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练习题.doc_第1页
机械运动练习题.doc_第2页
机械运动练习题.doc_第3页
机械运动练习题.doc_第4页
机械运动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一节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使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_ 、_ 和_.2图1中物体的长度是_cm.3图2物体的长度是 mm。图1图2图34某同学用一支如图3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如图5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中的位置,请指出他测量中错误之处:(1) ;(2) .5.图4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mm;物体的长度是_ cm .图5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mm;物体的长度是_ cm .图4图56.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7.82cm 17.81cm 17.80cm 17.81cm,则物体的长度是 .7小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值分别是:823cm,825cm,823cm,824cm,8.78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此物体的长度是_cm9.某人用刻度尺测量一本画报的长度是18.30cm,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0.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 2.5 m = 2.5 m100 = 25 cm B. 2.5 m = 2.5100 cm = 250 cm C. 2.5 m = 2.5 m100 cm = 250 cm11你身体上最接近15mm长度的是()A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B拇指的长度 C头发丝的直径 D肩膀的宽度12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A. 一样大 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 无法判定13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择是( )A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B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14.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那一个正确?( ) 15如图7,测得圆筒的外径是_ cm,若圆筒的内径是11.0mm,则筒壁的厚度为 cm图8图716某同学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地排绕30圈,如图8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线圈的长度是_cm,铜丝的直径是_cm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1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第一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第二句是选 为参照物的。2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中_是运动的,是以_为参照物;后一句中_是运动的,是以_为参照物。3当你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这是以 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 为参照物,若以月球为参照物,这个地球同步卫星是 的。4航天飞机在太空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 ,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 状态5“乌云遮住月亮,月亮钻出云层”。前句是以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为参照物。6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离他而去,这是以 作为参照物。7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D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得很快8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 )A运动的物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 D。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9. 河中有条船,船中坐着一个人,船随河水漂流而下。以_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以_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10甲、乙两车在同一条东西公路上行驶,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西行驶,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东离去。则甲车的运动情况是_。 第三节 运动快慢1. 完成以下速度单位的换算:(1)72km/h=_m/s; (2)10m/s=_km/h。2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10秒内通过150米路程,它在中间半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_米。它在最后5秒内的速度是_米/秒。3某卡车的速度为36Km/h,一匹马的速度为12m/s,则速度大的是 .图14如图1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5. 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 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_ _ _.6五一节,爸爸驾车带楠楠去南滨路海洋公园游玩,途经长江大桥,如图所示。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_s。图2图37如图2所示,2011年1月12日,长吉城际铁路正式运营。早上6点50分CHR5型“和谐号”列车由长春开往吉林。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200km/h,全程约为100km,全程运行时间是 h;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8.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_m/s。在运动过程中,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骑车者是_的。9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A29B21 C92 D1210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A. 离弦之箭 B. 一日千里 C. 姗姗来迟 D. 风驰电掣11. 一辆摩托车作直线运动,1s内走10m,2s内走20m,3s内走30m,则此车的运动是(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4所示,图5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图4 图513. 甲、乙两同学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跑到终点时,乙总落后10m,如果甲在起跑线处,乙在甲前方10m同时起跑,则( ). 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 乙先到达终点. 甲先到达终点 . 未到终点前,乙在甲前边14. 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位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江苏省常州市2002年中考题)A.4m/s B.4.8m/sC.5m/s D.6m/s15一辆小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6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时整;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时48分,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km/h图6TAXI车号:鲁C8888日期: 05-9-10上车: 10:00下车: 10:06单价: 2元里程: 8.0公里金额: 14.00元16.某同学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如图所示是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1)行车时间(2)行车速度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1.“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2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1.2km的大桥,则火车完全通过大桥共需要的时间为_.3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大桥,由车头上桥到车尾全部离开大桥,共用3min,则这座大桥长为_m4如图1所示是路程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A B C D图1 章末练习1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使用前要观察 、 、 。读数时要估读到。时间的的基本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叫误差。减小误差的一般方法是 。 叫机械运动, 叫参照物, 叫相对静止。 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 叫匀速直线运动,在变速运动中常用粗略表示运动的快慢,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需要的测量工具有、。2给下列长度补上合适的单位(用符号表示)(1)一本书的厚度为8 ;(2)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 ;(3)课桌的高是80 。3观察如1图的停表(秒表),每一小格代表_ _s,此时的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_s。图1图24一辆小汽车在京沈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2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h;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h48min,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km/h。5一小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6 s开始刹车,又经过4.4 s滑行52 m后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停车,车的平均速度是_。图36用如图3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7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1 mm; (21m= m (3)5m/s km/h (4)72km/hm/s8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_为参照物的,“船高”是以_为参照物的。9一列车正以18km/h的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这一下现象说明车窗外刮的是_ _风,风速是_m/s。