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压力来源.doc_第1页
教师的压力来源.doc_第2页
教师的压力来源.doc_第3页
教师的压力来源.doc_第4页
教师的压力来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他具有普遍性,在各项国内外的调查中,教师压力的来源显示了相当的一致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中相互作用的特征(与学生,同事的关系);时间要求与工作数量;物质上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不理想;有关社会地位问题;职业声望与薪水。 社会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尊师重教在我国已被提倡多年,但社会文化对教师的定位(特别是小学教师)却难以令人喝彩。第一、角色期待压力。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赋予“圣人”的人格定位。“天地君亲师”,教师不但承载了文化传递的使命,更承载了道德传递的使命。人们对教师的人格期盼也超出了普通人能够承受的程度,这样的定位可望而不可即,对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第二、学生家长压力。目前,学生家长对子女普遍有着过高的期望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必然投射到教师身上,对教师也产生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提出近乎苛刻的过高要求。来自家长的压力同样不可小觑,一方面某些学生家长对老师过于热情,请客送礼,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另一方面,也有某些家长对教师态度蛮横,冷嘲热讽,只要教师在工作中稍稍出现失误,往往就会引起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动不动因为孩子的一点小事就将学校或老师诉诸公堂,甚至直接对教师进行人身攻击。学生家长的刻薄和非难,目前成为部分教师的一大心理压力,搞得老师整天紧张兮兮。有教师戏称自己的工作是“如履薄冰”。第三、传统文化压力。中国传统文化下儒生特有的“迂腐”形象与当代社会开拓性主题相去甚远,传统思维中教师那种简单的“知识搬运”的单一职能逐渐被文化层次日益趋高的现实社会抛弃,多元的社会媒体取代了小学教师相当大量的知识传递,以至于教师职业成为懦弱无能的象征。第四、媒体压力。当代文化对教师形象的描述,过重地倾向于无私奉献精神的塑造,甚至神化,所谓的“春蚕丝尽”、“红烛泪干”,忽视了现代教师作为现实的人的多元特质的展现,而使教师职业在一般人心中成了需要社会慈善保护、社会良知关照的“受救济者”。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人们价值观客观地受到经济利益深入渗透时,小学教师的低收入水平决定了低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许多媒体乐于报道教育的负面现象,如“教师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学校乱收费”、“某某学生跳楼身亡”,甚至“某某色狼教师”等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师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同样对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工作压力来自于工作方面的心理压力是教师全部心理压力中最主要的部分。一些不合理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工作量方面。小学教师普遍存在兼课现象,主要课程的工作量一般都在每周14节以上,大部分还要从事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教学来讲,传统的质量要求是所谓的“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进行课外辅导、认真组织考核),需要“认真”的还有各类被“规范化“了的德育工作、体卫工作、教育科研都有书面材料要完成。这种提法本身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流于形式化,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其次是工作质量要求。表面上看,小学教师没有升学率压力,但不合理的工作质量压力并不轻松。频繁的冠名以“教学质量检测”的考试让每一位教师终年神经紧张。矛盾的是,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象流水线上的铸件,仅靠加工者猛锤猛打就能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大量用于流水线上的所谓“标准化质量管理”却被当作改革成果地用于教育质量管理。一味地追求片面的几个“度”、几个“率”,一味地攀比极不科学的几个“均分”,使广大教师疲于奔命。 人际压力来源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可以说各行各业都有,但教师的人际压力有其特殊的一面。由于教师的工作处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同时自身又肩负着如此神圣的历史使命,因此教师所面临的人际压力可想而知。学生压力:近年来,由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师生的实际地位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教师由“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正在变为“协作者”、“参与者”、“引导者”,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正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部分学生对教师失去了应有的尊敬,更有甚者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而教师限于师德规范的要求又无能为力,从而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在对老师的访谈中,当问到“师生相处中,你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时,多数老师都表示:师道权威的衰落是与学生相处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很多时候,老师的道德等教育理念并不能获得学生认同,反而被认为是落伍”。