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过关检测.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过关检测.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过关检测.doc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过关检测.doc_第4页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过关检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1.(2016浙江温州一模)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血红蛋白异常c效应t细胞只分布于乙中d胰岛素、淋巴因子均可分布于丙中解析:选d。分析图解,甲、乙、丙分别是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b错误;t淋巴细胞主要位于淋巴中,但也会随淋巴回流进入血浆中,c错误;各种激素、淋巴因子等可以分布在甲、乙、丙三种成分中,d正确。2(2016四川德阳二诊)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点时,k从细胞膜侧到侧移动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有关cbc过程中,大量钠离子从细胞膜侧到侧db点时,细胞膜侧电位比侧高解析:选d。根据糖蛋白可判断为细胞内侧,为细胞外侧。a点时为静息状态,此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通过通道蛋白,不断从内侧向外侧移动,a、b正确;bc膜内外电位逆转的主要原因是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c正确;b点时的电位差为0,膜两侧的电位相等,d错误。3(2016黑龙江大庆一模)如图中表示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兴奋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上双向传导c和往往包含多个突触d切断不影响感觉的形成解析:选b。图中分别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刺激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动作电位,a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是具有双向性,在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中兴奋是单向传导的,b错误;在神经中枢中有多个中间神经元,c正确;切断,兴奋可以传导到大脑皮层,d正确。4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c为刺激部位,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外侧为正电位,神经纤维膜内侧为负电位b局部电流在神经纤维膜外侧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刺激c处,兴奋在神经纤维膜外侧传导方向是双向的d刺激c处后,电流计指针可发生两次偏转解析:选b。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侧是负电位,膜外侧是正电位,a正确。兴奋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正确。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当b点兴奋时,a点并未兴奋,即b点膜外是负电位,而a点膜外是正电位,此时膜外局部电流从a点流向b点,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同理,当a点兴奋时,b点并未兴奋,此时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所以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d正确。5(2016长沙一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胰岛素可以直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故两者为拮抗作用b胰岛素的分泌只能由下丘脑通过相关的神经进行调节c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只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d排卵时促性腺激素促进孕激素分泌,孕激素分泌增多后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属于反馈调节解析:选d。拮抗作用体现在两种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的作用上,而不是体现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关系上;胰岛素的分泌受神经调节和血糖含量的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孕激素的分泌受促性腺激素的影响,孕激素分泌增多后反过来可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属于反馈调节。6(2016山东东营一中第三次调研)下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号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b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解析:选d。如果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甲与乙之间应当是神经中枢,而不是血管,a错误;如果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是促激素释放激素,促进乙分泌促激素,b错误;如果甲是胰岛a细胞,x应当是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乙(肌细胞)中储能物质肌糖原水解,c错误;如果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是甲状腺激素,能加快乙的新陈代谢,d正确。7(2016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代表相关激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抑制下丘脑的分泌b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的量均增加c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d激素能促进激素的分泌,激素能抑制激素的分泌,所以说具有拮抗作用解析:选c。图中分别代表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之间不存在拮抗,a、d错误;寒冷环境中,体内水分的散失主要通过排尿的方式,所以尿量会增多,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减少,b错误。8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白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s蛋白(抗原)引发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甲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可诱导靶细胞裂解;图乙中抗体效价用衡量免疫效果的数量单位表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中细胞和均是t细胞,细胞是效应t细胞b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与细胞细胞膜上均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d图乙是用50 g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解析:选c。据图可知图甲中细胞和均是t细胞,细胞是效应t细胞,a正确;树突状细胞是吞噬细胞,其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b正确;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是浆细胞,细胞膜上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细胞是效应t细胞,细胞膜上有受体,c错误;图乙是用50 g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d正确。9(2015高考四川卷)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解析:选d。a项,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水浴加热。b项,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更多流回组织液中,导致组织水肿。c项,链球菌属于细菌,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细胞器。