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文化的传承王梓轩文章.doc_第1页
一次文化的传承王梓轩文章.doc_第2页
一次文化的传承王梓轩文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次文化的传承 中江县大西街小学六年级一班 王梓轩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春节虽然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四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主题,即“辞旧迎新”。也就是每年的这个时候,母亲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的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了。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都是母亲与父亲两人共同完成的。闲暇之余,母亲还会上街买点红纸回家,用直尺细细的量好,轻轻地裁开,整整齐齐的对好,那神情,是那样的专注,那样的仔细,似乎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在这样的疲倦中,终于迎来了除夕的前一天,那天一早,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张四四方方的漆木桌子,桌子早已经被母亲擦得亮闪闪的。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打开门,迎来的是笑盈盈的外公。我惊讶的嘴都可以塞下一个鸡蛋了,外公见我这般模样,竟一言不发,脸上堆满了神秘的笑容。铺好红纸,磨好墨汁,毛笔饱蘸墨汁,外公挥笔写道:好运常来幸福家吉星高照富贵门横批:福星高照见外公写的如此起劲,我看着也不禁心痒痒的。外公见我这般模样,笑呵呵的递过笔,蘸了蘸墨汁,想了一会儿,便提笔写道: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横批:大地春回来了来了,除夕来临了。街道上到处张灯结彩,红红的灯笼,映亮了大街;绚丽的彩灯,点缀了喜庆的红色;热闹的人群,点燃了大街上的生气,年味,好浓!吃着丰富的年夜饭,心里想着的,不是满兜的压岁钱,而是众人称赞的对联。突然,母亲从厨房里拿出了一些红蛋,说道:“现在时间,滚鸡蛋。”话音刚落,几位客人就发出了善意的笑声。“滚鸡蛋,顾名思义,就是在小孩的头上,手上,肚子上,脚板上,将鸡蛋滚一遍,一是将往年的厄运滚去,二是寓示小孩子在来年可以圆圆满满,一帆风顺。”母亲的话,使我的眼眶潮湿了不知母亲如何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制作红蛋。她做的这些,仅仅是一个寓意,但更多的是出于母亲对孩子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可能是一次默默的鼓励,可能是一次暖心的问候,可能是一顿暖心的早餐,也有可能是临走前的关照,但母亲对我的爱,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 评语:该篇文章从中国的传承文化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