也有老师表示,“过于平等的朋友关系,有时反而助长了学生对老师的不尊重,甚至导致教学纪律无法维持。”对于严重违纪的学生,老师们苦言道:“我们敢管吗?不管,是我们的失职;管吧,我们简直是以卵击石。”鉴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教师甚至感叹:教师才是校园里真正的“弱者”!,这种说法虽然不无偏颇,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面临的新的心理压力。同事压力:教师工作的独立性较强,具体工作方法各异,相互之间协作的要求相对较低,或者说不甚明显,教师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增进融洽的机会较少,使得教师群体的人际关系比之其他群体来得复杂,而且一旦形成不良局面,较难扭转。同事之间相处久了,难免发生口角与摩擦,如不及时化解矛盾,同样也会形成压力。教师的行业是一个既合作又竞争的职业,每次统考排名、职称考核、年度奖惩等,都会对老师产生很大的压力。领导压力:某些学校领导官僚作风太重,在学校管理中缺乏人性化,对教师颐指气使,态度生硬,动辄当众批评,也会对教师产生很大的压力。家庭压力:家庭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例如夫妻吵架、老人生病、购房、搬家、孩子学业不良等等,也会产生心理压力,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个性压力来源于个性特质方面的压力,它与个体的世界观、耐挫力、心理调适水平等因素有关,又因为职业原因,作为教师群体的共同特征,除了前述的抱负水平较高之外,还有比较敏感于周围的评价,教师甚至会为转学他校的学生考了一个不好的成绩而担心他人指责自己从前的教学质量;教师还比较容易失衡于多重社会角色的适应不良,一方面是为人师表的垂范者定位,一方面又是具有本体欲望的普通人,之间的冲突较难处理;另外,还有过多于内省自责等等,都使教师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人群。 来源于个性特质方面的压力,它与个体的世界观、耐挫力、心理调适水平等因素有关; 对压力的敏感程度不同。有的人对压力过于敏感,有的则较为迟钝。 教师群体的共同特征,除了抱负水平较高之外,还对周围的评价极为敏感,过多的内省自责等等。 角色压力。教师还比较容易失衡于多重社会角色的适应不良,一方面是为人师表的垂范者定位,一方面又是具有本体欲望的普通人,之间的冲突较难处理;教师身兼多种社会角色,如教师、父母、学生、朋友及其他社会角色,角色之间转换频繁,如出现角色固着(固守于教师的角色,不能根据环境要求随时随地改变自己的角色,无论在何处,整天绷着一幅教育者的庄重面孔,也会造成与环境不相适应,带来心理困扰),也会带来压力教师的心理压力(二) 心理压力的不良反应从辨证的观点看,压力对人有利也有弊,它既能使人产生积极的行为和情绪反应,也能使人产生消极的行为和情绪反应,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对教师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一、心理压力对教师的直接影响短期影响:情绪亢奋或躁动、活动力增加、身心能量损耗较快。长期影响:忧郁或烦闷情绪、身心能量耗竭、免疫力下降、思考与记忆力减退。长期的职业压力可造成职业倦怠,影响情绪,严重的可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甚至自杀等恶性事件。 负性生理反应: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头晕、心悸、心慌等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肠胃失调,如溃疡; 四肢乏力、容易疲劳; 经常头痛,特别是偏头痛; 肌肉紧张、疼痛; 睡眠质量差;失眠、多梦 罹患心身疾病,例如肾损坏、糖尿病及低血糖病、精力衰竭、心脏病、胃病、头晕目眩、心率紊乱、中风等等。 负性心理反应:虽然面临压力时每个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心理方面也会表现出某些共同点,例如:紧张和焦虑:焦虑是指人内心的不安、恐惧、困扰和紧张的感受,有时还伴有生理上的不适,如心跳加速、肌肉紧张、呼吸急促、胸闷、淌汗、恶心、不思饮食、注意力涣散、尿频、失眠等现象。这是最常见情绪反映,其主要特征是恐惧、紧张、忧虑、担惊受怕;或面临具有威胁性的事件,感到迷惑和无助,犹豫彷徨,无所适从;或者焦躁不安,性情急躁,仓促决断,贸然行事,从而贻误良机或酿成大错。它会妨碍人的智力的发挥,降低人的适应能力。 退缩和抑郁:抑郁是由多方面的不良感受组成的一种心理压力的情绪。如自卑感、认同危机感、失落感、孤独感、负罪、自责感、失望感等。这些方面的不良感受往往会使人表现出抑郁寡欢、疾首蹙额等神情,以及产生忧心忡忡、伤感、烦闷和愁苦的心态。面对强大的压力事件,个体感到自己无力应对,由于频频受挫而产生挫败感,丧失勇气,变得被动、退缩。对很多事情缺乏兴趣,对自身、他人和社会事件及以往感兴趣的事情不再留意;自我评价降低,倾向于自我责备和贬低;精力溃散,记忆力衰退,迟疑不决,感到愁苦、内疚、疲惫不堪、冷漠无助、无能、自卑及无价值感等。 情绪暴躁、易激惹:一旦遇到重大挫折或稍不顺心的事情,一律表现为情绪失控,例如暴躁、过分激动、容易发怒、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别人,遇到冲突,反应过于激动和好斗,对情绪和行为缺乏必要的控制力。 习得性无助:面对压力,由于自己频频遭受挫折,或者观察到他人反复受挫,而丧失勇气和斗志,失去自信心,动机缺乏,表现为软弱、消极、被动、无可奈何和态度冷漠,诸事听天由命,不思进取。 注意力分散:由于长期应对压力,变得疲惫不堪,注意力分散,注意范围缩小,不能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