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式家具流动着一种什么气息初涉古典家具的收藏者,一般都会被清式家具的豪华繁复的样式、精雕细镂的工艺所震憾,以为清式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的正宗。如市面上常见的沉重气派的太师椅、有千工床之称的拔步床,雕满灵芝葡萄的八仙桌、开光圆鼓绣墩等。清后期,西方文化使中国传统的家具风格受到猛烈的冲击,品种、结构、样式发生重大变化,审美情趣日渐变化,在苏沪地区出现了被称为海派风格的民国家具样式。从纯粹的中国汉文化传统的古典家具的美学观为基点来谈论清式家具,相对明式家具来说,清式家具是一种异化而不是进化,清式家具是一种退步而不是一种进步。如今,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喜欢收藏中国古典家具的收藏家主要推荐的都是明式家具,在海内外拍卖收藏界最热销的也是明式家具,即是例证。 从时间上来推算,中国古典家具的高峰期是在清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这是因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逃出北京,清帝人主中原后,宫廷家具损毁严重,清廷得天下后大修皇宫园林,还有清室王公贵族建王府造豪宅,致使能工巧匠们有一个制作家具的机遇。尤其是清帝亲自过问木器家具的材质、样式、雕刻内容及摆放位置等。从上到下,清初的家具制作艺术发展迅猛,留下了一大批精华作品。至今,摆放在北京故宫里的家具,很大部分是这个时期的精品。但是值得指出的是,清康熙时期的家具样式,基本上还是沿袭明代家具的传统。雍正、乾隆年间清代家具才慢慢独立开来,形成一种新创造的家具风格。 从艺术风格上讲,清式家具样式变化大,崇尚繁复,用料硕大、厚重,精雕细刻,一张小小的桌上可雕刻数十条龙凤形纹饰及密密麻麻的灵芝、蝙蝠等图案,此外还独创了镶嵌木、竹、石、瓷等工艺,开创一代新风。但从美学上来讲,却是失败了,背离了“少就是多”哲理,背离了明代家具精巧、灵俊、线条柔美的风格,没有让人充分艺术想象的空间。清朝家具如此,瓷器、漆器等也如此,大红大绿大蓝大紫大黑统统堆积在一起,俗不可耐,但俗到头又成为雅了,当然这种“雅”不是有境界的“雅”。所以说,清式家具有皇家霸气,是既可敬之又畏之又应躲之,令人感到震惊奇异,又无可奈何。清式家具是靠气势取胜的,有强迫让人接受的皇家风范。假如是一位有皇家贵族血统的人,有着清朝官僚遗风的人,有着一种为官欲望强烈的人,高高在上坐在厅堂中央的主人坐的太师椅上,会感到坐其它椅子所从未有过的满足感。假如是一介布衣文人、平民百姓,坐在厅堂中央太师椅上又时间长了,会感到深身不自在,束缚拘谨过多,限制了艺术想象与思考。说到底,清式家具封建社会气息无处不在。延伸到社会学层面上来说,这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是不言而喻的。清式宫廷家具大都是用紫檀、黄花梨、鸡翅木、乌木制作的。清末以来,在民间主要是商人们定做使用的多,这里又多了一层商人气息,中国传统重文轻商的布衣文人敬而远之。此外,生漆过深的黑色调也让人感到阴冷,红木家具更甚。这对崇尚性情自由的当代中国年青一代并不适合。新仿的清式红木家具很多均以原木色调生漆,而不让过深的清漆,说明以新红木家具商人已捕捉到使用者这一心理。当然,作为中国古典家具的奇葩一清式硬木家具有着投资收藏价值,终究艺术与经济是径渭分明的。值得提醒的是,清式硬木家具因结构不牢固、木榫不合理而容易散架,市面上十件清式硬木家具有九件是整修过的,上过新漆的,艺术价值被破坏了,最好寻找原汁原味的没有整修过,原本生漆褪掉露出原木纹者为好,买回来经常擦些核桃油,越用会越古朴。纵然散架的木器必需要修也要修旧如旧。千万不要全部重上新漆画蛇添足。清式硬木家具五六年前价格已下跌近一半,近一二年价格又回升了二三成,仍有较大的收藏增值空间。但真正的精品只升不跌,万金难觅,这是古玩界的真理。家具工艺发展到清朝的雍正、乾隆时期,形成了有别于明式家具的又一个流派:清式家具。