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技术服务)验收申请表(共享).doc_第1页
项目(技术服务)验收申请表(共享).doc_第2页
项目(技术服务)验收申请表(共享).doc_第3页
项目(技术服务)验收申请表(共享).doc_第4页
项目(技术服务)验收申请表(共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技术服务)验收申请报告业主单位#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名称*项目技服单位*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内容1、*配合比问题2、提供日常检测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周期2017年5月-2018年10月验收内容验收标准说 明是否符合要求生产配合比产品合格通过实验室小试实验、设备中试实验给出正常生产配合比,检测产品质量符合项目技术指标要求。日常检测频率60吨/次满足日常检测和项目业主检测要求人员投入不少于2人符合要求,详见清单服务满意度-能够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产品质量符合项目技术指标要求本项目未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内容简介:1、背景昆仑牌90#石油沥青是中石油辽河油田产品的道路沥青,广泛用于普通市政道路和公路中下面层,由于其沥青脂含量偏低,用于沥青的改性加工在国内还是很少见,技术难度较大,除了考虑各项材料的化学性质,更多考虑各材料间的配伍性,通过对材料的优选、再添加调和剂、稳定剂,使昆仑牌沥青也可用于改性沥青的加工,并使其质量符合项目技术指标要求,做到性价比最高。2、材料的选择 改性剂的选择:通过对昆仑沥青的四组分分析,与之配伍性较好的SBS应选择线型,确定岳化的YH791和中石油的T161B两种改性剂。 调和油的选择:因昆仑牌沥青的轻组分相对较少,在调和油的选择上必须选择含芳香烃含量超过75%以上的橡胶软化油,暂定四川保化供应的TH07型 稳定剂的选择:选择片状硫磺做为本项目的稳定剂3、生产工艺的确定 循环工艺:母体法 温度控制:175-180度之间 稳定剂添加速度:2kg/min 调和油添加方式:密闭前加4、配合比的确定 小试:通过实验室小试实验,首先确定使用的材料,然后反复调整,确定实验室配合比。 中试:进行复现性实验,将各项材料添加量控制最优,即保证质量,又要控制 生产成本。 试生产:通过中试的配合比,在设备按事前设定的工艺进行试生产,对产品指标进行检测,确定最终的生产配合比。5、技术投入 人员:见附表1 实验仪器:见附表26、其它 试生产作业指导书 见附件3 试生产记录 见附件4 试生产产品检测报告 见附件5申请单位意见: 本单位设计的生产配合比完全满足林大项目的沥青技术指标要求,同时兼顾了生产成本,达到了合同要求,申请验收通过申请人:*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部意见: 生产的产品均符合项目要求,无不合格记录,实验检测及时,咨询服务满意,有效的控制了生产成本,可以验收通过。 验收人:技术部意见:满足项目生产技术要求,符合合同约定,验收通过!验收人:附件1项目技术服务人员核定表姓名职务学历专业职称负责人本科化工机械工程师技术主管本科化工工艺助工实验员大专石油炼制工程师实验员大专工业分析助工附件2*项目实验室检测仪器配置表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配置数量1沥青延伸仪TX-41台2沥青软化点测定仪DF-51台3沥青针入度仪DF-41台4实验室高剪切分散乳化机FM3001台5旋转薄膜烘箱XH-851台6精密电子天平JD200-31台7电子荧光显微镜XYL-11台8转换型冷藏冷冻箱BC/BD-1281台9电热鼓风干燥箱101-A1台10Brookfield旋转粘度计RVDV-1台11道路沥青标准粘度计SYD-06211台12恩格拉粘度计WNE-1A1台附件3*项目试生产作业指导书一、基本信息1、项目名称:*项目2、试验地点:*项目部3、试验目的:检测实验室配合比的合理性,检测产品质量4、主要人员:*5、试生产原材料及添加量:附后6、试生产工艺:附后