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气温和降水 学习目标1.掌握世界气温的变化及分布规律,理解不同地理因素对其分布、变化产生的影响。2.识记主要的降水类型,掌握世界降水的变化及分布规律,并会判断主要的影响因素。提示:背风密集南北迎风大递减考点一世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温一般把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气温值的平均数,叫做日平均气温。同理一个月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月平均气温,十二个月月平均气温的平均数叫做年平均气温。2气温的时间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天中气温最低值14时左右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a地气温日较差31 24.5 6.5 。(2)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北半球海洋上南半球大陆上南半球海洋上月平均气温最高值7月8月1月2月月平均气温最低值1月2月7月8月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b地气温年较差27 (2 )29 3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洋流性质等。4世界气温空间分布规律(1)从纬度位置看:由低纬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2)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3)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_。1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气温的分布受纬度位置、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等温线分布因此也存在差异,具体图文分析如下(注:m、n为纬度,mn;t为温度,t1t2t3t4)。2等温线图的应用(1)根据重要的等温线,判断气候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最冷月15 和0 等温线分别是热带和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区的分界线。(2)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特点,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北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大为北半球。(3)根据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判断月份及海陆位置。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北半球向高纬、南半球向低纬)凸出,海洋上向南(北半球向低纬、南半球向高纬)凸出,是7月,如下面图乙;反之是1月,如下面图甲。(4)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温差小,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温差大。(5)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地形类型。等温线为闭合状态时,数值里大外小的为盆地,里小外大的为山地。如下图中,图甲为盆地,图乙为山地。(6)根据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某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说明影响该地区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如图甲)某地区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该地区气温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如图乙)某地区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大致平行,说明影响该地区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山脉(地形)。(如图丙)1(2015浙江金丽衢高二检测)读下图,回答(1)(2)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当地主要地形特征是()a地势起伏较小,平原为主b东高西低,东部为山地c周边山脉围绕,应为盆地d地势起伏大,可能为高原(2)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说明()a区域内地势东高西低,山脉南北走向b区域内越往东海洋性越弱c西侧受暖流影响,东侧受寒流影响d西部光照强,东部光照弱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陆地轮廓及河流流向定位可知,该地为东欧平原,以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小,故a项正确。第(2)题,该地等温线呈南北走向,其原因应是距离大西洋越来越远,海洋性越来越弱,温度越来越低,故b项正确。东欧平原内地势平坦,东侧没有寒流,西部海洋性强,光照较弱。答案:(1)a(2)b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有:_,_。(2)世界上最热的大洲是_洲,最冷的地方位于_洲。(3)亚洲中部_地区,平均气温在0 以下,比同纬度地区低10 多,这是因为_。(4)由于北半球_、_,故等温线不如南半球的平直。(5)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_以上,温带的平均气温介于_到_之间。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读图、析图,从图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由低纬度向两极方向,等温线的分布依次由20 降低为10 、0 、10 ,所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这是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缘故。但又由于海陆因素的影响,气温的分布与纬线并不完全一致,在海陆交汇处多弯曲。通过读图,还可以看出,非洲年平均气温最高,而世界最低气温则出现在冰雪大陆南极洲上。在亚欧大陆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据此估算,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地区低10 多。等温线的走向,南半球的等温线要比北半球平直得多,其原因是,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性质比较单一的海洋面积广大,而北半球陆地表面情况则复杂得多,除了海陆相间分布外,北半球陆地表面地形起伏较大,导致了北半球等温线不如南半球平直。答案:(1)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气温的分布与纬线并不完全一致,在海陆交汇处多弯曲(2)非南极(3)青藏高原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4)海陆交错分布地势起伏较大(5)20020考点二世界降水1降水的概念及形成条件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并成为雨、雪、冰雹等降落到地面,总称降水。降水的形成条件: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降低;有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2世界降水的四种类型降水类型图示空气上升原因降水特征主要分布地区对流雨湿热空气强烈受热膨胀上升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有风暴、雷电赤道及其两侧,中纬度大陆夏季的午后地形雨暖湿空气移动时受地形阻挡上升降水强度较大,历时较长山地迎风坡锋面雨冷暖气团相遇,暖空气被抬升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小中纬度地区台风雨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强度很大,多暴雨,伴有狂风、雷电低纬度大陆东部3.