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期,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出现了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繁缛雕琢的风气。这时正值“广式家具”盛行,加上清官内院的追随和提倡,清代中叶以后,家具以造型厚重、形体庞大、装饰繁琐而风靡一时。这种家具在形式和格调上与传统家具风格成强烈对照,故在我国家具史上称之为“清式”家具。其最大特点是用材厚重。清式家具的总体尺寸较明式家具更宽大,相应的局部尺寸也随之加大。清式家具的装饰极为华丽,制作手法汇集了雕刻、镶嵌、髹漆、彩绘、堆漆、剔犀等多种手工技艺,繁纹重饰。尤其是镶嵌手法在清代家具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几乎遍及所有的地方流派,其中,尤以广作与京作成就最为辉煌,所用材质千姿百态,除了常见的纹石、螺钿、象牙、瘿木之外,还有金银、瓷板、百宝、藤竹、玉石、兽骨、景泰蓝等等,所表现的内容,大多为吉祥的图案与文字。 中国家具之清朝篇紫檀嵌螺钿榻 镶嵌装饰手法在清代家具上比较常见,因为镶嵌效果比雕刻更为华丽,镶嵌材料很多,螺钿是其中一种,色泽光闪明亮,璀璨华美。 朱漆彩绘雕花柜 在漆地家具上施以彩绘雕花也是清代常用的装饰手法,湖南、广东、山西等地都有此类产品,无不精工细作,技艺高超,但其效果显得繁缛紫檀嵌牙人物插屏 此屏为清代早期作品,紫檀边框及底座比较简练,屏面用象牙镶嵌出人物山石,具有比较典型的清代风格。楠木嵌竹丝方几 外型方正简洁,但装饰非常复杂,在楠木主体上镶嵌竹丝构成的图案。楠木价格昂贵,为软木之首,木质细腻,很少疤结,性情温和。 故宫储秀宫正部的宝座、屏风和几 清代家具的造型,明显与前代不同,最为突出的是用料较为宽大,体态雄伟,安放稳重,气势强悍,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这些皇宫御用家具比较有代表性。 故宫太和殿内的金漆蟠龙宝座与金漆雕龙屏风 清代家具装饰手法之多样,装饰部位之繁杂是史无前例的,表现在宫廷,可以说是把所有的工艺都用到了极致。山东曲阜孔庙前堂楼西梢间内的家具 清代家具在各阶层都突出装饰上的多,图案上的满,以及气氛上突出喜庆吉祥,采取各种办法造成大富大贵效果。沈阳故宫文溯阁内的雕花案 清代家具也最喜用雕刻手法,透雕、浮雕、镂雕广泛使用。但像这种通体满雕之器,却实在太满,给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真漆戗金梅花式几 戗金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工艺,在推光漆或罩漆完成的漆器表面,采用特制的针或细雕刀,刻划出较纤细的纹样来,在刻划的花纹中上漆,然后填以泥金或金箔,花纹露出金色的阴文。如花纹中填入银色就谓之戗银。清代花几和太师椅 这种家具是清时一般中上层家庭常见的式样。太师椅在宋代一般是指交椅,与当时的太师秦桧有关;明时期称大圈椅为太师椅。至清代,太师椅样式并无定式,把体形较大,做工精细设于厅堂的扶手椅统称太师椅。清朝就有组合家具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近日发现一套散落在民间的清代中期宫廷红木组合衣柜。经考证,这一组合衣柜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新发现的这套由两个立柜组成的红木衣柜,型制与今天的同类家具大体相当,通高约2.2米,宽约2米,进深约0.5米,质地全部为上等红木,木件采用传统的铆榫结构拼接。 衣柜正面雕刻有12条大小形态不同的游龙,至今仍保存完好,坚固如初。衣柜顶部开扇是四条外形相同的正面盘龙,最引人注目的是盘踞在四扇柜门上的海水波涛龙,每两条呈对称分布,四条龙翻江倒海,气势灵动,栩栩如生。雕刻技法为中国传统的高浮雕,雕工技艺精湛,纹路细腻流畅,图案造型生动逼真,浮雕错落有致,是典型的苏派木雕技法。尤其是龙须和海浪线条,细如发丝、密而不乱,将游龙的气势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凸现出清代红木宫廷家具特有的光泽和气派,实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衣柜的底部是二龙戏珠图案,近地挡板为云龙图案。 