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一 一 国门洞开1 历史背景 1 国际 19世纪上半期 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 国内 中国得在巨变的前夜 国力渐衰 内部危机严重 2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史实 1 鸦片战争 时间 1840 1842年 结果 清政府被迫签订 南京条约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特权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一 2 中日甲午战争 时间 1894 1895年 结果 清政府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 影响 勾起了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 甲午战争后 列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贷款和经济投资 在中国设厂开矿 修筑铁路 以攫取利润 3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 1900 1901年 发动国家 德 奥 美 法 英 意 日 俄 结果 清政府被迫签订 辛丑条约 影响 列强开始在中国扶植代理人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一 3 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预习交流1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与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相比 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提示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体现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反映了帝国主义列强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新要求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一 二 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1 瓜分狂潮 1 背景 马关条约 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 2 开端 三国干涉还辽 3 形式 强占租借地 划分势力范围 4 影响 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一 2 门户开放 政策 1 背景 19世纪末 美国虽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但其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 美西战争后 美国为了满足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提出 门户开放 政策 2 内容 承认列强在华 势力范围 中的既得权益 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 势力范围 使美国也能从中 利益均沾 3 实质 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 由列强在中国建立 国际共管体系 4 影响 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二 一 预习交流2思考 下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它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图片反映了在中日甲午战争后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一 二 一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呈现的特点1 从战争的发动者来看 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变化 2 从战争的规模来看 波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 规模一次比一次大 3 从侵华的方式 手段来看 经历了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从武装侵略到控制清政府 以华制华 的变化 4 从影响来看 列强获取的政治 经济权益逐步增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据统计 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 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 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 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广东人民抵制洋货b 南京条约 开放五口通商c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d 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 鸦片战争后 中国由以前的广州一口通商变为五口通商 广州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答案 b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1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1894年估计有1亿多美元 到1914年时已增至9 6亿多美元 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 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 例如 庚子赔款 即 辛丑条约 的赔款 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 由此可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 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c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d 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解析 a 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由题干材料 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国外的资本流入 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 可判断b项不正确 故选c项 答案 c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2 门户开放政策 研究的新视角 一文中指出 通过多次门户开放照会的内容可以明了 美国人要求 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 是为了 贸易机会均等 这表明 门户开放 政策的提出是 导学号52430008 a 要实现美国在华利益的合法化b 要实现欧美列强共同掠夺中国c 要实现欧美列强贸易的合法化d 要提倡对中国的贸易机会均等答案 a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名师点津列强侵华 五大趋向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一 二 知识架构 二 如何评价和看待近代列强的侵华1 对西方而言 侵华实质是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 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也影响了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 各国在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矛盾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一 二 知识架构 2 对中国而言 列强侵华的影响表现为双重性 1 一方面 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 具体表现为 列强剥夺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 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在政治上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列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 司法等主权的完整 在经济上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2 另一方面 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也把西方先进的技术 思想带到中国 给中国的旧制度 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 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在纪念某事件周年纪念日上 与会者一致认为 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 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 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 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 这份条约 指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解析 从 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 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 可知 该条约是指鸦片战争后签订的 南京条约 答案 a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1 1877年 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 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 又在美国旧金山 日本横滨 神户 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析 材料表明 清政府从1877年开始在新加坡设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 日本等多地设领事馆 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开始向近代外交转变 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 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2 佳士得拍卖行将圆明园鼠首 兔首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卖 总价高达人民币2亿元 佳士得这一拍卖流失文物的做法 引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极大愤慨 造成这一恶果的源头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c 第二次鸦片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 1860年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 野蛮洗劫 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鼠首 兔首就是在这一时期流入海外的 答案 c 一 二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名师点津列强侵华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 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组成部分 侵华方式的变化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列强之间的矛盾息息相关的 知识架构 一 二 史料一 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 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 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 强迫中国接受 研读 史料反映了英国殖民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