)风热型 治法:清热疏风 处方:生地12克,连翘10克,桑白皮10克,牛蒡子10克,夏枯草10克,赤芍12克,生姜皮3克,地骨皮6克,地肤子6克,茯苓皮10克,蝉蜕6克,白蒺藜6克。 加减:反复发作者加地龙、蜈蚣、全蝎;合并胃肠道症状者加白芍、白术、蒲公英、厚朴。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23例风热及风热挟湿型荨麻疹,全部临床痊愈。 常用成方:可选银翘散、消风散、麻杳石甘汤等。 (3)气虚型 治法:益气固表,祛风止痒。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茯苓12克,补骨脂12克,当归12克,丹参12克,徐长卿24克,防风15克,白藓皮15克,乌梢蛇15克,甘草5克。 加减:疹色淡红,受风着凉者加麻黄、桂枝;腰酸冷痛,遇冷起白色风团加附子、肉桂;口干思饮,起红色风团者加生石膏、知母、川连。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2周为一疗程。 疗效:上方共治疗慢性属气虚型荨麻疹139例,临床痊愈89例,好转2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84.9。 常用成方:可选玉屏风散、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 (4)血虚型 治法:养血和营,祛风止痒。 处方:生地15克,赤芍1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首乌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蒺藜15克,蝉蜕10克,地肤子10克,甘草6克。 加减:卫气虚弱加黄芪、白术;湿甚作痒加苦参、土茯苓、苍术;挟风寒加麻黄、浮萍、白藓皮;挟风热加银花、连翘;奇痒难忍加全蝎、地龙、乌梢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血虚型荨麻疹249例,临床痊愈199例,好转3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2。 常用成方:可选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加减。 (5)湿热型 治法:清热燥湿,散风止痒。 处方:苍术10克,厚朴9克,陈皮6克,甘草5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地肤子10克,茯苓10克,蝉蜕10克,丹皮10克。 加减:痒甚加蛇蜕、苦参、徐长卿;脘腹痛甚加炒炽壳、焦楂曲;疹红或咽红赤加银花、地骨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湿热型荨麻疹15例,临床痊愈12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 常用成方: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白头翁汤或葛花解醒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6)血瘀型 治法:通经破瘀,祛风止痒。 处方:地龙12克,威灵仙12克,赤芍A0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皂角刺10克,土茯苓14克,连翘14克,地肤子14克,香附6克,枳壳6克,甘草6克。 加减:痒甚加刺蒺藜、白芷;风热加蝉蜕、黄芩;血虚去丹皮,加当归、白芍;湿重加苦参、滑石。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218例本型患者,临床痊愈193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9。 常用成方:可选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 荨麻疹 -专方治疗 (1)加减九味羌活汤 组成:羌活10克,防风6克,炒苍术6克,北细辛1。5克,川芎6克,白芷6克,生地10克,炒黄芩6克,甘草6克,生姜2片,葱白头3枚。 加减:无寒热,去生姜、葱白头;风热去细辛;由药物反应引起者,重用甘草,加绿豆;寄生虫引起者,加槟榔、乌梅肉;反复发作加蝉衣、浮萍草、地肤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儿童用量酌减。 疗效:共治疗152例急性患者,痊愈144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68。 (2)抗敏灵 组成:党参20克,黄芪30克,当归20克,黄芩20克,香附15克,麻黄10克,细辛5克,陈皮20克,荆芥Z0克,艾叶10克,沙棘20克,甘草15克,大枣8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每次约150毫升,日服3次。儿童用量酌减。 疗效:共治疗136例风寒、风热及湿热型患者,痊愈92例,好转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 (3)乌蛇祛风汤 组成:乌梢蛇15克,黄芪20克,生地10克,当ll5 1o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刘寄奴10克,白术6克,防风6克,荆芥穗6克,苦参6克,蜂房6克,雄黄2克。 