清代家具有其自身显著的风格特点: 其一,品种丰富、式样多变、追求奇巧。清式家具有很多前代们没有的品种和样式,造型更是变化无穷。以常见的清式扶手椅为例,在其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工匠们就造出了数不清的式样变体。既便是每一单件家具的设计也十分注重造型的变化。如故宫漱芳斋的五具成套多宝阁,其一字挑开,靠墙排放,与房间浑然一体,错落有致地分割成一百多个矩形隔层,每隔层虽是“拐子”图案却互不雷同,从侧面看,每个隔层的侧山上是不同图形的开光,如海棠形、扇面形、如意形、磬形、蕉叶形等等,不一而足。清式家具在形式上还常见仿竹、仿藤、仿青铜,甚至仿假山石的木制家具。反过来,也有竹制、藤制、石制的仿木质家具。结构上,清式家具也往往是匠心独运,妙趣横生,如,有些小巧玲珑的百宝箱,箱中有盒,盒中有匣,匣中有屉,屉藏暗仓,隐约曲折。抽屉和柜门的关闭亦有诀窍,非仔细观察而不得其解。 其二,选材讲究,作工细致。在选材上,清式家具推崇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以紫檀木为首选。在结构制作上,为保证外观色泽纹理一致,也为了坚固牢靠,往往采取一木连作,而不用小木拼接。 其三,注重装饰,手法多样。注重装饰是清式家具最显著的特征。清代工匠们几乎使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装饰材料,尝试一切可以采用的装饰手法,在家具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上更是殚精竭虑。清式家具最多采用的装饰手法是雕饰与镶嵌,刀工细致入微,手法上又借鉴了牙雕、竹雕、漆雕等技巧,磨工亦百般考究,将雕件打磨及线楞分明,光润似玉。镶嵌是将不同材料按设计好图案嵌入器物表面,家具上嵌木、嵌竹、嵌石、嵌瓷、嵌螺钿、嵌珐琅等等,花样翻新,千变万化。 其四,西洋影响,良莠参差。清式家具中,采用西洋装饰图案或手法者占有相当比重,尤以广式家具更为明显。受西洋影响的清式家具大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西洋家具的样式和结构,早期此类家具虽有部份出口,但未能形成规模,清末此种“洋式”再度流行,大多不中不西,做工粗糙,难登大雅之堂;第二种则是采用传统家具造型、结构,部份采用西洋家具的式样或纹饰。如,传统的有束腰椅,以西洋番莲图案为雕饰等等。 清式家具走的路子与明式家具截然相反,由重神态变为重形式,在追求新奇中走向繁琐,在追求华贵中而走向奢靡清代中、后期的家具称为清代家具,在中国家具史中,清代家具的装饰性颇具代表性,其装饰风格可分为两种类型:朴素型和奢华型.朴素型的家具是指表面基本上没有修饰的家具类型,体现出家具材质的自然属性,表现出质朴、粗犷、素净无华的纯朴品质,如素饰的木家具、藤家具、竹家具、石家具和陶家具等,反映出清民间家具质朴的审美定向.奢华型家具是指通体繁饰的家具,追求视觉上的华美、富丽堂皇,强调装饰的个性化展示,这类家具装饰元素的种类与运用趋向复杂,格调华丽厚重,线条平直硬朗,雕饰增多,并以牙、角、竹、木、瓷、玉、琅、螺钿等镶嵌装饰,力求突出家具的奢华气派.笔者详细论述了常用装饰元素在清代家具和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目的是从这些装饰元素中获得启发,为现代家具设计和对中国传统家具的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清代广式家具历史发展由于原料充分,加之经济不断发展,清统治者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表现出极大的欲望,他们追求一种绚丽、繁缛、豪华、富贵之气,原先的明式家具不能符合他们的口味了,于是清式家具产生了,而清代家具的主要代表便是广式家具。当时,广式家具在追求豪华、优美的效果时,用料毫不吝惜,造成了用料粗硕的特点。特别是在雍正、乾隆以后,达官显贵阶层在生活不断追求豪华气派,尺寸随意加大放宽,以显示雄浑与稳重,而广式家具也正是从这一点上迎合他们的审美情趣,于是广式家具迅速取代原来苏式家具的地位,成为清廷具有独特艺术风格主要家具来源。