d项,在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时,抗原抗体复合物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10(2016山东临沂月考)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图1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如图2所示,图3示意的是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2中的c处细胞对应图1的a部位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c图2中的d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3中的e部位d图2中的c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3中的g部位解析:选c。在单侧光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故a侧生长素浓度高于b侧,a侧细胞生长较快,对应图2的d侧,a错误;由图1、图2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物生长,b错误;图3中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由远地侧运输到近地侧,e侧生长素多于f侧,e侧生长较快,对应图2的d侧,c正确;在重力作用下,g侧生长素多于h侧,h侧生长较快,故对应图2的d侧,d错误。11(2016河南郑州二模)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顶端优势的形成是由于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和侧芽对生长素较为敏感造成的b乙烯具有促进果实形成和成熟的作用c脱落酸能够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解析:选b。乙烯不可以促进果实发育,可以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12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的供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50 mol/lb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是同时合成并发挥作用的c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是促进其生根d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解析:选d。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10100 mol/l之间,不一定为50 mol/l;根据图中实验结果不能确定生长素和乙烯是否是同时合成并发挥作用的;通过与acc浓度为0时比较,在acc浓度较低时(0.11 mol/l)其能促进插条生根,但在浓度较高时(520 mol/l),抑制插条生根;题图显示,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产生的激素有关。13突触前抑制是指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使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性降低,递质释放减少,从而引起抑制的现象。图甲中ad表示相应神经元,构成突触;图乙表示相关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在神经元d上所测得的膜内电位变化情况。分析回答:(1)图甲中结构称为_,结构处的液体为_。(2)在图甲箭头处给予一次适宜的刺激,则刺激部位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此兴奋可传导到神经元d,但不能由神经元d传导到神经元c,这是因为_。(3)从图乙可知,同时刺激神经元b和c比单独刺激神经元c在神经元d微电极处测得的膜内电位变化峰值低,这是由于_。解析:(1)图甲中为突触前膜,为突触间隙,充满组织液,为突触后膜。(2)在神经纤维上给予适宜刺激,受刺激部位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最后再恢复为静息电位,在这一过程中,刺激部位膜外的电位变化为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只能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由图乙可知,神经元a、c构成的突触为兴奋性突触,神经元b构成的突触为抑制性突触。由于神经元b兴奋,使神经元c兴奋性降低,递质释放减少,因此同时刺激神经元b和c比单独刺激神经元c,在神经元d微电极测得膜内电位变化峰值低。答案:(1)突触后膜组织液(2)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神经元b兴奋,使神经元c兴奋性降低,递质释放减少14(2015高考广东卷)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做出反应。(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_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_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2)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如图所示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其中激素a、b分别是_、_;过程的调节机制称为_。(3)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_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主要过程是:_,并与宿主细胞结合导致其裂解死亡。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_。解析:(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在突触部位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2)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若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超过正常水平,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相应的激素分泌减少,最终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3)体液免疫中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和记忆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对机体来说是有利的,属于细胞凋亡。答案:(1)下丘脑电信号突触(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负)反馈调节(3)浆细胞t细胞和记忆t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凋亡15(2015高考重庆卷)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非洲防控埃博拉疫情。(1)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_,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_,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_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速增殖、致病。(2)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_。(3)用埃博拉病毒的某种蛋白免疫小鼠,通过_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治疗该病。解析:(1)在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中,抗原侵入机体后先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暴露出特有的抗原或抗原肽mhc后呈递给t细胞,进而完成特异性免疫。但埃博拉病毒却能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吞噬细胞不能发挥吞噬处理功能,无法使病毒的特异性抗原或抗原肽mhc暴露出来,不能将感染信息呈递给t细胞,导致后续的免疫反应不能进行,表现出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2)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可使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相应抗体,同时还能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及效应t细胞。(3)杂交瘤细胞的培育过程中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技术。答案:(1)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t细胞特异性(2)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3)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16.(2016河北石家庄一模)植物学家在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进行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1)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