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百天仿真冲刺卷卷九.doc_第1页
高考语文百天仿真冲刺卷卷九.doc_第2页
高考语文百天仿真冲刺卷卷九.doc_第3页
高考语文百天仿真冲刺卷卷九.doc_第4页
高考语文百天仿真冲刺卷卷九.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百天仿真冲刺卷语文卷九第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均相同的一组是( )a跌宕 上档次 荡气回肠 拿了鸡毛当令箭b戮力露一手光怪陆离 绿林豪杰 c霎时煞风景铩羽而归 不见兔子不撒鹰 d合股瞎掺和照章弹劾 涸泽而渔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光彩过河卒根深蒂固为山九仞,功亏一匮 b印象股份制事必恭亲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庭院放像机宁缺无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d赝品莫须有买椟还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在这部新作品里,他对几个人物的描摹和刻画真是有声有色,细致入微,使读者产生了具体、真切的印象和感受。 b 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采取了先找个窝,再做选择的权宜之计,这种做法是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 c 长久以来人事部门的管理观念是因人成事,其核心思想是要让人与事搭配,看重的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职位。 d 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有些学生一头钻进了题海中,而放弃了对课本的钻研,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只要稍稍了解清代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在漫长的数百年间,不知有多少所谓的“犯人”在判决书上写着“流放宁古塔”!b 取消农业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c 改革发展到今天,还有许多事要做,譬如说,怎样保证为社会全体成员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问题,就要求我们下大工夫。d 反病毒专家终于发现,代号为“野玫瑰”的电脑病毒发作,原来是接受邮件和共享资源两条途径侵袭硬盘系统而感染的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太空行走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捣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舱座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航,这是一种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氮。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氮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氮。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航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氮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在天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肩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地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蹦跳感到舒适。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5下列对“太空行走”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舱失重环境中行走,其范围是立体的,可以飘飞到任何地方。b航天员在密封座舱外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中行走,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c航天员在重力和大气环境与地球的重力和大气环境悬殊的月球、木星等其他天体上行走。d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6“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航,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缺乏传播声音的空气,须借助无线电背包与同事联系。b没有任何参照物,不易确定正确的方向。c没有空气阻力,行走起来轻飘飘的。d易遭受微流星体伤害,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可以“倒走横行”。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c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重力也只有地球重力的1/6,所以与地面行走一样,而且是“健步如飞”。d假如借助科技手段消除了木星上厚密的大气带来的阻力,那么航天员在木星上行走就不会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陈群字长文,颖川许昌人。祖父实,父纪。群为儿时,实常奇异之。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时陶谦病死,徐州迎备,备欲往,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备遂东,与袁术战。布果袭下邳,遣兵助术,大破备军,备恨不用群言。随纪避难徐州。属吕布破,太祖辟群为司空西曹掾属。时有荐乐安王模、下邳周逵者,太祖辟之。群封还教,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太祖不听。后模、逵皆坐奸宄诛,太祖以谢群。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太祖皆用之。后吴人叛,乾忠义死难,矫遂为名臣,世以群为知人。 青龙中,营治宫室,百姓失农时。群上疏曰:“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加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家之深忧也。且吴、蜀未死,社稷不安。宜及其未动,讲武劝农,有以待之。今舍此急而先宫室,臣惧百姓遂困,将何以应敌?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此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初,刘廙坐弟与魏讽谋反,当诛。群言之太祖,太祖曰:“廙,名臣也,吾亦欲赦之。”乃复位。廙深德群,群曰:“夫议刑为国,非为私也;且自明主之意,吾何知焉?”(三国志)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国孔融高才倨傲 倨:傲慢 b、更为纪拜 更:改 c、属吕布破 属:适值 d、太祖以谢群 谢:道谢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群“知人”的一组是( ) 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 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 臣惧百姓遂困 群言之太祖 吾亦欲赦之a、 b、 c、 d、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群出身名门,少年时就被人们所推崇。连才高气傲的孔融,也因与陈群交往,而把过去视为同辈朋友的陈纪尊为长辈。b、陈群因为“识人”,而受到太祖的尊重,后来又让同僚佩服。 c、陈群能审时度势,忧国忧民,敢于主持公道,讲实话,难能可贵。 d、陈群知人善任,对贤才力荐,对庸君力谏,对无德者力阻,对蒙冤者力辩,这些都出于公心。 第ii卷(主观题,共120分)四、完成下列各题(23分)12、翻译文中画线的两句话。