清康熙的著名戏剧家李渔在游历广东后说:“予游粤东,见市廛所列之器,半属花梨、紫檀,制法之佳,可谓穷工极巧。 广式家具的更大发展是在清代中期以后,其时由于欧洲文化史上风靡一时的巴罗克式和洛可可式的艺术风格以及集中反映这一时期欧洲豪华而瑰丽的装饰工艺,随西方文明一齐传入中国,广州城内西洋建筑风格的商馆、洋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中西贸易兴盛,西方国家的商品源源不断输入中国市场,尤其是罕见的钟表、珐琅器、天文仪器等,引发国人的极大兴趣,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对西洋器物无不倾慕之至,以拥有为时尚。由于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不少广式家具在造型、结构和装饰上更多地模仿于西方式样,如造型上多呈束腰状.腿足部注重精雕细刻,尤其是装饰图案,追求华丽、豪华,而且有过之无不及。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取材于当时甚为流行的西式纹样,如最常见的广式家具上的西番莲,这是一种外形酷似中国牡丹的花卉。西番莲的特点是花纹线条流畅,变化无穷,可以根据不同器形而随意延伸。它多以一朵花或几朵花为中心向四围伸展枝叶,且大都上下左右对称。如果装饰在圆形器物上,则枝叶多作循环式,各面纹饰衔接巧妙,很难分辨它们的首尾。西番莲与苏式家具传统的缠枝莲纹样完全不同,成为区别广式家具和苏式家具的一个重要特征。再如一些广式扶手椅的构件,可以明显看出当时流行法国的洛可可风格的影响。至于一些雕刻家具,尤为细腻,令人感叹不已,可以这样来形容,每一件高档的广式家具,就是一件精美的雕刻作品。各种雕刻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什么浅浮雕、浮雕、高雕、通雕、圆雕、立体雕等等。雕刻的面积宽广而纵深,有的家具雕刻装饰面积高达80%以上。 广式家具除大面积雕刻外,更注重镶嵌艺术的发挥.技艺堪称一绝,在工艺行当中,“镶嵌”一词本是一种漆工术语。我国苏州、扬州、杭州等地的镶嵌艺术都十分流行。为了追求一种绮丽的色彩美感,广式家具将镶嵌发挥到更高层次。镶嵌的材料形形色色,通常有大理石(云石)、玉石、宝石、珐琅、陶瓷、螺钿、金属、黄杨木、象牙、琥珀、玻璃、油画等。镶嵌作品多为插屏、挂屏、围屏等,独步一时,成为我国家具装饰中一枝珍贵的奇葩。今天,当我们一看到镶嵌大理石与螺钿的红木家具,如果断定它是广式家具,一般是不会出错的。 广式家具的装饰题材非常丰富,除西式纹样外,也有相当数量的传统纹样,它采用自然形态的动、植物,如植物类有松、竹、兰、梅、菊、葡萄等,动物有鹤、鹿、狮、羊、龙、蝙蝠、鸳鸯等。也有一些是云纹、夔纹、海水纹等。最常见的是竹节与梅花,但中西合璧兼而有之的更为多见。 广式家具的制作特点是,用料粗壮,造型厚重,为讲求木性一致,大多用一木制成,用料清一色,即用同一种木材制作一件家具,如用花梨木,整件家具全部为花梨木;如用紫檀,整件家具全部为紫檀,内外一致,各种木料互不掺用,而且广式家具不油漆里,使木质完全裸露,让人一看便有实实在在、一目了然之感。 广式家具的大气和豪华,倍受清代皇室的偏爱,为满足皇室生活需要,清宫造办处专门设立了“广木作”,专门承担木工活计。宫中现存相当数量的家具,皆出自造办处木作之手。在清雍正年何,罗元、林彬等多位广东名匠还被召入宫中为宫廷制作广式家具。光绪年间,另一位广东名匠梁埠被召北上专为皇帝大婚雕刻龙床。永乐年间,广作硬木工匠轮班进京,清代造办处几乎全部是广籍名匠。如果说苏州地区是明式家具的发源地,广东地区则是清代家具的殿军,后者在清式家具的地位更为重要。清式家具以广作最为著名,家具出口量也大大多于苏州地区。 当然,从艺术角度与整体来看广式家具,它不如苏式,但从家具史的角度来看,广式仍不失为中国古典家具中精彩的一页,它在清中期取代苏式一统天下的局面,成为清宫的主要家具,成为清代家具的代名词。清代广式家具能取得这样高的地位,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首先是它在结构上既保留了传统家具的优良格式,同时又吸收了欧洲家具华丽装饰的形式;在家具的应用功能上,也作了勇敢的开拓,从而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广。