世界降水分布规律(1)空间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如图中a地区。两极地区降水少,如图中b地区。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如图中c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如图中e地区。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如图中d地区。(2)时间(季节)分配全年多雨区,如图中a地区。全年少雨区,如图中c地区。夏季多雨区,如图中e、b地区。冬季多雨区,如图中f地区。常年湿润区,如图中g地区。【点拨】(1)降水不仅仅指降雨,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统称为降水。(2)沿海地区不一定降水多,沿海并受到海风吹拂的地方才降水多。1世界降水分布特点世界降水的分布,受地理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大致呈带状分布。按照降水量的纬度分布,可将全球划分为四个降水带。(1)赤道多雨带:赤道及其两侧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年降水量一般在2 000 mm左右。这里气温高,海洋面积辽阔,蒸发旺盛,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有利于成云致雨,全年雨量充沛。(2)副热带少雨带:副热带在高气压控制下,以辐合下沉气流为主,云雨难以形成。尤其是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气流从大陆吹来或远离海洋,降水更少,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 500 mm。这里气温高,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所以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世界上的沙漠多分布在这里。但是,这一带并非到处都少雨,有的地方(主要是大陆东岸)因受夏季风或台风等的影响,降水也比较丰富。(3)温带多雨带:温带降水量一般在5001 000 mm。这里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多锋面雨和气旋雨。大陆东岸还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4)极地少雨带:这里全年气温低,蒸发微弱,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加上全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1)大气环流。不同的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下降水不同,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较多;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等。(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洋流。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3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读图时主要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其具体判读方法如下:(1)判断降水地区分布的差异大小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如图甲,b地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则表明b地降水地区分布差异比a地大。(2)判断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减少。如图乙表示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4)等降水量线的弯曲状况按照“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来判断。若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少;若向数值低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多。分析原因时要考虑地形、海陆位置、洋流、风向、天气系统等要素。1下图是沿37n得到的北美洲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沿图中剖面,从地到地()a海拔越高,降水越多b距海越远,降水越少c植被由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到温带荒漠d山体高度增加,对西风阻挡效果增强解析:选d。地海拔高于地,但降水量远小于地,故a项错误。内华达山脉迎风坡降水最多,故b项错误。地位于37n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地位于山脉背风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c项错误。图中显示山地对西风阻挡明显,故d项正确。2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1)(2)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a亚欧大陆东岸b亚欧大陆西岸c北美洲东岸 d北美洲西岸(2)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c纬度 d海陆分布解析:第(1)题,由定义可知降水量年较差越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变率越大,只有草原、季风等气候的降水年较差较大。从图中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自东向西递减说明东部降水变率大,北半球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降水变率比较小,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大陆东岸,再由北美大陆东岸是大陆性气候,降水年较差小,所以判断只能是亚欧大陆东岸。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地应为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年较差大,海陆分布是主要原因。答案:(1)a(2)d考向一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1(2015高考四川卷)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解析:选d。该城市冬季气温在0 以下,说明冬季寒冷,不可能位于纬度较低的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西两岸,故排除a、c两项;40n附近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气温在0 以上,故b错误;40n附近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在0 以下,故选d。考向二降水成因分析2(2015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 000毫米。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解析:t岛地理位置判断是解题关键之处。从纬度位置看,t岛位于低纬度,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从风带看,位于东北信风带,所以t岛东北部是山地迎风坡,还要注意附近暖流的增温、增湿效果。答案: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一、选择题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结合下图回答12题。