10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11一个圆柱体,如果竖放从侧面看或横放从侧面看都是长方形,如果对着它的横截面(即看它的端面)看则是一个圆形。如图4画出了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圆柱体直径的3种方法,正确的是 ( )图412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5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C、D、图51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6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图6(1)该实验是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cm, tBC s,vAC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小”)14一辆汽车行驶在合肥到南京的路上,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指在如下图左图所示的位置上,汽车由图A位置行驶到B位置需要多长时间?图715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8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图8第二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当 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了。2.声音的传播需要 ,通常分为 、 、 三类, 不能传声。声音是以 的形式向外传播。3.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人说话时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5.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金属中传播得快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在旷野里谈话比在屋子里响亮7.如图,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表明:( )A气体能够传声B固体能够传声C电流能够传声D只有纸盒能够传声8 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则铃声将会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将会_,这个实验说明_。9 9甲、乙两位同学找到了安装在大楼墙上的很长的空心钢管做实验,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甲同学听到_次敲击声,其中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传播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传播的;因为声音在_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_中的传播速度。如果在钢管中装满水,继续做上述操作,甲同学将会听到_次敲击声。10. 如图下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尺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1.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图3所示,经过4s后收到回声波。求此处海底有多深?(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12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表计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3.69s,求运动员的真实成绩是多少?(设当时气温为15,无风,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不同 2、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_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_ 来判定的。 3、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_。4、童话故事中的狼为了想吃掉小兔子,学着兔妈妈的声音说:“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小兔子却回答说:“不开,不开!”小兔子知道这不是它妈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狼和兔妈妈声音的_和_不同。5、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音的_大。我们听到声音靠的是_传播。 6、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决定于弦的长短、松紧、粗细。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_,音调越高;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_,音调越高;在弦的长短、松紧相同时,弦越_,音调越高。7、 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 A响度 B频率 C振幅 D音色8、 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9、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 A声音响度太小 B声音响度太大 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10、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与它相类似的还有人们有选西瓜时往往要轻拍)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中的(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有 11、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第三节 声音的利用1、声既能传递_,也能传递_. 超声清洗及超声碎石是利用声能_ _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利用了声能_的性质2、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人们把高于_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_。3、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 是通过声音来诊病的。现代医学可用人听不见的_更准确的获得人体内部的疾病信息。4、医生给孕妇做B超,能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这说明声波能传递。5、近处一声疾雷传来,我们会听到很响的雷声,同时会感到门窗在抖动,这个说明_。6、实验表明:只有回声比原声晚0.1s到达人耳,人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这时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要_m。(声速取340 m/s)7、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都做成有许多针孔状(像蜂窝似的小孔),这主要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加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礼堂、美观好看8、下列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利用超声波洁牙。B用超声波消除人体内的结石。C用手轻敲西瓜,判断西瓜的生熟。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B“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音调高。C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对话,因为声音能传递能量。D.超声波不能传递信息。10、利用声呐可以测量海水深度。由声呐的发射器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测出从发射到收到超声波共用的时间为6秒。则海水深为_m。(海水中的声速为1500m/s)。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_人们正常休息,_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_的声音产生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_减弱噪声;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音板,这是在 减弱噪声;在工厂的工人戴防噪耳罩,这是在_减弱噪声。3、居民区,清晨有一家饭店大声播放优美动听的流行音乐,这种音乐_(填“属于”或“不属于” )噪声。 4、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广州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B市区内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6、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广州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B市区内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7、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来源:Zxxk.Com8.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优美动听的音乐 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看电影时,几个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表现十分开心 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一节 温度1温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_温度,它把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2如上图所示的温度计叫 ;它的示数是 ,它的测量范围为 ,最小刻度为 ,使用时,它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待测物体再读数。3、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泉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4、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 ) A.体积大小 B .运动快慢 C.冷热程度 D.振动快慢5.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C.用酒精灯烘烤 D.用医用酒精擦抹6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7,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4,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和_7.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E.取出温度计;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 _.8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9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错误的说法是( )A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B测量前应先估测待测物体的温度,以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C读数时应该让温度计离开待测物体D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10.