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中地理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中地理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中地理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中地理 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学习目标】1以我国西北区域为例,了解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区域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针对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2.通过对荒漠化成因和荒漠化防治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的论证,提高学生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地理研究能力。【教材助读】1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农牧业生产力大幅度下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破坏基础设施,因农牧业减产引发饥荒而影响社会安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恶化当地的生产环境,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主要危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产降低,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生态恶化、农业减产引发贫困,阻碍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当地坡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对河流下游:大量泥沙汇入黄河,泥沙量大增,黄河下游变成地上河。预习反馈:检查方法:小组内同学相互检查并讨论,由组长总结并反映本组的作答情况,最后由教师对作答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做出评价。1.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a. 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 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 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 黄淮海平原石漠化参考答案:c讲评策略:西北地区气候以干旱、半干旱为主,主要以沙漠为主,江南丘陵以红漠化,黄淮海平原以次生盐渍化2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a.以荒漠为主b.以草原为主c.以森林、草原为主d.以草原、荒漠为主参考答案:d讲评策略:西北地区气候以干旱、半干旱为主,主要景观为草原、荒漠。3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b黄土高原景观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c黄土高原的“风成说”得到了广泛支持 d生态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参考答案:d讲评策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生态平衡已被破坏。【课堂探究】学生活动1学生自主探究题荒漠化的含义。点拨方法:阅读教材36页内容,学生进行自主归纳和总结。参考答案: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即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学生活动2小组合作探究题(1)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原因。点拨方法:阅读教材37页内容,结合多媒体呈现材料,先组内讨论,然后抢答。参考答案:自然原因:深居内陆,加上地形阻挡,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风力作用强烈;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土壤缺少植被的保护。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城市、交通、工矿建设对地表的破坏等。(2)简述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危害。点拨方法:阅读教材38页内容,结合多媒体呈现材料,先组内讨论,由一小组必答,其他小组补充。参考答案: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农牧业生产力大幅度下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破坏基础设施,因农牧业减产引发饥荒而影响社会安定;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恶化当地的生产环境,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3)归纳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退耕还林环草、合理利用水资源、生态移民、控制人口增长、工程治沙等。(4)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点拨方法:多媒体呈现材料,先组内分析、讨论,由一小组必答,其他小组补充。参考答案:自然原因:夏季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植被较稀疏等;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露天开矿等。治理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环草、实行农林牧综合治理、打坝促淤、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农业技术等。【当堂检测】读右图,回答13题。1下列对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各地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 图中a地区的土壤是由“水”冲来的c. 图中e地河流水量多于b地河流水量d. 图中a地比e地更有利于植树造林参考答案:c2下列对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 图中b地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堑b. 图中e地目前以外力作用为主c. 图中a地地形特点是风力作用的结果d. 图中c地水的溶蚀作用明显参考答案:b3有关图示地区的开发方式正确的是a. 图中地区地形开阔、应大力发展种植业b. 图中地区降水较多,水利工程要考虑结冰期的影响c. 图中地区应改良小麦品种,增加优质小麦产量d. 图中地区应大力植树种草,搞好环境保护参考答案:d4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c.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显著d.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参考答案:c5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原因是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参考答案:b6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雨年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b.岩石裸露有利于风沙活动c.气候因素决定荒漠化的发展 d.大风天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参考答案:d讲评策略:多雨年植被发育好,不利于荒漠化的发展;地表沉积沙质物才有利于风沙活动;气候干旱多风只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人类活动才是荒漠化的决定性因素;荒漠化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干旱多风和地表有沙质沉积物,多雨年抑制风沙活动,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发展。7分析下图并按要求回答:(1)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如、均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3)图中的荒漠化表现是 ,图中的荒漠化表现为 。(4)这种荒漠化分布上表现为 。参考答案:(1)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或过度放牧)(2)为引水打井,过度放牧,井周围草地破坏最严重(3)斑点状的荒漠圈大面积的草地被破坏(4)半干旱的草原牧区造成草场退化;讲评策略:此题主考查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和分布特征,在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于人为不合理的活动(过度放牧)造成的。在水井周围,通常会集中大群牧畜,过度放牧的现象尤为严重,所以出现了土地荒漠化圈。 【归纳总结】1. 知识点辨析区分水蚀荒漠化和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主要动力是流水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降水丰富的山地丘陵地区;风蚀荒漠化的主要动力是风力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区。它们都是由于植被破坏而引起的土地退化。2. 规律总结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3方法指导(1)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地理思维。(2)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3)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学会合作。(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拓展】下图为我国天山北麓古绿洲、旧绿洲和新绿洲分布示意图(公元117世纪期间开发的绿洲称为古绿洲,1720世纪中叶期间建立的绿洲称为旧绿洲,建国以后开辟的绿洲称为新绿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的稀缺性资源是 ,该自然资源匮乏的原因是 。(2)公元1世纪至今,天山北麓绿洲面积的变化特点是 ,其形态呈现出由 到 再到 的演变特点,其空间拓展表现为 、 。(3)近几年该地区位于河流下游的绿洲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请将以下选项的字母填入空白框内,完成河流下游的绿洲生态系统环境退化成因示意图。天然降水相对稳定外流域调水补给水量有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水质变坏水资源短缺加剧超量开采地下水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农垦 土地盐碱化 上、中游绿洲扩张,社会经济迅速发展c绿洲萎缩,土地荒漠化现象加剧d植被衰退e农业扩张,耕地面积剧增,灌溉用水量超出环境承载力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