清代广式家具还深刻地影响到中国沿海各大城市家具的发展,如苏州、上海、扬州、宁波、北京等地的工匠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广作的形式与工艺手法。清代家具,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继承、演变、发展,在沿袭明代家具风格的基础上,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风格。其总体尺寸要比明式家具宽大,形成稳定、浑厚的气势。而样式也十分丰富:有床座榻,屏灯笼,箱橱柜,椅凳墩,桌几案等。例如新兴的太师椅就有多种式样,至于靠背、扶手、束腰、牙条等新形式,更是层出不穷。装饰上求多、求满,常运用描金、彩绘等手法,显出光华富丽、金碧辉煌的效果。而在家具的作工方面,又有京坐、广作、苏作之分,使清代家具完全系统化、风格化。 清代家具的发展至风格成熟为清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初至康熙初,这阶段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工匠的技艺,都还是明代的继续。在用材上,特别是宫中家具,常用色泽深、质地密、纹理细的珍贵硬木,其中以紫檀木为首选,其次是花梨木和鸡翅木 。用料讲究清一色,各种木料不混用。为了保证外观色泽纹理的一致和坚固牢靠,有的家具采用一木连做,而不用小材料拼接。清初期,由于为时不长,特点不明显,没有留下更多的传世之作,这时期还是处于对前代的继承期。 第二阶段是康熙末,经雍正、乾隆,至嘉庆。这段时间是清代社会政治的稳定期,社会经济的发达期,是历史上公认的清盛世时期。这个阶段的家具生产,也随着社会发展、人民需要和科技的进步,而呈兴旺、发达的局面。这时的家具生产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成为特殊的、有别于前代的特点,或叫它风格。这风格特点,就是清式家具风格: 1、造型上浑厚、庄重 这时期的家具一改前代的挺秀,而为浑厚和庄重。突出为用料宽绰,尺寸加大,体态丰硕。清代大师椅的造型,最能体现清式风格特点。它座面加大,后背饱满,腿子粗壮。整体造型像宝座一样的雄伟、庄重。其它如桌、案、凳等家具,也可看出这些特点,仅看粗壮的腿子,便可知其特色了。 2装饰上求多、求满、富贵、华丽 清中期家具特点突出,成为清式家具的代表作。清式家具的装饰,求多、求满、求富贵、求华丽。多种材料并用,多种工艺结合。甚而在一件家具上,也用多种手段和多种材料。雕、嵌、描金兼取,螺甸、木石并用。此时家具,常见通体装饰,没有空白,达到空前的富丽和辉煌。但是,不得不说,过份追求装饰,往往使人感到透不过气来,有时忽视使用功能,不免有争奇斗富之嫌。 第三阶段是道光以后至清末。道光时,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劫难,此后社会经济日渐衰微。至同治、光绪时,社会经济每况愈下。同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以及教会的输入,使得中国原本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发生了变化,外来文化也随之渗入中国领土。这时期的家具风格,也不例外的受到影响,有所变化。我们看,现在颐和园里的部分家具,接受了外来影响最为明显。这种情形,作为经济口岸的广东最突出,广作家具明显地接受了法国建筑和法国家具上的洛可可影响。追求女性的曲线美,过多装饰,甚至堆砌。木材也不求高贵,作工也比较粗糙。我们一般说的清代家具指的就是清代中期的家具,即指康熙未至雍正、乾隆、以至嘉庆初的清代中期这一段清盛世时期的家具。 这段盛世家具风格的形成,的确与清代统治者所创造的世风有关。表现了从游牧民族,到一统天下的雄伟气魄,代表了追求华丽和富贵的世俗作风。由于过份追求豪华,而带来一些弊端,也是存在的。但是,清式家具,利用多种材料,调动一切工艺手段来为家具服务,这是历来所不及的。