(10分) (1)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5分) 译文:_(2)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5分) 译文: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长安秋望 赵嘏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净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注“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1)诗中“红衣落净渚莲愁”与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在抒情手法中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抒发的情感却不相同,结合诗句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_ _ _ _ (2)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偻”。请你就颔联的艺术手法做简要赏析。(不少于两点)(4分)_ _ _ 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_ ,_ 。(李白将进酒)老当益壮,_ ?穷且益坚_ 。(王勃滕王阁序(3)_ ,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时 光冯骥才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的终点扎去。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退藏到冬日小雨空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它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14体会作者的意思,分别说说“时间”和“时光”的主要特征。(4分)_ _ _ _ 15文章第二段写烛光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描写烛光在全文有什么作用?(6分)_ _ _ _ _ _ 16停电中,作者回顾起“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又描写了“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这两段文字,与作者想要述说的话题“时光”有什么关系?分别作说明。(6分)_ _ _ _ 17解释下面语句的含义。(6分) (1)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_ _ _ _ (2)我也不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_ _ _ _ 六、(15分)18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两处语序不当,请将其进行调整。(4分)庄子像水一样冷静,像火一样热烈。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嫉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深刻的思想,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 调整为: 调整为: 19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6分,每空1分)明式家具,崇尚简约、天然之美, , , ,牢固结实;不过多地进行装饰,不过多地渲染技艺,不过多地雕琢, , , 。结构全不用钉 以木材天然纹理和色泽为美 加工工艺精密简洁而典雅 用榫铆接合得天衣无缝 符合中国“道法自然”的传统审美情趣20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类似的比喻句,并形成排比。(6分)示例: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 七、(60分)21请以“给自己鼓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认真审题,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戏剧、诗歌除外)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a2d3 b(a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这里可用“绘声绘色”)(指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b “权宜之计”:为应付某种需要而暂时采取的变通办法。c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与句意不符。d“本末倒置”比喻把事情的轻重主次颠倒了。这里可用“舍本逐末”。)4b(a“在判决书”改为“的判决书”。c应作: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d句式杂糅)5d6c7a8、d9、b 10、d 11(1)如果吕布袭击我军后方,那时即使将军得到了徐州,事情也一定不会有好结果。(5分)(2)大禹继承了唐、虞的盛世,尚且只建低矮的宫室,穿粗陋的衣服。(5分)【解析】(1)注意“后”字和“虽”字的翻译,切莫翻译“之后”和“虽然”;(2)注意“卑”和“恶”的意动用语。12(1)都是用移情手法(答“移情于物”、“以物托情”、“拟人”亦可),通过对莲(菊)凋残衰败景象的描绘来抒发愁情。“红”句借莲花的红衣脱尽、蕊谢花败、满面愁容,抒发自己无限的乡愁。“满”句通过写满地残菊,任其枯萎凋谢,来抒发个人遭遇与家国兴亡交织在一起的满腔愁怀。 (2)可以从以下的任意某两个方面做赏析:视听结合,动静有致,颇具匠心。“残星儿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廖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听笛之人,构成一幅黯然神伤的画面,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受到感染。烘托,渲染,饶有情韵。晨曦初见,天上还残留几点星光,空中又飞来一行归雁。诗人正被这景象迷往,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作者以景衬人,以高楼笛声为诗歌意境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13略14时间是紧迫的,它属于现实;是现实生活中奔波忙碌的过程,随着一个人生命的结束而结束。时光短促、有限、性急,它属于人生;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它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结束仍可能继续具有价值。15文章第二段写烛光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烛光的亮度,形状,像花苞一样光明、优雅与美丽;使周边的事物可见。烘托出美妙朦胧的氛围,引起想象和思索,为下文写生命的思考作铺垫,也暗示现在这段时光是珍贵的,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16作者回顾一年中的种种经历,试图排除客观原因,审视现实生活中哪些体现了时光的价值。北宋天王像是前代民间木雕工匠的创作,它将无名雕工的才气、正气和精神传递下来,引发了作者对时光的思考。17(1)运用了比喻,把岁月比作树,写出了临近年终,岁月流逝,人又衰老了一点,如同消耗绿意的树。 (2)我已经不用回答北宋天王像对“我”的质问,因为我已经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时光未必可贵;只有在艺术家永恒的生活中,时光才是无价的。18【答案】“庄子像水一样冷静,像火一样热烈”调整为“庄子像火一样热烈,像水一样冷静”。(2分) “深刻的思想” 调整为“思想的深刻”。(2分)19 6分20示例:机遇对于天才是一双翅膀,对于强者是一把火种,对于弱者是一堆灰烬。6分 【参考译文】陈群,字文长,熲川郡许昌县人。祖父陈实,父亲陈纪。当陈群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陈实就觉得他不同凡俗。鲁国的孔融才高意广,生性高傲,目中无人,年纪在陈纪、陈群之间。他先和陈纪是好朋友,以后又与陈群交往甚密,于是改视陈纪为长辈,陈群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