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 ) A.27 B.30 C.32 D.3711.一支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出温度是4,在沸水中温度显示是104,把它插在温水中显示温度是40,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A.44B.48C.32D.36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一)1. _、_、_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体从_态变成_态叫做熔化,物质从_态变成_态叫做凝固。2. 固体分_和_两类,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3.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热量,温度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热量,温度_.4. 如下图是某种固体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观察图象并回答:(1)固体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_,固体的熔点为_。(2)这种物质在固态时的名称为_.(3)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_状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共持续了_分钟5. 水银的熔点是-39,则它在-42时一定呈_态.6_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它的_;_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升高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_7冰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_,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冰在熔化过程中要_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_,也要_热80的水和0的冰用手摸起来感觉冰更凉一些,这是因为冰_要_热.9金属锡的熔点是232,当它的温度是230时,它处于_态,当它的温度是235时,它处于_态,当它的温度是232时,它处于_态10.关于熔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晶体熔化时不吸热,所以温度不变C.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也在升高,一定吸热D.晶体、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都是不变的11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12.物体吸热之后( )A.温度一定升高 B.晶体温度不变C.非晶体温度不变 D.温度不一定改变13.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成冰使冰增加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14.烧杯中盛有0的碎冰,把装有0的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不会熔化 B、全部烧化 C、熔化一半 D、有可能熔化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二)1、物质从_变为_叫做熔化;从_变成_叫凝固。2、冰在熔化过程中虽然_不变,但是必须_,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冰在熔化过程中要_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要_,但是温度_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也要吸热或放热,但是温度_3、我国北方地区的最低气温能达到-50以下,在这些地区用水银做测温液体的温度计 _测量气温(填“能”或“不能”)4、金属锡的熔点是232,当它的温度是230时,它处于_态, 当它的温度是235时,它处于_态,当它的温度是232时,它处于_态5、观察图4-4和4-5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44是_图象,图45是_图象.(2)图4-4中AB段表示_过程,图4-5中BC段表示_过程。6、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7、 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8、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C.密度较水银小 D.对温度变化敏感9、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冻坏,其重要原因是 ( )A水蒸发吸热 B水凝固放热C.水的凝固点较低 D水可以保持菜窖湿润10、下表是海波熔化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1234567891011温度/0C3539454848485748485156(1)海波是_ (晶体/非晶体),其熔点是_ 。(2)在第2min时,海波的状态为_,表中第_min的数据有误,正确的应为 _0C 。(3)海波的这个熔化进程用时_min.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一)1. 物质由液态变成_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_和_两种形式。2. 沸腾是在_温度下,在液体_和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_热,温度_,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3. 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水中形成大量_,上升时逐渐变_,到水面_,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4.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热,但温度保持_,这一温度叫沸点,不同物质的沸点一般是_的(选填“相同”、“不同”)。5. 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温度下进行。6. 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这是由于_的原因,一杯85的水,打开盖子水不断蒸发,余下的水温度_85(填:高于、低于或等于)。7. 大量事实表明,液体蒸发时要_热,所以蒸发有_ _作用。8、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9、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_时需要_热的原理。 10 如图所示,一个烧杯中盛有适量的水,把装有适量水的试管插入烧杯里中(试管底部不接触烧杯底),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时,试管中水将( ) A不会沸腾 B会沸腾 C烧杯中的水沸腾一会后它也会沸腾 D无法判断 11、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12、西藏地区海拔高。关于西藏地区的气压与水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压低、水的沸点高 B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C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D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13、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在水中煮,只要水不干,就不会煮焦,而在油中炸,则会发黄,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 ) A.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B. 油炸食品的吸热能力比水强 C. 油的沸点比水高 D. 油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14、小明开着锅盖煮鸡蛋。第一次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加热;第二次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则( )A第一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高 B第二次熟得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低C熟得一样快,因为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D无法比较,因为无法知道哪次水温高 15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分)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699(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2)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二)1.液化是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现象,液化现象是 的(吸热、放热)。2.液化的两种方法是:1) 2) 。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悬在空气中。3.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_使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里。4、夏天自来水管外壁上的水珠是水蒸气由于遇冷发生的 _ ,而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利用 _的方法液化成液体储存在钢罐里的。 5、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的缘故。 6.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 )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7.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吃冰棒解热;烧开水时冒“白气”;夏天湿衣服晾干;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浸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 B C D8.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变质。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 ( )A. 毫无意义,因为物体间温度相同时不发生热传递B. 错误,湿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热困难,牛奶反而要变质C. 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要从奶瓶吸收部分热,有降温作用,从而延缓牛奶变质D.无法判断9. 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 ) 水能够灭火 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纸的着火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 10 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在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的 ,使手不会被烫伤。 11、 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