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明确目标 去年考纲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为例 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原子能 计算机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国际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 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美国 材料一 科技从发明到应用所需时间表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材料二 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 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 科研 教育 国防建设等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 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 空间开发反过来又促使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并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 带动遥感技术 激光技术的发展和一系列新材料 新能源的出现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材料三 经济增长 生产力 资本 劳动力 时间 科技 下列柱状图是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所占比重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最活跃因素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 科技进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根据材料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以资本主义国家例 1914 1938年的25年中 资本主义生产总共增长了52 平均年增长率不到1 7 战后从1946 1970年 同样是25年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大约四倍 平均年增长率高达60 1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材料二 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由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 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 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2 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材料三 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除欧洲的 尤里卡 计划外 还有美国的 星球大战 计划 信息高速公路 计划 日本的 科技立国 战略和中国的 863计划 等 世界经济多走向多极化 20世纪初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0世纪九十年代后 美国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美国 日本 中国 欧盟 印度 俄罗斯 3 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4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工作和思维等方式 5 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 如 生态环境的恶化 核灾难的威胁 温室效应 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乘载的三位航天员走出返回舱 这意味着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翟志刚 神舟七号 的发射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哪些技术的应用 与我国哪一计划有关 第三次科技革命空间技术 计算机 863计划 我国科技的重大发展 你能说一说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有哪些成果吗 三次科技革命简表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英国 美国 德国 美国 牛顿力学 电磁感应学说 爱因斯坦相对论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改良型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轮船 火车 电灯汽车飞机 计算机 富尔顿史蒂芬孙 爱迪生卡尔 本茨 比尔 盖茨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成果来自经验总结 科学和技术未紧密结合 英国首先发生 英国 一枝独秀 多国同时发生 遍地开花 其成果建立在自然科学成就之上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德 日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最活跃因素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 科技进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创造巨大生产力 改变了社会面貌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 世界形成西方先进 东方落后的局面 带来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 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生产力发展迅猛 科技成为重要生产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过渡 改变了社会面貌 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 引起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中考演练 1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 使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是a 航天技术b 原子能技术c 计算机网络技术d 生物工程技术 2 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原子能 电子计算机 生物工程 航天技术a b c d 3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 风云卫星拍摄到的震区图片为党中央 国务院制定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a 克隆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b 生物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 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d 原子能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4 文文新买的轿车 用上了gps 能够自动引导提示驾车行进的路线 这一技术运用了那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 第一次工业革命b 第二次工业革命c 第三次工业革命d 知识爆炸时期 5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到了a 蒸汽时代b 钢铁时代c 电气时代d 信息时代 6 信息化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是a 原子能技术b 航天技术c 计算机网络技术d 生物工程技术 7 下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a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b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c 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d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 8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其相同之处是a 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b 使人类进入了 电气时代 c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d 促进了经济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9 马克思说过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依我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a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 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10 克隆羊 多利 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的哺乳动物 它主要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成就a 电子计算机领域b 原子能领域c 现代生物技术领域d 空间技术领域 第三次科技革命 3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2 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 1 二战后 战时的军用技术转为民用 原因 原子能技术 原子能 出于战争和军事的迫切需要 1941年1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研制原子弹的 曼哈顿计划 有来自德 意等国的科学家12 5万人参加 集中全国1 3电力 投资20亿美元 1942年 美籍意大利科学家费米领导的科学家实验小组在芝加哥大学广场上造出热中子链式反应堆 是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为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开始 大亚湾核电站 阳江核电站 1957年10月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 标志空间技术诞生 1961年4月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 东方一号 卫星绕地球飞行 1969年7月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人成功地登上月球 并安全返回地面 2005年10月16日 神州六号航天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顺利升空 5天后 成功返回 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航天技术 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 指能接受数据 按照指令 程序 进行运算并提供运算结果的自动电子机器 第一台计算机 eniac埃尼阿克 网络技术 所谓网络 就是利用通讯系统将设立在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以其中的一台计算机作为中心 这样 设置在不同地区 甚至不同国家的计算机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加工 联合企业 网络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满足更多人的信息需要 生物工程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起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的每一片段都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