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扬州慢》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ppt_第1页
高中语文《扬州慢》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ppt_第2页
高中语文《扬州慢》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ppt_第3页
高中语文《扬州慢》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ppt_第4页
高中语文《扬州慢》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慢 学习目标 1 了解姜夔及其词作2 理解本词对比 虚实结合 用典等写作手法3 体会词中的 黍离之悲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走进扬州 扬州地当要冲 多富商大贾 扬州富庶甲天下 文昌阁 瘦西湖的五亭桥 白塔的风影摇曳 雪玉洁白扬州琼花 二十四桥的明月 个园何园水石花木 走进词人 姜夔 江湖雅士 姜夔 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鄱阳 今江西波阳 人 生卒年不详 南宋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的代表词人 其词上承周邦彦 下开吴文英 张炎一派 有 白石道人诗集 白石道人歌曲 常常浪迹江湖 寄食诸侯 是一名耿介清高的雅士 他一生清贫自守 以文艺创作自娱 诗词散文和音乐书法 无不精善 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当世名流如辛弃疾 杨万里 范成大 朱熹和萧德藻等人都极为推重 名声却震耀一世 曾自言 凡世之所谓名公巨儒 皆尝受其知矣 周密 齐东野语 姜夔词的风格是 清新峻拔 立意幽远 炼字琢句 倚声协律 淳熙丙申至日 余过维扬 夜雪初霁 荠麦弥望 入其城 则四顾萧条 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 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 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 黍离 之悲也 在词中有何作用 序 黍离周幽王残暴无道 犬戎攻破镐京 杀死周幽王 周平王东迁洛邑 是为东周 东周初年 有王朝大夫到镐京去 看到宗庙宫殿均已毁坏 长了庄稼 不胜感慨 因作此诗 一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二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三彼黍离离 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 中心如殪 知我者 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 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黍 稷 两种农作物 离离 禾苗成行的样子 靡靡 行步迟缓的样子 摇摇 形容心神不安 此何人哉 致此颠覆者是什么人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 那儿的高粱刚发苗 走上旧地脚步缓 心神不定愁难消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 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黍离之悲 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交代写作缘起 词人通过扬州昔盛今衰的对比 追怀丧乱 感慨今昔 抒发了对国事的痛惜伤感的黍离之悲 背景简介 扬州 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 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 商贾云集 珠帘十里 而南宋王朝南渡后 金人屡次渡淮 扬州变为残破不堪 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 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 大肆掳掠 横尸二十里 破坏极其惨重 虽已时隔十五年了 但作者经过扬州时依然 荠麦青青 疮痍满目 不禁追忆丧乱 感慨今昔 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 虽然情调凄怆 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扬州慢 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 抒发作者路过扬州时对国事悲凉痛惜的情绪 导入新课 扬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素有淮左名都之誉 地处江苏中部 有2500多年的建成史 扬州地当要冲 多富商大贾 旧唐书 地理志 扬州富庶甲天下 资治通鉴 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 早在六朝时 就有 腰缠十万贯 骑鹤下扬州 之说 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 以及美丽风光 牵动了许多诗人的情怀和游兴 几百年后 到南宋词人姜夔生活的时代 扬州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一起来学习 扬州慢 扬州慢姜夔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渐黄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 算而今 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分析鉴赏 1 扬州在隋 唐 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 词人眼前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 上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现在的特点 明确 空城 破败荒凉 2 空城 之 空 表现在哪里 找出相关的诗句 明确 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 二十四桥 无声冷月 桥边红药 等 词人 解鞍少驻初程 站在扬州城边 看到了青青的荠麦 废旧的城池 高大的树木 孤独的二十四桥 无声的冷月 寂寞的芍药 听到了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 一个 空城 营造出了凄清的氛围 结住上片 领起下片 实为全词词眼 3 下阕中 词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 他会是什么感受 为什么 明确 惊 因 空 而 惊 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 何等令人心痛 曾经在杜牧笔下流淌过无数赞美扬州诗文 此时次地 此情此景 晚唐诗人杜牧是 重到须惊 难赋深情 而姜夔则是实实在在的触目惊心 心惊心痛了 这也就是诗家所提倡的 诗贵含蓄 忌直露 不说自己 偏说别人 杜牧尚且如此 我何以堪 今日的扬州令姜夔悲从中来 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 请从上阕中找出一个与 空城 相对应的词 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 明确 昔日繁华的扬州城我们可以称之为 名都 除此之外 还有哪些词句写到昔日的扬州 这些词句写出了昔日扬州怎样的特点 明确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 等 明确 繁华热闹 小结 一 名都 一 空城 形成鲜明对比 词中化用杜牧诗句让人想起昔日扬州的繁盛情景 而今日的扬州却是如此萧条 寂寞冷清 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抚今思昔 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 引用诗句 可以加深词的意境 促人联想而意于言外 6 今昔截然不同 是什么导致的呢 胡马窥江去后南宋王朝南渡后 金人屡次渡淮 扬州变得残破不堪 7 词人写昔日的扬州与眼前的扬州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昔日的扬州 虚写 眼前的扬州 实写 一虚一实 虚实相生 这是本词的写作特点 一边是繁华热闹 一边是萧条冷落 一边是虚 一边是实 两副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精读 赏析名句 艺术手法和感情 对比 虚实结合 用典 杜牧诗扬州三首街垂千步柳 霞映两重城 天碧台阁丽 风凉歌管清 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 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 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 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 歌吹是扬州 赠别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怀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fanhui 反衬 静中见动 1 渐黄昏 用来反衬周遭一片沉寂 从而暗示出敌骑威胁未除 而朝廷却只图暂时苟安 以空城防边 这种现象使词人不仅深感凄寂 而且更觉忧心忡忡 哀不可抑 这里揭出空城 用以衬托起首的 佳处 名都 十分出色 且由此生发出下片词意 2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以动写静 融情于景 透露出繁华衰歇 触目伤怀的悲凉情调 流露出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的无限伤痛之情 拟人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哀时伤乱 饮恨无穷 借代 胡马窥江 反问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游扬州时值隆冬 芍药并未抽蕊开花 但扬州芍药向来以 甲天下 著称 作者不禁想象到将来芍药盛开 而名都已成空城 更何况国难未息 还有谁来赏花采摘呢 全词至此一声长叹 真有点儿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的味道 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 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 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向高潮 也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 上半阕写扬州兵灾后的萧条景象 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丧土之悲 上半阕主要写实 抓住了 荠麦 废池 乔木 清角 空城 这些富有特征的战乱之后的景物 又以黄昏相衬托 暗淡 凄凉 令人目不忍视 耳不忍闻 作者怀念故国 憎恨敌人的爱国思想感情从中自然流露出来 下半阕运用杜牧故事 处处设想 抒写黍离之悲 下半阕作者运用杜牧的典故 写景抒情有虚有实 桥 月 波 是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