所以我们说,清式家具有许多经验可谈,也有许多优点可取。其风格独特,便是最为有力的证明。 清代家具的装饰特色明代家具以造型见长,清代家具以装饰取胜。其装饰手段,集历代精华于一朝。雕、嵌、描、绘、堆漆、剔犀、镶金、饰件、精艺精湛高超,锼镂雕剔巧夺天工。且题材丰富。以吉祥图案为例,主要以含蓄、谐音等曲折的手法,组成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雕、嵌是清代家具装饰的主要方法。木雕善用透雕、半透雕手法。有“远看大体(轮廓),近看细小(局部)”的效果,表示出大中有小,强弱虚实的对比态势。木雕题材广泛,有葫芦万代、双鱼吉庆、明暗八仙、梅兰竹菊、山水花鸟、古币绳纹、葡萄竹子等。清代家具在装饰上常运用浮雕、高雕、圆雕、透雕和线刻等各种雕刻方法。刀法冼练、层次分明,纹样疏密适宜,虚实相生。浮雕是板面上琢刻图案,依凸凹程度分高、低浮雕,清代多取低浮雕。圆雕和透雕富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玲珑而深邃,刮磨光洁细腻。广式家具多取圆雕和透雕。苏式家具讲究造型和线条,常作局部雕镂。雕漆(剔红)在清代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李渔在笠翁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中提到当时福建雕漆之况:“四方来购此者,亦百千百亿人矣;”“名匠为谁,魏姓字兰如,王姓字孟明,闽省雕漆之佳,常推二人第一”。清代雕漆以北京所产最出色,但大多系清宫造办处产品。清代雕漆鲜红,刀痕显露,不打磨,花纹繁缛纤细。嵌有瓷嵌、玉嵌、石嵌、珐琅嵌、竹嵌、螺钿嵌、骨木嵌等,除石嵌、玉嵌、竹嵌、螺钿嵌是继承了明代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区域地质调查员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离子注入能量分布均匀性优化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装卸搬运工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固井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丰城市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 医学影像技术x线试题及答案
- 医疗急救护理知识误服中毒意识障碍等相关试题试卷
- 2025-2026学年赣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巧刻活字模》教学设计
- 银行业 面试题及答案
- 非专业生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广东省产业园区发展白皮书-部分1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知识考核试题
- 2025四川蜀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6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教育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行业发展战略与应用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第三次招聘10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职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 图书出口管理办法
- 高三后期班级管理课件
- 廉政教育进课堂大学
- GB/T 45777-2025水泥中石膏掺量评估方法
- 电气火灾防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