1图1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a锋面雨b对流雨c台风雨 d地形雨2图2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答案:1.d2.a(2015延边高二检测)下图是“亚欧大陆气温等距平线略图”。气温距平值是指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中,a、b两地(图中黑点)分别位于不同等距平线上。据此完成34题。3若a地(大陆西岸)1月均温是5 ,则最符合b地(大陆东岸)1月均温的是()a11 b14 c16 d7 4下列关于导致亚欧大陆东西两岸气温距平值差异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岸有暖流影响且地势很高,所以数值较小b东岸的太阳辐射较弱,所以数值较小c西岸有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所以数值较大d西岸终年多雨,大气的保温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数值较大解析:第3题,根据题干材料可知,a地1月均温为5 ,气温等距平值为8 ,说明50n的1月平均温度为3 ,而b地气温等距平值为8 ,因此该地气温为11 。第4题,冬季大陆西岸受暖流和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温度高于同纬度平均气温,东岸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温度较平均气温低。答案:3.a4.c(2015济南高二期末)下图示意两岛屿7月和1月等温线(单位:)分布。读图,完成57题。515 等温线在两岛间向南弯曲,说明()a夏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低b冬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低c夏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高d冬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高6甲、乙、丙、丁四点中,年温差最大的是()a甲 b乙c丙 d丁7m处1月或7月的气温可能为()a4 m5 b5 m6 c17 m19 d13 m15 解析:第5题,夏季海洋温度低于相邻陆地,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弯曲。第6题,甲、乙、丙、丁四地的年温差依次为9 、10 、9 、11 。第7题,1月份m处温度为4 m5 ,7月m处温度为17 m19 (闭合等值线数值为相邻等值线之中的高值,则闭合等值线之中数值更高)。答案:5.a6.d7.a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89题。8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a曲线 b曲线c曲线 d曲线9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解析:第8题,北美大陆地处9n以北地区,因此在09n之间不可能出现降水,可排除a、b两项;北美大陆的西岸南段受东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降水量大;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量少,再往北30n40n地区由于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降水量有所上升。第9题,m对应地位于热带,降水不是最多,故可确定曲线表示南美洲西岸,m地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年降水量少。答案:8.c9.d下图是某兴趣小组绘制的沿某山地一坡面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10由图可以判定()a降水量随高程增加而递增bn点位于背风坡位置,降水量最少cp点至n点降水量逐渐减少d山顶的m点和山麓的o点降水量大致相当11有关图中降水变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m点降水最多是因为地处迎风坡b从o点到p点降水逐步增多是因为随着海拔上升温度降低,凝结的水汽增多c从p点到m点降水逐步增多是因为随着海拔上升温度降低,凝结的水汽增多d从m点到n点降水逐步减少是因为随着海拔下降水汽来源减少解析:第10题,降水量随高程递增先增加后减少,故a错;各点中降水量最少的是o点,故b错;p点至n点降水量先减少再增加,故c错;由610月降水量可直观地看出m、o两点降水量大致相当,故选d。第11题,图中显示从o点到p点海拔逐渐升高,且降水量也是p点多于o点,可能是两地位于迎风坡,随着海拔升高而气温降低,水汽更易冷凝而降水多。答案:10.d11.b图1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 范围示意图,图2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213题。12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13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2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解析:第12题,本题考查洋流对气温的影响。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都有寒流经过,它们的降温减湿作用使得这些海域的南北温差减小,从而使1月平均气温1022 的范围变宽。第13题,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和气候特征。根据图中的气温和降水量特征可知,图2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结合图中各地的相对位置可知,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答案:12.c13.b二、综合题14读52s附近某地区的相关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析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及原因。(2)简析该区域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3)根据图中资料分析a、b两地气温差异及原因。解析:由题干和图可知,该地受盛行西风(西北风)的影响;该地中部海拔高;岛屿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保障措施与应对策略
- 构建全链条防护学校安全体系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农业温室项目在2025年农业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研究报告
- 员工辞职报告集合(共五篇)
- 新能源安全生产标准化2025年新技术应用与创新案例深度解析报告
- 高校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管理流程
- 金刚砂耐磨地面裂纹预防与修补措施
- 高三生物实验室管理教学计划
- 确保工期目标及成本控制措施
- DB32∕T 4787-2024 城镇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设置技术标准
- 2025年高考上海卷数学真题答案
-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原卷版)
- 电休克疗法的麻醉管理
- 2025年6月22日四川省市直事业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管理学基础 课件全套 冯其河 项目1-6:管理认知-控制职能
- 2025年天津高考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不分手合同协议书怎么写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 职业技术学院《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 浙江易锋机械有限公司年产2000万只空调压缩机活塞项目环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