7、产品检测结果:附后二、原材料及配合比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来源产地外掺配合比(%)石油沥青昆仑70#中石油100改性剂SBST161B中石油3.2-3.6调和油TH07四川保华1.8-3.0稳定剂S上海吴经化工0.12三、生产工艺方案1、SBS改性沥青生产工艺说明:改性沥青生产采用母体(浓缩)法,要经过升温配料溶胀共混研磨稳定发育的工艺过程,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主要步骤:1、升温配料溶胀:将沥青通过升温罐加热到规定工艺温度(165)并泵入配料罐A,同时计量(6-10%)加入改性剂(热塑性丁基橡胶SBS)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并进行溶胀;2、共混研磨:当温度、溶胀时间等工艺条件满足时,启动高速剪切胶体磨(主机),开始过胶体磨进行共混研磨;3、经过一次研磨的物料进入配料罐B,第一次需检测物料细度,细度达标时泵入成品成品罐并搅拌混合。若物料细度达不到要求,重新设定循环工艺参数,将配料罐B物料再次过磨至配料罐A,直至细度达到要求为止,最后泵入成品成品罐搅拌混合。4、稳定:高浓度的SBS混合料进入成品罐后,用泵补齐稀释所需要沥青,充分搅拌并稳定。5、发育储存;物料在成品罐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约2-4小时,取样检测,不合格返回配料罐重新调配加工或降级为普通沥青使用。6、检测合格的成品泵送至运输车内外运。2、生产工艺流程图生产工艺流程框图加热 *配料不合格返回重新调配加工或降级添加剂(若有)*磨细搅*时搅拌检测合格装车外运成品罐存放以上工艺均在封闭管线/罐内完成附件4日期:* 生产量:20T基质沥青:昆仑70# 改性剂:T161B稳定剂:s 糠醛油:TH07#生产方式:批次配;大循环 母体法 基质沥青温度:140注:A-配料罐;B-配料罐;C-过渡罐;D-发育罐;E-发育罐配合比:*试生产记录详细记录如下配料I(总计20吨CPC70)罐 号时间温度数量(吨)液位显示备注进基质沥青A11:0611:161728112搅拌升温B11:2011:311738108搅拌升温加入糠醛油A11:3011:371710.38117B11:3911:461710.38112加SBSA11:4011:551680.39122B11:4512:001660.39118过磨罐号时间过磨电流流程发育罐温度A12:5813:12210AA-磨II-D发育罐D 178B12:4412:55215AB-磨II-E发育罐E 17913:14由改性沥青泵将DE罐的沥青抽回至C罐,此时温度为180度注:总计20T基质沥青,先进16吨,剩余4吨冷沥青作为降温用。但所配的料按20T外参计算。所配沥青全部都过一遍磨,准备开始大循环大循环:母体法罐号时间温度流程备注CDECDE13:21176;179;182DE改性泵C磨II-DE循环45分钟停磨加冷沥青1.5吨14:0614:15182;181;183加S在DE在三个人孔14:3014:56181;183计40kg搅拌15分钟搅拌15分钟后第二次加入S15:1115:24182;184计20公斤,搅拌15分钟看形态后又补加3kg稳定剂15:50182;184总计加入63kg的S进行第二次循环16:03循环25分钟,补入冷沥青2.5吨,16:43补完冷沥青附件5改性沥青性能日常检验报告项目名称*项目样品编号LD-试01送样人取样时间2017.5.15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结果指标要求针入度 25,100g,5s, (0.1mm)GB/T0604-200060-80针入度指数 (PI)GB/T0604-20001.5软化点 ()GB/T0606-200065离析 (软化点差) ()GB/T0601-20002.5延度 5, 5min (cm)GB/T0605-199330弹性恢复 25 ()GB/T0602-200075运动粘度135 (Pa.S)GB/T0625-20001.5-3.0溶解度 ()GB/T0607-199399细度 (m)荧光显微镜实测RTFOT残留物 163, 85min:质量损失 ()GB/T0610-199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