加减:偏寒重用荆芥穗,加桂枝;偏热加牛蒡子、夏枯草;偏湿加苍术、羌活;腹痛恶心,重用白芍,加半夏、甘草;喉头水肿,重用生地,加射干、葶苈子;情绪易激动者加龙胆草、合欢皮;水肿性红斑者加丹皮、白茅根;瘙痒难忍加地肤子、蛇床子、白藓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第3次药液熏洗皮肤疗效:共治疗88例老年慢性荨麻疹,临床痊愈54例,(4)四虫汤 组成:乌梢蛇9克,地龙15克,僵蚕9克,蝉蜕6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 加减:风寒加桂枝、白芷、丹参、徐长卿;风热去荆芥、防风,加银花、牛蒡子、薄荷、黄芩、丹皮;表卫不固加黄芪、党参、白术、浮小麦;血虚加熟地、当归、白芍;胃肠实热加大黄、芒硝、木香、山栀、黄连、红藤;兼有湿邪加苍术、苦参、土茯苓。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期间忌腥辛之品。 疗效:共治疗178例慢性荨麻疹,痊愈102例,好转6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1.6。 (5)过敏煎 组成:防风6克,黄芪15克,生乌梅15克,制首乌15克,地肤子10克,地龙10克,丹皮10克,甘草10克。 加减:遇冷即发者加桂枝8克,制附片6克;遇热加重者加生地、蝉衣;伴腹痛腹泻者加木香8克,生薏米30克;表虚者倍黄芪,加白术;皮肤划痕试验阳性者倍乌梅,加防风;伴蛔虫者加使君子、槟榔。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65例各型患者,均于2周内获临床痊愈,有效率100。 - 荨麻疹 -老中医经验 林鹤和医案 彭,男,22岁,1989年7月20日诊。昨日食鲜虾后下肢出现米粒大小红疹,瘙痒难忍,继而波及全身。经用西药,症状缓解,今晨风疹复现,颜色鲜红,融合成片,高出皮肤,伴有剧烈刺痛,发热(39.2),口渴饮冷。舌质红绛少津,苔薄黄,脉弦细数。证属邪热传营,气阴两伤。 处方:石膏60克,大生地、钩藤各30克,北参须、玄参、丹参、连翘、紫草、知母各9克,麦冬20克,银花15克,生甘草6克。 服1剂,体温降至38.2,风疹大部分消退。舌质红,舌面津液来复。再服3剂,痊愈。 按:急性期在除去病囚后,选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佐用凉血熄风药,一般能取效。但亦有桂枝方不获效者。本案为食鲜虾过敏的急重证候,热毒炽盛,人营伤及气阴,故治以大剂甘寒,佐以甘苦,并根据叶氏“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论,加用辛凉之银花和连翘,使邪毒有出路。紫草凉血止血,钩藤平肝熄风止痒,均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 荨麻疹 -用药规律 根据临床资料,选择处方完整、疗效确切的专方57首。这些专方共治疗了各型荨麻疹患者3000余例,疗效约90左右。经统计,共涉及药物有130味,其中53味使用频度较高、应用较广。详见下表: 应用频度(例)报道文献(篇)药 物10002039甘草、防风、芍药、当归、黄芪、蝉蜕。50110001021荆芥、川芎、生地、苦参、蒺藜、地肤子、首乌、大枣。68党参、乌梢蛇、柴胡、地龙。301500910生姜、麻黄、桂枝、僵蚕、茯苓。68丹皮、陈皮、苍术、熟地、连翘、黄芩、白鲜皮。25浮萍、牛蒡子、大黄、细辛、胡麻、土茯苓、威灵仙、枳壳、香附。10030049白术、金银花、乌梅、丹参、石膏、桔梗。23附子、黄柏、白芷、赤小豆、肉桂、大腹皮、秦艽、蛇床子。 由于各地对本病的病机认识备有所不同,专方中的辨证用药也有所侧重,疏风解表之荆、防、银、翘;补气补血之四君、四物都有所运用,故临床用药的面较广。然而,从上表可见,目前临床上仍以疏散风邪,养血和营为主。此外,燥湿止痒也是改善临床症状的重要手段,为临床所重视。对虫类药物治疗本病的作用已有一定的认识,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 荨麻疹 -其他疗法 (1)针灸 体针 取穴:主穴:曲池、血海、三阴交、大肠俞。配穴:后溪、委中、尺泽、大椎透身柱,神道透至阳。 操作:选取23个主穴及1组透穴或1个配穴。主穴用泻法强刺激,运针12分钟,留针20分钟,其间可反复行针23次。透穴采用26号5寸长的毫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冲刺押题 情景预测及解析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保理业务保证合同
- 2025年度冷链物流集装箱运输与风险管理合同
- 2025年工业厂房屋顶防水修复与定期保养技术服务合同
- 2025年金融机构财务代理服务合同样本集
- 2025年校园围栏表面环保涂装与改造工程合同
- 2025年度证券融资租赁担保合同模板与合规审查
- 淄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北京高端车牌使用权及车辆全面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智能机器人制造基地厂房租赁与研发设施共享合作协议
- 银行员工消保知识培训
- 地理与劳动教育
-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教案(2024秋)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厂房消防应急预案
- 景区开发政府战略框架协议书(2篇)
- “雄鹰杯”全国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考试题库(660题)
- 实验室隐患排查培训
-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人教新课标版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宠物医疗器械创新与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