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8页,共8页。全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座次号等信息正确填涂在机读卡和ii卷的相应位置上。2i卷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涂在机读卡上,答在i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私田 b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4陆游杂赋中的“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了( ) a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b“草市”已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c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d富室大户在水运方便的“草市”往往相聚而居5下列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利于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 b压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c阻碍了新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 d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产生6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这说明( )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生态环境被破坏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茶叶失去海外市场 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a b c d 7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8“马关约成,国势日蹙,私忧窃叹,以为政府不足责,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知识之本,基于教育。然非先兴实业,则教育无以资措手。”这段材料的主旨是( )a教育救国 b实业救国 c变法图强 d罪责政府9下图为民国初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营业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 公司艰苦创业,经营有方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a b c d10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c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d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1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政策是( )a公私合营 b和平赎买 c加工订货 d没收1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1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a肯定了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b转移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d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14下列关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的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d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15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6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17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顶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了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18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很多,包括( )西方文明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政局的变动 中国的改革开放a b c d 19新航路开辟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不包括( ) a引起“商业革命” b引起“价格革命” c证明地圆学说 d“农业文明”兴起20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重大变化,下列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人们可以在电影院看电影 d人类实现了在空中翱翔的梦想21下列按因果关系排列的各项,正确的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组织产生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帝国主义形成a b c d2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 a开辟新航路 b开展工业革命 c改进交通工具 d殖民扩张与掠夺 23下表是19291933年世界(苏联除外)工业生产指数和国际贸易总额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源是( )年份19291930193119321933工业生产指数100865748638-国际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686556397269242a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b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c世界大战的严重破坏 d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24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的中学生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票数远远高于位居第二的上帝。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罗斯福( ) a是美国的第32任总统 b打败分裂势力,维护了美国统一c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当时的经济危机 d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5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主要采用的经济理论是( ) a自由放任主义 b重商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货币学派281944年,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且最终按美国的方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其原因主要在于( )a美国是会议的发起国 b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c布雷顿森林环境优美 d二战尚未结束,美国召开会议的环境较安全29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两大明显趋势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b国家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c经济区域集团化、强国单边化 d经济全球化、经济多极化30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座次 .景洪市四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文科)本试卷分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8页,共8页。全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座次号等信息正确填涂在机读卡和ii卷的相应位置上。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二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是什么?(4分)(2)材料二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3)材料三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产生什么作用?(4分)(2)两次工业革命是怎样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6分)(3)中国是怎样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4分)33.(16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 回答下列问题:(1)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出“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的突出弊端分别是什么?(4分)(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分)(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景洪市四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dbddcb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bccbbad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bcccdbac二、非选择题:( 3小题,共40分)31.(12分)32(12分)(1)新航路的开辟。(2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空前发展,列强在世界范围内侵略扩张,密切了国际交流,扩大了国际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世界市场初步建立并日益成熟。(3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使世界连为一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3分)(3)英国等国工业革命后,发动了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它们凭借不平等条约获得的政治经济特权,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狂潮,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同时还从中国掠夺原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